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民先生:
《史痛》(即《历史的阵痛——人在神魔间》)面世后,已经获得各方面的关注。季羡林先生亦亲笔称这是一部“文采斐然、充满哲理、空谷足音”之作;王大高先生(原中共运城地委委员、宣传部长,现任山西省煤炭运销总公司党委书记——编者注)称,他一夜读完后,思绪经天,深感震撼;张维庆(原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现任国家计生委主任——编者注)函曰,他是含着眼泪读完全书并且要书写读后感。特别是读到贵刊4期卷首语《理性的阳光》一文,这是对书评价最深刻、提升最准确的精论,这无疑是您的手笔,对我则是知音的鼓励。
我想能否考虑将此文与原书一并投寄《博览群书》或《中华读书报》?如同意请示之,俾便遵循为感。
顺颂
编祺
景克宁
壬午年4月4日
景克宁先生:
您好!来信收到了。
您的回忆录《人在神魔间》在本刊连载之后,反响的确是强烈的,凡是读过此文的人们,几乎没有不被感动的。您特殊而又曲折的经历,您深刻而又形象的反思,您华丽而又警人的文采,的确让人着迷,发人深省,读后使人回味无穷。如此的好文章,确实应该让更多的人来阅读,来研究,因而我是同意向别的报刊推荐,并请更多的报刊转载的。
信中提到本刊第四期刊首那篇文章《理性的阳光》,是“最深刻、提升最准确的精论”,并认定“无疑是您的手笔,对我则是知音的鼓励”。作为“精论”恐怕达不到,但您的眼力确实惊人,虽然那篇文章署名为“炎伦”,您还能认出是我的作品,确实让我感动,真有获得“知音”的那种惊喜!
目前的多数期刊,为把目录页排印得精美动人,往往占用对开两页,结果卷首那个单页便实在难以安排。发表有分量的文章版面不够,发表一般短文也感质量不足,于是不少期刊把它用来作本刊内容的提示和导读,或者把它用来作不加任何内容的扉页,当然还有的用大号字发表一两段导师、领袖、名家的语录。刊首这个页码,已成了编者的一个难题。为对读者和刊物的质量负责,我刊从2000年改为国际标准开本以来近三年间,想独辟蹊径,为别于其他刊物,走了一条艰苦乃至独创的路。2000年将它辟为《刊首寄语》,2001年用它刊载《新语丝》,2002年又把它改为《文史聚焦》,且内容都划定在“文史”范围之内,这就出现了选题难找、文章难写的问题。而且这个栏目中的文章虽有不同的署名,但作者实际仅我一人,事实上成了我的专栏。每期稿件编定后,我总是为刊首这篇短文发愁,一篇不足2000字的短文,比我写一两万字的文章还要用力。
从来信中看到您对刊首短文的肯定,从不少读者来信中还看到一些同志对刊首短文的热情评价。比如,北京一位作者在附信中就写道:“看了贵刊刊首《意志与事业》一文,对我的鼓励很大。人各有所爱,古人爱莲、爱菊、爱鹅,这些年我通过翻阅文史资料,爱上了为国家、民族献身的先辈,今后我愿将《文史月刊》当作咱们共同的‘园地’,向你们学习,‘让我们在创业的烈火中锤炼自己的意志吧’。”所有这些,都将鼓励我们把刊首这个难办的栏目办好,把《文史月刊》办好。
您来信整整一个月了,虽然在电话中作了交谈,但考虑到应争取更多的人来关心、帮助、支持《文史月刊》,我还是写了上述文字,希图得到您的指教和办刊点子。
顺祝
春安!
赵政民
2000年5月4日
《史痛》(即《历史的阵痛——人在神魔间》)面世后,已经获得各方面的关注。季羡林先生亦亲笔称这是一部“文采斐然、充满哲理、空谷足音”之作;王大高先生(原中共运城地委委员、宣传部长,现任山西省煤炭运销总公司党委书记——编者注)称,他一夜读完后,思绪经天,深感震撼;张维庆(原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现任国家计生委主任——编者注)函曰,他是含着眼泪读完全书并且要书写读后感。特别是读到贵刊4期卷首语《理性的阳光》一文,这是对书评价最深刻、提升最准确的精论,这无疑是您的手笔,对我则是知音的鼓励。
我想能否考虑将此文与原书一并投寄《博览群书》或《中华读书报》?如同意请示之,俾便遵循为感。
顺颂
编祺
景克宁
壬午年4月4日
景克宁先生:
您好!来信收到了。
您的回忆录《人在神魔间》在本刊连载之后,反响的确是强烈的,凡是读过此文的人们,几乎没有不被感动的。您特殊而又曲折的经历,您深刻而又形象的反思,您华丽而又警人的文采,的确让人着迷,发人深省,读后使人回味无穷。如此的好文章,确实应该让更多的人来阅读,来研究,因而我是同意向别的报刊推荐,并请更多的报刊转载的。
信中提到本刊第四期刊首那篇文章《理性的阳光》,是“最深刻、提升最准确的精论”,并认定“无疑是您的手笔,对我则是知音的鼓励”。作为“精论”恐怕达不到,但您的眼力确实惊人,虽然那篇文章署名为“炎伦”,您还能认出是我的作品,确实让我感动,真有获得“知音”的那种惊喜!
目前的多数期刊,为把目录页排印得精美动人,往往占用对开两页,结果卷首那个单页便实在难以安排。发表有分量的文章版面不够,发表一般短文也感质量不足,于是不少期刊把它用来作本刊内容的提示和导读,或者把它用来作不加任何内容的扉页,当然还有的用大号字发表一两段导师、领袖、名家的语录。刊首这个页码,已成了编者的一个难题。为对读者和刊物的质量负责,我刊从2000年改为国际标准开本以来近三年间,想独辟蹊径,为别于其他刊物,走了一条艰苦乃至独创的路。2000年将它辟为《刊首寄语》,2001年用它刊载《新语丝》,2002年又把它改为《文史聚焦》,且内容都划定在“文史”范围之内,这就出现了选题难找、文章难写的问题。而且这个栏目中的文章虽有不同的署名,但作者实际仅我一人,事实上成了我的专栏。每期稿件编定后,我总是为刊首这篇短文发愁,一篇不足2000字的短文,比我写一两万字的文章还要用力。
从来信中看到您对刊首短文的肯定,从不少读者来信中还看到一些同志对刊首短文的热情评价。比如,北京一位作者在附信中就写道:“看了贵刊刊首《意志与事业》一文,对我的鼓励很大。人各有所爱,古人爱莲、爱菊、爱鹅,这些年我通过翻阅文史资料,爱上了为国家、民族献身的先辈,今后我愿将《文史月刊》当作咱们共同的‘园地’,向你们学习,‘让我们在创业的烈火中锤炼自己的意志吧’。”所有这些,都将鼓励我们把刊首这个难办的栏目办好,把《文史月刊》办好。
您来信整整一个月了,虽然在电话中作了交谈,但考虑到应争取更多的人来关心、帮助、支持《文史月刊》,我还是写了上述文字,希图得到您的指教和办刊点子。
顺祝
春安!
赵政民
2000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