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冶金炼钢企业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在生产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高温高压介质,生产节奏也很快,且许多生产和检修作业是在有限空间中进行的,有许多因素都具有高风险性。随着近年来冶金炼钢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增多,其预防工作越来越重要。本文对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其預防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减少有限空间作业的发生频率。
[关键词]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原因;预防方法
中图分类号:T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8-0254-01
在冶金炼钢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有限空间作业,如电炉渣坑的清卫、连铸旋流池内清淤等。如果对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不当,就会引起中毒、窒息等安全事故。为确保也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进行,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预防。
一、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原因
(一)检修信息的沟通不顺畅
比如,在2012年某冶金炼钢企业在对煤气脱硫废热锅炉进行检修时,先由车间负责安全的人员对锅炉内的含氧量进行检测,并同时对可燃性气体进行检测,然后由维修人员进入管道腐蚀引起塌陷的锅炉中进行检修。此时,车间安全管理人员离开现场,在对塌陷部分进行切割后,维修人员从废热锅炉中出来,其发现在切割部位存在残留的硫磺并开始燃烧。随后,维修人员向锅炉中通入氨气企图消灭余火,在其关闭氨气的阀门后就离开检修现场。而在车间安全管理员回到检修现场后,由于对检修人员的行为不知情,便独自进入锅炉中对切割情况进行检查,结果车间安全员窒息而亡。这一事故就是因为车间安全管理人员与检修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不顺畅导致的,车间安全员在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就进入有限空间,检修人员没有意识到关闭氨气阀门后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没有对检修现场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二)氩气窒息施救不当
某炼钢厂的电渣炉车间进行抽水作业,作业对象的地坑为20平方米,深度为1.85米的电渣炉电极升降室。在抽水过程中,炼钢厂安排专业的电工对潜水泵进行维修,结果发现电工倒在地坑中。施救人员以为电工是触电倒地的,所以立即将电源切断,但有8名施救人员却因此而失去生命。在此事故中,主要是因为电工和施救人员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没有对其中的含氧量进行检测,盲目进入缺氧的有限空间导致8人死亡。而施救人员对事故没有做出准确的判断,电工倒地本身属于窒息事故,但施救人员却以触电事故进行处理,这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另外,电极升降室中的地坑中有积水,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得到根治,这是因为炼钢厂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的。
(三)转炉煤气引起的事故
在对某钢铁厂的煤气管道进行施工时,1号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处于运行状态,2号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属于在建工程,两者共同使用一个煤气柜。在建的2号转炉煤气回收系统还不具备回收条件,但施工人员却将煤气管道中的盲板割除掉,管道中的U型水封本身具有阻断功能,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却出现漏水现象,导致其阻断功能受到影响。于是,转炉煤气通过煤气柜击穿U型水封和其他阀门,使得在2号转炉煤气回收管道中充满煤气,并从不同的部位溢出来。在2号转炉砌炉中,21名施工人员因为煤气中毒而死亡。在此事故中,根本原因在于施工人员割除了煤气管道中的盲板,以至于转炉煤气不受控制,导致煤气泄漏到在建的转炉煤气回收系统的转炉区域中,而相关单位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控不到位,没有发现施工人员的违规作业,交叉作业不在有效的控制范围内,才会引起如此重大的安全事故。
二、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预防方法
(一)加大对作业现场的监管力度
有限空间作业中涉及到的危险性因素比较多,比如,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足、安全意识薄弱等,都会增加施工人员的危险;气体置换不彻底导致气体混杂、在管道内遗留有毒、有害、窒息性气体,或者有限空间中的含氧量不足等,都是容易引发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危险性环境因素;对作业现场的监管不到位、没有配备完整的安全措施、安全监管网络有缺陷等,是引发事故的管理因素。因此,作业单位应加强对作业现场的管理,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由施工方对作业现场进行管控。冶金炼钢企业一般会将有限空间作业外包给其他单位来完成,在其发包前,应对承包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并与承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同时,在协议中要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加强对作业现场的监督管理,对于实施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要对其进行安全培训,并提升其专业技能,在培训合格后才能允许其到有限空间开展作业。第二,建立完善的现场安全监管网络,外包出去的有限空间作业,在正式开展作业前,要明确现场管理人员、监护人员、作业地点属地管理单位监护人的职责。而非外包的有限空间作业,则应该在作业前确定好现场负责人,并安排专门的人员对作业过程进行监督。
(二)确保施救的安全
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各种事故中,许多伤亡都是在施救过程中造成的,这主要是因为施救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事故单位的应急预案又没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结果就会扩大事故的影响范围。因此,在对有限空间作业事故进行施救时,首先应确保施救人员的安全。比如,针对中毒窒息的情况,应该根据作业的特点,对作业现场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配置相关的应急救援设施,包括通风设备、防毒面具、吸氧器等。同时,作业单位应对操作人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展开全面的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救援方法。当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出现中毒窒息事故时,能够及时的对事故进行控制,避免造成人员死亡。
(三)对气体置换过程进行控制
气体置换过程是引发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为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就需要对气体置换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首先,在有限空间内,要将有毒、有害、窒息性气体所在的管路断开,包括高温蒸汽管线、煤气管线、氮气管线等。同时,要在电气系统外挂上警示牌,并对其进行可靠断开处理。其次,要保持有限空间内良好的通风,经常对其通风换气。如果有限空间中的条件允许,则可采用机械通风,也可以通过压缩空气进行通风,使空间内的空气能够产生对流,将氧气含量控制在19.5%-23.5%。最后,要控制好有限空间内的温度,对其进行适当的降温处理。要将与有限空间连接的高温蒸汽管线断开,利用排风扇或者压缩空气通风,时空间内的空气保持畅通,有限空间内的温度应与人体温度相适应,或者将其降至室温。为作业人员配备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以防有限空间内高空作业发生坠落事故、用电作业发生触电事故。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限空间作业本身带有一定的危险性,为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就需要加大对作业现场的监管力度、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施救工作,并对气体置换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所以,只有全方位的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问题进行控制,才能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有限空间典型事故教训分析——要确保安全知识和应急救援方法掌握到位[J].安全与健康(上半月版),2015,(11):15-16.
[2] 王乐.从“10·28”事故看有限空间作业管理[J].现代职业安全,2016,(7):100-102.
[3] 汪圣华,张金锋,王海龙等.有限空间危险气体检测分析公益技术服务平台[J].中国科技成果,2014,(23):0-0.
[4]国家安监局大检查,超七成造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违规[J].中华纸业,2016,37(11):9-9.
[5] 赵原.如何杜绝有限空间作业事故--访国家安监总局专家组轻工烟草纺织专业副组长李忠祥[J].劳动保护,2016,(8):44-47.
[关键词]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原因;预防方法
中图分类号:T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8-0254-01
在冶金炼钢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有限空间作业,如电炉渣坑的清卫、连铸旋流池内清淤等。如果对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不当,就会引起中毒、窒息等安全事故。为确保也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进行,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预防。
一、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原因
(一)检修信息的沟通不顺畅
比如,在2012年某冶金炼钢企业在对煤气脱硫废热锅炉进行检修时,先由车间负责安全的人员对锅炉内的含氧量进行检测,并同时对可燃性气体进行检测,然后由维修人员进入管道腐蚀引起塌陷的锅炉中进行检修。此时,车间安全管理人员离开现场,在对塌陷部分进行切割后,维修人员从废热锅炉中出来,其发现在切割部位存在残留的硫磺并开始燃烧。随后,维修人员向锅炉中通入氨气企图消灭余火,在其关闭氨气的阀门后就离开检修现场。而在车间安全管理员回到检修现场后,由于对检修人员的行为不知情,便独自进入锅炉中对切割情况进行检查,结果车间安全员窒息而亡。这一事故就是因为车间安全管理人员与检修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不顺畅导致的,车间安全员在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就进入有限空间,检修人员没有意识到关闭氨气阀门后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没有对检修现场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二)氩气窒息施救不当
某炼钢厂的电渣炉车间进行抽水作业,作业对象的地坑为20平方米,深度为1.85米的电渣炉电极升降室。在抽水过程中,炼钢厂安排专业的电工对潜水泵进行维修,结果发现电工倒在地坑中。施救人员以为电工是触电倒地的,所以立即将电源切断,但有8名施救人员却因此而失去生命。在此事故中,主要是因为电工和施救人员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没有对其中的含氧量进行检测,盲目进入缺氧的有限空间导致8人死亡。而施救人员对事故没有做出准确的判断,电工倒地本身属于窒息事故,但施救人员却以触电事故进行处理,这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另外,电极升降室中的地坑中有积水,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得到根治,这是因为炼钢厂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的。
(三)转炉煤气引起的事故
在对某钢铁厂的煤气管道进行施工时,1号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处于运行状态,2号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属于在建工程,两者共同使用一个煤气柜。在建的2号转炉煤气回收系统还不具备回收条件,但施工人员却将煤气管道中的盲板割除掉,管道中的U型水封本身具有阻断功能,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却出现漏水现象,导致其阻断功能受到影响。于是,转炉煤气通过煤气柜击穿U型水封和其他阀门,使得在2号转炉煤气回收管道中充满煤气,并从不同的部位溢出来。在2号转炉砌炉中,21名施工人员因为煤气中毒而死亡。在此事故中,根本原因在于施工人员割除了煤气管道中的盲板,以至于转炉煤气不受控制,导致煤气泄漏到在建的转炉煤气回收系统的转炉区域中,而相关单位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控不到位,没有发现施工人员的违规作业,交叉作业不在有效的控制范围内,才会引起如此重大的安全事故。
二、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预防方法
(一)加大对作业现场的监管力度
有限空间作业中涉及到的危险性因素比较多,比如,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足、安全意识薄弱等,都会增加施工人员的危险;气体置换不彻底导致气体混杂、在管道内遗留有毒、有害、窒息性气体,或者有限空间中的含氧量不足等,都是容易引发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危险性环境因素;对作业现场的监管不到位、没有配备完整的安全措施、安全监管网络有缺陷等,是引发事故的管理因素。因此,作业单位应加强对作业现场的管理,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由施工方对作业现场进行管控。冶金炼钢企业一般会将有限空间作业外包给其他单位来完成,在其发包前,应对承包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并与承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同时,在协议中要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加强对作业现场的监督管理,对于实施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要对其进行安全培训,并提升其专业技能,在培训合格后才能允许其到有限空间开展作业。第二,建立完善的现场安全监管网络,外包出去的有限空间作业,在正式开展作业前,要明确现场管理人员、监护人员、作业地点属地管理单位监护人的职责。而非外包的有限空间作业,则应该在作业前确定好现场负责人,并安排专门的人员对作业过程进行监督。
(二)确保施救的安全
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各种事故中,许多伤亡都是在施救过程中造成的,这主要是因为施救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事故单位的应急预案又没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结果就会扩大事故的影响范围。因此,在对有限空间作业事故进行施救时,首先应确保施救人员的安全。比如,针对中毒窒息的情况,应该根据作业的特点,对作业现场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配置相关的应急救援设施,包括通风设备、防毒面具、吸氧器等。同时,作业单位应对操作人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展开全面的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救援方法。当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出现中毒窒息事故时,能够及时的对事故进行控制,避免造成人员死亡。
(三)对气体置换过程进行控制
气体置换过程是引发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为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就需要对气体置换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首先,在有限空间内,要将有毒、有害、窒息性气体所在的管路断开,包括高温蒸汽管线、煤气管线、氮气管线等。同时,要在电气系统外挂上警示牌,并对其进行可靠断开处理。其次,要保持有限空间内良好的通风,经常对其通风换气。如果有限空间中的条件允许,则可采用机械通风,也可以通过压缩空气进行通风,使空间内的空气能够产生对流,将氧气含量控制在19.5%-23.5%。最后,要控制好有限空间内的温度,对其进行适当的降温处理。要将与有限空间连接的高温蒸汽管线断开,利用排风扇或者压缩空气通风,时空间内的空气保持畅通,有限空间内的温度应与人体温度相适应,或者将其降至室温。为作业人员配备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以防有限空间内高空作业发生坠落事故、用电作业发生触电事故。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限空间作业本身带有一定的危险性,为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就需要加大对作业现场的监管力度、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施救工作,并对气体置换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所以,只有全方位的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问题进行控制,才能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有限空间典型事故教训分析——要确保安全知识和应急救援方法掌握到位[J].安全与健康(上半月版),2015,(11):15-16.
[2] 王乐.从“10·28”事故看有限空间作业管理[J].现代职业安全,2016,(7):100-102.
[3] 汪圣华,张金锋,王海龙等.有限空间危险气体检测分析公益技术服务平台[J].中国科技成果,2014,(23):0-0.
[4]国家安监局大检查,超七成造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违规[J].中华纸业,2016,37(11):9-9.
[5] 赵原.如何杜绝有限空间作业事故--访国家安监总局专家组轻工烟草纺织专业副组长李忠祥[J].劳动保护,2016,(8):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