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引导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理念新,方法新,创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师的目标。
【关键词】 标新立异;创设问题;花样翻新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罗素曾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语文学科也不例外,也是要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不唯书”、“不唯上”,能够进行创新学习。对小学生来说,创新是自己对所学知识的重组和整合,能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从而加以运用。在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使其成功的认知,体验,应用。这就是引导。引导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理念新,方法新,创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师的目标。
一、教师的理念要标新立异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和主导者,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和挖掘不能停留在既往的模式上,每一课的联系和课后答案,都是封闭和对应的,在书中都能找到相对应的答案,我们老师就是在这些看似平常和普通的知识中,要挖掘出新内容来。
1.创设问题的启发性。教师设计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这个问题一定具有积极的能动性。如我们课本中较为经典的《司马光》一课,比较常规的问题,学生都很好理解。我们在听课时老师的提问就很有创设。除砸缸外还有别的办法吗?是否可以又救人又留缸呢?这样一问,学生换个角度去思考,还设计了一个,如果掉进去的是司马光怎么办?这篇课文很多孩子从小就听过,很熟悉,在这个基础上拓展延伸才是学习的目的。
2.创设问题的拓展性。所说的拓展性,就是能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根据教材,挖掘创新,问题要有一定的技巧,如《落花生》的教学,文章很朴实,语句也很容易理解,父亲的话寓意深刻,花生虽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我们可以联想到做人,并和其他植物的果实联系起来,答案也不唯一。新颖独到。
3.创设问题的想象。《草虫的村落》是一篇极具想象力的文章,由一只小虫到一个游侠归来,所经历的大自然,在作者眼中把所看到的事物想成少女,音乐家,劳动者。在这些富有诗意的想象中,体会事物特征。课文很多的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文中“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在深情的对视中,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又会做些什么呢?这些都是良好的契机,进行合理的想象。“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这些都可以创设性的想象,可以把平时对生活的积累进行合理的运用,开启学生的心智。
二、教师的教法要花样翻新
语文课的基础环节不会变,根据课文内容我们可以在各个环节创设新的教学环境,达到教学目的,下面我以《草虫的村落》为例,浅谈课堂语文的创新教学。
1.情境激趣导入。每一篇课文的开头就像一部好的电影,如果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就会使学生集中精力加入到学习中。我采用的是播放夏日虫鸣的声音,设疑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再配合音乐让主角一一登场。创设情境,以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激发学生情绪,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心中对昆虫世界充满了探索和向往的激情。
2.以读代讲。语文课的读,可以是粗读,细读,精读,在这基础上我的改进是想象着读,感受着读。读的方式也有很多:齐读、轮读、自由读……由于这篇文章富于想象,意境优美,大自然的鸟语花香,用以上的方式都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我采取配乐朗诵的方式,伴着音乐,细细的品味。在关键处,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仔细想。加上教师精彩的语言描述,伴着虫鸣,花开,溪流的声音。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置身于大自然,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感受,变成一只小甲虫,在草地上,树林里,我们看到了,听到了,想到了……让学生联系实际想象,引领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内涵,把文本语言串起来,有机训练,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对课文理解更加深刻。
3.再读课文,体验情趣。学贵有疑,有疑则有思。学生能带着问题,带着疑惑,从文中寻找答案,有目的地阅读,这样更有利于自主的学习。“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学生有了感性基础,合作学习,恰当的指导,再读课文的时候,就会感情充沛地感悟文章,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而不局限于教材,挖掘文章的内涵,有大自然的音乐引发体验,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所以我设计了“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情感升华,拓展延伸。配乐朗读全文,使学生再次感知“草虫的村落”给我们带来的情趣,再现作者丰富的想象。然后讨论见过类似的情景这个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见闻,使学生明白动物界里的各种有趣的知识,进而增加了对本文的兴趣。通过教法的创新引领学生学法的创新,培养学生个性和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而实现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5.优化作业。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的小练笔,知道了动物、小虫也有家庭,也有父母,也有兄弟姐妹,也有爱人,也有可爱的一面,也有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从而增强了阅读的兴趣,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对学习文章的表达也更感兴趣了。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开头,在一片草丛里,我看到前些日子迷路刚回来的亚力又要出去找食物了。我想去问问它,因为它不是第一次迷路了。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还写到了“青蛙开演唱会”、“蚂蚁搬家”、”蟋蟀打架”等,把课文里很多好词好句都用上了,这就是学以致用吧!在教学这篇课文中,教师运用了一些新方法,新理念,打造我们语文教学的新课堂。
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十分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自己的感情投入,想尽各种办法,运用多种手段,创设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而且要提高活动的效益,使语文课堂不但有气氛,而且有效果,使学生不但积极动起来,而且在动中有更多收获。
(责任编辑:郭颖)
【关键词】 标新立异;创设问题;花样翻新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罗素曾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语文学科也不例外,也是要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不唯书”、“不唯上”,能够进行创新学习。对小学生来说,创新是自己对所学知识的重组和整合,能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从而加以运用。在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使其成功的认知,体验,应用。这就是引导。引导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理念新,方法新,创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师的目标。
一、教师的理念要标新立异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和主导者,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和挖掘不能停留在既往的模式上,每一课的联系和课后答案,都是封闭和对应的,在书中都能找到相对应的答案,我们老师就是在这些看似平常和普通的知识中,要挖掘出新内容来。
1.创设问题的启发性。教师设计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这个问题一定具有积极的能动性。如我们课本中较为经典的《司马光》一课,比较常规的问题,学生都很好理解。我们在听课时老师的提问就很有创设。除砸缸外还有别的办法吗?是否可以又救人又留缸呢?这样一问,学生换个角度去思考,还设计了一个,如果掉进去的是司马光怎么办?这篇课文很多孩子从小就听过,很熟悉,在这个基础上拓展延伸才是学习的目的。
2.创设问题的拓展性。所说的拓展性,就是能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根据教材,挖掘创新,问题要有一定的技巧,如《落花生》的教学,文章很朴实,语句也很容易理解,父亲的话寓意深刻,花生虽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我们可以联想到做人,并和其他植物的果实联系起来,答案也不唯一。新颖独到。
3.创设问题的想象。《草虫的村落》是一篇极具想象力的文章,由一只小虫到一个游侠归来,所经历的大自然,在作者眼中把所看到的事物想成少女,音乐家,劳动者。在这些富有诗意的想象中,体会事物特征。课文很多的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文中“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在深情的对视中,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又会做些什么呢?这些都是良好的契机,进行合理的想象。“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这些都可以创设性的想象,可以把平时对生活的积累进行合理的运用,开启学生的心智。
二、教师的教法要花样翻新
语文课的基础环节不会变,根据课文内容我们可以在各个环节创设新的教学环境,达到教学目的,下面我以《草虫的村落》为例,浅谈课堂语文的创新教学。
1.情境激趣导入。每一篇课文的开头就像一部好的电影,如果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就会使学生集中精力加入到学习中。我采用的是播放夏日虫鸣的声音,设疑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再配合音乐让主角一一登场。创设情境,以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激发学生情绪,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心中对昆虫世界充满了探索和向往的激情。
2.以读代讲。语文课的读,可以是粗读,细读,精读,在这基础上我的改进是想象着读,感受着读。读的方式也有很多:齐读、轮读、自由读……由于这篇文章富于想象,意境优美,大自然的鸟语花香,用以上的方式都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我采取配乐朗诵的方式,伴着音乐,细细的品味。在关键处,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仔细想。加上教师精彩的语言描述,伴着虫鸣,花开,溪流的声音。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置身于大自然,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感受,变成一只小甲虫,在草地上,树林里,我们看到了,听到了,想到了……让学生联系实际想象,引领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内涵,把文本语言串起来,有机训练,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对课文理解更加深刻。
3.再读课文,体验情趣。学贵有疑,有疑则有思。学生能带着问题,带着疑惑,从文中寻找答案,有目的地阅读,这样更有利于自主的学习。“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学生有了感性基础,合作学习,恰当的指导,再读课文的时候,就会感情充沛地感悟文章,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而不局限于教材,挖掘文章的内涵,有大自然的音乐引发体验,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所以我设计了“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情感升华,拓展延伸。配乐朗读全文,使学生再次感知“草虫的村落”给我们带来的情趣,再现作者丰富的想象。然后讨论见过类似的情景这个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见闻,使学生明白动物界里的各种有趣的知识,进而增加了对本文的兴趣。通过教法的创新引领学生学法的创新,培养学生个性和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而实现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5.优化作业。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的小练笔,知道了动物、小虫也有家庭,也有父母,也有兄弟姐妹,也有爱人,也有可爱的一面,也有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从而增强了阅读的兴趣,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对学习文章的表达也更感兴趣了。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开头,在一片草丛里,我看到前些日子迷路刚回来的亚力又要出去找食物了。我想去问问它,因为它不是第一次迷路了。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还写到了“青蛙开演唱会”、“蚂蚁搬家”、”蟋蟀打架”等,把课文里很多好词好句都用上了,这就是学以致用吧!在教学这篇课文中,教师运用了一些新方法,新理念,打造我们语文教学的新课堂。
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十分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自己的感情投入,想尽各种办法,运用多种手段,创设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而且要提高活动的效益,使语文课堂不但有气氛,而且有效果,使学生不但积极动起来,而且在动中有更多收获。
(责任编辑: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