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历史唯物论为基础,马克思理论提出了“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著名论断,并通过对主宰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原则即资本逻辑的历史发展过程的观察、分析与预测,明确地指出,资本逻辑从自我构建到自我超越的历史发展过程,正是资本主义社会从“两个决不会”不断走向“两个必然”的历史发展必由之路,这一论断启发我们要科学地看待当下的资本主义社会。
【关键词】资本逻辑 历史发展 “两个必然” “两个决不会”
【中图分类号】 A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7.20.019
在历史唯物主义中,马克思提出了人类历史的创造过程:由低级到高级的人类发展过程,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运动过程,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矛盾。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分析,马克思理论中“资产阶级的灭亡与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①,即“两个必然”的论断,指明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趋势。后来,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②,即“两个决不会”的思想,本质性地指出,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更迭根本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从两者的关系上来说,“两个必然”是“两个决不会”运动的结果,“两个决不会”是“两个必然”这一最终结果的过程体现,两者都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的表达,同时,也都来自于马克思对于资本逻辑历史发展的观察、分析和预测。或者说,资本逻辑自我构建的历史发展过程始终在诠释和证明着“两个决不会”的思想,未来也必将通过其自我超越证明“两个必然”的正确。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③在这一论述中,马克思提出了两个基本的判断:一个是提出任务的前提是能够解决任务;另一个是任务本身来自于解决任务的条件。这就是说,引起任务的东西同时也是解决任务的东西。那么,引起任务的东西是什么呢?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的思想,引起任务的东西恰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社会表象——社会对抗,当社会对抗普遍发生时,任务就来了;而解决任务的条件是什么?就是引起任务的东西,也就是社会对抗。因此,所谓任务的解决并无其他道路,其实就是把引起任务的社会对抗转化为克服对抗的力量,对抗一旦被克服就是任务解决了。由此,马克思认为不能把社会对抗仅仅看成是消极的事物,它同时是积极的事物,这便是马克思的感性辩证法思想。
通过资本逻辑三位一体的批判,马克思已经清楚地理解了:资本作为一种集中表现社会对抗性力量关系即社会权力的当下方式,它就是资本关系社会中那个“引起任務”同时也能“解决任务”的东西,资本这种社会对抗的力量从“引起任务”到“解决任务”的过程正是资本逻辑从全方位地自我构建到步步为营地自我超越的道路,也恰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从“两个决不会”到“两个必然”历史过程的完整诠释。
资本逻辑的全方位拓展诠释“两个决不会”
以资本逻辑为根本原则的资本主义社会自诞生以来就内置了其内部矛盾,即生产日益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由于资本的逐利性,获取价值的增殖为其唯一目的,因而,资本逻辑的自我展开带来了资本所有者的生产强制,造成了资本所有者不断地通过资本积累进行扩大再生产,个别资本不断增大,但在商品经济下,由价值规律而形成的优胜劣汰机制,使得市场上始终存在着相对较小的资本被大资本兼并或联合的现象,从而促使资本越来越集中,生产规模也随着资本集中而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社会各生产部门、企业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依存,难以分割,形成了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生产。生产的社会化意味着社会大部分商品的生产都需要社会共同完成,从生产资料的使用环节到生产过程再到最终产品的形成,是社会许多人、许多工序、许多企业共同协作的结果。而这样一种在资本逻辑的原则下形成的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私有制基础形成了该社会无法克服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并在资本逻辑的“指挥”下日益尖锐,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就必然爆发,经济危机的爆发实质上就是由于资本逻辑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过于强大,从而使得现有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难以适应,甚至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阻碍。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一旦此时的社会对抗关系开始介入解决这一阻碍,则必然迅速引发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紊乱,从而使得其所有制基础受到威胁,此时,经济危机就到来了,资本主义社会通过消灭相对过剩的社会生产力这种暴力手段而暂时渡过危机,另一种暂时的办法则是到处夺取新的市场或更彻底地开发已有市场,而这种办法正是资本逻辑开始全方位自我拓展的过程。一方面,资本逻辑通过技术创新等各种方式不断地制造需求强制和消费强制,从而使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从生产社会成功过渡到消费社会,实现其在这种社会存在方式下的纵深发展。另一方面,资本逻辑作为一种社会权力,促使资本家们不断地向外进行空间拓维,于是经济全球化被资本逻辑用武力等各种手段所开启,同时,为了进一步配合资本逻辑的空间拓维,资本逻辑的触角也延伸到了政治和意识的上层建筑,从而形成了资本逻辑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全方位拓展。资本逻辑全方位拓展的空间恰恰构成了资本主义发挥其全部生产力,即决不会灭亡的时间,也预示着更高的生产关系尚未在资本主义胎胞中完全成熟起来,从而也决不会出现。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逻辑的自我构建下仍旧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这既是资本主义社会全面挖掘自身生产力的过程,亦是为新的更高生产关系准备物质存在条件的过程。
资本逻辑的自我超越诠释“两个必然” 马克思深刻洞察了资本逻辑在自我构建的过程中对人类整体发展的文明谋划,发现了在这个资本的时代中,任何发展都以对立的形式呈现着,但“这种对立的形式本身是暂时的,它产生出消灭它自身的现实条件”④,正是由于资本逻辑在发展的每一步中,都伴随着未来否定和超越自己的感性因素,因而,资本逻辑本身在自我构建的过程中,必然呈现出非自洽性,且其根本的限制来自于资本自身。
资本逻辑的非自洽性为其自我构建设定了界限,使资本逻辑的自我超越成为可能;而在资本逻辑的原则下,资本主义社会始终无法克服的、内部的基本矛盾——生产日益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则让资本逻辑的自我超越终将成为现实,从而使得“两个必然”成为现实。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有别于过去一切形式的生产,由于它是以资本逻辑为根本原则的,使得其最大的发展限制来自于内部,即资本及其自行增殖的生产形式。在这一生产形式中,资本既是生产的起点,又是生产的终点,由此,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取得资本的价值增殖而不断地生产。然而,在前资本时代,生产只是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社会生产。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一种为生产而生产的方式,必定让资本无限制地增加生产。但资本始终要受到发展生产力所能使用的方式和手段等条件的局限,也就是说,绝对发展生产力必然和资本在其中且只能在其中运动的独特的生产条件不断地发生冲突。因而,从一切以追求资本的价值增殖为唯一目标出发,资本逻辑的非自洽性必定为其自我展开和构建过程设定内在上限,这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必要劳动是活劳动能力的交换价值的上限:工人的工资就是活劳动能力的交换价值。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一方面,资本自我增殖的要求所造成的普遍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降低成为整体产业工人工资增加的上限,并使得工人的工资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同时,资本家也竞相通过控制支付工人工资的数量而降低生产成本;但另一方面,为生产而生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大量商品却急需市场上有足够多的具有充足购买力的消费者购买,每一位资本家都期望本企业的工人在企业之外成为市场消费的主力军,这显然是资本逻辑带来的发展悖论。
第二,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时间和生产力发展的上限:商品交换价值的实现是资本取得增殖的前提,即包含在新商品中的剩余价值必须通过市场交换的形式才能成为现实。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整个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从而增加了剩余劳动时间,也就相应增加了有赖于在市场上通过交换转化为货币资本的商品,一旦商品在市场上卖不出去,即剩余价值无法实现,这部分商品中所包含的社会生产力就成为多余的,此时“产能过剩”的时代就到来了,这正是资本逻辑所导致的生产的无限扩大与其自身实现原则之间的矛盾,然而,这只是该部分商品相对于资本增殖而言的一种相对过剩,它很快就会被资本逻辑的进一步展开所消灭,资本一定会限制剩余劳动从而消灭多余的产能。因此,剩余价值就成为剩余劳动时间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上限。
第三,货币是生产的上限:资本增殖的实现以市场的交换为前提,而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市场交换则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生产运行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货币的参与。产业资本运动中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本以及商品资本三者职能必须不断地在时间上继起、在空间上并存,货币形式的资本一刻也不能断裂,一旦匮乏,生产就会停止,因而,货币是生产的界限。
第四,交换价值是使用价值生产的上限:为生产而生产是被资本逻辑所统治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这就意味着,使用价值的生产仅仅只是服务于交换价值的取得,这样,交换价值就决定了使用价值的生产。为不断取得交换价值,生产者必须持续地生产商品,并殚精竭虑地开发和创造出许多新的使用价值,人为地制造出许多新的需求,人类陷入到进步强制、生产强制、需求强制和消费强制的怪圈中。但同时,任何需求和消费空间的开启,其使用价值的生产都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故使用价值的生产也必然受到自然资源的限制,交换价值的每一次增长所带来的使用价值的更大生产都是对空间资源的掠夺,使资源大量耗费,甚至面临枯竭。
在资本逻辑的展开过程中,资本成为自我展开的最终上限,這也就为资本逻辑实现超越提供了可能。资本无法突破由于内在的非自洽性所带来的自我设界,故必将被替代。而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的铁律又使资本的自我超越必然成为现实。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规律规定了财富的增长方式,同时决定了资本作为一种社会权力的不断增长,但资本逻辑的原则往往使得资本不断地试图通过革新来突破这些立界。在资本的运动中,生产力的每一次发展都预告着未来对这种生产力破坏的趋向,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每一次“创造性地突破”未来都将让资本陷入更大的危机。因此,无论资本主义社会如何对生产关系进行或大或小的调整,只要资本逻辑的主导仍然存在,其生产社会化的趋势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基本社会矛盾就始终存在,经济危机的爆发就必然呈现出周期性的规律,直至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挥殆尽,直至新的生产关系的全部物质要素都在资本主义内部发展起来,直至资本的生产关系再也无法适应社会持续发展的强大生产力时,资本的逻辑就必然要实现自我扬弃和超越,而此时,也就在事实上宣告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
资本逻辑从自我构建到自我超越的历史发展过程,完美诠释了资本主义社会从“两个决不会”不断走向“两个必然”的历史发展必由之路。由此,也启发了我们应当充分意识到这一实现过程的漫长性与必然性,从而科学地看待今天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克服对共产主义实现过于乐观或消极悲观的错误认识。
(本文系中南大学“双一流”引导专项项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学科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研究”及中南大学“双一流”文科引导专项“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2016-2020”的成果)
注释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4页。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2页。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2页。
责 编/戴雨洁
【关键词】资本逻辑 历史发展 “两个必然” “两个决不会”
【中图分类号】 A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7.20.019
在历史唯物主义中,马克思提出了人类历史的创造过程:由低级到高级的人类发展过程,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运动过程,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矛盾。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分析,马克思理论中“资产阶级的灭亡与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①,即“两个必然”的论断,指明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趋势。后来,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②,即“两个决不会”的思想,本质性地指出,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更迭根本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从两者的关系上来说,“两个必然”是“两个决不会”运动的结果,“两个决不会”是“两个必然”这一最终结果的过程体现,两者都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的表达,同时,也都来自于马克思对于资本逻辑历史发展的观察、分析和预测。或者说,资本逻辑自我构建的历史发展过程始终在诠释和证明着“两个决不会”的思想,未来也必将通过其自我超越证明“两个必然”的正确。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③在这一论述中,马克思提出了两个基本的判断:一个是提出任务的前提是能够解决任务;另一个是任务本身来自于解决任务的条件。这就是说,引起任务的东西同时也是解决任务的东西。那么,引起任务的东西是什么呢?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的思想,引起任务的东西恰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社会表象——社会对抗,当社会对抗普遍发生时,任务就来了;而解决任务的条件是什么?就是引起任务的东西,也就是社会对抗。因此,所谓任务的解决并无其他道路,其实就是把引起任务的社会对抗转化为克服对抗的力量,对抗一旦被克服就是任务解决了。由此,马克思认为不能把社会对抗仅仅看成是消极的事物,它同时是积极的事物,这便是马克思的感性辩证法思想。
通过资本逻辑三位一体的批判,马克思已经清楚地理解了:资本作为一种集中表现社会对抗性力量关系即社会权力的当下方式,它就是资本关系社会中那个“引起任務”同时也能“解决任务”的东西,资本这种社会对抗的力量从“引起任务”到“解决任务”的过程正是资本逻辑从全方位地自我构建到步步为营地自我超越的道路,也恰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从“两个决不会”到“两个必然”历史过程的完整诠释。
资本逻辑的全方位拓展诠释“两个决不会”
以资本逻辑为根本原则的资本主义社会自诞生以来就内置了其内部矛盾,即生产日益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由于资本的逐利性,获取价值的增殖为其唯一目的,因而,资本逻辑的自我展开带来了资本所有者的生产强制,造成了资本所有者不断地通过资本积累进行扩大再生产,个别资本不断增大,但在商品经济下,由价值规律而形成的优胜劣汰机制,使得市场上始终存在着相对较小的资本被大资本兼并或联合的现象,从而促使资本越来越集中,生产规模也随着资本集中而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社会各生产部门、企业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依存,难以分割,形成了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生产。生产的社会化意味着社会大部分商品的生产都需要社会共同完成,从生产资料的使用环节到生产过程再到最终产品的形成,是社会许多人、许多工序、许多企业共同协作的结果。而这样一种在资本逻辑的原则下形成的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私有制基础形成了该社会无法克服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并在资本逻辑的“指挥”下日益尖锐,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就必然爆发,经济危机的爆发实质上就是由于资本逻辑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过于强大,从而使得现有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难以适应,甚至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阻碍。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一旦此时的社会对抗关系开始介入解决这一阻碍,则必然迅速引发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紊乱,从而使得其所有制基础受到威胁,此时,经济危机就到来了,资本主义社会通过消灭相对过剩的社会生产力这种暴力手段而暂时渡过危机,另一种暂时的办法则是到处夺取新的市场或更彻底地开发已有市场,而这种办法正是资本逻辑开始全方位自我拓展的过程。一方面,资本逻辑通过技术创新等各种方式不断地制造需求强制和消费强制,从而使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从生产社会成功过渡到消费社会,实现其在这种社会存在方式下的纵深发展。另一方面,资本逻辑作为一种社会权力,促使资本家们不断地向外进行空间拓维,于是经济全球化被资本逻辑用武力等各种手段所开启,同时,为了进一步配合资本逻辑的空间拓维,资本逻辑的触角也延伸到了政治和意识的上层建筑,从而形成了资本逻辑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全方位拓展。资本逻辑全方位拓展的空间恰恰构成了资本主义发挥其全部生产力,即决不会灭亡的时间,也预示着更高的生产关系尚未在资本主义胎胞中完全成熟起来,从而也决不会出现。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逻辑的自我构建下仍旧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这既是资本主义社会全面挖掘自身生产力的过程,亦是为新的更高生产关系准备物质存在条件的过程。
资本逻辑的自我超越诠释“两个必然” 马克思深刻洞察了资本逻辑在自我构建的过程中对人类整体发展的文明谋划,发现了在这个资本的时代中,任何发展都以对立的形式呈现着,但“这种对立的形式本身是暂时的,它产生出消灭它自身的现实条件”④,正是由于资本逻辑在发展的每一步中,都伴随着未来否定和超越自己的感性因素,因而,资本逻辑本身在自我构建的过程中,必然呈现出非自洽性,且其根本的限制来自于资本自身。
资本逻辑的非自洽性为其自我构建设定了界限,使资本逻辑的自我超越成为可能;而在资本逻辑的原则下,资本主义社会始终无法克服的、内部的基本矛盾——生产日益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则让资本逻辑的自我超越终将成为现实,从而使得“两个必然”成为现实。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有别于过去一切形式的生产,由于它是以资本逻辑为根本原则的,使得其最大的发展限制来自于内部,即资本及其自行增殖的生产形式。在这一生产形式中,资本既是生产的起点,又是生产的终点,由此,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取得资本的价值增殖而不断地生产。然而,在前资本时代,生产只是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社会生产。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一种为生产而生产的方式,必定让资本无限制地增加生产。但资本始终要受到发展生产力所能使用的方式和手段等条件的局限,也就是说,绝对发展生产力必然和资本在其中且只能在其中运动的独特的生产条件不断地发生冲突。因而,从一切以追求资本的价值增殖为唯一目标出发,资本逻辑的非自洽性必定为其自我展开和构建过程设定内在上限,这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必要劳动是活劳动能力的交换价值的上限:工人的工资就是活劳动能力的交换价值。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一方面,资本自我增殖的要求所造成的普遍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降低成为整体产业工人工资增加的上限,并使得工人的工资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同时,资本家也竞相通过控制支付工人工资的数量而降低生产成本;但另一方面,为生产而生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大量商品却急需市场上有足够多的具有充足购买力的消费者购买,每一位资本家都期望本企业的工人在企业之外成为市场消费的主力军,这显然是资本逻辑带来的发展悖论。
第二,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时间和生产力发展的上限:商品交换价值的实现是资本取得增殖的前提,即包含在新商品中的剩余价值必须通过市场交换的形式才能成为现实。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整个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从而增加了剩余劳动时间,也就相应增加了有赖于在市场上通过交换转化为货币资本的商品,一旦商品在市场上卖不出去,即剩余价值无法实现,这部分商品中所包含的社会生产力就成为多余的,此时“产能过剩”的时代就到来了,这正是资本逻辑所导致的生产的无限扩大与其自身实现原则之间的矛盾,然而,这只是该部分商品相对于资本增殖而言的一种相对过剩,它很快就会被资本逻辑的进一步展开所消灭,资本一定会限制剩余劳动从而消灭多余的产能。因此,剩余价值就成为剩余劳动时间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上限。
第三,货币是生产的上限:资本增殖的实现以市场的交换为前提,而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市场交换则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生产运行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货币的参与。产业资本运动中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本以及商品资本三者职能必须不断地在时间上继起、在空间上并存,货币形式的资本一刻也不能断裂,一旦匮乏,生产就会停止,因而,货币是生产的界限。
第四,交换价值是使用价值生产的上限:为生产而生产是被资本逻辑所统治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这就意味着,使用价值的生产仅仅只是服务于交换价值的取得,这样,交换价值就决定了使用价值的生产。为不断取得交换价值,生产者必须持续地生产商品,并殚精竭虑地开发和创造出许多新的使用价值,人为地制造出许多新的需求,人类陷入到进步强制、生产强制、需求强制和消费强制的怪圈中。但同时,任何需求和消费空间的开启,其使用价值的生产都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故使用价值的生产也必然受到自然资源的限制,交换价值的每一次增长所带来的使用价值的更大生产都是对空间资源的掠夺,使资源大量耗费,甚至面临枯竭。
在资本逻辑的展开过程中,资本成为自我展开的最终上限,這也就为资本逻辑实现超越提供了可能。资本无法突破由于内在的非自洽性所带来的自我设界,故必将被替代。而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的铁律又使资本的自我超越必然成为现实。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规律规定了财富的增长方式,同时决定了资本作为一种社会权力的不断增长,但资本逻辑的原则往往使得资本不断地试图通过革新来突破这些立界。在资本的运动中,生产力的每一次发展都预告着未来对这种生产力破坏的趋向,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每一次“创造性地突破”未来都将让资本陷入更大的危机。因此,无论资本主义社会如何对生产关系进行或大或小的调整,只要资本逻辑的主导仍然存在,其生产社会化的趋势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基本社会矛盾就始终存在,经济危机的爆发就必然呈现出周期性的规律,直至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挥殆尽,直至新的生产关系的全部物质要素都在资本主义内部发展起来,直至资本的生产关系再也无法适应社会持续发展的强大生产力时,资本的逻辑就必然要实现自我扬弃和超越,而此时,也就在事实上宣告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
资本逻辑从自我构建到自我超越的历史发展过程,完美诠释了资本主义社会从“两个决不会”不断走向“两个必然”的历史发展必由之路。由此,也启发了我们应当充分意识到这一实现过程的漫长性与必然性,从而科学地看待今天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克服对共产主义实现过于乐观或消极悲观的错误认识。
(本文系中南大学“双一流”引导专项项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学科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研究”及中南大学“双一流”文科引导专项“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2016-2020”的成果)
注释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4页。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2页。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2页。
责 编/戴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