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常态带来新机遇,随着2015年帷幕的缓缓开启,产业集聚在全国版图下呈现千船竞发、各领风骚之势,产业集聚区的强劲引擎作用无疑成为当前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刺激经济增长的一味“猛药”,聚什么、如何聚?也相应地引发新的思考。
从全国这些年发展工业园区的轨迹来看,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散到聚、从引进到输出、从制造到创造这么一个过程。从大环境看,这与这些年国家的开放程度逐步提升和中国市场在国际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息息相关,另外,这些年的工业园区实践也摔了不少“跟头”,吃一堑长一智,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也是一个增益、完善的过程。从产业园区的功能构建上来说,由过去的工业园区、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到现在的产业集聚区,也是因势利导地利用了企业自身的功能构建,企业集中布局,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不仅能够发挥产业链的效益,也能缩减中间生产成本,进而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工业园区的“集聚”性更强,在这方面,河南的产业园区建设在全国走在了前列。
以河南为例,有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河南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8%。透过数据看河南产业集聚变化,深入企业看转型升级风生水起。2009年至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推进,尤其新常态下,产业集聚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综合载体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第一引擎”,扛起了河南工业半边天。
不久前,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透露,2015年河南将重整180个产业集聚区,“要有出有进”,搞得好的可以晋级,个别搞得不好的将退出。这意味着,河南保持多年的180个产业集聚区的格局将被打破。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走过五年时间,从“创业期”过渡到“创新期”,无论是平台建设还是软环境打造都积累了一批宝贵的经验,形如郭庚茂书记透露的这种优胜劣汰的筛选机制的出台也是迟早的事,这可以看做是制度创新的一个具体表现。从带动作用上看,河南首批180个产业集聚区为推动河南向新兴工业大省、工业强省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加快城镇化发展、产城融合提供了强劲的拉动,但是从经济体量和集聚效应上看,发展层次参差不齐、同质化严重、主导产业不明确、招商引资手段滞后、服务举措后续无力等等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加快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重新洗牌”优晋劣退无异是一条明路,这不仅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也是基于河南目前跨越发展阶段战略抉择释放出的一个信号,对于产业集聚区而言,这也意味着今后将一碗水端平,取而代之的公平、公正的考评审核机制,谁也不再持有“尚方宝剑”。从某种程度上看,这可以看做是继每年产业集聚区观摩评选十强、十快、十先进之后激励产业园区发展的又一思路。
产业集聚是城市发展的强劲引擎,招商引资是产业集聚的关键。只有对招商引资形成一个准确的定位,认识到招商引资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方面所发挥的积极功效,才能从总体与全局上把握、协调和控制,进而确保招商引资规范有序地展开。
从时间纵向上来看,工业园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提升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中国的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但是在“野蛮开发”阶段,也留下了不少形如“癌细胞”的问题,如果不重视,将贻害无穷。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产业转移兴起,对发展怀有强烈渴望的中西部地区久旱逢甘霖,迎来了借机发展的新机遇。机遇之下,各地纷纷鸣响招商引资冲锋号,呈现出如火如荼的攻势,但是随着区域间招商引资的竞争日益激烈,地方招商引资的弊端和误区也开始涌现,具体来看,表现在土地流失、行政招商成本加剧、服务举措后续乏力等等方面。
招商引资是个技术活,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招商引资涉及诸如决策机制、投资环境、服务举措等方方面面的复杂因素。这些因素综合良性作用才能起到理想的引资效果,否则任何一方面兼顾不到,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使招商引资事倍功半。
产业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群雄逐鹿的阶段,地方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引进来”和“走出去”双管齐下,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日益加快,招商引资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从横向来看,发展是一个趋同的过程,随着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地方的投资环境的层次性分化逐步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单靠打环境牌、政策牌的作用就不是很理想了。面对“狼多肉少”的境况,只有活学活用十八般兵器、出奇招才能从残酷的区域间招商引资竞争中脱颖而出。
招商引资模式一变天地宽,针对目前招商引资的发展趋势,招商引资要注重6个转变:由“政策招商”转变为“产业招商”,即由过去单纯的优惠政策吸引招商转变成现在的细化到各产业的针对性招商。由“多元招商”转变到“精确招商”,即由过去的大面积撒网到现在的高效率、高精准度的招商。由“政府招商”转变为“企业或中介招商”,即充分发挥与上级各相关部门、各行业协会及中介组织联系密切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他们在招商引资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协调作用、行业带动作用和相关服务作用,展开委托招商活动。由“招商引资”转变到“招商选资”,即重点引进高产值、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突出引进大项目以外,把龙头企业作为考察工作的重要方面,使招商引资工作不仅要招来商,更要招好商。由“推介会招商”转变为“招商引资营销”,即把招商引资工作当作是一个地区的营销,对象则是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土地资源,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由“关注项目、资金”到“注重企业家”,这也是一种观念的转换。招商引资不能眼中只有项目、只有资金,还应放眼于有实力或是最有潜力的企业家,一位好的企业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好项目。
展望新的一年,产业集聚区建设必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新的产业升级革命,但产业集聚之路绝非一路平坦无阻,必须在深刻总结前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华丽嬗变,由“野蛮招商”过渡到“精准招商”阶段,不仅要维持增长速度,更要保障发展质量,在不以GDP论英雄的当下,发展模式才是决定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
不破不立,产业集聚绝非一日之功,其前景绚烂,任重也道远。
责任编辑 王海珍
从全国这些年发展工业园区的轨迹来看,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散到聚、从引进到输出、从制造到创造这么一个过程。从大环境看,这与这些年国家的开放程度逐步提升和中国市场在国际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息息相关,另外,这些年的工业园区实践也摔了不少“跟头”,吃一堑长一智,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也是一个增益、完善的过程。从产业园区的功能构建上来说,由过去的工业园区、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到现在的产业集聚区,也是因势利导地利用了企业自身的功能构建,企业集中布局,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不仅能够发挥产业链的效益,也能缩减中间生产成本,进而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工业园区的“集聚”性更强,在这方面,河南的产业园区建设在全国走在了前列。
以河南为例,有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河南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8%。透过数据看河南产业集聚变化,深入企业看转型升级风生水起。2009年至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推进,尤其新常态下,产业集聚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综合载体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第一引擎”,扛起了河南工业半边天。
不久前,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透露,2015年河南将重整180个产业集聚区,“要有出有进”,搞得好的可以晋级,个别搞得不好的将退出。这意味着,河南保持多年的180个产业集聚区的格局将被打破。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走过五年时间,从“创业期”过渡到“创新期”,无论是平台建设还是软环境打造都积累了一批宝贵的经验,形如郭庚茂书记透露的这种优胜劣汰的筛选机制的出台也是迟早的事,这可以看做是制度创新的一个具体表现。从带动作用上看,河南首批180个产业集聚区为推动河南向新兴工业大省、工业强省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加快城镇化发展、产城融合提供了强劲的拉动,但是从经济体量和集聚效应上看,发展层次参差不齐、同质化严重、主导产业不明确、招商引资手段滞后、服务举措后续无力等等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加快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重新洗牌”优晋劣退无异是一条明路,这不仅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也是基于河南目前跨越发展阶段战略抉择释放出的一个信号,对于产业集聚区而言,这也意味着今后将一碗水端平,取而代之的公平、公正的考评审核机制,谁也不再持有“尚方宝剑”。从某种程度上看,这可以看做是继每年产业集聚区观摩评选十强、十快、十先进之后激励产业园区发展的又一思路。
产业集聚是城市发展的强劲引擎,招商引资是产业集聚的关键。只有对招商引资形成一个准确的定位,认识到招商引资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方面所发挥的积极功效,才能从总体与全局上把握、协调和控制,进而确保招商引资规范有序地展开。
从时间纵向上来看,工业园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提升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中国的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但是在“野蛮开发”阶段,也留下了不少形如“癌细胞”的问题,如果不重视,将贻害无穷。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产业转移兴起,对发展怀有强烈渴望的中西部地区久旱逢甘霖,迎来了借机发展的新机遇。机遇之下,各地纷纷鸣响招商引资冲锋号,呈现出如火如荼的攻势,但是随着区域间招商引资的竞争日益激烈,地方招商引资的弊端和误区也开始涌现,具体来看,表现在土地流失、行政招商成本加剧、服务举措后续乏力等等方面。
招商引资是个技术活,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招商引资涉及诸如决策机制、投资环境、服务举措等方方面面的复杂因素。这些因素综合良性作用才能起到理想的引资效果,否则任何一方面兼顾不到,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使招商引资事倍功半。
产业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群雄逐鹿的阶段,地方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引进来”和“走出去”双管齐下,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日益加快,招商引资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从横向来看,发展是一个趋同的过程,随着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地方的投资环境的层次性分化逐步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单靠打环境牌、政策牌的作用就不是很理想了。面对“狼多肉少”的境况,只有活学活用十八般兵器、出奇招才能从残酷的区域间招商引资竞争中脱颖而出。
招商引资模式一变天地宽,针对目前招商引资的发展趋势,招商引资要注重6个转变:由“政策招商”转变为“产业招商”,即由过去单纯的优惠政策吸引招商转变成现在的细化到各产业的针对性招商。由“多元招商”转变到“精确招商”,即由过去的大面积撒网到现在的高效率、高精准度的招商。由“政府招商”转变为“企业或中介招商”,即充分发挥与上级各相关部门、各行业协会及中介组织联系密切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他们在招商引资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协调作用、行业带动作用和相关服务作用,展开委托招商活动。由“招商引资”转变到“招商选资”,即重点引进高产值、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突出引进大项目以外,把龙头企业作为考察工作的重要方面,使招商引资工作不仅要招来商,更要招好商。由“推介会招商”转变为“招商引资营销”,即把招商引资工作当作是一个地区的营销,对象则是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土地资源,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由“关注项目、资金”到“注重企业家”,这也是一种观念的转换。招商引资不能眼中只有项目、只有资金,还应放眼于有实力或是最有潜力的企业家,一位好的企业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好项目。
展望新的一年,产业集聚区建设必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新的产业升级革命,但产业集聚之路绝非一路平坦无阻,必须在深刻总结前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华丽嬗变,由“野蛮招商”过渡到“精准招商”阶段,不仅要维持增长速度,更要保障发展质量,在不以GDP论英雄的当下,发展模式才是决定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
不破不立,产业集聚绝非一日之功,其前景绚烂,任重也道远。
责任编辑 王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