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四岁的时候失去父亲,跟随母亲到外婆家生活。外婆家住浙江金华附近山区的一个小镇上,这里常常做戏,每年的元宵世节、端午节、七月半中元节、九月初九重阳节乖乖,都要请班子。起码演三天,有时候要演五,小镇也是个古镇,据说他们的先祖是随宋室南迁来到这里的,经过几百年的艰苦打拚,发展成一个由应姓家族聚居的繁荣室集镇。全镇有七十几个宗祠,奉祀各代各房宗祖。每个宗祠或多或少都拥有田产,逢到宗祖的生辰、冥寿,或者是家族的什么纪念日,都要请班子做戏,费用由宗祠支付,看戏人不用出钱,这就是“社戏”。
外婆家乡流行是金华戏(解放称婺剧)。虽然大都是草台班,但戏班子多,曲目也丰富,出了不少名角,有的戏班子阵容齐全,盔帽行头簇新,演员大都各有绝活,大小村庄都争抢着请他们,很受欢迎。像人们爱看的折子戏《小和尚下山》,那小和尚逃下山来,心里高兴,胸前的佛珠从脖子上玩到肩上,从肩上玩到手上,再从手上玩到脚尖,玩出各式花样,让人眼缭乱,满场喝采。气氛最为热烈的戏文,莫过于正月十五应节戏《闹花灯》,内容大约就是《王老虎抢亲》,不过戏的重点不在“抢亲”,而在“看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的正日,这一天晚饭后,各宗祠的龙灯、花灯都要到市基西头会齐。市基是供人们设摊赶集的广场,东、西、南三边有廊街环绕。元宵节夜晚市基里鞭炮振耳,锣鼓喧天,彩灯飞舞,人声鼎沸。市基东头的戏台上,也已经闹过台场,排过八仙(跳加官),正戏开场了。唐伯虎、祝枝山、周文宾、文征明四大才子相邀出门去看灯。喜欢恶作剧的社祝枝山看到周文宾相貌俊美,就叫他男扮女装,于是三男一“女”出门看灯。戏台上情节和戏台下的生活相互映衬,观众们的情绪开始高涨,那四大才子出得门来,加入观灯的人群,和装扮成士农工商、男女老少的十几个演员,排成两行,后面一排有站在桌上,有的站在椅子上,总之个个都露出上半身,面对观众指指点点,做出兴高采烈看灯的样子。在一片叫好声中高潮出现了,台下许多人摸出一摞摞铜板、银元奋力去上台去,砸向演员身上,脸上。大家的目标集中美丽的“少女”周文宾和站在她身边的一个“孕妇”身上,“孕妇”的“大肚子”,更是人们投掷的首选目标——都说只要击中她的大肚子,开年就一定会以利市,线生线。所以最大方的投掷人是生意因为过元宵,年节就算结束了,他们又要离乡背井出门做生意了。人们把击打演员也当成求签问卜,祈福求财的一种方式,希望得到一个好兆头。
乒乒乓乓,哐啷啷,咕咚咚,面对如雨点般飞来和各称件,演员们不能转身更不能躲避,只能用水袖稍稍遮一遮脸部。只要有人击中演员的脸,台下就会雷鸣般的叫好,光棍们乐可支,放声大叫,手里甘蔗头,桔子皮、棕子、肉包子、炒米糖……从四面八方飞上台去,砸向我戏台上“看灯”的“士农工商、男女老少”,们一个个双手抱头。几分钟后恶作剧结束了乐队重开锣鼓,再奏笙箫,演员狼狈退场,后台上来七八个人捡拾满地铜板、银元,打扫各式杂物,戏继续往下演。不过后面的戏文已经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大部分青壮男子都跑到市基西头调龙灯去了。
在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镇上又演戏了。班上有好几个同学干脆逃学不来上课,就是来校上课的人,也都是一心盼望早点下课,到市基去赶“戏尾巴”。终于放学的钟声响了,小学生们就像得了大赦令似的,抢拖起书包就跑出教室,冲向校门。
“噢!放生了!看戏罗!”
“哈,看《狄青打擂》去啊!”
“人潮”在校门口受到堵截,值班的李先生铁青着脸对大家吼叫:“回去,回去,排队唱《放学歌》再走!看戏有什么要紧?假使读书有这样上心,个个都可以考状元了,”当地人习惯把匠人叫老师,如“木匠老师”“载缝老师”。而学校教师却称先生。
兴高采烈的小学生秆垂头丧气地走回大厅,按班级排队,值星班长指挥大家唱《放学歌》:“功课完毕,要回家去,先生、同学大家暂分手……”歌唱到一半,一年级的小朋友就边唱边走,然后按年级高低,排排跟着走出校门,这是平日放学的“程序”。那天大家实在挡不住看戏的冲动,还没轮到我们班级起步,同学们就鼓噪起来,“走呀!走啊!”我个子矮小,总是站在班级第一个,后面的同学一齐推搡,我身不由主被簇拥着朝校门飞奔。为了赶个“戏尾巴”,先演一出“胜利大逃亡”。
对小孩子来说,看戏只不过是凑凑热闹而已。戏台前面永远是青壮男人的“领地”,管春夏秋冬,只要有戏,总会有几百个青壮男子挤在台前。从前农村的男人都剃“和尚头”,戏台前总是“光头毕集”,远看是一大片颜色深浅不同的圆球,就好像晒在地簟上一摊带壳子(板栗的外壳像刺猬般长满尖刺),“圆球”总是挨来挤去,骚动不止。那里是妇女和孩子们的“雷池”,要是夹在里头,不挤伤也会被踩死的。戏台的左边一溜都是赌摊,临时用几片地簟搭成棚子,里头不时传出咣啷啷、咣啷啷……骰子投碗的声音,夹杂着庄家有腔有调的么喝:“开啦里奇……消啦里奇……”,我至今也想不明白这“消啦里奇”是什么意思。
其实对孩子们最具吸引力的还是戏台右边鳞次栉比的吃食摊,什么肉麦饼、豆腐丸、刨了皮切成段的甘庶,削皮成串、白生生、水汪汪的荸荠,红橙橙的桔子,曲里拐弯的金勾梨……在我的眼里,别的都还一般,那豆腐丸是最勾人口水的。摊主把捣碎的一小杓豆腐放在小碗里,当中放几粒肉末,然后不停地旋动小碗,待到碗中豆腐末变成乒乓球大小的圆团,再将碗口一侧,豆腐圆子便咕噜噜滚进一大锅油光光、香喷喷的肉汤里,和早已在那里等它的几十个丸兄弟一起挤挤挨挨,戴沉戴浮。新进锅的丸子从这边沉下去又从那边飘上来,再沉下再飘上来,好像到了一个新地方就要到处观光一番似的,丸子们都在摇头晃脑,似乎向我招呼:别光流口水啊,来吃呀!——好诱人,可惜口袋里一个铜板也没有。唉,还是回到廊街下看戏吧。
正对着戏台的廊街才是妇女、儿童看戏的地盘。尤其是看夜戏,附近十里八村的妇女都会扛着长凳,提着灯笼,扶老携幼,成群结队地来到廊街上,找合适的地方摆下长凳(俗称四尺凳),来早的坐在凳子看,来晚了凳子放后排,就只好站在凳子看了。廊街毕竟离戏台远,吵闹的声音又大,根本听不到演员的演员,也看不懂剧,所以小学生们大都爱看戏武。每次演戏,总会有一些男孩千方百计爬到台上坐在边沿痴痴地看。记得有一次“将军”正打着马鞭下场,不当心马鞭掉到台上了,坐在台边的一个小孩立刻上前捡拾起来,走到台前,蹲着马步,高举马鞭,做出请将军上马的姿势。那演员也很会凑趣,抽取了马鞭又做了一次上马的动作,还现编了句台词:“好不老实的畜牲啊!”惹得全场一阵大笑,那孩子这才得意洋洋地回到台边。
再说那天下午同学们“胜利大逃亡”之后,陆续到市基看戏,我正在四面游走,想找一个能看到戏台地方,碰到了同班女同学孝芽,她一把将我拉住满脸神秘地说:“文黎你知道吗?李先生很气哩,说明天要找你们算帐。”我早已把放学“逃亡”的事忘记了:“找我算帐?这么险火(严重),到底什么事?”孝芽说,“李先生特意到我家来问我,‘是谁带头逃的?谁排在第一个?是不是王文黎’?我只好点点头。”孝芽的话像一个闷雷,看戏的兴致顿时烟消云散,我没精打采地走回家去。妈说:戏散了吗,没有?那你怎么想到回家?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不作声,她看了看我脸又说:“又让谁欺去了吧?脸皮铁青”。我把事情经过说一遍。妈笑我胆子太小:
“李先生要是问你,你就说不是你要走,是别人推你走的。”
“很多人推我,也没有看清楚是谁推我啊”。
“呆头,就是看清楚了也不能说的。情愿自己‘倒灶’也不可招出别个。你连这点胆量都没有,莲子的外孙囡也白做了。”莲子是我的外婆,她是当地著名的共产党(大革命时代的党员,多次坐牢),以正直刚强、侠义无私名闻乡里。妈叫我赶快去做功课,晚上去看夜戏,开锣戏就是《火烧子都》(即京剧《伐子都》。听了一番鼓励,又说可以看到《火烧子都》,我又高兴起来。
这天的夜戏可以说是盛况空前,闹台场之后,就是孩子们最爱看的武戏《火烧子都》。子都是一个仪容丰美、武艺出众的翩翩佳公子。那个扮子都的武小生公俊朗英挺,白盔白袍,手持一杆亮银长枪,出场一亮相,观众们齐刷刷地发出“好啊!”一声雷鸣般的喝彩。青年男女赞赏的是演员的英俊扮相,而我们这些孩子却被他手中雪亮的长构勾住了双眸。只见那子都舞动手中长枪,一会儿像盛开的大白菊花,一会儿像是高速旋转的车轮,一会儿又像是转动着的大银盘。在急骤的锣鼓声中,子都尽情地旋着,舞着,全场观众屏息静气地观赏着,赞叹着。好不容易子都战胜了,班师回朝了,可就在庆功宴上,颖考叔的鬼魂出现了(当时并知道他的名字),鬼魂放火焚烧,子都在火焰中翻、爬、滚、跌,突然一个鹞子翻身,齿白唇红的俊脸刹时变成了大红脸。颖考叔再喷一把火,他再做一个动作,大红脸变成了金脸,青脸,变到黑脸之后,几个又高又飘的筋斗,子都忽地向后一仰,直挺挺地倒在地上,乐队奏出一段悲凉的音乐,宣告子都死了。我擦拭着红红的泪眼、哽咽着爬下凳子准备回家。同伴笑我:“你真是一个‘涮梨’,看武戏有什么好哭的。”(“涮梨”是一种必须煮熟才能吃的劣梨子,极易馊,一馊就出水,因为我生性软弱爱哭,“涮梨”就成了我的绰号。想起明天李先生要找我“算帐”,就说:那个大花脸(指颖考叔))?大花脸又为什么要烧死子都?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大花脸是坏人,子都是好人。一个名叫张家祺的同学说,你们讲的都不对,子都和大花脸都是同一个皇帝手下的大将,子都为了抡头功杀了大花脸,大花脸的冤魂不散来找他报伤取冤。同学们立刻反驳:“不对不对,要是子都先杀了大花脸,那皇帝还会为他摆酒庆功吗?”“是呀,皇帝应该杀子都为大花脸报仇的呀?”大家都为子都不服。张家祺说:“我也不舍割(舍不得)子都做坏人。是我爸爸讲的,他还说那个大花脸和你们一样,也姓应(颖)。”几个姓应女同学惊叫起来:“呸,呸,他不该姓应,是他烧死子都的!”到底谁是好人?谁是恶人?为什么要火烧子都?同学们争来辨去还是弄不明白。直到我长大后,才逐渐明白那出身贵族、美如冠玉的子都、那武艺超群、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子都却有着丑恶的灵魂,歹毒的手段。这样一个表里错位、人格分裂的复杂问题,哪 里是小学生们能弄得明白的?
上课钟声响了,第一节是语文课,李先生铁青着脸走进教室,放下课本和粉笔盒,同学们这才注意到他手里还多了一样东西:“戒方”,那是他专门用来责打学生的“刑具”。一块两寸宽、一尺半长的厚木板“啪”地一声重重地拍在讲台上,我被吓得差点惊跳起来,“戒方”直拍在了我的心上。
“昨天放学的时节是谁让你们跑的?谁做的头?”李先生阴沉着脸问。大家低头沉默,谁也不作声。
“都不开口?王文黎,你是排头第一个,你说,是谁叫你走的?”
我战战兢兢地站起来说:“没有人叫。”
“讲响一点!”讲台上发出一声大吼。“昨天逃的时候那样勇,现在怎么胆细起来啦!”
“没有人叫我走的。”
“那你怎么走了呢?你人很短(矮),双脚倒是长得很呀!”
“不是脚长,后面人推,我站不住。”
“谁推的?”
“不知道。”我想起母亲的告诫,只说三个字:“不知道”。李先生右手拿起戒方,轻轻拍打自己的左手,慢慢踱到我身边:
“ 好吧,既然你‘不知道’,那我就只好做你勿着了(把你当作牺牲品了)。把手迁(伸)出来!”我哆哆嗦嗦伸出右手。李先生嫌我手伸得不够直,“唰”地一把将手扯直,举起“戒方”……我的心猛地向下沉,紧闭上眼睛准备接受钻心的一击。李先生知道我胆子小,偏不马上打下来,转身问大家:“你们看清楚‘戒方’上四个字,大家读一遍!”这四个字我们全班同学都太熟悉了,一齐高呼“悔,不,当,初”。接着他转身问我:
“你悔不悔?”
“我不知道。”我实在是被吓昏了,连李先生问话都听不明白,就照原样回答。李先生以为我是故意顶撞,勃然大怒:
“你连一个‘悔’字都不肯说,那我想‘饶’你也不能够了!”挥舞戒方啪!啪!啪!啪!四大板打过,我的右手立刻又红又烫,慢慢地肿了起来。这一节课老师讲什么我一句也没有听见,还是那个老办法,把砚台放在手心上,让砚台的清凉减轻一点疼痛,那时候农村孩子没有钢笔,连铅笔也很少,写字都用毛笔,所以人人都带有砚台。
下课后同学们都围到我的桌子来了,眼神里都带着那么一点“温热”。班级里几个年纪大一些的女生走过来拉起我的手,仔细地看了看手掌心,还有几男生特地把一个大砚台放在我的手上,说“这个砚台最能解痛”。平时男女生之间是从不答话的,这个大砚台却让我有点受宠若惊了。我朦胧地感觉到虽然挨了四大板,却也收获了点西,到底得到了什么呢,我也说不清楚,
“只能意会,难以言传”吧。
外婆家乡流行是金华戏(解放称婺剧)。虽然大都是草台班,但戏班子多,曲目也丰富,出了不少名角,有的戏班子阵容齐全,盔帽行头簇新,演员大都各有绝活,大小村庄都争抢着请他们,很受欢迎。像人们爱看的折子戏《小和尚下山》,那小和尚逃下山来,心里高兴,胸前的佛珠从脖子上玩到肩上,从肩上玩到手上,再从手上玩到脚尖,玩出各式花样,让人眼缭乱,满场喝采。气氛最为热烈的戏文,莫过于正月十五应节戏《闹花灯》,内容大约就是《王老虎抢亲》,不过戏的重点不在“抢亲”,而在“看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的正日,这一天晚饭后,各宗祠的龙灯、花灯都要到市基西头会齐。市基是供人们设摊赶集的广场,东、西、南三边有廊街环绕。元宵节夜晚市基里鞭炮振耳,锣鼓喧天,彩灯飞舞,人声鼎沸。市基东头的戏台上,也已经闹过台场,排过八仙(跳加官),正戏开场了。唐伯虎、祝枝山、周文宾、文征明四大才子相邀出门去看灯。喜欢恶作剧的社祝枝山看到周文宾相貌俊美,就叫他男扮女装,于是三男一“女”出门看灯。戏台上情节和戏台下的生活相互映衬,观众们的情绪开始高涨,那四大才子出得门来,加入观灯的人群,和装扮成士农工商、男女老少的十几个演员,排成两行,后面一排有站在桌上,有的站在椅子上,总之个个都露出上半身,面对观众指指点点,做出兴高采烈看灯的样子。在一片叫好声中高潮出现了,台下许多人摸出一摞摞铜板、银元奋力去上台去,砸向演员身上,脸上。大家的目标集中美丽的“少女”周文宾和站在她身边的一个“孕妇”身上,“孕妇”的“大肚子”,更是人们投掷的首选目标——都说只要击中她的大肚子,开年就一定会以利市,线生线。所以最大方的投掷人是生意因为过元宵,年节就算结束了,他们又要离乡背井出门做生意了。人们把击打演员也当成求签问卜,祈福求财的一种方式,希望得到一个好兆头。
乒乒乓乓,哐啷啷,咕咚咚,面对如雨点般飞来和各称件,演员们不能转身更不能躲避,只能用水袖稍稍遮一遮脸部。只要有人击中演员的脸,台下就会雷鸣般的叫好,光棍们乐可支,放声大叫,手里甘蔗头,桔子皮、棕子、肉包子、炒米糖……从四面八方飞上台去,砸向我戏台上“看灯”的“士农工商、男女老少”,们一个个双手抱头。几分钟后恶作剧结束了乐队重开锣鼓,再奏笙箫,演员狼狈退场,后台上来七八个人捡拾满地铜板、银元,打扫各式杂物,戏继续往下演。不过后面的戏文已经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大部分青壮男子都跑到市基西头调龙灯去了。
在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镇上又演戏了。班上有好几个同学干脆逃学不来上课,就是来校上课的人,也都是一心盼望早点下课,到市基去赶“戏尾巴”。终于放学的钟声响了,小学生们就像得了大赦令似的,抢拖起书包就跑出教室,冲向校门。
“噢!放生了!看戏罗!”
“哈,看《狄青打擂》去啊!”
“人潮”在校门口受到堵截,值班的李先生铁青着脸对大家吼叫:“回去,回去,排队唱《放学歌》再走!看戏有什么要紧?假使读书有这样上心,个个都可以考状元了,”当地人习惯把匠人叫老师,如“木匠老师”“载缝老师”。而学校教师却称先生。
兴高采烈的小学生秆垂头丧气地走回大厅,按班级排队,值星班长指挥大家唱《放学歌》:“功课完毕,要回家去,先生、同学大家暂分手……”歌唱到一半,一年级的小朋友就边唱边走,然后按年级高低,排排跟着走出校门,这是平日放学的“程序”。那天大家实在挡不住看戏的冲动,还没轮到我们班级起步,同学们就鼓噪起来,“走呀!走啊!”我个子矮小,总是站在班级第一个,后面的同学一齐推搡,我身不由主被簇拥着朝校门飞奔。为了赶个“戏尾巴”,先演一出“胜利大逃亡”。
对小孩子来说,看戏只不过是凑凑热闹而已。戏台前面永远是青壮男人的“领地”,管春夏秋冬,只要有戏,总会有几百个青壮男子挤在台前。从前农村的男人都剃“和尚头”,戏台前总是“光头毕集”,远看是一大片颜色深浅不同的圆球,就好像晒在地簟上一摊带壳子(板栗的外壳像刺猬般长满尖刺),“圆球”总是挨来挤去,骚动不止。那里是妇女和孩子们的“雷池”,要是夹在里头,不挤伤也会被踩死的。戏台的左边一溜都是赌摊,临时用几片地簟搭成棚子,里头不时传出咣啷啷、咣啷啷……骰子投碗的声音,夹杂着庄家有腔有调的么喝:“开啦里奇……消啦里奇……”,我至今也想不明白这“消啦里奇”是什么意思。
其实对孩子们最具吸引力的还是戏台右边鳞次栉比的吃食摊,什么肉麦饼、豆腐丸、刨了皮切成段的甘庶,削皮成串、白生生、水汪汪的荸荠,红橙橙的桔子,曲里拐弯的金勾梨……在我的眼里,别的都还一般,那豆腐丸是最勾人口水的。摊主把捣碎的一小杓豆腐放在小碗里,当中放几粒肉末,然后不停地旋动小碗,待到碗中豆腐末变成乒乓球大小的圆团,再将碗口一侧,豆腐圆子便咕噜噜滚进一大锅油光光、香喷喷的肉汤里,和早已在那里等它的几十个丸兄弟一起挤挤挨挨,戴沉戴浮。新进锅的丸子从这边沉下去又从那边飘上来,再沉下再飘上来,好像到了一个新地方就要到处观光一番似的,丸子们都在摇头晃脑,似乎向我招呼:别光流口水啊,来吃呀!——好诱人,可惜口袋里一个铜板也没有。唉,还是回到廊街下看戏吧。
正对着戏台的廊街才是妇女、儿童看戏的地盘。尤其是看夜戏,附近十里八村的妇女都会扛着长凳,提着灯笼,扶老携幼,成群结队地来到廊街上,找合适的地方摆下长凳(俗称四尺凳),来早的坐在凳子看,来晚了凳子放后排,就只好站在凳子看了。廊街毕竟离戏台远,吵闹的声音又大,根本听不到演员的演员,也看不懂剧,所以小学生们大都爱看戏武。每次演戏,总会有一些男孩千方百计爬到台上坐在边沿痴痴地看。记得有一次“将军”正打着马鞭下场,不当心马鞭掉到台上了,坐在台边的一个小孩立刻上前捡拾起来,走到台前,蹲着马步,高举马鞭,做出请将军上马的姿势。那演员也很会凑趣,抽取了马鞭又做了一次上马的动作,还现编了句台词:“好不老实的畜牲啊!”惹得全场一阵大笑,那孩子这才得意洋洋地回到台边。
再说那天下午同学们“胜利大逃亡”之后,陆续到市基看戏,我正在四面游走,想找一个能看到戏台地方,碰到了同班女同学孝芽,她一把将我拉住满脸神秘地说:“文黎你知道吗?李先生很气哩,说明天要找你们算帐。”我早已把放学“逃亡”的事忘记了:“找我算帐?这么险火(严重),到底什么事?”孝芽说,“李先生特意到我家来问我,‘是谁带头逃的?谁排在第一个?是不是王文黎’?我只好点点头。”孝芽的话像一个闷雷,看戏的兴致顿时烟消云散,我没精打采地走回家去。妈说:戏散了吗,没有?那你怎么想到回家?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不作声,她看了看我脸又说:“又让谁欺去了吧?脸皮铁青”。我把事情经过说一遍。妈笑我胆子太小:
“李先生要是问你,你就说不是你要走,是别人推你走的。”
“很多人推我,也没有看清楚是谁推我啊”。
“呆头,就是看清楚了也不能说的。情愿自己‘倒灶’也不可招出别个。你连这点胆量都没有,莲子的外孙囡也白做了。”莲子是我的外婆,她是当地著名的共产党(大革命时代的党员,多次坐牢),以正直刚强、侠义无私名闻乡里。妈叫我赶快去做功课,晚上去看夜戏,开锣戏就是《火烧子都》(即京剧《伐子都》。听了一番鼓励,又说可以看到《火烧子都》,我又高兴起来。
这天的夜戏可以说是盛况空前,闹台场之后,就是孩子们最爱看的武戏《火烧子都》。子都是一个仪容丰美、武艺出众的翩翩佳公子。那个扮子都的武小生公俊朗英挺,白盔白袍,手持一杆亮银长枪,出场一亮相,观众们齐刷刷地发出“好啊!”一声雷鸣般的喝彩。青年男女赞赏的是演员的英俊扮相,而我们这些孩子却被他手中雪亮的长构勾住了双眸。只见那子都舞动手中长枪,一会儿像盛开的大白菊花,一会儿像是高速旋转的车轮,一会儿又像是转动着的大银盘。在急骤的锣鼓声中,子都尽情地旋着,舞着,全场观众屏息静气地观赏着,赞叹着。好不容易子都战胜了,班师回朝了,可就在庆功宴上,颖考叔的鬼魂出现了(当时并知道他的名字),鬼魂放火焚烧,子都在火焰中翻、爬、滚、跌,突然一个鹞子翻身,齿白唇红的俊脸刹时变成了大红脸。颖考叔再喷一把火,他再做一个动作,大红脸变成了金脸,青脸,变到黑脸之后,几个又高又飘的筋斗,子都忽地向后一仰,直挺挺地倒在地上,乐队奏出一段悲凉的音乐,宣告子都死了。我擦拭着红红的泪眼、哽咽着爬下凳子准备回家。同伴笑我:“你真是一个‘涮梨’,看武戏有什么好哭的。”(“涮梨”是一种必须煮熟才能吃的劣梨子,极易馊,一馊就出水,因为我生性软弱爱哭,“涮梨”就成了我的绰号。想起明天李先生要找我“算帐”,就说:那个大花脸(指颖考叔))?大花脸又为什么要烧死子都?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大花脸是坏人,子都是好人。一个名叫张家祺的同学说,你们讲的都不对,子都和大花脸都是同一个皇帝手下的大将,子都为了抡头功杀了大花脸,大花脸的冤魂不散来找他报伤取冤。同学们立刻反驳:“不对不对,要是子都先杀了大花脸,那皇帝还会为他摆酒庆功吗?”“是呀,皇帝应该杀子都为大花脸报仇的呀?”大家都为子都不服。张家祺说:“我也不舍割(舍不得)子都做坏人。是我爸爸讲的,他还说那个大花脸和你们一样,也姓应(颖)。”几个姓应女同学惊叫起来:“呸,呸,他不该姓应,是他烧死子都的!”到底谁是好人?谁是恶人?为什么要火烧子都?同学们争来辨去还是弄不明白。直到我长大后,才逐渐明白那出身贵族、美如冠玉的子都、那武艺超群、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子都却有着丑恶的灵魂,歹毒的手段。这样一个表里错位、人格分裂的复杂问题,哪 里是小学生们能弄得明白的?
上课钟声响了,第一节是语文课,李先生铁青着脸走进教室,放下课本和粉笔盒,同学们这才注意到他手里还多了一样东西:“戒方”,那是他专门用来责打学生的“刑具”。一块两寸宽、一尺半长的厚木板“啪”地一声重重地拍在讲台上,我被吓得差点惊跳起来,“戒方”直拍在了我的心上。
“昨天放学的时节是谁让你们跑的?谁做的头?”李先生阴沉着脸问。大家低头沉默,谁也不作声。
“都不开口?王文黎,你是排头第一个,你说,是谁叫你走的?”
我战战兢兢地站起来说:“没有人叫。”
“讲响一点!”讲台上发出一声大吼。“昨天逃的时候那样勇,现在怎么胆细起来啦!”
“没有人叫我走的。”
“那你怎么走了呢?你人很短(矮),双脚倒是长得很呀!”
“不是脚长,后面人推,我站不住。”
“谁推的?”
“不知道。”我想起母亲的告诫,只说三个字:“不知道”。李先生右手拿起戒方,轻轻拍打自己的左手,慢慢踱到我身边:
“ 好吧,既然你‘不知道’,那我就只好做你勿着了(把你当作牺牲品了)。把手迁(伸)出来!”我哆哆嗦嗦伸出右手。李先生嫌我手伸得不够直,“唰”地一把将手扯直,举起“戒方”……我的心猛地向下沉,紧闭上眼睛准备接受钻心的一击。李先生知道我胆子小,偏不马上打下来,转身问大家:“你们看清楚‘戒方’上四个字,大家读一遍!”这四个字我们全班同学都太熟悉了,一齐高呼“悔,不,当,初”。接着他转身问我:
“你悔不悔?”
“我不知道。”我实在是被吓昏了,连李先生问话都听不明白,就照原样回答。李先生以为我是故意顶撞,勃然大怒:
“你连一个‘悔’字都不肯说,那我想‘饶’你也不能够了!”挥舞戒方啪!啪!啪!啪!四大板打过,我的右手立刻又红又烫,慢慢地肿了起来。这一节课老师讲什么我一句也没有听见,还是那个老办法,把砚台放在手心上,让砚台的清凉减轻一点疼痛,那时候农村孩子没有钢笔,连铅笔也很少,写字都用毛笔,所以人人都带有砚台。
下课后同学们都围到我的桌子来了,眼神里都带着那么一点“温热”。班级里几个年纪大一些的女生走过来拉起我的手,仔细地看了看手掌心,还有几男生特地把一个大砚台放在我的手上,说“这个砚台最能解痛”。平时男女生之间是从不答话的,这个大砚台却让我有点受宠若惊了。我朦胧地感觉到虽然挨了四大板,却也收获了点西,到底得到了什么呢,我也说不清楚,
“只能意会,难以言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