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8年,她来到罗盛教的家乡插队,并与烈士的弟弟结了婚。从此,她照顾年迈的公婆,守护身患重病无法行走的丈夫,44年不离不弃地支撑着英雄家庭。她说:“尽管几十年过去了,历经了A生的许多风雨和磨难,但我一直以自己是罗盛教的弟媳而自豪。有生之年,我一定要把盛教哥哥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1952年1月2日,年仅21岁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侦察连文书罗盛教,因抢救落入冰窟的朝鲜少年崔莹而壮烈牺牲。
罗盛教牺牲以后,弟弟罗盛民来到哥哥生前所在的连队当了兵。后来,一位名叫陈纯的长沙女知青因为仰慕英雄,来到罗盛教家乡插队落户,后来成了罗盛教的弟媳。从此,她照顾年迈的公婆,守护身患重病无法行走的丈夫,44年不离不弃支撑着英雄家庭。2012年春节前,笔者来到罗盛教烈士的家乡新化县,听英雄弟媳陈纯讲述了那段动人的故事。
仰慕英雄,她成了罗盛教的弟媳
1965年,长沙市长郡中学17岁的女学生陈纯结识了罗盛教烈士的妹妹罗亮香。时在长沙市有色金属学校读书的罗亮香比陈纯大3岁。一天,罗亮香说她有个弟弟正在广西桂林当兵,前不久随部队来长沙“支左”,问陈纯愿不愿随她一起去弟弟的军营玩。
军营?多么神圣的地方!陈纯从小就崇拜军人,初中毕业后,她就想“投笔从戒”,后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如愿。现在听说要去军营玩,还能见到英雄罗盛教的亲弟弟,就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了。
第二天,两人相约前往罗盛教生前所在部队——7军在长沙的驻地。一路上,陈纯既兴奋又紧张:部队生活怎么样?烈士的弟弟是个什么样子?不一会儿,她们来到了军营门口,热情的战士们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中,一位模样清秀、神情腼腆的年轻战士走上前,对罗亮香轻轻叫了声姐姐。这就是罗盛教烈士的弟弟罗盛民?那眉眼,那身姿,多像在影片中见过的烈士啊!一种似曾相识的亲近感从陈纯心中一闪而过。
参观战士宿舍,听他们讲军营故事,跟他们聊天、下棋、唱歌…一天快乐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傍晚时分,陈纯和罗亮香要回学校,罗盛民主动相送。分别时,罗盛民以军人的豁达先伸出了自己的手:“陈纯同学,欢迎你下次再来玩。”握着罗盛民厚实的手,陈纯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一向说话像打机关枪的她竟然结巴起来:“罗盛民……同志,后会有期。”
1967年陈纯高中毕业后,心里有了个打算,想到罗盛教烈士家乡新化县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新化是贫困县,陈纯觉得这里正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罗亮香、罗盛民姐弟知道陈纯的想法后,建议她先给他们的父亲罗迭开和新化县委写封信征求一下意见。不久,罗迭开和新化县委都给陈纯回了信,对她去他们那里插队表示欢迎。
接到这张通往烈士家乡的“绿卡”,陈纯好高兴,她多么想马上飞到新化,去追寻烈士的成长足迹,接受烈士崇高精神的熏陶。怀着对烈士家乡的无限向往,陈纯总想与罗盛民保持接触。那时部队纪律严明,非亲属电话、来访一律不得接洽。为了能顺利地找到罗盛民,她总是谎称自己是他的姐姐罗亮香。一次,陈纯一个电话打过去:“喂,找罗盛民,我是他姐姐,家中有事。”正在训练的罗盛民心急火燎地赶了来,一听到陈纯咯咯的笑声,不免有些恼怒:“又是你!”可恼怒归恼怒,憨厚的罗盛民还是打心眼里喜欢陈纯。
1968年9月,在罗盛民、罗亮香姐弟的热心协助下,陈纯终于如愿来到了新化,落户在南正街,成了罗迭开老人的“编外秘书”。那时,罗迭开事务繁忙,每天都有很多信件和来访者,心灵手巧的陈纯帮老人扫地、倒茶、接待来访者,起草讲话稿,整理信件……罗迭开很高兴陈纯的到来,经常戏称她是自己的“私人秘书”,还让她去田间参加贫下中农的劳动,学习挑粪、种地。积极上进的陈纯感到从罗伯伯这里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学过的东西。
第二年3月,罗盛民在部队训练时不幸负伤,引起脊髓硬化病变而退伍回家。对此,罗迭开既高兴又失落,高兴的是大儿子罗盛教为国捐躯后,自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了,父子团聚,晚年也有个照应。但想到烈士遗志不能继承,盛民不能像哥哥一样戍边卫国,失落抱憾之情又涌上了老人心头。好在罗盛民心细孝顺,退伍后全力帮衬父亲,多少让老人的心灵得到了一点慰藉。这时,陈纯被组织上送到新化师范学校进修。后来,她顺理成章地走上了教师岗位,从1972年开始,先后担任了新化县城关三小的语文老师和十四中的英语老师。
虽说罗迭开已有了新帮手罗盛民,但陈纯在学习之余还是不时到罗家帮帮手。一来二往,先前就相互留下深刻印象的陈纯与罗盛民,心中都有了异样的感觉。陈纯敬佩罗盛民聪明朴实,罗盛民爱慕陈纯善良清纯,圣洁美丽的爱情在两人心中油然而生。1969年6月7日,22岁的罗盛民挽着21岁的陈纯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爱人永别,好儿媳10年替夫行孝
1970年,罗盛民、陈纯的大儿子罗建波降临人世,年逾古稀的罗迭开对小孙子的出生欣喜异常,一家人和和睦睦尽享天伦之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们的第二个儿子罗涛出生后不久,罗盛民病情恶化,先是双脚不听使唤,后来竟发展到寸步难行。人生的不幸,让单纯的陈纯变得更加坚强。
为了让丈夫重新站起来,年仅24岁的陈纯决心“伴夫治病走天涯”,长沙湘雅医院、北京首都医院、广州中山医院……她都陪丈夫去过。每到一处,面对白发苍苍的老教授、老专家,拿着大包小包的中药西药,陈纯似乎觉得有了新的希望。但是,随着药品的用完,刚刚舒缓的情绪,又变得沉重起来。
回到家里不久,罗盛民病情再度恶化,大小便完全失禁。此时,陈纯担任着7个班的教学任务,两个儿子嗷嗽待哺。她每天清早起床,先要安顿好两个孩子,再去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等这一切都弄妥帖之后,上课的钟声已快敲响。每每这时,她只能匆匆扒拉两口饭,急急忙忙地往学校赶。下班回家,一切重新开始,直到丈夫、孩子安然入梦,她才能坐下来备课和批改学生作业……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面对妻子没日没夜地为自己和罗家操劳,一往情深的罗盛民躺不住了,他想,自己中学时曾学过俄语,难道不可以凭此之“长”帮妻子改改作业?打那以后,他忍着病痛的折磨,在陈纯的指导下,帮助阅卷。逆境中,夫妇俩以心相暖,患难相扶,生活苦中有甜。 令人惋惜的是,在真情面前,上苍并没有受到感动。噩运再次扑来。1977年3月,罗盛民病情急剧恶化,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陈纯忍着悲痛,赶紧向一直关心丈夫身体的许世友将军发去求援电报。电报是早晨8点发出的,下午1点将军派的专车就到了,罗盛民被接到衡阳解放军169医院接受抢救。不久,卫生部派的3名专家也赶到衡阳,参加会诊。
该用的药用了,一切可能的治疗都实施了,可还是回天无力。1977年7月10日,陈纯心爱的丈夫罗盛民永远离开了人世。
老来丧子,年已77岁的罗迭开又一次遭受致命的打击,他硬朗的身板垮了,陈纯的婆婆更是思子心切,卧病在床。
为了告慰烈士在天之灵,完成丈夫的遗愿,29岁的陈纯下定决心:终身不改嫁,照顾公公婆婆,抚养罗家后代。
儿媳的孝顺通达,孙辈的机灵聪慧,慢慢减轻了罗迭开夫妇的失子之痛。1984年4月,在新化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新修建的罗盛教纪念馆矗立在资江河畔。哺育了一代代人成长的烈士精神得以发扬光大,让历经生活坎坷的罗迭开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谁也没有想到,在儿媳的精心照顾下,过了几年舒心日子的罗迭开,却被医院诊断出患了肺癌。得知罗迭开病重的消息,新化县委、县政府指示县人民医院开设专门病房、接待室,配备最好的医生护士。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向老人送去最真挚的祝福。然而,罗迭开最终还是难以摆脱无情的病魔,1986年6月20日深夜,老人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弥留之际,他拉住陈纯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出一句话:“这个家全靠你了……”罗迭开无憾地离去了,终年86岁。
安葬公公后,陈纯并没因此缓过气来。此时婆婆年事已高,体弱多病,三天两头要请医生……
1996年3月13目,是罗盛教烈士诞辰65周年纪念日。这天,市县领导亲自前往烈士老家圳上镇松山管区桐子村祭奠英灵。98岁的罗盛教母亲因染病正在县人民医院急救,午后,老人清醒过来,执意要在一旁服侍的儿媳陪伴她上松山“看望”儿子。陈纯拗不过,说服医生,了却了老人的心愿。到了桐子村,老人最后一次看望了烈士儿子的衣冠冢,于当晚10时在儿媳的臂弯里含笑去世。
退休女教师,要让烈士精神代代相传
在新化山区工作生活了几十年的陈纯,把对烈士哥哥罗盛教的敬仰之情倾注在丈夫和公婆身上。丈夫、公婆相继去世后,她一心教书,抚育两个孩子,同时希望把英雄哥哥的崇高精神永久传承下去。
一次,陈纯上课时问学生什么叫志愿军,全班居然没有一个学生知道。陈纯陷入了沉思。她想,40岁以上的人都知道罗盛教的故事,那时小学语文课本上都有。可惜如今的教材上已经没有了罗盛教等英烈的故事,而且他们的英雄事迹已过去半个世纪,现在的青少年几乎都不知道。于是,在备课时,她有意识地把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罗盛教的故事翻译成英语进行授课,让学牛了解志愿军及罗盛教等英模的事迹。
“向英雄学习、向革命先驱学习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忽视。”2003年3月,陈纯退休后,没有坐在家里享清福,而是到罗盛教纪念馆和故居当义务讲解员去了,她要让游客了解罗盛教烈士的事迹。她还四处打听健在的罗盛教生前战友,写信慰问或上门看望他们,联台他们一起开办故事吧,为全国各地群众讲述新中国英模的事迹。
让陈纯欣慰的是,2009年,为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宣部等中央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罗盛教成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罗盛教等革命英烈没有被中国人民忘记,也没有被朝鲜人民忘记。
2010年9月2日,是全民国防教育日。这一天,陈纯与来自全国的其他英烈家属一起,来到上海世博园朝鲜馆参观。
“从小我们都昕过志愿军罗盛教烈士的事迹,真没想到能见到英雄的家人。”朝鲜馆一名小伙子得知陈纯是罗盛教的家人,主动提出要为她讲解。“朝鲜有部电影《沸流江上的传说》,就是讲罗盛教和志愿军的故事。”朝鲜馆馆长热情接待了陈纯等人。他说,罗盛教牺牲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但他仍然活在朝鲜人民心中,朝鲜人民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对中国人民优秀儿女的怀念之情。馆长的讲解,让陈纯感慨万千。两个月前,她刚到朝鲜为罗盛教扫墓。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接待,弦子们向他们行注目礼,大人向他们招手致意。更让她感动的是,当地一名为罗盛教烈士守墓的人,从十几岁一直守到七十几岁……参观完毕,陈纯欣然在朝鲜馆纪念册上题词:“中朝人民心连心,共同捍卫和平。”
在新化山区的学校讲台上,陈纯一站就是三十多年,始终以一名人民教师的崇高操守,默默践行着烈士哥哥和丈夫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奉献的誓言。她教的学生,英语成绩都不错,有的考上了重点高中和名牌大学,有的还当了翻译。教英语的同时,陈纯也没有忘记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导学生应该如何做人,如何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她还发动3个班级的学生给老山前线罗盛教生前所在连队的解放军战士写信,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决心好好学习,立志将来报效祖国。
陈纯对自己的孩子更是严格要求。大儿子罗建波高中毕业后参军来到部队,像伯伯罗盛教和父亲罗盛民一样保卫祖国。作为烈士后人,罗建波在部队严格要求自己,入了党,退伍后被安排在涟源钢铁厂工作,年年被评为优秀。小儿子罗涛高中毕业后在娄底市打工,自食其力。陈纯退休后一个人居住在新化县城,但她并不孤单寂寞,因为大儿子一家三口和小儿子经常利用节假日回家看望她,她能尽享天伦之乐。
提起烈士哥哥罗盛教和丈夫罗盛民,陈纯话语里充满敬佩和感动。她说:“尽管过去几十年,历经了人生的许多风雨和磨难,但我一直以自己是罗盛教的弟媳而自豪。有生之年,我一定要把盛教哥哥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完成丈夫的遗愿和他的未竟事业。”
张宁据《人生与伴侣》徐炯权,文整理
1952年1月2日,年仅21岁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侦察连文书罗盛教,因抢救落入冰窟的朝鲜少年崔莹而壮烈牺牲。
罗盛教牺牲以后,弟弟罗盛民来到哥哥生前所在的连队当了兵。后来,一位名叫陈纯的长沙女知青因为仰慕英雄,来到罗盛教家乡插队落户,后来成了罗盛教的弟媳。从此,她照顾年迈的公婆,守护身患重病无法行走的丈夫,44年不离不弃支撑着英雄家庭。2012年春节前,笔者来到罗盛教烈士的家乡新化县,听英雄弟媳陈纯讲述了那段动人的故事。
仰慕英雄,她成了罗盛教的弟媳
1965年,长沙市长郡中学17岁的女学生陈纯结识了罗盛教烈士的妹妹罗亮香。时在长沙市有色金属学校读书的罗亮香比陈纯大3岁。一天,罗亮香说她有个弟弟正在广西桂林当兵,前不久随部队来长沙“支左”,问陈纯愿不愿随她一起去弟弟的军营玩。
军营?多么神圣的地方!陈纯从小就崇拜军人,初中毕业后,她就想“投笔从戒”,后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如愿。现在听说要去军营玩,还能见到英雄罗盛教的亲弟弟,就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了。
第二天,两人相约前往罗盛教生前所在部队——7军在长沙的驻地。一路上,陈纯既兴奋又紧张:部队生活怎么样?烈士的弟弟是个什么样子?不一会儿,她们来到了军营门口,热情的战士们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中,一位模样清秀、神情腼腆的年轻战士走上前,对罗亮香轻轻叫了声姐姐。这就是罗盛教烈士的弟弟罗盛民?那眉眼,那身姿,多像在影片中见过的烈士啊!一种似曾相识的亲近感从陈纯心中一闪而过。
参观战士宿舍,听他们讲军营故事,跟他们聊天、下棋、唱歌…一天快乐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傍晚时分,陈纯和罗亮香要回学校,罗盛民主动相送。分别时,罗盛民以军人的豁达先伸出了自己的手:“陈纯同学,欢迎你下次再来玩。”握着罗盛民厚实的手,陈纯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一向说话像打机关枪的她竟然结巴起来:“罗盛民……同志,后会有期。”
1967年陈纯高中毕业后,心里有了个打算,想到罗盛教烈士家乡新化县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新化是贫困县,陈纯觉得这里正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罗亮香、罗盛民姐弟知道陈纯的想法后,建议她先给他们的父亲罗迭开和新化县委写封信征求一下意见。不久,罗迭开和新化县委都给陈纯回了信,对她去他们那里插队表示欢迎。
接到这张通往烈士家乡的“绿卡”,陈纯好高兴,她多么想马上飞到新化,去追寻烈士的成长足迹,接受烈士崇高精神的熏陶。怀着对烈士家乡的无限向往,陈纯总想与罗盛民保持接触。那时部队纪律严明,非亲属电话、来访一律不得接洽。为了能顺利地找到罗盛民,她总是谎称自己是他的姐姐罗亮香。一次,陈纯一个电话打过去:“喂,找罗盛民,我是他姐姐,家中有事。”正在训练的罗盛民心急火燎地赶了来,一听到陈纯咯咯的笑声,不免有些恼怒:“又是你!”可恼怒归恼怒,憨厚的罗盛民还是打心眼里喜欢陈纯。
1968年9月,在罗盛民、罗亮香姐弟的热心协助下,陈纯终于如愿来到了新化,落户在南正街,成了罗迭开老人的“编外秘书”。那时,罗迭开事务繁忙,每天都有很多信件和来访者,心灵手巧的陈纯帮老人扫地、倒茶、接待来访者,起草讲话稿,整理信件……罗迭开很高兴陈纯的到来,经常戏称她是自己的“私人秘书”,还让她去田间参加贫下中农的劳动,学习挑粪、种地。积极上进的陈纯感到从罗伯伯这里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学过的东西。
第二年3月,罗盛民在部队训练时不幸负伤,引起脊髓硬化病变而退伍回家。对此,罗迭开既高兴又失落,高兴的是大儿子罗盛教为国捐躯后,自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了,父子团聚,晚年也有个照应。但想到烈士遗志不能继承,盛民不能像哥哥一样戍边卫国,失落抱憾之情又涌上了老人心头。好在罗盛民心细孝顺,退伍后全力帮衬父亲,多少让老人的心灵得到了一点慰藉。这时,陈纯被组织上送到新化师范学校进修。后来,她顺理成章地走上了教师岗位,从1972年开始,先后担任了新化县城关三小的语文老师和十四中的英语老师。
虽说罗迭开已有了新帮手罗盛民,但陈纯在学习之余还是不时到罗家帮帮手。一来二往,先前就相互留下深刻印象的陈纯与罗盛民,心中都有了异样的感觉。陈纯敬佩罗盛民聪明朴实,罗盛民爱慕陈纯善良清纯,圣洁美丽的爱情在两人心中油然而生。1969年6月7日,22岁的罗盛民挽着21岁的陈纯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爱人永别,好儿媳10年替夫行孝
1970年,罗盛民、陈纯的大儿子罗建波降临人世,年逾古稀的罗迭开对小孙子的出生欣喜异常,一家人和和睦睦尽享天伦之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们的第二个儿子罗涛出生后不久,罗盛民病情恶化,先是双脚不听使唤,后来竟发展到寸步难行。人生的不幸,让单纯的陈纯变得更加坚强。
为了让丈夫重新站起来,年仅24岁的陈纯决心“伴夫治病走天涯”,长沙湘雅医院、北京首都医院、广州中山医院……她都陪丈夫去过。每到一处,面对白发苍苍的老教授、老专家,拿着大包小包的中药西药,陈纯似乎觉得有了新的希望。但是,随着药品的用完,刚刚舒缓的情绪,又变得沉重起来。
回到家里不久,罗盛民病情再度恶化,大小便完全失禁。此时,陈纯担任着7个班的教学任务,两个儿子嗷嗽待哺。她每天清早起床,先要安顿好两个孩子,再去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等这一切都弄妥帖之后,上课的钟声已快敲响。每每这时,她只能匆匆扒拉两口饭,急急忙忙地往学校赶。下班回家,一切重新开始,直到丈夫、孩子安然入梦,她才能坐下来备课和批改学生作业……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面对妻子没日没夜地为自己和罗家操劳,一往情深的罗盛民躺不住了,他想,自己中学时曾学过俄语,难道不可以凭此之“长”帮妻子改改作业?打那以后,他忍着病痛的折磨,在陈纯的指导下,帮助阅卷。逆境中,夫妇俩以心相暖,患难相扶,生活苦中有甜。 令人惋惜的是,在真情面前,上苍并没有受到感动。噩运再次扑来。1977年3月,罗盛民病情急剧恶化,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陈纯忍着悲痛,赶紧向一直关心丈夫身体的许世友将军发去求援电报。电报是早晨8点发出的,下午1点将军派的专车就到了,罗盛民被接到衡阳解放军169医院接受抢救。不久,卫生部派的3名专家也赶到衡阳,参加会诊。
该用的药用了,一切可能的治疗都实施了,可还是回天无力。1977年7月10日,陈纯心爱的丈夫罗盛民永远离开了人世。
老来丧子,年已77岁的罗迭开又一次遭受致命的打击,他硬朗的身板垮了,陈纯的婆婆更是思子心切,卧病在床。
为了告慰烈士在天之灵,完成丈夫的遗愿,29岁的陈纯下定决心:终身不改嫁,照顾公公婆婆,抚养罗家后代。
儿媳的孝顺通达,孙辈的机灵聪慧,慢慢减轻了罗迭开夫妇的失子之痛。1984年4月,在新化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新修建的罗盛教纪念馆矗立在资江河畔。哺育了一代代人成长的烈士精神得以发扬光大,让历经生活坎坷的罗迭开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谁也没有想到,在儿媳的精心照顾下,过了几年舒心日子的罗迭开,却被医院诊断出患了肺癌。得知罗迭开病重的消息,新化县委、县政府指示县人民医院开设专门病房、接待室,配备最好的医生护士。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向老人送去最真挚的祝福。然而,罗迭开最终还是难以摆脱无情的病魔,1986年6月20日深夜,老人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弥留之际,他拉住陈纯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出一句话:“这个家全靠你了……”罗迭开无憾地离去了,终年86岁。
安葬公公后,陈纯并没因此缓过气来。此时婆婆年事已高,体弱多病,三天两头要请医生……
1996年3月13目,是罗盛教烈士诞辰65周年纪念日。这天,市县领导亲自前往烈士老家圳上镇松山管区桐子村祭奠英灵。98岁的罗盛教母亲因染病正在县人民医院急救,午后,老人清醒过来,执意要在一旁服侍的儿媳陪伴她上松山“看望”儿子。陈纯拗不过,说服医生,了却了老人的心愿。到了桐子村,老人最后一次看望了烈士儿子的衣冠冢,于当晚10时在儿媳的臂弯里含笑去世。
退休女教师,要让烈士精神代代相传
在新化山区工作生活了几十年的陈纯,把对烈士哥哥罗盛教的敬仰之情倾注在丈夫和公婆身上。丈夫、公婆相继去世后,她一心教书,抚育两个孩子,同时希望把英雄哥哥的崇高精神永久传承下去。
一次,陈纯上课时问学生什么叫志愿军,全班居然没有一个学生知道。陈纯陷入了沉思。她想,40岁以上的人都知道罗盛教的故事,那时小学语文课本上都有。可惜如今的教材上已经没有了罗盛教等英烈的故事,而且他们的英雄事迹已过去半个世纪,现在的青少年几乎都不知道。于是,在备课时,她有意识地把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罗盛教的故事翻译成英语进行授课,让学牛了解志愿军及罗盛教等英模的事迹。
“向英雄学习、向革命先驱学习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忽视。”2003年3月,陈纯退休后,没有坐在家里享清福,而是到罗盛教纪念馆和故居当义务讲解员去了,她要让游客了解罗盛教烈士的事迹。她还四处打听健在的罗盛教生前战友,写信慰问或上门看望他们,联台他们一起开办故事吧,为全国各地群众讲述新中国英模的事迹。
让陈纯欣慰的是,2009年,为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宣部等中央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罗盛教成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罗盛教等革命英烈没有被中国人民忘记,也没有被朝鲜人民忘记。
2010年9月2日,是全民国防教育日。这一天,陈纯与来自全国的其他英烈家属一起,来到上海世博园朝鲜馆参观。
“从小我们都昕过志愿军罗盛教烈士的事迹,真没想到能见到英雄的家人。”朝鲜馆一名小伙子得知陈纯是罗盛教的家人,主动提出要为她讲解。“朝鲜有部电影《沸流江上的传说》,就是讲罗盛教和志愿军的故事。”朝鲜馆馆长热情接待了陈纯等人。他说,罗盛教牺牲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但他仍然活在朝鲜人民心中,朝鲜人民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对中国人民优秀儿女的怀念之情。馆长的讲解,让陈纯感慨万千。两个月前,她刚到朝鲜为罗盛教扫墓。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接待,弦子们向他们行注目礼,大人向他们招手致意。更让她感动的是,当地一名为罗盛教烈士守墓的人,从十几岁一直守到七十几岁……参观完毕,陈纯欣然在朝鲜馆纪念册上题词:“中朝人民心连心,共同捍卫和平。”
在新化山区的学校讲台上,陈纯一站就是三十多年,始终以一名人民教师的崇高操守,默默践行着烈士哥哥和丈夫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奉献的誓言。她教的学生,英语成绩都不错,有的考上了重点高中和名牌大学,有的还当了翻译。教英语的同时,陈纯也没有忘记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导学生应该如何做人,如何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她还发动3个班级的学生给老山前线罗盛教生前所在连队的解放军战士写信,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决心好好学习,立志将来报效祖国。
陈纯对自己的孩子更是严格要求。大儿子罗建波高中毕业后参军来到部队,像伯伯罗盛教和父亲罗盛民一样保卫祖国。作为烈士后人,罗建波在部队严格要求自己,入了党,退伍后被安排在涟源钢铁厂工作,年年被评为优秀。小儿子罗涛高中毕业后在娄底市打工,自食其力。陈纯退休后一个人居住在新化县城,但她并不孤单寂寞,因为大儿子一家三口和小儿子经常利用节假日回家看望她,她能尽享天伦之乐。
提起烈士哥哥罗盛教和丈夫罗盛民,陈纯话语里充满敬佩和感动。她说:“尽管过去几十年,历经了人生的许多风雨和磨难,但我一直以自己是罗盛教的弟媳而自豪。有生之年,我一定要把盛教哥哥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完成丈夫的遗愿和他的未竟事业。”
张宁据《人生与伴侣》徐炯权,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