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三国真相 探币里玄机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stop_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人对于三国时期历史的认知主要是靠《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小说中为大家呈现出了东汉末年群雄征战、各路军阀互相厮杀又以无数军事计谋驰骋疆场的故事。小说中极力抬高以刘备为首的“蜀”,并将刘备刻画成“宽大为怀、虚怀若谷、宽厚仁义、知人善任”的人物品质,而同时又将曹操描绘成“老奸巨滑、草菅人命、阴险毒辣”等龌龊形象。实际上真的如此吗?古钱币会告诉您真实的答案。
  西汉末年的轮回
  东汉与西汉相似,在末年同样出现了一位霍乱朝纲甚至遗臭万年的人——董卓。但与王莽的“理想主义”不同的是,董卓属于“恐怖主义”的“杰出”代表,不过他们相同的一点就是都利用了当时的“钱”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各地诸侯纷纷起兵共讨董卓。董卓挟汉献帝入长安,战乱频频,花销庞大,加之董卓其本人暴殄天物,相传其销镕五铢钱及洛阳、长安的铜人、铜炉、飞廉、铜马等都用于重新铸造小钱。但董卓所铸造的五铢钱至今还不能判定,我们只能借鉴当时的剪边五铢作为参考。
  剪边五铢这种小钱一般重约0.5克左右,比五铢钱减重了将近五分之一,且铸造极差、轮廓不齐、文字不清。董卓所铸的五铢按说要比剪边五铢还要差,很难想像在当时人们使用这种极为轻、小、薄的钱币时是什么景象。一时间,市场中的货币数量增多,而这种货币其自身价值低贱到无法发挥本身贮藏手段的职能,使市场中物价飞涨,钱币严重贬值。据《后汉书》、《三国志》、《晋书》记载,当时一石谷需要几万钱至几百万钱的地步。
  这种情况与西汉末年王莽时期相似,已经不仅仅是货币贬值的问题。人民面对战乱及货币贬值的双重压力,生产力锐减,物资极度匮乏。曹操的《蒿里行》中描写了当时的情形:“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屯田积谷率先致富—曹魏
  董卓死后,一时间社会上还在流通着小钱,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做丞相以后,由于赤壁之战急需用钱,在荀悦的建议下废弃了小钱,并逐渐恢复了五铢钱。此时,曹操接过的是由董卓一手打造的残破局面,有些地区甚至又出现了物物交换的情况。面对这样的情况,曹操采取“屯田积谷”的政策,使国力逐步恢复起来,经济实力也相对较稳定。
  魏明帝曹叡时又开铸了五铢钱,一个说法是因为民间物物交换时,会把谷打湿或把绢织薄做伪。同时,魏明帝在其执政晚期生活越发奢侈,铸钱也有助于方便。魏五铢是近年来才得到明确断代的钱币种类,形制同汉五铢,外廓侵压部分钱文是其特征。曹魏的五铢钱可能一直沿用到晋代,而曹魏虽有铸钱,但实物经济的成分十分浓厚,无论收入或赈济均采用粮谷。
  曹魏采取实物经济的政策在当时看来可以安抚民心,这与蜀汉及吴国大量铸造虚值大钱、剥削人民的政策相比十分仁爱。自破黄巾军后就采取屯田积谷的方法,同时赤壁之战后,曹魏退守北方深居简出,使魏国在当时能得到较稳定的发展,这也体现出曹魏的“实干家”精神。实际上,魏国在三国中是最强大的。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蜀汉
  在这种战乱多发的年代,很难会有像曹魏这样一时虽然采取货币“倒退”的政策而靠发展生产促进国家富强的。相比而言,蜀汉与吴国的做法与历史中大多数军阀相同,就是铸造了虚值大钱。
  赤壁之战后,蜀汉政权又历经了几次战役,整体而言社会并不稳定。先是占领了荆州,而后又向巴蜀发展,财政吃紧。在攻打刘璋的时候,与士兵约定:城破时,府库的由士兵们分享。后铸造直百五铢钱,一枚重量约为五铢钱的三倍,但作价可当百倍。如此一来,使用相同数量的铜却可以榨取人民三四十倍的物资,这比当年的董卓还要过分。
  太平百钱可能是刘备入蜀前蜀地即已经行用的货币。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刘备取得键为郡,在键为开炉大量铸造直百五铢钱,这样一来,府库很快就充裕了。但蜀汉之后又经历了取汉中、失荆州、夷陵之战等几次战役,军费支出极大,所以说蜀汉的百姓一直跟随“刘皇叔”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并不为过。刘备死后,诸葛亮又历经南征、进兵汉中、六出祁山等几次战役,加之后主刘禅生活奢侈,国家很快即衰退了。
  铸钱本身需要铜,而四川不是铜的原料产地,到后期直百钱只能一再减重,钱文仅有直百字样。
  刘璋统治益州时,诸葛亮还称之为“天府之土、民殷国富”,庞统也曾说:“宝货无求于外”。“卧龙”与“凤雏”的评价具有很强的参考性。而刘备入川后,连年征战使本应安逸的蜀地几年内即灭亡了,这主要还是由于穷兵黩武所造成的。汉代十三州中,曹魏占据九州、孙吴三州,而蜀汉仅有一州而已,如何可敌曹魏?如何能一统天下?只能靠钱币贬值的方法,剥削百姓。魏元帝曹奂称蜀国:“虚用其众,刻剥众羌,劳逸无已,民不堪命。”若以钱证史,刘备也仅是一路军阀而已。
  


  天时不如地利,低调便是王道——孙吴
  《三国志》中曾提到,曹操攻打濡须时,孙吴抵抗数月,曹魏久攻不克。曹操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孙吴在三国中显得最为低调,但却是历时最久的国家,这首先要归功于孙吴地理位置极佳。周瑜曾说:“吴国铸山为铜,煮海为盐。”综合比较,孙吴虽然国力不如曹魏,但整体还是要比蜀汉强的。
  孙吴在蜀汉币制改革后,也铸造了大泉五百(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孙吴的钱币形态与王莽大泉五十有些相似。大泉五十在当时的孙吴地区也有流通,大泉五百或许是借鉴了大泉五十的形态所铸,之后又铸造了大泉当千。此时正是孙吴与曹魏征战的时候,之后这两种钱也分别发生了减重的现象。
  孙吴虽然资源丰富,但由于开支过大,货币同样采取不断减重的措施。彭信威先生提出,孙吴货币减重的措施可能与蜀汉采取经济斗争有关。当时吴蜀联盟,若不减重,孙吴必定吃亏。蜀汉直百减重后,孙吴又铸造了大泉二千予以抵制,最终停铸大泉五百而直接铸造大泉五千。
  


  由于减重过于严重,破坏国内人民的生活,孙吴于赤乌九年(公元246年)停铸大钱,并将已经铸造的大钱改铸器物,发行的大钱责令收回。而同时期的蜀国已经被战乱所困,直百钱已减重了几次。孙吴收回大钱后,也采取过实物经济的措施。孙吴在人民面对虚值货币人心惶惶的时候及时采取了停铸、收回等措施。虽然减重程度与蜀汉不相上下,但亡羊补牢还算不晚。由于大钱当时很多都已收回重铸,今所见到的大泉五千、大泉二千等则寥寥无几。某钱币网2012年曾拍卖一枚大泉五千,虽然有修补,但仍以24150元成交,足显其珍贵价值。
  以钱观史,曹魏深居简出,注重改善民生,国家最强;孙吴拥三州行事低调,地大物博,虽然历时最长但整体实力却不敌魏晋;蜀国面积最小,却穷兵黩武,几乎一直在进行战争,不注重民生的改善。三国的情况均已在当时的货币中真实地体现了。
其他文献
今年是朵云轩成立115周年,朵云轩2015年春拍将于6月18日至19日在上海四季酒店举槌,提前两天预展。此次朵云轩聚焦优势门类,呈现出注重拍品品质、注重专场策划、注重服务规范的三大特征。    书画亮点频频  20世纪初的海上画坛,吴昌硕以浓墨重彩的金石写意画风创造了海派画坛的一派新风。本次上拍的《菊石图》是吴昌硕晚年的大写意精品,无论是用笔、施墨、敷彩、题款、铃印皆极为融合统一,可谓神品,定将成
期刊
一场为期5天的拍卖盛事、声势浩大的宣传攻势、大手笔的预展现场、爆棚的人气、中国买家“任性”举牌、1.3亿美元的总成交额和100%的成交率、记录频频打破、高价屡屡诞生——在今年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上,“安思远”这个名字被演绎成了一个传奇。  “如果无意与作品朝夕相对,就千万不要收藏它”“收藏家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工作,你永远不会感到无趣,也不用退休,人生总是充满乐趣。”这两句安思远的名言被人们反复引用着,而
期刊
在不少人看来,收藏鉴赏家与古玩商这两个名词之间,似乎总是会存在着一丝“格格不入”。然而,这种所谓的“抵触性”在安思远的身上却有一种巧妙而和谐的共存。众所周知,安思远在中国明清家具收藏、研究领域有着非常深厚的造诣,甚至可以称之为一段收藏鉴赏历史的缔造者。  结缘  早在1957年,安思远就开始对中国的明代家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说,这得益于他的恩师、传奇女古玩商爱丽丝·庞耐的提示。庞耐的过人之处在于
期刊
除了家具外,安思远收藏的雕塑板块也备受藏家追捧。在安思远收藏的雕塑中,中国雕塑仅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来自东南亚、印度等地区,更具“泛亚洲”概念。  据佳士得专家William Robinson介绍,安思远先生的泛亚洲收藏是建立在克里斯蒂安·休曼的收藏基础之上。据了解,克里斯蒂安·休曼也是一位著名藏家。他的系列收藏是于20世纪60至70年代这一时间段形成的。那个时期是一个收藏印度、喜马拉雅、东南亚艺
期刊
为了不辜负安思远“朝夕相对”的这些艺术品,佳士得为它们重新布置了一个美丽的家,在纽约预展现场大手笔还原了安思远纽约公寓的部分重要场景,如书房、客厅等。  2014年12月15日,寒冷的京城刮着凛冽的北风,位于南池子皇城会的佳士得北京艺术空间内,七八件出自安思远珍藏的艺术品聚焦了京城所有艺术媒体的眼光。  实际上,从2014年11月21日起,佳士得就带着“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系列专拍中的精选拍
期刊
《淳化阁帖》安思远藏本(部分)  2003年4月14日晚,一列神秘的车队在夜色遮掩下,一路疾驰,驶入坐落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一侧的上海博物馆。这列神秘的车队护送到上海博物馆的是一件稀世珍宝、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过重要记载的法帖珍品—《淳化阁帖》第四、六、七、八卷。而这一法帖珍品正是安思远以450万美元卖给上海博物馆的,从此,在国人心中,安思远的名字便与《淳化阁帖》紧密相连。  作为一位对中国书法不
期刊
在项立平看来,安思远真心热爱这些古董,而且将亚洲古董和西方家具融合得非常好。  在安思远晚年,他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甚少让媒体踏足家中。2011年,上海第一财经频道制片人项立平为了节目录制,通过多方途径终于走进了这位传奇人士的家中,对他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采访。2014年,85岁的安思远辞世,项立平也成为最后一个采访安思远的中国记者。这份缘分,对于项立平来说是一段弥足珍贵的经历。本刊记者特意邀请
期刊
西汉 鎏金铜熊形摆件成交价:285.3万美元被埃斯肯纳兹先生收入囊中  了解历史的最好方式之一,是去倾听历史亲历者的评述。本刊有幸采访到了全球顶级古董商—埃斯肯纳兹先生。埃斯肯纳兹先生曾与安思远交往多年,通过他专业却又不失情怀的口吻为我们历数了安思远的为商之道、情趣轶事和历史意义。  《中国收藏》:在最近由纽约佳士得举办的“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拍卖中,您以285.3万美元的高价拍得一件鎏金铜
期刊
一场再圆满不过的拍卖,遗珍各觅新主,对安思远这位“中国古董教父”来说,应该是最完美的谢幕了。这是一场艺术珍品与复杂情感交织的拍卖,感怀、纪念、追捧、明星效应……带着不同的期望,从世界各个角落汇聚到一起的藏家,毫不吝啬地频频举起手中的号码牌,仿佛在用一轮轮高价向前辈致敬。  拍卖早已落下了帷幕,但围绕这场拍卖的火爆和安思远其人的话题始终萦绕在藏界,久久不愿散去。有人说,这样的结果无疑是对安思远一生收
期刊
文中所示圆形铜质腰牌,长98毫米、宽70毫米,顶端浮雕双面云雷纹,中部有一直径8毫米的穿孔,以作穿系之用。腰牌正面中部竖刻两个篆字“驾牌”,左右侧均竖刻楷书“出京不用”、“皇字五千八百叁拾叁号”。腰牌背面竖刻五行楷书“御马监随驾小厮悬带此牌,无牌者依律论罪,借者与借予者罪同”共26字。  御马监在明代宦官的二十四个衙门中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衙门,具有特殊的地位。其前身御马司是朱元璋设置的第三个宦官衙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