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议员希拉里打算接受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要她出任国务卿的邀请,以助建立一个广泛的政治联盟政府。希拉里如获委任,将取代赖斯,成为美国外交事务的代言人。希拉里,美国前“第一夫人”,在民主党内,与奥巴马一起竞选美国总统提名。然而,当初的竞选对手,在彼此唇枪舌剑的交锋中,却开始了他们从分歧走向融合,从竞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的这一波谲云诡的过程……
“改变”与“经验”大PK
“经验”是希拉里的王牌。
“改变”是奥巴马的利器。
“经验”与“改变”的争论,一直贯穿着民主党竞选美国总统候选人的全过程。
奥巴马的竞选主题是“变革”。奥巴马以政坛新鲜人出马角逐民主党总统提名,一开始就摆出改革的姿态,攻击的是“照旧营业”的华盛顿官宦势力。他一再声称,入主白宫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将现在把持华盛顿的政客赶出去。因为“华盛顿的领袖们似乎不能以实际的、合乎情理的方式携手工作。政治变成如此痛苦的党派纷争、如此受金钱和势力的影响,以至于我们无法解决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奥巴马称希拉里开展的是“老套的华盛顿教科书似的”竞选,而自己则代表了一种新型政治。
据《纽约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2007年12月中旬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71%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已走入歧途,对现政府和两党斗争激烈的现状,感到不满。为了顺应民众的这种心理,奥巴马提出“改变、改变、改变”的口号,唤起民众对现状的不满。他还向选民表示,美国问题重重,提出不仅要“改变现状、改变政党,还要改变美国的政治”。再加上美国历经多年伊拉克战争的困扰,目前又处于经济危机,美国政府近年来在解决重要内政问题,如非法移民问题上的不力,也使得美国民间积聚了相当大的不满。因此,奥巴马提出改变和改革的主题深入人心,在群众中一呼百应,很快成了一股政治浪潮。
而希拉里的竞选主题是“经验”,强调的是她数十年公众服务的积累,指责奥巴马有能力竞选总统却没能力担任总统,向选民诉求自己丰富的从政经验,还说,民主党参选人中只有她有能力阻挡共和党的任何企图,“只要你们选我,当前一切问题都会解决”。
希拉里和奥巴马自成竞选人之后,彼此互相攻击,斗得难分难解,但是,美国少的不是经验,而是改变。在两人的主张上,谁更有吸引力,更随大势,非常明显。输掉这场选战,原因当然非常多。但奥巴马的“改变”更得人心,倒是不争的事实。
团结城中倡“团结”
“女性与黑人”之争的结果是,奥巴马胜出,希拉里出局。曾经的竞选对手,接下来会有何举动?在人们的期待中,一个月前还在互相攻击、嘲讽的美国民主党总统竞选人,最后的结果是,两人尽释前嫌,成为同一战壕的“战友”。
6月27日,希、奥两人特意选择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名为“团结”的小城,携手亮相,极力呼吁民主党人团结起来,力争赢得今年十一月大选的胜利。
“‘团结’不仅代表着我们见到这个美丽的地方,还是一种美妙的感觉。我们从团结城出发,终点就在国会大厦。那时,奥巴马将作为下一任美国总统。”
希拉里对她和奥巴马的支持者这样说。
心情大好的奥巴马对希拉里褒奖有加:“作为领导人,她令我崇拜;作为总统竞选人,她让我学到了很多。她是如此出色!”
这是奥巴马宣布赢得民主党大选初选胜利后,两位昔日的竞争对手首次同台与公众见面,为二人在过去五个月中势如水火的“对决”正式画上句号。而那场马拉松式的“内斗”,几乎造成了民主党选民的分裂。美国媒体当时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希拉里的支持者中,仅半数表示会支持奥巴马,约四分之一的选民声称,他们将转头支持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
分析人士指出,希、奥选择在团结城共同竞选,不单为着“团结”之名,还因为新罕布什尔州有不少年长的女性选民。而这批先前坚定支持希拉里的选民,当时正是奥巴马与麦凯恩激烈争取的对象。
为了重新团结民主党人,迎战麦凯恩,奥巴马全力争取希拉里的支持。当着数千支持者,奥巴马说:“我们非常需要他们(克林顿夫妇),不单是我的竞选需要他们的支持,美国民众同样需要他们贡献智慧和远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成就一个团结的民主党、一个团结的美国。”
希拉里当时已重返参议院。她在华盛顿向奥巴马引荐了她的竞选主要捐款人。当然,作为回报,奥巴马当即作出承诺,他将帮助希拉里偿还二千多万美元的竞选债务。
他还在现场掏出了支票本,递上自己和妻子米歇尔的四千六百美元捐款。
在团结城,希拉里毫不“吝啬”地为奥巴马争取支持。“如果你认为我们需要改变,需要翻开新的一页,那就为奥巴马投上一票吧。他能为你们效劳,能为你们战斗,他在白宫的每一天,都会为你们忙碌。而麦凯恩,他不过是布什的延续。”
希拉里与奥巴马表现出前所未有“亲密”姿态。
走上前台为奥巴马拉选票
如愿锁定民主党总统提名的奥巴马高度评价对手希拉里,称赞她在竞选中“所表现出的力量、勇气和她对事业的献身”。
美国的总统大选,民主党比共和党更团结。当麦凯恩成为共和党人的总统候选人时,麦凯恩在共和党的其他三名竞选人,真是该干吗就干吗去了。民主党的则不然。希拉里就是一例。
出局的希拉里在8月26日晚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第二天议程中,发表压轴演说,要求在初选中支持她的选民,全力支持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奥巴马,为自己、为民主党、为美国的未来,赢回白宫,绝不能让8年的灾难再延续四年。
希拉里是在她的女儿切尔西的介绍下,走上讲台的。
她首先表示,她是以一个母亲、民主党人、纽约州联邦参议员、美国人及奥巴马的支持者的身份,上台讲话。
希拉里说“现在是我们取回我们失去的东西的时候了。不管在初选时,你们是把票投给我,或投给奥巴马,现在大家都必须为单一目标,团结在一起。为了我们的共同未来,没有人可以站在一边旁观。”
希拉里说,就是为了替老百姓解决民生问题,为美国争回国际地位,她才竞选总统。现在,正是为了同样的目的,她才支持奥巴马。全场观众听到这里纷纷起立鼓掌欢呼。
希拉里最后提高声调说:“奥巴马是我的候选人,他必须是我们的下任总统。”她呼吁选民,尤其是她的支持者,一票都不能浪费,必须全力支持奥巴马,让民主党重返白宫,让美国继续运转下去。
希拉里在竞争候选人失败后,少有人知道她究竟经历了多少心理煎熬,才能让自己在“暂停”个人梦想的前提下,鼓起勇气为自己的对手站台呐喊。有分析人士指出,希拉里全力支持奥巴马,一来是为了展示她作为良好团队合作者的形象,同时,假如奥巴马落败,也可避免将来成为众人攻击指责的靶子。挺身出面为竞选对手拉票,必将体现出自己的一种胸怀,还能体现自己的大度,为自己在民主党内继续积累人气。利益驱使希拉里的心理发生变化,进而发生了行为和立场的完全转变,至此,两人的关系己由对手变为同一利益阵营的伙伴。
“改变”与“经验”大PK
“经验”是希拉里的王牌。
“改变”是奥巴马的利器。
“经验”与“改变”的争论,一直贯穿着民主党竞选美国总统候选人的全过程。
奥巴马的竞选主题是“变革”。奥巴马以政坛新鲜人出马角逐民主党总统提名,一开始就摆出改革的姿态,攻击的是“照旧营业”的华盛顿官宦势力。他一再声称,入主白宫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将现在把持华盛顿的政客赶出去。因为“华盛顿的领袖们似乎不能以实际的、合乎情理的方式携手工作。政治变成如此痛苦的党派纷争、如此受金钱和势力的影响,以至于我们无法解决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奥巴马称希拉里开展的是“老套的华盛顿教科书似的”竞选,而自己则代表了一种新型政治。
据《纽约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2007年12月中旬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71%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已走入歧途,对现政府和两党斗争激烈的现状,感到不满。为了顺应民众的这种心理,奥巴马提出“改变、改变、改变”的口号,唤起民众对现状的不满。他还向选民表示,美国问题重重,提出不仅要“改变现状、改变政党,还要改变美国的政治”。再加上美国历经多年伊拉克战争的困扰,目前又处于经济危机,美国政府近年来在解决重要内政问题,如非法移民问题上的不力,也使得美国民间积聚了相当大的不满。因此,奥巴马提出改变和改革的主题深入人心,在群众中一呼百应,很快成了一股政治浪潮。
而希拉里的竞选主题是“经验”,强调的是她数十年公众服务的积累,指责奥巴马有能力竞选总统却没能力担任总统,向选民诉求自己丰富的从政经验,还说,民主党参选人中只有她有能力阻挡共和党的任何企图,“只要你们选我,当前一切问题都会解决”。
希拉里和奥巴马自成竞选人之后,彼此互相攻击,斗得难分难解,但是,美国少的不是经验,而是改变。在两人的主张上,谁更有吸引力,更随大势,非常明显。输掉这场选战,原因当然非常多。但奥巴马的“改变”更得人心,倒是不争的事实。
团结城中倡“团结”
“女性与黑人”之争的结果是,奥巴马胜出,希拉里出局。曾经的竞选对手,接下来会有何举动?在人们的期待中,一个月前还在互相攻击、嘲讽的美国民主党总统竞选人,最后的结果是,两人尽释前嫌,成为同一战壕的“战友”。
6月27日,希、奥两人特意选择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名为“团结”的小城,携手亮相,极力呼吁民主党人团结起来,力争赢得今年十一月大选的胜利。
“‘团结’不仅代表着我们见到这个美丽的地方,还是一种美妙的感觉。我们从团结城出发,终点就在国会大厦。那时,奥巴马将作为下一任美国总统。”
希拉里对她和奥巴马的支持者这样说。
心情大好的奥巴马对希拉里褒奖有加:“作为领导人,她令我崇拜;作为总统竞选人,她让我学到了很多。她是如此出色!”
这是奥巴马宣布赢得民主党大选初选胜利后,两位昔日的竞争对手首次同台与公众见面,为二人在过去五个月中势如水火的“对决”正式画上句号。而那场马拉松式的“内斗”,几乎造成了民主党选民的分裂。美国媒体当时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希拉里的支持者中,仅半数表示会支持奥巴马,约四分之一的选民声称,他们将转头支持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
分析人士指出,希、奥选择在团结城共同竞选,不单为着“团结”之名,还因为新罕布什尔州有不少年长的女性选民。而这批先前坚定支持希拉里的选民,当时正是奥巴马与麦凯恩激烈争取的对象。
为了重新团结民主党人,迎战麦凯恩,奥巴马全力争取希拉里的支持。当着数千支持者,奥巴马说:“我们非常需要他们(克林顿夫妇),不单是我的竞选需要他们的支持,美国民众同样需要他们贡献智慧和远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成就一个团结的民主党、一个团结的美国。”
希拉里当时已重返参议院。她在华盛顿向奥巴马引荐了她的竞选主要捐款人。当然,作为回报,奥巴马当即作出承诺,他将帮助希拉里偿还二千多万美元的竞选债务。
他还在现场掏出了支票本,递上自己和妻子米歇尔的四千六百美元捐款。
在团结城,希拉里毫不“吝啬”地为奥巴马争取支持。“如果你认为我们需要改变,需要翻开新的一页,那就为奥巴马投上一票吧。他能为你们效劳,能为你们战斗,他在白宫的每一天,都会为你们忙碌。而麦凯恩,他不过是布什的延续。”
希拉里与奥巴马表现出前所未有“亲密”姿态。
走上前台为奥巴马拉选票
如愿锁定民主党总统提名的奥巴马高度评价对手希拉里,称赞她在竞选中“所表现出的力量、勇气和她对事业的献身”。
美国的总统大选,民主党比共和党更团结。当麦凯恩成为共和党人的总统候选人时,麦凯恩在共和党的其他三名竞选人,真是该干吗就干吗去了。民主党的则不然。希拉里就是一例。
出局的希拉里在8月26日晚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第二天议程中,发表压轴演说,要求在初选中支持她的选民,全力支持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奥巴马,为自己、为民主党、为美国的未来,赢回白宫,绝不能让8年的灾难再延续四年。
希拉里是在她的女儿切尔西的介绍下,走上讲台的。
她首先表示,她是以一个母亲、民主党人、纽约州联邦参议员、美国人及奥巴马的支持者的身份,上台讲话。
希拉里说“现在是我们取回我们失去的东西的时候了。不管在初选时,你们是把票投给我,或投给奥巴马,现在大家都必须为单一目标,团结在一起。为了我们的共同未来,没有人可以站在一边旁观。”
希拉里说,就是为了替老百姓解决民生问题,为美国争回国际地位,她才竞选总统。现在,正是为了同样的目的,她才支持奥巴马。全场观众听到这里纷纷起立鼓掌欢呼。
希拉里最后提高声调说:“奥巴马是我的候选人,他必须是我们的下任总统。”她呼吁选民,尤其是她的支持者,一票都不能浪费,必须全力支持奥巴马,让民主党重返白宫,让美国继续运转下去。
希拉里在竞争候选人失败后,少有人知道她究竟经历了多少心理煎熬,才能让自己在“暂停”个人梦想的前提下,鼓起勇气为自己的对手站台呐喊。有分析人士指出,希拉里全力支持奥巴马,一来是为了展示她作为良好团队合作者的形象,同时,假如奥巴马落败,也可避免将来成为众人攻击指责的靶子。挺身出面为竞选对手拉票,必将体现出自己的一种胸怀,还能体现自己的大度,为自己在民主党内继续积累人气。利益驱使希拉里的心理发生变化,进而发生了行为和立场的完全转变,至此,两人的关系己由对手变为同一利益阵营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