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同行朋友常感叹好钱越来越难以见到,因为我尚有媒体之便,遂常常通电联络询问,岂不知我处所寄信稿、彩照只见其形不闻其声。中医所说之望、闻、问、切四大手段,就少了三种,只能望,而不知手感、声音,实乃雾里看花也。不过好在拍得清晰的照片,也能断其大概,也算是一种遥感与遥诊,聊胜于无,虽不能最后“确诊”,亦可凭实际经验,一饱眼福。
日前,黑龙江萝北县庄炳全寄来二古泉求鉴,一为“千秋万岁”,一为“家国永安”。“千秋万岁”近年来东北各省辽国故地多有出土,有大小数种版式,亦有光背及背星、背龙凤等。庄君所寄者为熟坑,字迹模糊,锈色单。
另一枚“家国永安”颇值得注意,此钱直径42毫米,重25.6克。虽为传世熟坑,但制作规整,面背钱肉皆有隐起纹,锈色包浆自然,穿部正背为四决文,钱文“家国永安”逆旋读,中原钱中少有此例。
细观“家国永安”四字,接近隶书,“家”字上无一点,“家”字写法怪异,“国”字中“或”字反写。四字书写笔力遒劲拙朴,颇有游牧民族悍霸之风。
此钱出自辽国故地,其形制、钱文均与辽钱相类,辽钱中使用汉字较为普遍,反映出游牧民族逐渐汉化,意识形态方面潜移默化。过去发现的“千秋万岁”吉语辽钱,其“万”字多有简化者(在当时应为异体字,中原官方文书禁止使用),“岁”字写法亦不规范。此钱之“国”字反书,似有意为之,不像笔误,亦反映出辽代政权强大后,对汉文字亦非完全原意、原笔划照搬,也可能是一种有意无意的漠视与轻蔑,特别是对象征社稷的“国”字,这样写其用意不言自明了。
此钱与“千秋万岁”钱一样,属于赏赐、朝贺,而非行用钱,其重量、直径亦说明了这一点。由于所见诸钱谱尚未见载,出土多年后其他信息已荡然无存,加之笔者未见实物,只能作出这样的推论。
黑龙江庄君之“家国永安”吉语大钱,使人联想起本刊2008年12期刊登黑龙江何文育先生所藏之“重臣千秋”(背“福德吉利”)钱,两钱比较,可见铜质相近,锈色包浆也相差不多,特别是钱文书法粗犷随意如出一辄,何先生将其钱断为辽代宫廷赏赐钱,如其说成立,则此“家国永安”钱应属同类也。
责编 丁丑
日前,黑龙江萝北县庄炳全寄来二古泉求鉴,一为“千秋万岁”,一为“家国永安”。“千秋万岁”近年来东北各省辽国故地多有出土,有大小数种版式,亦有光背及背星、背龙凤等。庄君所寄者为熟坑,字迹模糊,锈色单。
另一枚“家国永安”颇值得注意,此钱直径42毫米,重25.6克。虽为传世熟坑,但制作规整,面背钱肉皆有隐起纹,锈色包浆自然,穿部正背为四决文,钱文“家国永安”逆旋读,中原钱中少有此例。
细观“家国永安”四字,接近隶书,“家”字上无一点,“家”字写法怪异,“国”字中“或”字反写。四字书写笔力遒劲拙朴,颇有游牧民族悍霸之风。
此钱出自辽国故地,其形制、钱文均与辽钱相类,辽钱中使用汉字较为普遍,反映出游牧民族逐渐汉化,意识形态方面潜移默化。过去发现的“千秋万岁”吉语辽钱,其“万”字多有简化者(在当时应为异体字,中原官方文书禁止使用),“岁”字写法亦不规范。此钱之“国”字反书,似有意为之,不像笔误,亦反映出辽代政权强大后,对汉文字亦非完全原意、原笔划照搬,也可能是一种有意无意的漠视与轻蔑,特别是对象征社稷的“国”字,这样写其用意不言自明了。
此钱与“千秋万岁”钱一样,属于赏赐、朝贺,而非行用钱,其重量、直径亦说明了这一点。由于所见诸钱谱尚未见载,出土多年后其他信息已荡然无存,加之笔者未见实物,只能作出这样的推论。
黑龙江庄君之“家国永安”吉语大钱,使人联想起本刊2008年12期刊登黑龙江何文育先生所藏之“重臣千秋”(背“福德吉利”)钱,两钱比较,可见铜质相近,锈色包浆也相差不多,特别是钱文书法粗犷随意如出一辄,何先生将其钱断为辽代宫廷赏赐钱,如其说成立,则此“家国永安”钱应属同类也。
责编 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