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带孩子参观少儿口算、珠算大赛,看到那一个个面对数字像“神”了似的孩子,我和儿子都钦佩极了。回家后,我下决心,把儿子培养成“神算”。什么事不琢磨不知道,一琢磨吓一跳,二、三年的琢磨还真让我想出了不少儿童口算的小诀窍,在这里出来和大家分享。
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必须从口算能力着手。我的体会是念好“基(抓基本)、教(教方法)、练(常训练)”。
1 念好“基”字经
“基”是指基本口算。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口算分为基本口算、一般口算和特殊口算三类。这三类口算以基本口算的内容为主,它是计算的基础,基本口算必须要求熟练,而熟练的程度是指达到“脱口而出”,其它两类口算只要求比较熟练或学会。因此,要注意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 直观表象助口算
从运算形式看,小学低年级的口算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的运算。如9 2的表象:先出示装有9个皮球的盒子,另外再准备2个皮球,让孩子想一想,“应该怎样摆才能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几个皮球?”我根据课本上的操作,对儿子进行一对一的训练,儿子一口回答道:“我从盒子外面的2个皮球中拿1个皮球放进盒子里,盒子里就有10个皮球,外面还有一个,一共11个。”
“太棒了!”我立即表扬了他。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即看到9就想到9和几凑成10的“表象法”在孩子心中建立了。这就说明,孩子口算的准确性有基础了。
○ 理清算理助口算
有了基础,咱还要“谋发展”啊!基本口算的教学,不在于单一的追求口算速度,还要使孩子具备理清算理的能力,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更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因此,我又设计了一套“算理操练”法。例如:学习8 5=13时,要从实际操作入手,让孩子理解:8比10少2,求8与5之和,先把5分成2和3;8 5其实就是8 2 3;最后10 3得13。
我一边和孩子分析,一边用图画形式画出口算8 5=13的思维过程图。在他充分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简缩思维过程,抽象出进位加法的法则:“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再加几。”最后,再引导他想一想“5+8”怎样算。这样,儿子很快就掌握了算理。
○ 说理训练助口算
说理训练是孩子提高口算速度的重要一环,能使他们有效地掌握基本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例如:课本上教到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我就在家里开始训练儿子了。
“13-8等于几?”我问。
“等于5。”儿子一脸不屑。
“是怎样想出来的?”
“减呗!”
“做减法,想加法。”我鼓励他想多种办法:“能不能想出另外的口算方法呢?”最后,我帮助孩子归纳出不同的退位减法,这样反复多次训练,果然提高了孩子口算的速度。
2 念好“教”字经
“教”就是教给孩子口算方法和规律。
当儿子熟练基本口算之后,我们就转入拔高训练了,即寻找口算方法和规律:
(一)用“凑十法”口算。
根据式题的特征,应用定律和性质使运算数据“凑整”:
1.加数“凑整”。
如14 5 6=?启发孩子:几个数相加,如果有几个数相加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把几个数相加。
2.运用减法性质“凑整”。
如50-13-7,启发孩子说出思考过程,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并通过比较,让孩子总结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如果减数的和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把减数先加后再减。这种口算比较简便。
3.连乘中因数“凑整”。
如25×14×4,25与4的积是100,可直接口算出结果是140。
(二)运用“分解法”口算。
就是把题目中的某数“拆开”分别与另一个数运算,如5×32,原式变成5×2×16=10×16=160。
(三)运用一些速算技巧进行口算。
◆ 头差1尾合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乘法速算。即用较大的因数的十位数的平方,减去它的个位数的平方。如:48×52=2500-4=2496。
◆ 采用“基准数”速算。
如623+595+602+600+588可选择600为基数,先把每个数与基准数的差累计起来,再加上基数与项数的积。
(四)熟记常用数据。如:1~20各自然数的平方数等。
4 念好“练”字经
“练”是指口算要经常训练。口算能力的形成,要通过经常性的训练才能实现,且训练要多样化。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的超级训练,瞧瞧,我那儿子,也成了小“神算”了!
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必须从口算能力着手。我的体会是念好“基(抓基本)、教(教方法)、练(常训练)”。
1 念好“基”字经
“基”是指基本口算。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口算分为基本口算、一般口算和特殊口算三类。这三类口算以基本口算的内容为主,它是计算的基础,基本口算必须要求熟练,而熟练的程度是指达到“脱口而出”,其它两类口算只要求比较熟练或学会。因此,要注意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 直观表象助口算
从运算形式看,小学低年级的口算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的运算。如9 2的表象:先出示装有9个皮球的盒子,另外再准备2个皮球,让孩子想一想,“应该怎样摆才能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几个皮球?”我根据课本上的操作,对儿子进行一对一的训练,儿子一口回答道:“我从盒子外面的2个皮球中拿1个皮球放进盒子里,盒子里就有10个皮球,外面还有一个,一共11个。”
“太棒了!”我立即表扬了他。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即看到9就想到9和几凑成10的“表象法”在孩子心中建立了。这就说明,孩子口算的准确性有基础了。
○ 理清算理助口算
有了基础,咱还要“谋发展”啊!基本口算的教学,不在于单一的追求口算速度,还要使孩子具备理清算理的能力,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更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因此,我又设计了一套“算理操练”法。例如:学习8 5=13时,要从实际操作入手,让孩子理解:8比10少2,求8与5之和,先把5分成2和3;8 5其实就是8 2 3;最后10 3得13。
我一边和孩子分析,一边用图画形式画出口算8 5=13的思维过程图。在他充分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简缩思维过程,抽象出进位加法的法则:“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再加几。”最后,再引导他想一想“5+8”怎样算。这样,儿子很快就掌握了算理。
○ 说理训练助口算
说理训练是孩子提高口算速度的重要一环,能使他们有效地掌握基本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例如:课本上教到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我就在家里开始训练儿子了。
“13-8等于几?”我问。
“等于5。”儿子一脸不屑。
“是怎样想出来的?”
“减呗!”
“做减法,想加法。”我鼓励他想多种办法:“能不能想出另外的口算方法呢?”最后,我帮助孩子归纳出不同的退位减法,这样反复多次训练,果然提高了孩子口算的速度。
2 念好“教”字经
“教”就是教给孩子口算方法和规律。
当儿子熟练基本口算之后,我们就转入拔高训练了,即寻找口算方法和规律:
(一)用“凑十法”口算。
根据式题的特征,应用定律和性质使运算数据“凑整”:
1.加数“凑整”。
如14 5 6=?启发孩子:几个数相加,如果有几个数相加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把几个数相加。
2.运用减法性质“凑整”。
如50-13-7,启发孩子说出思考过程,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并通过比较,让孩子总结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如果减数的和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把减数先加后再减。这种口算比较简便。
3.连乘中因数“凑整”。
如25×14×4,25与4的积是100,可直接口算出结果是140。
(二)运用“分解法”口算。
就是把题目中的某数“拆开”分别与另一个数运算,如5×32,原式变成5×2×16=10×16=160。
(三)运用一些速算技巧进行口算。
◆ 头差1尾合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乘法速算。即用较大的因数的十位数的平方,减去它的个位数的平方。如:48×52=2500-4=2496。
◆ 采用“基准数”速算。
如623+595+602+600+588可选择600为基数,先把每个数与基准数的差累计起来,再加上基数与项数的积。
(四)熟记常用数据。如:1~20各自然数的平方数等。
4 念好“练”字经
“练”是指口算要经常训练。口算能力的形成,要通过经常性的训练才能实现,且训练要多样化。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的超级训练,瞧瞧,我那儿子,也成了小“神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