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移动审计信息化平台建设实践探索

来源 :中国内部审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gua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审计信息化是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需求、实现内部审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广东移动信息化平台构建的成功案例入手,重点介绍了基于DMALC模型的系统架构及勘查APP、造价指标体系、对外耦合接口等功能模块的应用,深入探究审计信息化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并在此基础上辩证思考审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    DMALC模型    勘查APP    造价指标
  随着IT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企业面临信息环境日趋复杂,传统的审计方法已无法满足企业内部审计需求。与此同时,应运而生的审计信息化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和生机。审计信息化能有效提升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确化水平,极大地促进新时期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审计模式的转变。但目前国内许多学者更偏重于对审计信息化优势、特点以及未来趋势的分析研究,相关文献综述也只停留于理论框架层面,前瞻性不足,且缺乏案例与实证。因此,立足新时期企业信息化环境的复杂变化,构建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平台,实现内部审计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并在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审计信息化改进的有效方法和路径,已成为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和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现以广东移动建设项目审计信息化系统平台的成功实践为例,进行相关剖析。
  一、平台建设背景
  广东移动建设项目审计工作存在以下显著特点:一是项目数量多、涉及金额大,每年送审数量超过1.8万单,涉及金额超过30亿元;二是审计工作流程长、环节多,且时效标准要求高;三是送审资料要求高,纸质文件数量庞大。
  随着2018年广东移动内审机构集中化改革,原有的分散管理模式转变为“全集中”审计统筹管理模式,现有的建设项目审计模式已难以支撑审计业务快速发展及集中化管理变化带来的新要求。全省建设项目审计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一是系统建设分散。各地市审计业务管理分散,业务实施流程个性化差异明显,IT系统重复建设。二是过程管理粗放。系统建设停留在审计流程支撑层面,审计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要求未实现IT系统固化。三是数据基础薄弱。审计过程记录及成果数据停留在文档管理层面,未实现结构化数据录入和数据库积累。四是指标分析欠缺。造价审计缺乏指标库分析体系,智能化审计应用缺乏。五是建审融合度低。建、审系统隔离,审计资料准确性、完整性难以提升,审计时效和服务支撑效能较低。
  为更好地提升审计服务质量,保时保量完成审计任务,广东移动立足现状,聚焦问题痛点,启动了建设项目审计信息化系统平台建设工作,希望以信息平台建设为有效抓手,突破当前管理难题,实现审计工作提效提质。
  二、平台建设目标
  以集中化、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为目标,立足全省建设项目审计业务集中化要求,运用DMALC精益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建立全省统一的建设项目审计系统,对建设项目造价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两大业务进行全过程系统管理。同时,强化审计过程监控、狠抓审计时效和质量;建立造价指标与预警体系,提升数据分析及运用能力,全面支撑内部审计转型发展和公司生产经营工作(见图1)。
  三、平台基本架构和功能模块
  信息平台架构主要包括个人工作台、审计流程、日常事务、资料管理、后台数据管理以及其他辅助功能等六大板块,涵盖21个功能模块、82个应用场景(见图2)。下面围绕建设项目审计“审计现场真实性監控”“审计时效预警”“过程数据建模分析”三大管控重点,重点介绍勘查APP、项目告警、造价指标管理和外部耦合接口四个功能模块的构建思想和应用场景。
  (一)开发和应用现场勘查APP,强化审计过程监督
  建立勘查APP五大三级功能模块,通过移动化办公,对审计中介机构现场勘查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实现实时性、可视化远程监控,并确保勘查记录数据及审计现场证据同步收集。具体应用场景如下:
  1.通过建设项目审计系统完成对应审计项目的现场勘查工作计划制订和审批,并推送勘查任务至手机APP应用程序。
  2.中介机构现场勘查工作人员通过登录APP,完成既定的现场勘查任务。APP具备实时GPS定位、现场拍照抓取、即时签到等功能,并要求现场工作人员根据预设的工作计划及审查细项,逐项上传勘查记录和图片。
  3.APP勘查任务完成后,所记录的数据和图片自动上传至建设项目审计系统,见图3。
  (二)建立造价指标库体系,实现审计风险智能化预警
  造价指标管理功能模块设置的核心思想是提升系统数据应用能力,充分挖掘审计价值,确保审计质量。整个指标库和自动预警体系的建立分为研究阶段(现状和痛点分析)、建模阶段(关键指标筛选、离散分析、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输出阶段(同类项目造价合理区间和同类项目占比指标系数)。以驻地网建设项目选取为切入点,通过系统提取项目样本数据,建立数据模型,输出指标库成果。模块功能具体实现路径如下:
  1.基于历史数据统计,构建标准化造价指标体系。首先,统一建设项目场景标准;其次,获取并统计历史项目可靠、准确的造价指标信息;最后,基于历史项目数据建立造价指标评价参照体系,作为造价质量评价的参考。
  2.规范计算模板,实现自动化风险预警。首先,建立统一的结算送审资料规范;其次,植入市场价格、施工工艺、材料价格变化等影响变量,实现自动化信息采集及指标计算;最后,建立系统化动态更新的造价指标体系,对异常造价子项开展自动化风险预警,见图4。
  (三)建立时效预警机制,促进审计流程快速流转
  项目告警模块功能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流程效率,确保审计时效,从滞留环节和时长等维度对项目执行进度情况进行跟踪分析(见图5)。同时,对审计各环节设置个性化时限控制,对超时工作环节按滞留的时长进行红、黄、蓝分级预警和催办提醒。   (四)建审系统一体贯通,实现业审数据同步共享
  通过外部接口功能模块,完成建设项目审计系统与工程管理PMIS系统的对接和耦合(见图6),实现从送审项目发起、送审资料补充及完善、审计意见交互等全流程双系统贯通,提升送审信息的准确性,推动建设部门及时反馈审计意见,提高审计项目时效性。实现以下具体功能:一是施工单位及建设部门“一键送审”。通过PMIS与审计系统对接,推送审计任务及送审资料至内审部进行审核。二是审计资料直接从生产建设环节提取。依借PMIS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审计所需的大部分资料均可从PMIS对应生产环节提取,提升送审效率。三是审计项目进度实时同步。实现建设单位从项目接收到结算审计的全流程贯通,审计进度实时同步至PMIS系统,方便建设、施工单位查询。四是审计意见及时交互。审计结果及时推送至PMIS,建设部门及施工单位可及时查看并反馈意见。
  四、平台建设成效
  系统上线运行以来,注册用户数达1185人,涵盖全省所有审计人员和工程项目负责人以及各环节审批管理角色,成功应对了审计集中化改革带来的业务增量压力和高层次个性化需求,审计效能和质量均得到了极大提高。同时,在审计精细化管理、风险防控以及降本增效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有力支撑了集中化管理。实现了对审计申请、审计准备、审计执行、审计归档全生命周期的过程精细化管理。平台系统上线不到半年,累计保时保质保量完成8500余项建设项目预结算审计任务,涉及金额27.64亿元,综合审减率为4.85%,直接提升经济效率1.34亿元。同时,揭示建设管理风险3100个。
  二是提高了审计时效。系统有效固化了工程审计流程,并通过送审资料线上交互,滞留环节智能判断,自动跟催提醒等系统功能,有力保障了过程反馈和审批环节的及时高效,促进审计流程快速流转。项目平均审计用时由系统应用前的41天缩减至28天,审计时效提升31.71%。
  三是确保了审计质量。审计结果与造价指标体系数据进行多维度对比分析,及时进行偏差预警,半年累计纠正71个项目的预审结果,纠偏涉及金额多达114万,有效堵塞了“高估冒算”风险漏洞,保障了审计结果的严谨性和客观性。
  四是节约了审计成本。一方面,通过系统的应用,实现结算书、图纸、纪要等送审资料的电子化。另一方面,大力应用电子签名、电子章,逐步实现无纸化送审,项目打印和复印成本降低80%以上。此外,全省统一推广同一系统平台,清理地市重复性IT系统建设和运维支出约550万元。
  五是增强了风控能力。首次成功开发并推广现场勘查APP,对审计中介机构现场勘查行为全程实施可视化远程监控。根据项目后评估复核结果,现场勘查工程量准确率提升至98%以上。
  五、平台建设的创新之处
  一是建立基于DMALC的系统开发模型。打破“凭经验分析问题”的旧习惯,面向流程、数据说话,利用先进的六西格玛管理科学工具,通过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mprove)、控制(Control)等举措持续改善审计流程(见图7),充分运用定量分析和统计技术,通过减小流程变异提高质量,确保系统开发工作精准高效开展。
  二是构造造价指标分析和自动预警体系。提升数据应用能力及使用价值,通过系统获取历史项目数据和建立数据分析模型,设置同类项目造价的合理区间、同类项目费用占比的指标系数,对造价审计“高估冒算”结果进行智能风险预警。
  三是贯通建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将网站单点登录处理任务推送至OA企业办公平台待办事宜,实现“一键办理”;同时实现与工程管理一体化系统(PIMS)、财务系统(ERP)等上下流关联系统的对接融合,使审计人员可在审计系统直接查询、提取、分析、运用审计前端和后端业务数据,变被动审计为主动审计。
  四是勘查首次实现远程智能监控。在信息化建设中植入风险防范思维,坚持风险导向,注重强化风险的管控能力,通过现场勘查APP实时GPS定位、现场拍照抓取、即时签到等功能,全程实时监控审计过程行为,最大限度地降低舞弊风险。同时,该成果获得集团公司高度关注,具有全国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综上所述,审计信息化将内部审计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广东移动通过建设项目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有力支撑了区域集中化管理工作,极大提升了审计工作的效率、质量以及规范化、标准化、精确化水平。同时,通过勘查APP远程智能监控和造价指标预警功能的构建,进一步拓宽了审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由借鉴应用型向开发创新型转变。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邮政编码:510627,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主要参考文献
  刘博宇.电网企业工程审计信息化建设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 2018(134):34
  茅芯.电信业创新型大数据内部审计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 2019(235):28-33
  丘君.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7(7):122-122
  詹勇.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J].经营管理者, 2017(18):45
  中國建筑工程总公司审计局.大数据背景下中国建筑审计信息化建设[J].中国内部审计, 2017(3):56-60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审计部.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审计模式[J].中国内部审计, 2017(2):56-6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结合电网企业特点定义业审融合,以价值链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为基础,建立基于价值链的业审融合模型,提出内部审计与业务双向融合理念,以内部审计三级组织架构和人才梯队为重要保障,以强化价值链基本活动为核心动力,以优化价值链支持性活动为重要抓手,以业审信息化融合为支撑,以平衡计分卡评价业审融合的绩效,最终实现业审融合的闭环管理。  [关键词]业审融合 价值链 支持性活动  内部审计是企业管
期刊
[摘要]在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方式下,应设计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审计基本框架体系,以企业和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视角,关注重大风险、重要环节和关键节点,采取“积极参与式”的审计方式和信息化技术手段。  [关键词]管资本 内部审计 价值增值  “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方式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促进国有企业战略转型和结构调整;有益于引导国有资本合理、有序流动,做强实体经济,在
期刊
[摘要]Bow-tie模型具有可视化、发散性等特征,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风险管理领域。本文以基层央行安全保卫管理审计为例,对运用Bow-tie模型开展风险管理审计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Bow-tie模型 基层央行 风险管理  随着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发展以及业务的转型升级,基层央行履职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面临的风险种类越来越多,风险管理难度加大。人民银行内审部门作为第三道防线,以风
期刊
[摘要]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重点提出的以解决中低收入者问题为目标的一项改善民生的公共政策。为促进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研究保障性安居工程“屡审屡犯”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保障性安居工程 跟踪审计 问责机制 防御机制  一、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基本情况  (一)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实现情况  根据相关规定,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包括三类:一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包
期刊
[摘要]本文在阐述大数据时代银行内部审计数据分析方法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统计与可视化分析技术应用于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特优势,并通过展示真实性审计、合规性审计、效率性审计及经济性审计方面的典型应用案例,诠释了该技术应用于银行内部审计的实施方向和广阔空间。  [关键词]大数据 统计分析 可视化分析 商业银行 内部审计  一、银行内部审计数据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21世纪初,基于数据库管理的结构化数据
期刊
[摘要]本文从高校控制环境、预算管理、采购方式等方面着手,分析了高校政府采购业务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并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构建高校政府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审计关键指标体系,旨在通过审计监督达到规范政府采购业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为国内高校实施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审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 政府采购 内部控制 审计路径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政府财政性资金对高校投入增加的同时,高校经费来
期刊
[编者按] 2018年12月21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北京召开审计报告质量提升等年度重点工作总结交流大会,总结 2018 年度协会开展的“审计报告质量提升”优秀成果展示活动、与审计署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司联合举办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知识竞赛以及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等三项重点工作,表彰先进典型、交流工作经验、促进成果共享。会上,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会长鲍国明发表题为“把握新机遇 展现新作为 奋
期刊
[摘要]本文在分析审计监督全覆盖背景下政府绩效审计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探讨利用大数据提高政府绩效审计有效性的可行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利用大数据提高政府绩效审计的建议。  [关键词]审计监督 全覆盖 大数据 政府绩效审计  效审计是政府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发挥  审计监督作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绩效审计即审计机关以低审计资源投入为基础,对政府组成部门所进行的经济活动是否高效、是否实现预期
期刊
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第七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和首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第七届协会负责人、秘书处负责人及监事会监事长:鲍国明当选为协会会长,席晟、王文宗、秦荣生、 晏维龙、张海坤、王建军、肖伟、沈立强(兼秘书长)、陈巍、李如祥当选为协会副会长, 于永平当选为协会监事会监事长。  换届之际,本刊编辑部对各位新任协会领导进行访谈,请他们谈感想、谈认识
期刊
2018年初,A集团审计室在对其合资子公司  ——S公司进行制度建设及执行情況审计时,在S公司总体内控良好的情况下,审计人员根据财务费用的变化趋势,将审计目标转向关注S公司的资金使用与风险管理领域,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最终在容易遗漏的其他应收款中,查出其他股东方外派至S公司的总经理G某虚构业务、违规拆借公司资金。审计后,S公司进行了人员处理和制度修订,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营造了廉洁从业的良好氛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