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四军中群贤云集,兼具革命家与诗人身份的俊彦不可胜计,李一氓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位四川籍的革命先驱,早年曾参加过南昌起义和红军长征,做过主编,并编译过马列主义著作。抗战初期,李一氓在新四军中担任要职,皖南事变后,赴淮海任行政公署主任,其间作了不少题材内容各异的诗文。
1942年,阿英主编的《新知识》杂志里刊登了李一氓的《七七感怀》,时距日本侵略者发动卢沟桥事变五周年。这首诗风格豪迈,意境阔大。其中的“琴书冷落诗人老,慷慨平生付马蹄”,突显诗人投笔从戎之决绝,颇有古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气派。“新亭风景无须泣,泗上蜂屯子弟兵”,则一扫晋室南渡时士大夫伤感山河变异、新亭对泣的颓然,抒写了新四军于风起云涌的救亡时局下决心克复神州的爱国豪情。
在淮海区任职期间,李一氓在政权、金融、法治等领域的工作颇有建树,与此同时,他还注重敌后文艺工作的建设发展,组织成立了湖海艺文社淮海分社。在观看了某次文艺演出后,李一氓即兴赋诗《观会演》。此时抗日战争临近尾声,人民振奋地等待着期盼已久的胜利。“桃红柳绿菜花黄,田畴农村百样忙”,眼前春意浓浓,一片生机盎然,短诗寥寥数句,如一幅速写,将根据地人民的干劲十足与满怀壮志勾勒出来。
《爱园》是李一氓感怀诗中的又一代表作。1945年夏,诗人任苏北行政区主任委员,驻留于江苏省泗阳县北部的爱园。眼见昨日之敌后成为今日之和平乡村,百废待兴,而无数仁人志士不复生矣,诗人触景生情,诗作一气呵成。“漫草壮词留石壁,还从淮水逐胡戈”,石壁淮水作为感伤意象历历在目,承载着无数不朽忠魂,读来令人唏嘘不已。“万花种就江山阔,志士生成肝胆多”,烈士虽逝,但壮志可彰,英名长存。
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和军事评论家杨潮(笔名羊枣)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杭州狱中,李一氓闻讯后,赋诗《悼羊枣》:“厂卫祸成皆汝怨,湖山幸自惜人才。冷侵元夜如霜月,一纸凄凉未忍开。”诗人将国民党反动派与明代特务机构“厂卫”相提并论,谴责国民党残害人民。在诗的结尾,诗人用了霜月这一凄清意象,因象寄情,将一纸凄凉弥散开去。
1947年,年仅22岁的新闻工作者、阿英的儿子钱毅在淮安石塘采访时被国民党军杀害。作为阿英好友,李一氓作《悼钱毅并赠阿英》一诗,痛悼英灵:
久迟春信到清明,沂水沂山踯躅行。
野冢石塘初哭子,党碑元祐旧镌名。
伫看泰岱阵云起,自有文章意气横。
挥手桃花潭上别,淮南柳色草青青。
听闻钱毅被害,诗人于山水间徘徊不前,气愤难平。北宋年间,奸相蔡京将政敌司马光等人的“罪行”刻于石碑,称“元祐党人碑”,政治斗争自古云谲波诡,如今好友之子长眠地下,更令人伤痛不已。诗人目睹泰山上云层涌动,又想到其人虽逝,但留有文章纵横于天地之间,稍觉宽慰。尾联以李白别汪伦喻自己与阿英情义深厚,并以此作结。全诗虽沉郁哀痛但不消沉,自有一股昂然之气充沛于字里行间。
李一氓有逸群之才,纵观其一生,文韬武略,内外兼修。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其诗作中反映出的精神境界与战友情怀至今仍引发读者共鸣。
(责任编辑 祝新汉)
1942年,阿英主编的《新知识》杂志里刊登了李一氓的《七七感怀》,时距日本侵略者发动卢沟桥事变五周年。这首诗风格豪迈,意境阔大。其中的“琴书冷落诗人老,慷慨平生付马蹄”,突显诗人投笔从戎之决绝,颇有古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气派。“新亭风景无须泣,泗上蜂屯子弟兵”,则一扫晋室南渡时士大夫伤感山河变异、新亭对泣的颓然,抒写了新四军于风起云涌的救亡时局下决心克复神州的爱国豪情。
在淮海区任职期间,李一氓在政权、金融、法治等领域的工作颇有建树,与此同时,他还注重敌后文艺工作的建设发展,组织成立了湖海艺文社淮海分社。在观看了某次文艺演出后,李一氓即兴赋诗《观会演》。此时抗日战争临近尾声,人民振奋地等待着期盼已久的胜利。“桃红柳绿菜花黄,田畴农村百样忙”,眼前春意浓浓,一片生机盎然,短诗寥寥数句,如一幅速写,将根据地人民的干劲十足与满怀壮志勾勒出来。
《爱园》是李一氓感怀诗中的又一代表作。1945年夏,诗人任苏北行政区主任委员,驻留于江苏省泗阳县北部的爱园。眼见昨日之敌后成为今日之和平乡村,百废待兴,而无数仁人志士不复生矣,诗人触景生情,诗作一气呵成。“漫草壮词留石壁,还从淮水逐胡戈”,石壁淮水作为感伤意象历历在目,承载着无数不朽忠魂,读来令人唏嘘不已。“万花种就江山阔,志士生成肝胆多”,烈士虽逝,但壮志可彰,英名长存。
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和军事评论家杨潮(笔名羊枣)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杭州狱中,李一氓闻讯后,赋诗《悼羊枣》:“厂卫祸成皆汝怨,湖山幸自惜人才。冷侵元夜如霜月,一纸凄凉未忍开。”诗人将国民党反动派与明代特务机构“厂卫”相提并论,谴责国民党残害人民。在诗的结尾,诗人用了霜月这一凄清意象,因象寄情,将一纸凄凉弥散开去。
1947年,年仅22岁的新闻工作者、阿英的儿子钱毅在淮安石塘采访时被国民党军杀害。作为阿英好友,李一氓作《悼钱毅并赠阿英》一诗,痛悼英灵:
久迟春信到清明,沂水沂山踯躅行。
野冢石塘初哭子,党碑元祐旧镌名。
伫看泰岱阵云起,自有文章意气横。
挥手桃花潭上别,淮南柳色草青青。
听闻钱毅被害,诗人于山水间徘徊不前,气愤难平。北宋年间,奸相蔡京将政敌司马光等人的“罪行”刻于石碑,称“元祐党人碑”,政治斗争自古云谲波诡,如今好友之子长眠地下,更令人伤痛不已。诗人目睹泰山上云层涌动,又想到其人虽逝,但留有文章纵横于天地之间,稍觉宽慰。尾联以李白别汪伦喻自己与阿英情义深厚,并以此作结。全诗虽沉郁哀痛但不消沉,自有一股昂然之气充沛于字里行间。
李一氓有逸群之才,纵观其一生,文韬武略,内外兼修。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其诗作中反映出的精神境界与战友情怀至今仍引发读者共鸣。
(责任编辑 祝新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