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高校少数民族预科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验式教学艺术以尊重知识为前提,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主体精神为目标。进行高校民族预科语文教学时,把握体验式教学艺术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着重就体验式教学法在少数民族一年制预科《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加以阐述并举例说明。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少数民族预科;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2-0118-01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1]
  预科语文教学是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学质量是预科语文教学的关键。体验式教学中的特定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学生就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 因此,尝试体验式教学法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学生通过体验能获得自豪感和满足感,能增强学习语文积极性和自信心。现将我们在少数民族一年制预科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与大家分享。
  一、激趣体验建立良好氛围
  歌德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能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抓住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个性特点,发现、挖掘教材中可以点燃学生好奇心的因素,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在教学《论语》语录十则介绍孔子时,我们先提问“孔子长得什么样呢?”在展示“先师孔子行教图”后,启发大家仔细观察,发现图中孔子腰间佩了一把长剑,那么“孔子会不会武功呢?”大家眼睛一下子亮了,有的说会,也许还会轻功;有的说不会,……最后得出结论,既然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都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说明孔子至少精通“射、御”的本领;接着,我们告诉学生《论语·述而》篇记载: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他还是个音乐家;“孔子真是个全才”,当然“孔子首先是个思想家和教育家”。同学们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兴趣一下子就来了。激趣体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效保证其他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
  二、朗读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预科语文教学把语言的感悟、品味、积累、运用放在首位,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朗读教学。朗读者进行朗读,听者听别人朗读,都是一种高尚精神享受。在朗读的语境中伴随着自如的声音、悦耳的语调、生动的语气传入耳鼓那深邃的思想内涵、高尚的情操,那美好的憧憬、语言的美感,也就同时流入听者的心田,激荡着他们的胸怀,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提高着他们的精神境界。[2]
  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能让学生领悟知识,而且能唤起学生的爱憎情感,为加强预科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潜能、提高课堂听讲效率。
  三、情境体验提高审美能力
  如果语文课堂只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课堂上总是出现满是“观众”或“听众”的情景,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二十韵》中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很多多才多艺,不少同学有很强的表现欲望。我们鼓励他们创设情境,让他们进行开放性练习,组织小品表演,进行角色模拟,为学生提供值得回味的情境和氛围。
  《世说新语》中的《我与我周旋久》这篇课文才30个字,除去介绍背景的文字,桓温和殷浩的对话才13个字,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内容很难理解。我们把表演引入了课堂,首先让一组同学扮演日常生活中人物对话的场景。表演者很自然就把握了桓温傲慢得意的心理,而殷浩的扮演者说:“我宁愿做我自己。”表现出殷浩在两个人面对面的较量中表现出来的当仁不让。学生情绪高昂,在把握课文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表演得生动形象。
  学生通过情境体验,不但领会了课文的思想感情,有效地掌握知识,而且审美能力也提高了,真正走进语文。
  四、联想体验迸发智慧火花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非常重要。少数民族预科语文教学中我们着重培养预科学生的联想力及顿悟能力,让学生在想象联想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学中,我们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发展联想力的练习。预科学生大都来自全国各地,远离家乡,在学习《行行重行行》这类题材的课文,我们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离乡的实际情感体验,想象家乡亲人对自己的牵挂,唤起他们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思念,他们很快与作者有了共鸣。
  五、讨论阅读体验丰富学生知识
  培根说:“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锐利。”[3]讨论是使思想锐利的磨刀石,讨论能帮助学生博采众长。学生通过讨论,能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在教学《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时,我们请同学讨论“义而富且贵”孔子会不会接受这个问题,感悟“不义之财不可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充满新意、充满灵性、充满快乐的体验氛围,能激发预科学生内在的动力,从而促进他们更积极地大胆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获得丰富的体验。
  (作者单位:南昌工学院民族教育学院)
  本文为2013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体验式教学研究与应用”(编号:JXJG-13-27-4)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刘恩山 《教学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版
  [2]张颂   《朗读学》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8月版
  [3]《培根人生论》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4月第2版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张盼盼(1990-),女,汉人,山东济南人,新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摘 要:教育是培养儿童的过程,但由于家庭和学校在儿童教育中对“儿童观”的片面认识,仍然存在束缚儿童或轻视儿童等误区。本文基于杜威“儿童中心”的教育思想,提出顺应儿童天性、关注儿童经验、助力儿童树立习惯三方面合理培养儿童,促进儿童全面健康有个性地发展。  关键词:体察儿童;关注经验;树立
文章着重介绍管桁架钢结构的双机抬吊施工技术,并同需要在建筑物内设置临时的吊车开行路线的跨内吊装与高空散件安装相结合的施工方法相比较,指出双机抬吊施工的适用范围。文
主要介绍G312六安火车站广场段下穿隧道工程深基坑土钉支护边坡在土钉施工前后稳定性计算分析。
摘 要:为进一步促进了本科生科学素质的提升,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以“创新、创造、创业”理念为指导,通过“专题+专业”、“项目+品牌”方式,形成了“课程教育、实践训练、科研创新”三位一体的本科生科学素质教育培养模式,为高校培养文理贯通的综合性人才提供了实践借鉴。  关键词:“三位一体”;本科生科学素质培养;实践与探索  一、“三位一体”本科生科学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原则和目标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我国近零能耗建筑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已有一些近零能耗建筑,但在夏热冬冷地区还没有具体的应用工程.文章以武汉地区为代表,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半导体制
模板支撑体系的可靠性是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的模板支撑体系仍处于发展阶段,在实际应用中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因此对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的研究十分必要。文章论述了模板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