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必须遵循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以根治“三农”问题,这是我们党深刻理解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针对“三农”问题的症结开出的对症良方。
关键词:“三农”问题 构建 一体化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解决“三农”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们党遵循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最终提出了以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来破解“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这标志着我们党走上了彻底解决 “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一、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而统筹城乡发展则是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中一直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这个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痼疾,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提出并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政策。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上,党就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08年的中央1号文件则更明确地提出要“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把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就已是水到渠成之举。因此,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政策,决不是凭空产生的,这是我们党探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必然结果,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有其深刻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我们党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
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的弱质产业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民的弱势地位,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主力军。加强对农业的投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的发展,是任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这不仅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而且也是执政党必须采取的重大政策。
对中国共产党这样在最大发展中国家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尤需如此。虽然在国家工业化之初,为积累资金而采取农业服务于工业的政策也带有一定规律性,但这个政策实行时间不能过长,在工业有能力自我发展后就应停止,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而我国实行这一政策长达半个多世纪,导致“三农”问题异常尖锐。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国家完全有能力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因此,遵循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以解决“三农”问题,不仅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工农联盟理论,对巩固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党的执政地位有重大意义,而且体现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完全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针对“三农”问题的症结开出的对症良方
我国“三农”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层次的制度根源。新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诞生后,经过短暂过渡,就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受一穷二白的国情制约,要巩固新生政权,就只能采取国家工业化战略。为解决国家工业化所需的巨额原始积累,不得以而确立了城乡分割与对立的二元体制,采取了毛泽东称之为“大仁政”的以农促工、以乡带城的农业服务于工业的政策,农业、农村、农民为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但也导致“三农”问题积重难返。随着农村群众性事件的激增,迫使党从根本上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城乡分割与对立的二元体制就是“三农”问题产生发展的制度根源。但这些年来,由于始终把不准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只能在“三农”问题里兜圈子。而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抓住症结,调整思路,跳出“三农”问题来解决“三农” 问题。否则,“三农”问题将永无破解之日,中国也将永远是一个“欧洲+非洲”的国家。因此,遵循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采取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政策,就成为根治“三农”问题的对症良方。
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应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复杂局面的治本之策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时期,也进入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时期。
当前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仍面临极大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农村经济体制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区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等。概括起来就是: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这正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的突出表现。面对这些问题,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长期形成的工农失调、城乡失衡的状况。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拿出更大的投入、进行更扎实的努力,推进现代化农业迈出重大步伐,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充分说明,以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来破解“三农”问题,已经到了时不我待的程度了。
五、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我们党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是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占多数人口的国家里,农民是否安居乐业,对于社会和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当前来看,农村总体上是稳定的,干群关系是好的,社会是和谐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导致一些不和谐现象发生,比如: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土地承包和农民工工资拖欠及子女教育等问题引发的纠纷屡屡发生;相当数量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就业技能差,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少数农民由于收入低、生存压力大、心里不平衡,易走极端等等。而从一定意义上说,城乡差距扩大则是当前中国社会最大的不和谐之处。因此,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工作。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三农”问题 构建 一体化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解决“三农”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们党遵循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最终提出了以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来破解“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这标志着我们党走上了彻底解决 “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一、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而统筹城乡发展则是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中一直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这个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痼疾,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提出并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政策。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上,党就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08年的中央1号文件则更明确地提出要“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把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就已是水到渠成之举。因此,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政策,决不是凭空产生的,这是我们党探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必然结果,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有其深刻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我们党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
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的弱质产业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民的弱势地位,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主力军。加强对农业的投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的发展,是任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这不仅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而且也是执政党必须采取的重大政策。
对中国共产党这样在最大发展中国家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尤需如此。虽然在国家工业化之初,为积累资金而采取农业服务于工业的政策也带有一定规律性,但这个政策实行时间不能过长,在工业有能力自我发展后就应停止,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而我国实行这一政策长达半个多世纪,导致“三农”问题异常尖锐。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国家完全有能力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因此,遵循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以解决“三农”问题,不仅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工农联盟理论,对巩固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党的执政地位有重大意义,而且体现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完全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针对“三农”问题的症结开出的对症良方
我国“三农”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层次的制度根源。新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诞生后,经过短暂过渡,就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受一穷二白的国情制约,要巩固新生政权,就只能采取国家工业化战略。为解决国家工业化所需的巨额原始积累,不得以而确立了城乡分割与对立的二元体制,采取了毛泽东称之为“大仁政”的以农促工、以乡带城的农业服务于工业的政策,农业、农村、农民为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但也导致“三农”问题积重难返。随着农村群众性事件的激增,迫使党从根本上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城乡分割与对立的二元体制就是“三农”问题产生发展的制度根源。但这些年来,由于始终把不准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只能在“三农”问题里兜圈子。而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抓住症结,调整思路,跳出“三农”问题来解决“三农” 问题。否则,“三农”问题将永无破解之日,中国也将永远是一个“欧洲+非洲”的国家。因此,遵循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采取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政策,就成为根治“三农”问题的对症良方。
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应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复杂局面的治本之策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时期,也进入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时期。
当前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仍面临极大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农村经济体制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区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等。概括起来就是: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这正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的突出表现。面对这些问题,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长期形成的工农失调、城乡失衡的状况。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拿出更大的投入、进行更扎实的努力,推进现代化农业迈出重大步伐,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充分说明,以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来破解“三农”问题,已经到了时不我待的程度了。
五、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我们党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是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占多数人口的国家里,农民是否安居乐业,对于社会和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当前来看,农村总体上是稳定的,干群关系是好的,社会是和谐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导致一些不和谐现象发生,比如: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土地承包和农民工工资拖欠及子女教育等问题引发的纠纷屡屡发生;相当数量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就业技能差,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少数农民由于收入低、生存压力大、心里不平衡,易走极端等等。而从一定意义上说,城乡差距扩大则是当前中国社会最大的不和谐之处。因此,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工作。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