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念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探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悬念是很多影视作品中必不可少的创作元素,它能增加作品情节的生动性,引导观众遨游于作品情节的峰回路转之中并保持极高兴致。好的悬念设置更有利于刻画人物和突出主题。文章通过悬念与震惊、神秘的对比等,探析影视作品中悬念的应用。
  关键词:悬念;《隐秘的角落》;影视作品
  悬念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尤其体现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中。我们都能体会到悬念所带来的艺术效果,但是真正给悬念下个完整且完美的定义却不是易事。美国戏剧家贝克对其这样界定:“所谓悬念,就是兴趣不断地向前延伸和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心理。”我国戏剧理论家顾仲彝说过:“悬念是戏剧抓住观众的最大魔力。”悬念的巧妙设计,往往可以给影视作品带来更好的张力与吸引力。
  一、悬念与震惊
  希区柯克曾就悬念这样表达:影片中两个人或几个人正在谈话交流,也许附近某处藏有一枚炸弹,而这几个人谈话的内容也很普通无趣——忽然,嘭的一声响,炸弹爆炸,把所有观众吓了一跳,但是观众受惊前,影片所表现的谈话这部分是一场无意义的戏。这就是震惊及其所呈现出来的效果。那么看另一种情况。同样还是一样的场景,两个人或者几个人正在交谈,炸弹就在桌子下面,观众也看见了炸弹。正在谈话中的某个人也知道屋里有炸弹,而且到了10点就会爆炸。他看了看墙上的表,现在已经9点50分了。那么这时,原来普通平常的谈话立马变得有趣了,因为这种情况下观众已经同时参与了剧情。在第一个例子,炸弹的突然爆炸带给观众是约15秒的惊吓和震惊。而在第二个场景中,炸弹爆炸前为观众留了10分鐘的悬念。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震惊与悬念的不同。震惊类似于“惊奇”“惊讶”“惊异”“惊吓”,往往出现于在毫无准备和猜测的基础上,因为未知,所以令人感到惊吓和震撼,但是震惊持续的时间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亚里士多德重视震惊的手法的运用,他认为如果一桩桩事件是意外发生而彼此之间又有因果联系,那就最能产生比自然发生(偶然发生)的事件更为惊人的效果。我们不难看出运用震惊手法的两个关键因素:首先是“事件属于意外发生,不是自然发生”,即出乎意料;其次是这些事件彼此之间又有因果关系,即合乎情理。而悬念是指观众同时参与到剧情之中,对事件的发展态势有所期待、有所推断,从而产生好奇、不安和期待的心理。悬念使观众产生的心理反应是长久的、持续的,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愈加紧张和强烈。因为影片对影响情节发展的某个或某些事件暂时不做交代,以致引起观众的好奇、不安和期待,从而增强作品的吸引力。
  悬念与震惊的联系在于:如果悬念的揭开出乎观众的意料,也会产生震惊效果;如果观众已经推断出结果,那么悬念的设置就得以消散,震惊效果就会消失。《隐秘的角落》里,一开头张东升就将岳父母推下悬崖,因为观众刚打开影片,一无所知,所以产生震惊的效果。但是当随着故事发展,观众知道张东升是杀人犯,朱朝阳等3个小孩录下了张东升杀人的证据之后,观众又担心后续的发展。这时,“相机中的视频”就成了悬念,观众开始担心这三个小孩什么时候发现证据,会怎么办。
  二、悬念与神秘
  神秘与悬念都是虚构文学的强大工具。《影视剧作艺术教程》中强调,悬念是指在剧情中的某些“悬而未决”的戏剧性因素,它能使观众因好奇、焦虑、不安或同情而产生对故事的下一部分的期待心理。而神秘代表未知,代表着还不清楚。悬念与神秘是有区别的。
  詹姆斯·斯科特·贝尔在书中曾写过:神秘是让观众猜测这件事是谁做的?而悬念是让观众好奇这件事它还会再次发生吗?神秘重点在于把事件经过一探究竟,让它水落石出。而悬念重点是在观众面前要把故事答案隐藏起来,先安全地存放好,保持着观众的持续的心理反应。神秘相当于一个谜语,我们还没有找到谜底。而悬念意味着一个噩梦,我们已经参与进来了,非常关注后续的发展。神秘重点想了解的是我们的主人公在之后的故事中会有什么发现;而悬念却让观众好奇主人公在之后会有什么遭遇?
  由此可见,在影视作品中,神秘是一个因素。我们常常会发现某个人物很神秘,某个事件的发生很神秘。观众一直处于一个解谜的过程,一步步逐渐清晰认识。而悬念是一种技巧,是导演故意为之,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你越想知道的,我就越是先把答案藏起来。让观众随着事件的发展逐渐进入剧情,关注变化,产生心理期待。
  悬念和神秘的联系在于:两者都属于和观众“互动”的技巧,是剧作者或者导演在创作作品时,在考虑了受众的体验基础上,加上的“活跃”元素。悬念的设置可以利用神秘,神秘的运用可以转化为悬念。法国电影教材《剧作练习》中强调:“一部电影要吸引观众,没有必要从一开始就介入暴力,比如杀人事件、坠落事件等等,只需要有一点点神秘性就够了。”加入一点神秘,比如这个女人是谁?为什么她急切地跟随着某个小孩子?这种神秘性即可引起观众的困惑,产生好奇,它便成了悬念。
  《隐秘的角落》中,朱晶晶的死亡是观众都知道的,但是朱晶晶到底是自己不小心掉下去,还是朱朝阳见死不救,这属于神秘。而朱晶晶死亡之后,王瑶怀疑朱朝阳,朱朝阳的爸爸找到朱朝阳谈话,并做了录音,那么到底有没有发现朱朝阳撒了谎,这在剧中没有提到,就成了悬念。
  三、悬念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
  缺乏悬念的情节,很难吸引观众。我们在看电视剧时不难发现,每一集都是在发展最紧要的关头突然刹住,这实际上就是在情节上制造了一个悬念,把观众的胃口吊起来,好让他们接着再看下去。设置悬念要注意铺垫,注意埋下伏笔。电视连续剧要吸引观众连续收看,整体上要有大的悬念,如人物的命运、战争的胜负、事件的发展等。具体到每一集,也要在这一集结束时留下小悬念,吸引观众。
  希区柯克认为,悬疑必须通过提供给观众剧中人物陷入危机的事件来推动,但是观众不知道这些危险是谁造成的,也不知道接下来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危险,从而营造紧张气氛。观众会对剧中人物的命运产生强烈的关注,或者怀有揭开谜底的强烈欲望。因此,合乎逻辑的剧情发展和观众对人物的强烈爱憎,是构成悬念的两个重要元素。下面以网剧《隐秘的角落》为例,探析悬念制造的基本方法。
  (一)省略
  故意省略故事发展的一个基本素材,让观众心存疑惑,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揭示其本来面目。《隐秘的角落》最后,张东升发现还有一张复制卡的时候,回家质问普普,当时普普因为对猫毛过敏哮喘犯了,张东升以为普普在假装,后来发现普普晕倒才慌忙找药,眼看普普没法吸药,张东升打了医院电话,但是在医院询问地址时,他沉默了。剧情切换镜头,省略了普普的情况,即到底是否被救。
  (二)插入
  故意提供一个信息,可能是一个事实、一个细节,或是一个征兆,使观众觉得反常和费解,从而产生猜疑,加强悬念效果。《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爸爸在和朱朝阳谈话时录了音,回家之后,朱爸爸听了录音,导演故意在录音中呈现给观众了朱朝阳打开包时发出的拉链声,朱爸爸听了朱朝阳后面的表白很内疚也很感动,回家重复听了录音之后,自己扇了自己嘴巴。那么这里就是一个悬念的设置,朱爸爸是不是发现朱朝阳撒了谎,与朱晶晶的死有关。
  (三)视角
  常见叙事视点通常有三种:上帝视点、旁观视点、人物视点。不同的视点带来不同的信息通道,也就产生不同的悬念效果。悬念的设置通常使用上帝视点。《隐秘的角落》中,正是利用观众的上帝视角来设置悬念,在提供给观众一定信息之后,抓住观众的心理期待。
  悬念要惊险也要可信,可以在意料之中,以求符合观众的心理期待;也可以在意料之外但需在情理之中,这样也会带给观众满足感。另外,悬念的设置固然重要,但悬念的解开也不容忽视,这就涉及延宕问题,即把悬念逐渐揭开,把握延宕的“度”非常重要。
  总之,影视作品中悬念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无论纪录片、电视广告、新闻节目、综艺节目,包括最近越来越流行的真人秀节目,都通过加入悬念来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悬念是作用于观众的牵引力,它强化了观影体验。
  参考文献:
  [1]陈吉德.影视编剧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周涌,何佳.影视剧作艺术教程[M].2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3]王世杰.影视剧作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是一个拥有璀璨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凝聚着无数宝贵的文化财富,一方水土孕育着一方儿女,不同地域之间也存在着文化差异与审美差异。区域文化不仅是当地历史的缩影,也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财富积累。川东革命老区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红色根据地,在革命的岁月里留下了光辉的印记。老区艺术教育的发展,虽然有着经济文化欠发达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同时也伴随着机遇。文章立足于川东革命老区民族民
期刊
摘 要: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水平等实际出发,组织与其相适应的唱游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玩”中理解音乐,在“动”中学习音乐,在“情境”中有效地提高感知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以情境促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境;音乐;唱游教学  注:本文系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唱游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GMJYYB20185
期刊
摘 要:沃尔夫林在《艺术风格学》中将视觉理论作为形式分析的重要原则,文章借书中第一对概念——“线描的与涂绘的”,探讨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绘画风格差异,并从“触觉”和“视觉”这两种知觉的分析入手,找到“线描的”与“涂绘的”之间的根本差异,进一步推导出使得《维纳斯的诞生》与《夜巡》产生风格差异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触觉;视觉;轮廓线  在一些美术史书上,对于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绘画的描述会让我们
期刊
摘 要:绘本与幼儿音乐创编看似关联不大,但是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绘本却发挥着巨大的启发和引导作用,这种作用往往被忽视,绘本被排除在音乐教育之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基于此,文章将重点探索绘本在幼儿音乐创编教学中的运用,以绘本為纽带构建家校沟通、共同培养幼儿音乐能力的桥梁,这是幼儿音乐教育的创新契机,同时也是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幼儿音乐;创编教学;绘本;家校合作  注:本文系江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进入了快节奏、强压力的生活中。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社会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冲击着它。而在我们的艺术界中也出现许多空洞乏味的艺术品,只有躯壳没有灵魂,徒有其表,缺乏深层的精神内涵。艺术应该对人的精神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更应该提到一个较高的层面上,要足够重视艺术的精神性。因此,文章带着这样的目的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对当代艺术家李占洋作品的精神性特点进行分析。艺术家的责任在哪里,一
期刊
摘 要:高校转型已成定局,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在教学资源、课程体系、目标定位等方面,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四川民族学院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基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文化,音乐专业也在努力寻求改革之道。探索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更好地找到对接人才的培养方向,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音乐专业应用型复合人才。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兰作为一种常见的古老植物,是先秦时期祭祀汤沐、生殖崇拜、君子比德不可或缺的对象,后被历朝历代文人引用,承载着个人情感与时代特征,逐渐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意象。至南宋,少数民族入侵给南宋王朝带来极大的灾难,一些诗人立志报国,投笔从戎;一些诗人感知国力日渐衰微,富国无望,便隐身遁世,寻求心灵的空明。不论是表现无人赏识的落寞慨叹,还是表现隐逸高蹈的脱俗追求,亦或是表达对自身美好品质的颂扬,兰不同的
期刊
摘 要:《龟兹古韵》是新疆著名音乐学家、作曲家周吉的代表作,是周吉将木卡姆音乐交响化的大胆尝试,这部作品采用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逆向比较研究的创作手法,得到了业界的认可。文章以《龟兹古韵》的创作手法为例,试图分析周吉在音乐创作方面的艺术内理。  关键词:龟兹古韵;艺术内理;龟兹乐;周古  注:本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当代艺术作品及特点研究——以音乐学家周吉先生音乐创作作品为
期刊
摘 要:在西方艺术史发展历程中,追求作品真实性成为一种现象。在绘画领域,具象绘画通常被艺术家赋予主观感受,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表现与描述,阐述艺术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并将情感传递给外部世界。艺术家在发现自我与外界的关系中,不断增强自己独特的艺术创作感受以及对作品的阐释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艺术家个人经历的变化,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探索了不同的艺术形式。文章通过分析比较现
期刊
摘 要:趣味是时尚运作的核心要素。在一定意义上,时尚的发展逻辑决定了它对于趣味的更替与调适最为敏感,也最容易体现出与审美因素相关的诸多改变。同时,“趣味”这一概念既涉及个体的审美诉求,也关系到集体的审美选择。而时尚正是将这两种相反的力量结合起来的社会形态,它一方面基于对个人品味的私人主观偏好,另一方面又形成了具有社会约束力的行为标准。此外,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竞争模式导致了品味的不断提炼以及分类的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