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针对城市道路与桥梁的防水问题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城市道路防水技术和道桥结构防水对策,并对若干对策建议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城市道路与桥梁;防水
Abstract: the author for city road and bridge waterproof does some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mainly includes city road waterproof technology and structure lengths waterproof countermeasures, and some proposal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he city road and bridge; waterproof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道路与桥梁建设的飞快发展,重视和增强城市道桥路面的防水能力显得尤为关键的。我国几乎所有的道路桥梁在设计中都考虑到防水的问题,但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路面会出现网裂等现象。目前,道桥路面防水的基本思路是:为了有效提高抗渗水能力,在沥青面层中加入土工织物;通过改善集料的级配使路面基层具有透水能力,排水基层厚度的确定主要依据水力计算;合理配置基层结构,建立完善的渗入水排出通道,从而解决防渗水问题。
1城市道路防水技术
1.1提高道路的防、排水能力
提高阻止雨、雪水渗入的能力,方法是在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上设土工布防水层这种方法,土工布防水层要采用二油一布的形式.由于各种原因所产生的水渗入到面层以后,要使其迅速排出,就需要增强基层综合排水能力,要求基层有足够的孔隙率以供排水之需与建立完整的排水通道.通过调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级配组合,使它不但能够满足作为受力基层的力学性能,而且具有足够的排渗入水能力.建立排水通道,在水泥稳定碎石下加设级配碎石层,让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渗下来的水能够及时排出路面。
1.2使用土工布防水层
乳化沥青防水层虽然能有效地提高路面的防渗能力,但是很难达到日益提高的交通量对路面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网裂等病害出现在路面上以后,乳化沥青防水层也就丧失了它的作用.在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与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的中间加设土工布防水层,把沥青混凝土面层做成“有机玻璃”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面层的抗裂能力,使防水层的有效性得到保证.下乳化沥青层的作用是填充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的表面空隙,能够保证土工织物与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粘结密实牢固。由于粗粒式沥青混凝土表面已经相当平整并且已经有了沥青,所以这层乳化沥青用快裂型乳化沥青比较适宜,同时这样也有利于随即铺设土工织物。土工织物采用的纤维织物最好是结构比较稀的那种,这样既能保证上下层乳化沥青形成一体,又具有“加筋”性能,防止面层网裂。
在下乳化沥青层与土工织物铺设完后,应随即用慢裂型乳化沥青撒布,这样能够保证整体性和防水性及与随后要铺设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的结合,20~40分钟后撒中砂或者石屑,使上下乳化沥青层有效结合,包裹土工织物并让砂粒嵌入土工织物孔内 。
1.3采用透水性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水泥高速水泥稳定碎石的级配,应在组成级配试验时充分考虑到排水性的要求。总的原则是在级配符合基层施工规范要求的同时作如下调整:减少4.75nm以下的细料(<10%),集粒应选用洁净、坚硬而耐久的碎石,其压碎值应不大于30%,最大粒径20cm或25cm且保证不超过层厚的2/3,使级配的基层渗透系数>300m/d。为了确保可靠性,还应作常水头或变水头试验。
2道桥结构防水对策
2.1桥面防水涂料的优选
(1)聚氨酯弹性防水涂料
以聚氨脂为主体,配合其他材料组合而成,固化后形成富有弹性的橡胶状防水层。其优点是耐高温、涂料自身的防水性能好,耐老化性能好;缺点是对基层干燥度的要求高,与沥青混合料的亲和性差,易出现层间分离,致使沥青铺装脱落,而且造价较高。因此,无论是从防水效果,还是从使用成本来看都不足取。
(2)环氧胶乳防水涂料
为环氧树脂乳液和氯丁胶乳的混合体。其特点是与水泥混凝土的亲和性好,有延展性,造价适中;但与沥青混合料的亲和性差,易出现沥青混凝土的拥包、脱落。可以用作边梁外侧的涂层以及下部结构的防水涂层。
(3)阳离子氯丁胶乳沥青防水涂料
主要成分为氯丁胶乳、石油沥青和水以及配套材料.对基层的干燥度要求低,能适应气温较低季节施工,雨季施工时必须在施工后10h内无雨,否则应补涂.目前这种材料的耐高温性能稍差,对水泥混凝土面层的附着力不够稳定,而且完全人工操作,施工工期较长。
2.2城市道路防水对策
1)要建立完善的路面渗入水排出系统即排水通道,并在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和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间加设土工布防水层,使渗入基层内的水在基层横坡的作用下经低的一侧流到排水沟或设有渗水孔的路肩墙内,从而将水彻底排出路面基层;
2)土基如果是透水性极好的砂性土等,可不设立专门的排水通道,水可直接通过基层向下排入土基;
3)如土基不允许水侵入、透水性不良和旧路面补强时,均应设渗水的排出通道;
4)如道路的挡土墙采用片石或预制块浆砌而形成,必须设置泄水孔以便于排水;
3若干对策建议
3.1改进我国桥梁防水结构设计
应充分认识到桥梁结构自防水是解决桥面漏水的症结所在,要重视、加强和提高混凝土自防水功能。在混凝土材料上,要提高本身的密实程度,抑制和减少混凝土内部孔隙的产生,堵塞和杜绝渗水的通道,使外部水分无法渗入材料的内部。同时对混凝土外加剂也应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桥梁施工中采用早强剂,从而产生大量水化热,造成混凝土干缩裂缝及徐变次应力等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
3.2要重视桥梁结构安全度和耐久性的研究
在我国沿海地区,空气中含氯化钠成分较高,同时北方城市冬天消除桥面积雪采取洒盐方式(新型环保型的融雪剂亦含氯离子成分),当结构开裂后,内部钢筋容易受氯离子侵蚀。因此应从总体上提高混凝土的品质,积极采用高性能混凝土,以达到桥梁结构高耐久性、高强度的目的。提高结构防水性能的同時,也应重视和加强对现有混凝土桥梁的维修养护工作。
3.3要重视桥梁结构防水材料的研究
积极研制和开发适合城市道路和桥梁结构防水的专用的材料,开发出适应其工作环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优良的防水性、延伸性、抗裂性,能适应车辆荷载、温度变化等作用的防水材料。此一类防水专用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热、耐寒性能,能适应较大的温度变化;具有良好的粘接性、抗剪切性和抗疲劳性;使桥梁防水材料与桥梁主梁混凝土和桥面铺装间有可靠的联接;施工工艺简单,便于掌握,造价适中,运输和储存方便。
4结论
总之,我们必须重视城市道路和桥梁防水技术的标准化建设,发挥科研、材料、设计、施工、管理等各方面的作用。掌握道路和桥梁防水构造,提高道桥防水技术,已经是未来道桥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抓好道路防水技术的施工要点,是保证道路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穆祥纯.城市桥梁结构防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第十四届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J].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2]穆祥纯.我国城市桥梁结构防水技术综述[J].中国建筑防水,2001(2).
关键词:城市道路与桥梁;防水
Abstract: the author for city road and bridge waterproof does some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mainly includes city road waterproof technology and structure lengths waterproof countermeasures, and some proposal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he city road and bridge; waterproof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道路与桥梁建设的飞快发展,重视和增强城市道桥路面的防水能力显得尤为关键的。我国几乎所有的道路桥梁在设计中都考虑到防水的问题,但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路面会出现网裂等现象。目前,道桥路面防水的基本思路是:为了有效提高抗渗水能力,在沥青面层中加入土工织物;通过改善集料的级配使路面基层具有透水能力,排水基层厚度的确定主要依据水力计算;合理配置基层结构,建立完善的渗入水排出通道,从而解决防渗水问题。
1城市道路防水技术
1.1提高道路的防、排水能力
提高阻止雨、雪水渗入的能力,方法是在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上设土工布防水层这种方法,土工布防水层要采用二油一布的形式.由于各种原因所产生的水渗入到面层以后,要使其迅速排出,就需要增强基层综合排水能力,要求基层有足够的孔隙率以供排水之需与建立完整的排水通道.通过调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级配组合,使它不但能够满足作为受力基层的力学性能,而且具有足够的排渗入水能力.建立排水通道,在水泥稳定碎石下加设级配碎石层,让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渗下来的水能够及时排出路面。
1.2使用土工布防水层
乳化沥青防水层虽然能有效地提高路面的防渗能力,但是很难达到日益提高的交通量对路面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网裂等病害出现在路面上以后,乳化沥青防水层也就丧失了它的作用.在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与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的中间加设土工布防水层,把沥青混凝土面层做成“有机玻璃”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面层的抗裂能力,使防水层的有效性得到保证.下乳化沥青层的作用是填充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的表面空隙,能够保证土工织物与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粘结密实牢固。由于粗粒式沥青混凝土表面已经相当平整并且已经有了沥青,所以这层乳化沥青用快裂型乳化沥青比较适宜,同时这样也有利于随即铺设土工织物。土工织物采用的纤维织物最好是结构比较稀的那种,这样既能保证上下层乳化沥青形成一体,又具有“加筋”性能,防止面层网裂。
在下乳化沥青层与土工织物铺设完后,应随即用慢裂型乳化沥青撒布,这样能够保证整体性和防水性及与随后要铺设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的结合,20~40分钟后撒中砂或者石屑,使上下乳化沥青层有效结合,包裹土工织物并让砂粒嵌入土工织物孔内 。
1.3采用透水性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水泥高速水泥稳定碎石的级配,应在组成级配试验时充分考虑到排水性的要求。总的原则是在级配符合基层施工规范要求的同时作如下调整:减少4.75nm以下的细料(<10%),集粒应选用洁净、坚硬而耐久的碎石,其压碎值应不大于30%,最大粒径20cm或25cm且保证不超过层厚的2/3,使级配的基层渗透系数>300m/d。为了确保可靠性,还应作常水头或变水头试验。
2道桥结构防水对策
2.1桥面防水涂料的优选
(1)聚氨酯弹性防水涂料
以聚氨脂为主体,配合其他材料组合而成,固化后形成富有弹性的橡胶状防水层。其优点是耐高温、涂料自身的防水性能好,耐老化性能好;缺点是对基层干燥度的要求高,与沥青混合料的亲和性差,易出现层间分离,致使沥青铺装脱落,而且造价较高。因此,无论是从防水效果,还是从使用成本来看都不足取。
(2)环氧胶乳防水涂料
为环氧树脂乳液和氯丁胶乳的混合体。其特点是与水泥混凝土的亲和性好,有延展性,造价适中;但与沥青混合料的亲和性差,易出现沥青混凝土的拥包、脱落。可以用作边梁外侧的涂层以及下部结构的防水涂层。
(3)阳离子氯丁胶乳沥青防水涂料
主要成分为氯丁胶乳、石油沥青和水以及配套材料.对基层的干燥度要求低,能适应气温较低季节施工,雨季施工时必须在施工后10h内无雨,否则应补涂.目前这种材料的耐高温性能稍差,对水泥混凝土面层的附着力不够稳定,而且完全人工操作,施工工期较长。
2.2城市道路防水对策
1)要建立完善的路面渗入水排出系统即排水通道,并在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和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间加设土工布防水层,使渗入基层内的水在基层横坡的作用下经低的一侧流到排水沟或设有渗水孔的路肩墙内,从而将水彻底排出路面基层;
2)土基如果是透水性极好的砂性土等,可不设立专门的排水通道,水可直接通过基层向下排入土基;
3)如土基不允许水侵入、透水性不良和旧路面补强时,均应设渗水的排出通道;
4)如道路的挡土墙采用片石或预制块浆砌而形成,必须设置泄水孔以便于排水;
3若干对策建议
3.1改进我国桥梁防水结构设计
应充分认识到桥梁结构自防水是解决桥面漏水的症结所在,要重视、加强和提高混凝土自防水功能。在混凝土材料上,要提高本身的密实程度,抑制和减少混凝土内部孔隙的产生,堵塞和杜绝渗水的通道,使外部水分无法渗入材料的内部。同时对混凝土外加剂也应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桥梁施工中采用早强剂,从而产生大量水化热,造成混凝土干缩裂缝及徐变次应力等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
3.2要重视桥梁结构安全度和耐久性的研究
在我国沿海地区,空气中含氯化钠成分较高,同时北方城市冬天消除桥面积雪采取洒盐方式(新型环保型的融雪剂亦含氯离子成分),当结构开裂后,内部钢筋容易受氯离子侵蚀。因此应从总体上提高混凝土的品质,积极采用高性能混凝土,以达到桥梁结构高耐久性、高强度的目的。提高结构防水性能的同時,也应重视和加强对现有混凝土桥梁的维修养护工作。
3.3要重视桥梁结构防水材料的研究
积极研制和开发适合城市道路和桥梁结构防水的专用的材料,开发出适应其工作环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优良的防水性、延伸性、抗裂性,能适应车辆荷载、温度变化等作用的防水材料。此一类防水专用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热、耐寒性能,能适应较大的温度变化;具有良好的粘接性、抗剪切性和抗疲劳性;使桥梁防水材料与桥梁主梁混凝土和桥面铺装间有可靠的联接;施工工艺简单,便于掌握,造价适中,运输和储存方便。
4结论
总之,我们必须重视城市道路和桥梁防水技术的标准化建设,发挥科研、材料、设计、施工、管理等各方面的作用。掌握道路和桥梁防水构造,提高道桥防水技术,已经是未来道桥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抓好道路防水技术的施工要点,是保证道路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穆祥纯.城市桥梁结构防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第十四届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J].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2]穆祥纯.我国城市桥梁结构防水技术综述[J].中国建筑防水,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