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l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祝福》作为鲁迅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作,不但极具民俗色彩,还具有美学特征。主人公祥林嫂是一个典型悲剧形象。小说叙述的是上个世纪中国最黑暗的时代,鲁迅家乡的一位雇工祥林嫂坎坷的一生。一个年轻勤快的壮劳力被鲁镇人糟蹋,沦为疯疯癫癫的老女人。鲁迅高超的描写生动地展示出那个年代表现出的这个民族文化的糟粕,人性的扭曲。本文针对《祝福》中祥林嫂在“贫困”境遇下的悲剧,进行分析和闡述,来体味《祝福》这部优秀短篇小说的独到魅力。
  一、爱情婚姻的悲剧
  小说地点发生在鲁镇,鲁镇是中国二三十年代社会的缩影。贫穷落后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农村妇女命运日渐悲惨。辛亥革命只推翻了帝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摧毁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所以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之下,依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政权还是掌握在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的手里。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绳索,而农村的劳动妇女所受的压迫最深,痛苦最大。她们不仅没有地位,而且没有人身自由;如果是再嫁寡妇,就更加受人歧视,甚至连劳动和生活的权利也被剥夺了。在那样的境遇下,祥林嫂并没有反抗,这也是她长期狭隘的爱情婚姻价值观导致的。在这样贫穷、落后的环境里,腐朽愚昧不断滋生。祥林嫂的悲剧也就是这个时代的悲剧。
  祥林嫂由于贫困,做童养媳与祥林结婚,丈夫去世后,改嫁生了阿毛,最后丈夫贺老六也因患伤寒去世。祥林嫂一次一次为了生活而做工,爱情婚姻都不由她自己。在这样一个境遇下,祥林嫂的一生更加充满悲剧色彩。妇女始终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民国初年政府颁布的“褒扬条例”中,就有“表彰节烈”的条款。“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礼教观念流毒甚广。鲁迅的《祝福》就是在抨击束缚妇女的封建伦理道德,改变这个病态社会。
  二、社会给予的悲剧
  强大的封建势力从四面八方向祥林嫂重压下来,使得她生活贫困,处世艰难,精神上遭受着无法忍受的巨大痛苦,心灵上得不到片刻安宁。当时的社会是黑暗、冷酷的,人群里充满愚昧和冷漠。祥林嫂以为丧子的悲惨人生能够博得人们的些许同情,她忘了人们的封建意识根深蒂固,什么都没有改变。
  封建宗法之根深蒂固,在人们的眼里,从一而终才是妇女应该做到的事情,而祥林嫂的再嫁也没有让他们改掉对祥林嫂的称呼,祥林嫂一辈子都是祥林嫂。起初,人们对祥林嫂的经历感到同情,但时间会泯灭一切,包括人们的良知,到最后同情都变成了嘲笑、讽刺。甚至人们经常拿祥林嫂的悲惨人生当素材,用来做茶余饭后的笑料。社会上的人们就像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愚昧而缺少良知,他们成为迫害祥林嫂的帮凶。封建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绳索紧紧地束缚祥林嫂,渐渐将她推向深渊。所以,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是一人所为,而是社会的“给予”。
  三、盲目反抗的悲剧
  祥林嫂反抗,为了逃避婆家的难堪虐待,她到地主家帮工;为了反抗婆家的捆绑再嫁,她进行了出格的挣扎;为了摆脱灵魂上的迷信枷锁,她倾其所有到土地庙去捐门槛;临死前大胆地怀疑灵魂的有无。这些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因为她被卖改嫁时的出格反抗是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是受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好女不嫁二男”等封建伦理思想的毒害。她之所以倾其所有到土地庙里捐门槛;临死怀疑鬼神有无,是她听了柳妈的迷信话语,怕死后被锯成两半分给两个男人。因此,她的反抗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抗争,她的抗争是为了做稳奴隶的抗争,她的抗争带有明显的封建迷信色彩。抗争的结果是跳出“苦海”进了“狼窝”,就是怀着这种恐怖走向更加痛苦的深渊。祥林嫂沦为乞丐后,她的遭遇更是凄惨,常常连饭也要不到,最后带着对生的痛苦,对死的恐怖,在鲁镇祝福声中,在遭受了一连串的致命打击、迫害、摧残之下凄然死去。而这时候正是万家欢乐、全家团圆的时候,而祥林嫂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人生的历史舞台,这一结局的安排使祥林嫂的悲剧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更加映射了社会的黑暗,农民阶级、妇女们生活悲惨这一社会现象。
  鲁迅小说完美地承袭并发扬了批判现实主义传统,它以对现实的深刻、精确、艺术的描写,显示了鲁迅不愧为对中国社会把脉最准的伟大思想家、小说家,鲁迅小说绝不以夸张、乖戾来媚俗、邀宠,表现出一派大家风范。《祝福》作为鲁迅小说中的典范之作更是如此,祥林嫂的悲剧不以偶然性为支点,它映射社会,反映社会,控诉社会,描画一个真实的“悲剧”。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材选了大量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教师在指导小学生阅读诗歌的时候可以采用多元联动的方式,以品味语言为抓手,让学生在自主赏析探究和交流分享之中更好地体会现代诗歌的独特艺术特色,感受其抒情性。  一、诵读,品咂语言之美  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情感地诵读诗歌,在诵读中品味诗歌语言之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现代诗歌的分行,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分行对于诗
小组合作学习顺应时代潮流,是新课程改革向我们老师指出的一个新的方向,它也必将成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也因为“新”,所以还有很多不适应之处。唯有通过深入的实践、深刻的反思,方可寻求一条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最佳路径”。  一、且行且反思  教学《诺贝尔》一课,我对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做了一些改变,在几个教学环节中设计了小组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彼此争论
《丑小鸭》是语文课本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之一,故事性强,哲理性强,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一些人生哲理,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性格,陶冶学生情操,因而,对《丑小鸭》这篇课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十分重要,有助于在提升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教育学生学习做人处事。  一、注重《丑小鸭》课文中汉字的教学  小学教学的重点是教授学生识字,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含义,体会文章情感,了解文章哲理,从而达到提
期刊
一、语用学与戏剧教学的密切联系  语用学也叫语言实用学,是研究语言运用及其规律的学科。它从说写者和听读者的不同角度研究特定语境中的特定话语。语用学理论认为,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学生通过书面阅读与作者进行交流,最终达到理解,并在理解中增加知识,提高能力的一种过程。  戏剧不同于其它文学体裁,它可以直接搬上舞台。在舞台上,演员的表情、语气、语调可以让观众直接感知戏剧语言。而课本中的戏剧剧本无法
期刊
巧借多种冲突是提升互动品质的重要途径。这里的冲突是指发生在同一教学时空中两个或两个以上言语主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互相对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言语主体因为冲突,引发激烈的言语交锋,使参与表达的意识更强烈,思维更迅捷,从而提升互动的深度、广度和效度。  一、巧借认知冲突,提升互动深度  人的认知结构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当新旧认知产生冲突时,曾经的平衡就会随之被打破,继而产生强烈的认知驱动
上课铃晌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rn老
《林黛玉进贾府》出自我国四大名著之《红楼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以往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先从小说的文本入手,对小说中人物、故事情节、发展、高潮等要素展开分析,由于一些学生没有接触过《红楼梦》,繁杂的故事情节以及众多的人物关系很容易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困难,因此,教师应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对章节的理解能力,以此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1.调查导入  调查导入是指,在《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前,教师
期刊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引刘向、扬雄之言,赞扬《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所谓“其文直,其事核”,即文笔端正客观,叙事确凿有据;所谓“不虚美
期刊
教学评价语言应该是学习的激励、爱心的关怀、智慧的牵引。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作为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评价功能呢?  一、简明准确  评价语应简明、准确,让学生听得真切,听得明白。评价语应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语言要简洁明了,不冗长,不含糊,对于着意要强调的某个方面,更要讲得清清楚楚。  比如在学生朗读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这样评价:“你读得很正确,若是声音能再响亮些,让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对参加第十三届残奥会的中国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自信心和成就动机进行了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