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进生是义务教育阶段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客观要求。我就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提出一些看法及认识。
一、深入了解、寻求致后原因是做好后进生工作的前提条件。
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对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对学生的了解,就没有学校,就没有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师。”这些都说明了教师对学生了解的重要性。要真正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的情况,分析其后进的原因,做到胸中有数,对症下药。
如何了解后进生后进的原因呢?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对新入学的学生,班主任要查阅每位学生的录取档案,全面了解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情况及特长,作好登记,分别建立学生档案;二是要设计制作出一份内容全面、具体的学生情况调查表,组织和指导学生认真、翔实地填写,从中了解情况;三是班主任要同任课老师一道,认真观察每个学生在班级里、学校里的表现,并及时互相沟通反馈;四是走访学生以前的班主任、任课老师及其家长。通过这些形式的调查,了解、观察、分析、研究后进生致后的原因。经过分析归类,我们认为,后进生可分为三个类别:一是成绩差;二是行为习惯差;三是纪律差。导致“三差”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受教学因素的影响;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三是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四是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对这“三差”、“四因素”,后进生们有的必具其一,有的二者兼有,寻找原因,我们就能根据每个后进生不同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制订转化的方案及措施,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满足学生“心”的需要是转化后进生工作的关键。
后进生绝大多数都有自卑感,个别学生甚至存在心理障碍。因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了解学生“心”的需要,才能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架通心灵的桥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转化工作事半功倍、水到渠成。学生存在哪些“心”的需要呢?
1.学生需要真心。也就是真诚地对待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不要高高在上,而应以朋友身份出现,站在一个朋友的立场,考虑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我们应该给予帮助,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要做什么、必须做什么?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对工作不利。
2.学生需要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动力。因此,在工作中应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注意寻找激发学生自信心的时机,让学生在自信的状态中学习。
3.学生需要关心。尽可能从生活到学习的每一个方面关心学生,使学生全心学习。每个学期,至少和每一名学生谈一次话,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关心他们的发展。在平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纪律、体育等方面的表现,做到关心在实处。
4.学生需要自尊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使班级工作在和谐的气氛中展开。教育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进行,一般不要当众批评犯错误的同学。但尊重并不是放纵,而是有严爱有度,“严”讲原则,“爱”讲策略。既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又让学生口服心服,及时纠正,避免相似问题的发生,造成工作被动。
5.学生需要交心。学生普遍需要知心朋友(包括同学、老师或家人),但由于教师角色产生的距离感,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和老师交心。因此,老师应主动走近学生,和学生谈学习、谈人生、谈一切可以谈的内容,要善于抓住交心的时机,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而不是认为老师又在空洞说教,这样才会有真诚的回报。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做后进生转化工作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半途而废、浅尝辄止,让后进生陷入彷徨迷惘之中而不能自拔。我们对后进生的转化首先要有足够的信心,信心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由于后进生的特殊状态,决定了转化工作必须是一个“反复抓、抓反复”的过程。但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三、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重要保障。
后进生的转化需要良好的环境。因此,我们应该首先全力创造良好的班集体,加强班风建设,抓好班干部的选拔、培训,提高班级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激发班级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发挥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要通过主题班会、班团队活动等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导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集体观念,形成同化力。其次,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班主任要发挥创设育人环境的轴心作用。有些时候,班主任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但很可能因为科任老师一句话或一个单位的处理而引起后进生的反复。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要努力争取科任老师的紧密配合和协调。后进生由于平时给人们(老师甚至同学)的印象差,再加上老师和同学常常用习惯的心理定势看待他们,难免使后进生有时受到冤枉和误会,我们应该注意改进教育的策略、方式和方法,努力做到公正、公平,不偏不倚。再次,后进生的转化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要及时通过家访、信访等形式,重视学生在家庭的学习、表现等状况,通过反馈、沟通,取得家校教育的协调。也可举办家长学校、开办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最后,要通过政府及社会的充分配合,树立大德育观,创造德育环境,坚持取缔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尤其是对后进生产生消极影响的黑网吧、游戏机室、口袋书,加强道德和法制教育,确实巩固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成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无小事,早在半个世纪以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新之言》中就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只要我们用创造性的劳动对待每一个后进生,就一定能创造出人人是创造之人,人人都成为人才的奇迹,因为教育是培养人才的神圣事业。
一、深入了解、寻求致后原因是做好后进生工作的前提条件。
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对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对学生的了解,就没有学校,就没有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师。”这些都说明了教师对学生了解的重要性。要真正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的情况,分析其后进的原因,做到胸中有数,对症下药。
如何了解后进生后进的原因呢?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对新入学的学生,班主任要查阅每位学生的录取档案,全面了解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情况及特长,作好登记,分别建立学生档案;二是要设计制作出一份内容全面、具体的学生情况调查表,组织和指导学生认真、翔实地填写,从中了解情况;三是班主任要同任课老师一道,认真观察每个学生在班级里、学校里的表现,并及时互相沟通反馈;四是走访学生以前的班主任、任课老师及其家长。通过这些形式的调查,了解、观察、分析、研究后进生致后的原因。经过分析归类,我们认为,后进生可分为三个类别:一是成绩差;二是行为习惯差;三是纪律差。导致“三差”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受教学因素的影响;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三是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四是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对这“三差”、“四因素”,后进生们有的必具其一,有的二者兼有,寻找原因,我们就能根据每个后进生不同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制订转化的方案及措施,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满足学生“心”的需要是转化后进生工作的关键。
后进生绝大多数都有自卑感,个别学生甚至存在心理障碍。因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了解学生“心”的需要,才能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架通心灵的桥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转化工作事半功倍、水到渠成。学生存在哪些“心”的需要呢?
1.学生需要真心。也就是真诚地对待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不要高高在上,而应以朋友身份出现,站在一个朋友的立场,考虑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我们应该给予帮助,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要做什么、必须做什么?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对工作不利。
2.学生需要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动力。因此,在工作中应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注意寻找激发学生自信心的时机,让学生在自信的状态中学习。
3.学生需要关心。尽可能从生活到学习的每一个方面关心学生,使学生全心学习。每个学期,至少和每一名学生谈一次话,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关心他们的发展。在平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纪律、体育等方面的表现,做到关心在实处。
4.学生需要自尊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使班级工作在和谐的气氛中展开。教育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进行,一般不要当众批评犯错误的同学。但尊重并不是放纵,而是有严爱有度,“严”讲原则,“爱”讲策略。既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又让学生口服心服,及时纠正,避免相似问题的发生,造成工作被动。
5.学生需要交心。学生普遍需要知心朋友(包括同学、老师或家人),但由于教师角色产生的距离感,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和老师交心。因此,老师应主动走近学生,和学生谈学习、谈人生、谈一切可以谈的内容,要善于抓住交心的时机,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而不是认为老师又在空洞说教,这样才会有真诚的回报。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做后进生转化工作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半途而废、浅尝辄止,让后进生陷入彷徨迷惘之中而不能自拔。我们对后进生的转化首先要有足够的信心,信心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由于后进生的特殊状态,决定了转化工作必须是一个“反复抓、抓反复”的过程。但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三、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重要保障。
后进生的转化需要良好的环境。因此,我们应该首先全力创造良好的班集体,加强班风建设,抓好班干部的选拔、培训,提高班级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激发班级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发挥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要通过主题班会、班团队活动等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导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集体观念,形成同化力。其次,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班主任要发挥创设育人环境的轴心作用。有些时候,班主任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但很可能因为科任老师一句话或一个单位的处理而引起后进生的反复。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要努力争取科任老师的紧密配合和协调。后进生由于平时给人们(老师甚至同学)的印象差,再加上老师和同学常常用习惯的心理定势看待他们,难免使后进生有时受到冤枉和误会,我们应该注意改进教育的策略、方式和方法,努力做到公正、公平,不偏不倚。再次,后进生的转化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要及时通过家访、信访等形式,重视学生在家庭的学习、表现等状况,通过反馈、沟通,取得家校教育的协调。也可举办家长学校、开办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最后,要通过政府及社会的充分配合,树立大德育观,创造德育环境,坚持取缔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尤其是对后进生产生消极影响的黑网吧、游戏机室、口袋书,加强道德和法制教育,确实巩固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成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无小事,早在半个世纪以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新之言》中就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只要我们用创造性的劳动对待每一个后进生,就一定能创造出人人是创造之人,人人都成为人才的奇迹,因为教育是培养人才的神圣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