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然之人?融合

来源 :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lijin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合,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也是世界文明融入中国。 本期我们邀请国际钢琴巨星郎朗、新锐艺术家梁远苇、 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公关总监卢敏捷,阐释中国创造与梦想。 郎朗 关怀梦想
  郎朗 国际钢琴巨星,“世界最年轻的钢琴王子”。被赞誉为继霍洛维兹和鲁宾斯坦之后世界钢琴界的又一位领军人物。郎朗先生凭其精湛的钢琴演奏技艺与深厚的国际影响力,2006年正式加入“奥迪英杰汇”,被授予“奥迪英杰汇品牌大使”称号。
  郎朗的头衔很多,“世界上最年轻的钢琴大师”、“一位将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中国的莫扎特”、“中国的名片”、“音乐怪才”等。他有很多个第一:第一位携手不同的指挥家在一个月内演奏十大不同风格曲目的钢琴家;第一位与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乐团、美国五大乐团等合作,在全世界一流的演奏厅举办过独奏会的中国钢琴家。“在生活中很平凡,而在钢琴面前很传奇。”他,就是多面的郎朗。 每个钢琴家都希望成为艺术家 在刚刚结束的2013青年盛典上,郎朗作为演奏者,又作为客串主持人,和在场的观众分享了他的追梦故事。“我从小就梦想成为一个钢琴家,这个梦想差不多快实现的时候,我的梦想又多了一个:成为最好的钢琴家。”为了这个“最好”,郎朗在美国求学的时候,成天泡在图书馆里进行一项繁琐的工作:用双手一张一张翻阅CD,为了找一张碟,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现在虽然技术进步了,搜索也实现了信息化,郎朗依然坚信“技术的进步也不能简化或缩短练琴的过程,该练的,一点儿都不能少”。
  每天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一年绝大多数日子都在宾馆落脚。这样“在路上”的生活,郎朗形容,“既是主观决定,也是客观要求”。最初“在路上”的生活是刚出国的时光,他的英语并不好,不论是交流还是采访都很困难,下定决心突破这个瓶颈的他很长一段时间每天晚上都在攻读英文版的莎士比亚戏剧,突然有一天,英语在他嘴里就能脱口而出。郎朗坚信,“苦练让人开窍”。
  书籍也是郎朗必不可少的旅行伴侣。童年时,陪伴郎朗枯燥练琴时光的是漫画书。“我那时起码有好几箱的漫画书,我还让小伙伴帮我藏着不让我爸知道。后来我回沈阳,搬家的缘故几箱书全都没了,现在一想到这个我还挺难受的”。现在的郎朗,更多的是在读可以对自己的演奏带来“灵魂启发”的文字,他读贝多芬的信件、莫扎特的日记、歌德的对话录。今年1月,郎朗被授予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法国文化部部长对郎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郎朗把古典音乐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提升到了惊人的程度,对于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郎朗在很多地方都演奏过,在山上、黄河边、天坛、好莱坞, “还差金字塔边没有弹过,我目前特别想去吴哥窟开音乐会,这些浪漫的设想像极了电影里的美好场景”,常人看来只能在电影里做的梦,在郎朗身上很可能就是下一步的计划。就像他所说:“梦想是可以长大的,她一直鼓励着我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去超越自己,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实现一次又一次飞跃。”
  除去在世界各地繁华的城市、豪华的音乐厅演出,朗朗每年都会定期地给自己走出城市的时间,去风景优美的度假地捕捉灵感,不过,“歇了不到三天就会想念钢琴,脑子里总有很多想法不得不去做。”作为一个钢琴家,他并不想单纯复制音乐,而是要去追求更多的可能性:“钢琴家是一种职业,音乐家是一种地位,艺术家是一种境界。每个钢琴家都希望成为艺术家,但这不是你想成为就能成为的,这关乎一种人群的评价、社会的认可,我则一直在努力的路上。”
  信念在,梦想就在
  谈到压力这个话题,除去从小在父亲的严厉监督下练琴外,学习如何演讲,也是小时候令郎朗印象深刻的事。“我进小学时,反应特别慢,之前也没去过几天幼儿园,害怕,总哭,还尿床。”小学班主任的鼓励和认可给了郎朗很大的帮助,让他敢于“开口”,这是无形之中的一种信心储备。到了在国外演出的阶段,外国人都用“太精彩了”,“你太有魅力了”来夸赞朗朗的演出,这种毫不吝啬的赞美让郎朗的丝毫没有了“中国式羞涩”。
  另一方面,郎朗也受到过对于他演奏动作“幅度过大”的调侃,甚至网上还出现了一批恶搞视频,截取郎朗演奏时忘我的表情和动作,将其配以龚琳娜《忐忑》的音乐,剪辑成看似郎朗的演奏。郎朗的很多同学看到了这个视频,都给郎朗打了电话询问这件事,郎朗用其东北人标准的幽默感轻松化解:“这个做视频的人太有才啦!我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都说要把这个人挖到他们的制作团队呢!”恶搞归恶搞,郎朗也有自己的思考:“有的曲子该放就放,如果你总不放的话,音乐反而就被缩住了,你永远也不会有所谓的对艺术的开窍。但有时候,施展才艺的同时,也要学会控制平衡,这也是人通向成熟的一点。” 在成长的过程中,郎朗清楚地记得,“是有一次挫折让我暂时离开钢琴”。但热爱还是让郎朗最终回到钢琴身边,不离不弃。郎朗认为,调整心态也罢,适应环境也罢,最关键的还是要坚守一种信念。“信念在,一切都在;信念不在了,怎么调整、怎么适应都是不行的。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坚信一种药可以治好我的病,或者对健康有益,那么再苦再涩,我们也是会吃下去的。”
  夜班飞机,是郎朗坐得最多的航班种类,理由只有一个:在飞机上过夜可以节省时间。人非圣贤,这种高强度的生活节奏以及对自己的高要求也会让郎朗时不时烦躁,担心没有时间去储备音乐:“坐飞机的时候,坐车的时候,我的背包里都是大师们的音乐,我可以随时随地学习音乐和思考音乐。到现在为止,我每天都保持至少练琴两个小时,我入住的每个酒店,房间里都必须配备钢琴。”在偶尔出现的“烦躁感”面前,郎朗有一个平静下来的妙招:“每次演出前,我都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一个人呆在休息室或者钢琴面前,这段时间,我是完全不能被打扰的,我会坐着让自己沉静下来,思考一些与音乐有关的事。”平时,郎朗喜欢打打乒乓球,看球赛,爱好和大多数八零后男孩儿并无二致。
  说到安全感,对郎朗来说是“指尖触碰到钢琴”的时刻,就算之前有再大的压力,在那一刻,却只有音乐。这种安全感的背后是郎朗强大的忧患意识,即使他已经收获多个世界级的奖项,这样的心情却依然保持着:“一个成功的音乐家,必定是有压力的,这种压力要靠自己的能力来消化,必须有十几首,甚至几十首音乐深深地记在心中,才能厚积薄发。”近两年,郎朗将他每年140场演出减到了120场演出,因为他多了两个新身份,一个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一个是“教师”身份。在他看来,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音乐家,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减压”。   而郎朗的跨界尝试一直在进行,去年英国伦敦奥运之前,他与张学友合作了《中国节拍》,在北京工人体育馆首演,并发行宣传片。去年与周杰伦合作了《梦想启动》的MV,前年还与林俊杰合作了《灵魂的共鸣》MV。另外,郎朗也曾与国内的流行歌星那英、张靓颖,香港的莫文蔚、古巨基以及国外流行巨星保罗·麦卡特尼、约翰·传奇等都合作过演出。他也是今年6月14日,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一汽-大众奥迪倾情呈现的2013青年盛典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盛大举行的活动发起人。
  三十岁的礼物 郎朗的学琴路几乎是与父母的坚持与牺牲联系在一起的。在他3岁那年,父亲把他带到沈阳音乐学院的朱亚芬教授面前,让他弹琴给朱教授听。当时,朱教授对郎朗的评价是“一个全身都充满了音乐的孩子”,这句至高的评价也坚定了父亲陪伴郎朗将学琴路进行到底的决心。
  顾长卫讲述梦想的电影《立春》里,蒋雯丽饰演的县城音乐教师王彩玲一心想要调到北京,认为在那里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也是1991年郎朗父亲的想法,他向单位递交了辞职信,带着郎朗去了北京,目的地是中央音乐学院,那一年,郎朗九岁。“到北京第一天就被邻居骂,第二天警察上门查户口,第三天居委会说你别弹琴了,你的琴声吵死人了,第四天楼下小孩说就因为你我的功课从100分降到70分了,再弹一个星期我就不及格了。坏消息接踵而来,在学校也被同学取笑,嘲笑你的口音是东北农民。”这对“父子兵”搭档,面对着种种学琴的困难,一熬就是好些年。 “有十年我没有和我妈生活在一起,我妈说她有时候做梦,会不自觉回到我小时候学琴的阶段,一睁开眼就感慨,原来我都这么大了。”由于童年时代就和母亲分离,现在功成名就的郎朗总觉得应该加倍地弥补母亲。在母亲眼里,孩子再大,也都是孩子。所以,母亲常常会对郎朗现在的生活方式“操心”,虽然聊到母亲,郎朗会假装小小地抱怨一下和她的代沟:“她会以她的时代的一些东西来看现代的事情”,但语气里仍有着掩藏不住的满足和感激。
  得知父亲写了一本书送给自己的消息时,郎朗最初是不信的:“我是在微博上看到这件事的,当时第一反应是:不会是冒牌的吧?我爸也从来没和我说过要写什么书。”原来,父亲选择在郎朗三十岁这一年给郎朗一个惊喜,在书中,父亲不光写了他陪小时候的郎朗学琴的事,还描述了郎朗近年来的生活方式。父亲的这本书,让而立之年的郎朗读懂了另一面的父亲:“我觉得我爸以前的那种严格,在我当时看来,以为他就是觉得这么做是对的、一定要这么狠。现在看来,当时他可能也不想用这种方法,但是不用,他觉得在我心里可能就没有威信,他写的这本书,让我看到他隐藏在内心深处对我很深的爱。”
  郎朗的父母现在60岁了,在他眼里,父母永远都起得比他早,“我妈现在天天都跟着我跑,一大早起来把要出门的东西都准备好,丝毫没有要‘退役’的意思,有时候看着她这么累,确实心里是挺难受的。”和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相比,郎朗的父亲对三十岁的郎朗依旧很严厉,在郎朗睡懒觉的时候,会在门口以一贯“不怒自威”的咳嗽式“哼哼”提醒他,听到父亲的招牌式“施压”,郎朗一骨碌就起了床。
  父亲的“独裁”式教育在郎朗身上成功了,却也是不可复制的。三十岁的郎朗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也将其分享给其他追梦人:“每个孩子都可以学钢琴,但并不是每个学钢琴的孩子都有钢琴梦,有钢琴梦的孩子也并不能都成为钢琴家。父母培养孩子学习钢琴的最大前提是什么?是首先要培养他们热爱钢琴,如果孩子不想弹琴却要硬逼着弹,不会有好结果。钢琴家可不是逼出来的,如果我不热爱钢琴,我父亲怎么逼都没用。所以,家长们要避免走进这一误区。”
  把人生放进琴谱里 郎朗很忙,他的日程表目前已经排到了两年后,现在他弹琴的概念和小时候弹琴的概念也大不一样了。小时候的他弹琴,心里怀着一种对胜利的渴望,让同伴们夸赞,甚至会为了得到心仪的女孩青睐的目光而沾沾自喜,那时的钢琴表演在他看来,是一种“耍帅”。现在郎朗作为“中国的名片”,弹琴的意义早就不一样了。“先哲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同样,青年强则中国强。我的中国梦从琴键上开始,从舞台上延伸到许多角落,从东方到西方,从殿堂到课堂,都有我的中国梦落脚的地方。”
  在演出上了实现了古典音乐界的大满贯之后,郎朗也顺利进行了和全球顶级交响乐队录制专辑的合作。完成了音乐界的许多“大事”后,他开始更多地积极参与慈善活动,成立了自己的基金会。今年4月20日,雅安7.0级地震牵动着全国上下人民的心,身在国外的郎朗用音符画出双手紧握的图案鼓舞灾民。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号召朋友们支持雅安,在他国外的facebook上,也呼吁粉丝们伸出自己的援手。“有机会的话,我很乐意到现场为那里的朋友们加油鼓劲,我会为受伤的孩子们以及他们的亲人演奏,抚慰孩子们受创伤的心灵,为他们带去快乐和音乐。”
  在郎朗看来,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音乐家,是一个成功的音乐家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现在的郎朗,还是一名“教师”,他的中国梦不仅仅只有自己,他要用自己的成功经验帮助更多的中国孩子圆梦。郎朗喜欢和琴童们相处的时光。只要一有机会,他也会争取在国外演奏中国的曲子,“当我登临了世界上所有一流的音乐厅;合作了世界上所有一流的乐团和指挥家;收获了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族群的同一种掌声时,我知道,他们眼里不仅仅是一个郎朗,而是一个有梦想的中国人。”
  2012年1月,郎朗在深圳创办了他的全球第一家钢琴教育机构“郎朗音乐世界”,想把自己的成长经验分享给更多的孩子,同时也延请许多国外著名的钢琴教育家来他的音乐世界举办讲座,把西方音乐教育的一些好的理念和方法借鉴过来。“刘诗昆老师曾是我所尊敬的钢琴家,他在中国少儿钢琴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觉得应该有更多的钢琴家,把他们成长过程中那些适合于儿童钢琴教育的经验分享出来。”郎朗说。
  今年,郎朗作为发起人,和奥迪合作发起了2013青年盛典,他希望尽可能地向所有青年人传递梦想的理念,实践梦想的力量。郎朗从不认为八零后在生存的压力面前已露暮气:“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暮气的一面,你很难说哪个时代的人更多一些。我参与这个活动,就是要替八零后做一些宣言,要用‘朝气’代替‘暮气’,要用实干代替空谈。”“跨界”制作一部电影,也是郎朗的计划之一,父亲的书给了他启发,他要将自己的故事搬上大银幕,将梦想的力量更广泛地传播下去。很多人期待郎朗在其中能够亲自出演,他笑了笑:“我回不去小时候的时光,也演不了我的小时候,应该把机会留给更适合的人”。
  但是,已过而立之年的郎朗对自己的定位也很明确:我的其他社会身份,都是围绕着“钢琴家”这三个字的,也是因着这三个字而有意义的,换句话说,因为我是“钢琴家”,所以我才有了这些,如果有一天我不是“钢琴家”了,那我就什么都不是了。“人,最可贵的就是要弄清自己是什么,这样才能搞清楚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我可以为钢琴事业从事一些社会活动,但我不可能为社会活动而偏离我的钢琴事业,所以我基本上不大可能成为真正的社会活动家、活动策划人。”
其他文献
梅建平 梅摩艺术品指数联合创始人、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沃顿金融机构中心学者、普林斯顿大学金融学博士。曾为美国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副教授。  作为高考恢复后最早一拨大学生,梅建平本可以顺理成章地稳做体制内中坚分子。  但对于这个在“文革”期间,一边当着红小兵团长,一边读完上海图书馆馆藏的上海人,  他说,不冒险才是人生最大的风险。  梅建平刚上完课。在纽约大学任教17年,从没有过在长江商学院这7年
期刊
如果一个精英在一个地方坚守十年,我相信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他已经用他的行动照亮了一个小地方。  陈统奎 上海财大社会企业研究中心副主任。2009年,台湾桃米村生态村庄之行,给予他最大的感受是,农村的面貌是可以依靠村民自己的能力去改变,实现由下至上、由内至外的变革。工作之余,他在海南海口秀英区永兴镇率乡邻开展故乡的生态重生之路。  与现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对应的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社会,以及2
期刊
御庭精品酒店(苏州李公堤)  李公堤 是中国最大的内城湖泊苏州金鸡湖中唯一的湖中长堤,系清代光绪年间元和县令李超琼所建。李公堤所在之环金鸡湖景观工程已成为国内混合型亲水社区的成功典范,形成巨大规模的开放型现代城市生态公园。  尊贵预定电话:4001153388(免费)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李公堤2号  网站:www.regalia.com.cn  秋高气爽季节,正是菊黄蟹肥的时候,阳澄湖大闸蟹的色
期刊
“欧元之父”蒙代尔领衔把脉中国经济转型  10月18日,2013雅居乐富春山居特约“中国新经济力量论坛”(第二届)在萝岗熹玥荟隆重举行。在去年成功举办首届论坛的基础上,今年的第二届论坛邀请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Mundell)教授领衔的顶级专家到场,聚焦中国金融改革与经济转型。本次论坛活动得到了雅居乐地产、雅居乐富春山居的特约冠名以及全程支持。作为全
期刊
刘佳勇 FireEnergy Group(福能集团)董事长兼CEO、欧中新能源联合会(ASEEN)会长。早年留学德国,拥有近10年的光伏行业从业经验。他一手创立的福能集团是欧洲领先的节能环保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也是欧洲最富经验和创新精神的太阳能企业之一。  与马云的观点截然相反,刘佳勇说:“今天的社会很现实、很物质,兜里有钱,腰杆子就硬,说话就有分量。商人是兜里最有钱的一群人,怎么能说得不到尊重呢?
期刊
“即便有人借环保做秀,也总比用绯闻或怪谈来炒作要好。环保是公益的、  有正能量的事情,对他人有着正面影响。”  李志辉 环保音乐家、素食主义者,是唯一一位曾在世界新世纪音乐家排行榜位居前十的中国人,与萨顶顶、林海、朱哲琴并称“中国四大新世纪音乐家”。2005年发行专辑《我们远去的家园》,以悠扬乐曲赞美自然并警醒人们保护文化生态家园,此专辑获法国戛纳国际音乐节原创音乐制作奖。  李志辉的录音棚在北京
期刊
记者:“跨界”可以视为你艺术理念的关键词之一,能否具体阐释你对跨界的理解?  沈伟:“跨界”这个形式,可以说是国际性的、比较前卫的思维,是目前全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在这个年代,很多区域都不再像过去一样具有明显的界限,包括人的各个方面,不单单只停留在艺术界而已。比如我们在大城市里吃饭,能够吃到很多不同地方的菜色,很多文化也已经走向这样的趋势。从我自身而言,我所受的教育、我的事业发展历程也是在不同的艺
期刊
[对话孙孟晋]  爵士乐、世界音乐节的市场,不像摇滚音乐节、包括民谣音乐节一样有一个质的变化,  可能中国人还是以听旋律或者歌词为主,不太能接受别的稀奇古怪的想法。  今年的世界音乐季上,某个参加表演的乐团在看到演出名单后,向总策划孙孟晋表达了自己的惊喜:“在西方,纯粹的世界音乐节很少有生存的机会,一般是靠政府支持的。人们更喜欢流行或者摇滚的世界,没想到在中国会有如此规模的世界音乐的展示。”  2
期刊
把威士忌比喻成语言,是因为二者有着相似的变化和韵律。中国人喝威士忌,就如中国人说话温和谦逊,总有一丝收敛,和爱尔兰酒 吧的酩酊老父相比,各自成趣。  春意醺人,酒香弥漫。5月22日,温莎珍藏金装上市发布会暨温莎金醇珍藏上市晚宴在成都举行。发布会现场,著名影星温碧霞亲临品鉴,与在场嘉宾们共同见证温莎金醇珍藏的荣耀上市。  “我一直在寻找一种威士忌,它的酒液如黄金萃炼般倾心打造,自然原料和香氛完美平衡
期刊
[对话李志辉]  记者:不同的人做环保有不同的方式,你认为做环保音乐和植树哪个意义更大?更为社会所急需?  李志辉:二者不矛盾,一个更精神,一个更实践,它们是并存的,缺一不可。我在植树方面的能力和效率相对有限,而且实践起来也需要统一规划和批示;但在做环保音乐方面我是足心足力的,如果我的音乐让听众有所感触,他们愿意自觉加入保护家园和植树的队伍,那不是更好吗?  记者:现在很多人喜欢给自己戴“绿帽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