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院系角度看,高职通识教育存在有无、时间保证、内容选择、组织实施四个主要问题。在通识教育实践中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保证时间;加强专业教师培训,以及与企业联动达成通识教育共识;整合教育资源而不是另起炉灶解决通识教育师资问题;以少而精的经典文化作为通识教育的平台,构建通识教育知识体系而非课程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系视角 通识教育 问题与对策
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生对象必须具有创新精神,这样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也理当如此。在我国,伴随着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推进,高职教育存在弱化通识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的倾向。通识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识教育,源于中国古代“君子不器”的教育观念,在古希腊称之为自由教育,又称“通才教育”。它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以文化传承、科技、环境科学、哲学等为主要教育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
目前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中逐渐引起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关注,工作者已经就通识教育的发展演变、社会背景、组织实施体制、教育内容、教育的对象等诸多问题达成共识和推广。本文就高职院系这一具体执行者层面进行探讨,需要指出的是这一问题与解决的方法在订单培养专业尤其突出。
一、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1.有无问题,即通识教育的共识问题。在我国,专业教育观念、职业能力培养根深蒂固,高职院校领导、教师对实施通识教育产生抵触情绪。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与任职标准过于偏向科研能力而忽视教学能力,因此尽管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热情很高,但院系一级的专业教师实施通识教育处于自发的状态影响的范围和层面是极其有限的。
高职教师知识结构过于专业,且强调建设双师型教师,要求在专业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并已经从事专业教育多年的专业教师担任与其本身知识结构完全不相称的通识教育课程,即通识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从教育对象看,学生由于就业等复杂的社会因素影响,其学习内容的选择具有强烈的功利性;同时由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向学的动力等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一般都把精力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通识教育课程形同虚设。
2.时间保证问题。在本科可资借鉴的做法中,国内著名高校在低年级进行1—2年的通识教育,不分专业类别。而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尚无成熟的可资借鉴的做法。本科做法显然不适合高职的三年的学制设置,三年级即进入企业实行就业实习一体化。短短两年时间专业的学习任务已经相当繁重。如何保证通识教育的时间成为一个首要的突出问题。
3.内容选择问题,即学习内容。通识教育以文化传承、自然、科技、、环境科学、历史、哲学等为主要教育内容,这一点高职与本科院校并无多大区别。区别在课程设置上,国内许多学者一般认为精英院校应该传授经典文化,大众院校应该传授普遍知识。现在,外语、两课、计算机、军事、体育成为我国所有高校的普遍现象。因此国内许多重点高校开始加强经典教育,那么高职通识教育的内容及其课程设置应如何界定就构成了通识教育的另一个大问题。
4.组织实施问题,即院系通识教育特色与形成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之间的矛盾问题。国内多数高职院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还是采取一般课程的管理方式——由教务处统一管理,外语、两课、计算机、军事、体育成为通识教育主要课程,其他则以选修课的形式由学生自由决定,各系具体负责教学任务。此种做法的积极之处在于以学分制的形式确定了具体的学习内容,其不足之处也非常明显,虽然有利于发挥系一级的积极性,但是也可能导致各院系各自为政、量力而行的弊端,院系通识教育特色与形成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之间存在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学生所学的内容五花八门,无法训练学生的心智,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对策
1.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为平台加强与校企合作单位联动渗透,加强对院系教育主体专业教师尤其是学工管理部门的培训教育,达成通识教育共识。通过联动渗透尤其是就业反馈更容易使广大专业教师认识到高职教育目标已从单纯针对职业岗位扩展到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并着眼于劳动者的整个职业生涯。必须把当前与长远结合起来,既要实施专业教育,把学生培养成能胜任某种职业的人,又要实施专业教育,为其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小集中大分散保证通识教育的时间。在订单培养专业中第一学年专业教育内容相对较少,相对应实行通识教育时间可以相对集中,同时学生选修课程集中在晚上进行,通识教育自选为限选课的形式确定一些通识教育内容,集中学习;二年级、三年级则以指导选修与专题讲座形式保证通识教育时间。因此高职通识教育应当也可以贯穿两年半的时间内。
3.整合三大教育资源而非另起炉灶解决通识教育师资问题。外语、两课、计算机、军事、体育等专业老师加强学习,成为通识教育师资。以选修课、讲座方式让部分优秀专业老师成为共享资源。在我国许多高职院校,院系学工部门从事学生管理而非专业培养,因此往往可以成为院系通识教育的设计者、执行者,加强对院系学工部门管理者的教育成为建设通识教育师资的不错选择。我院部分订单培养专业采取这一做法,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4.以少而精的经典文化作为通识教育的平台,融合普遍知识,构建高职通识教育知识体系而非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杨莉,孙海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关键词: 高职院系视角 通识教育 问题与对策
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生对象必须具有创新精神,这样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也理当如此。在我国,伴随着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推进,高职教育存在弱化通识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的倾向。通识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识教育,源于中国古代“君子不器”的教育观念,在古希腊称之为自由教育,又称“通才教育”。它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以文化传承、科技、环境科学、哲学等为主要教育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
目前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中逐渐引起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关注,工作者已经就通识教育的发展演变、社会背景、组织实施体制、教育内容、教育的对象等诸多问题达成共识和推广。本文就高职院系这一具体执行者层面进行探讨,需要指出的是这一问题与解决的方法在订单培养专业尤其突出。
一、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1.有无问题,即通识教育的共识问题。在我国,专业教育观念、职业能力培养根深蒂固,高职院校领导、教师对实施通识教育产生抵触情绪。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与任职标准过于偏向科研能力而忽视教学能力,因此尽管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热情很高,但院系一级的专业教师实施通识教育处于自发的状态影响的范围和层面是极其有限的。
高职教师知识结构过于专业,且强调建设双师型教师,要求在专业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并已经从事专业教育多年的专业教师担任与其本身知识结构完全不相称的通识教育课程,即通识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从教育对象看,学生由于就业等复杂的社会因素影响,其学习内容的选择具有强烈的功利性;同时由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向学的动力等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一般都把精力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通识教育课程形同虚设。
2.时间保证问题。在本科可资借鉴的做法中,国内著名高校在低年级进行1—2年的通识教育,不分专业类别。而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尚无成熟的可资借鉴的做法。本科做法显然不适合高职的三年的学制设置,三年级即进入企业实行就业实习一体化。短短两年时间专业的学习任务已经相当繁重。如何保证通识教育的时间成为一个首要的突出问题。
3.内容选择问题,即学习内容。通识教育以文化传承、自然、科技、、环境科学、历史、哲学等为主要教育内容,这一点高职与本科院校并无多大区别。区别在课程设置上,国内许多学者一般认为精英院校应该传授经典文化,大众院校应该传授普遍知识。现在,外语、两课、计算机、军事、体育成为我国所有高校的普遍现象。因此国内许多重点高校开始加强经典教育,那么高职通识教育的内容及其课程设置应如何界定就构成了通识教育的另一个大问题。
4.组织实施问题,即院系通识教育特色与形成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之间的矛盾问题。国内多数高职院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还是采取一般课程的管理方式——由教务处统一管理,外语、两课、计算机、军事、体育成为通识教育主要课程,其他则以选修课的形式由学生自由决定,各系具体负责教学任务。此种做法的积极之处在于以学分制的形式确定了具体的学习内容,其不足之处也非常明显,虽然有利于发挥系一级的积极性,但是也可能导致各院系各自为政、量力而行的弊端,院系通识教育特色与形成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之间存在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学生所学的内容五花八门,无法训练学生的心智,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对策
1.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为平台加强与校企合作单位联动渗透,加强对院系教育主体专业教师尤其是学工管理部门的培训教育,达成通识教育共识。通过联动渗透尤其是就业反馈更容易使广大专业教师认识到高职教育目标已从单纯针对职业岗位扩展到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并着眼于劳动者的整个职业生涯。必须把当前与长远结合起来,既要实施专业教育,把学生培养成能胜任某种职业的人,又要实施专业教育,为其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小集中大分散保证通识教育的时间。在订单培养专业中第一学年专业教育内容相对较少,相对应实行通识教育时间可以相对集中,同时学生选修课程集中在晚上进行,通识教育自选为限选课的形式确定一些通识教育内容,集中学习;二年级、三年级则以指导选修与专题讲座形式保证通识教育时间。因此高职通识教育应当也可以贯穿两年半的时间内。
3.整合三大教育资源而非另起炉灶解决通识教育师资问题。外语、两课、计算机、军事、体育等专业老师加强学习,成为通识教育师资。以选修课、讲座方式让部分优秀专业老师成为共享资源。在我国许多高职院校,院系学工部门从事学生管理而非专业培养,因此往往可以成为院系通识教育的设计者、执行者,加强对院系学工部门管理者的教育成为建设通识教育师资的不错选择。我院部分订单培养专业采取这一做法,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4.以少而精的经典文化作为通识教育的平台,融合普遍知识,构建高职通识教育知识体系而非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杨莉,孙海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