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早期介词“于”的作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于”字作为介词很早便出现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自身的用法也在变化着。不同的时期它的用法可能在增多。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于字的存在,因此,掌握“于”字的用法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介词“于”的定义;具体作用;具体用法
  一、“于”字
  ㈠“于”字的含义
  “于”,是迂、纡的本字,本义为曲折。较早的字是在“干”的旁边有一条迂回的线,行路时要绕着走。作为介词,它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结冰断面与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说文解字》里谈到:“于,於也。象气之舒。”本义为叹词,音xū。“于”的其他虚词是其假借用法,今音读yú。可用作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介词“于”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大量出现,西周以后,随着介词“於”的出现,“于”的一些用法逐渐被取代,魏晋以后,除了在引用古籍或固定格式中以外,“于”字就很少出现了。其连词、助词和语气词的用法只出现在先秦汉语中,汉代以后便被逐渐取代了。
  二、“于”字在各个时期的用法
  ㈠甲骨文中“于”字的用法
  关于甲骨文中用作动词的"于"字,有如下几类:
  1、名词+于+处所名词
  如1.“壬寅卜,王于商。”同“辛卯卜,王入商。”对比。“王于商”即王去到商邑,该句里没有其他动词,因此,“于”在这里是“动词”,"于商"与"入商"的格式是相同的,这里着重表面从甲地到达乙地的进程。
  2、自+处所名词+于+处所名词
  如:“乙酉卜,行贞:王步,自遘于大,无灾?在十二月。”其中的“王步”是王出行,“自遘于大”是从“遘”这个地方去到“大”这个地方,这种格式中的“于”只能是动词,不可能再说它前面省略了别的动词。
  3、先+于+處所名词
  如:“乃先于盂”即先去到盂地,这种格式不能认为是省略了别的动词。
  4、使/令/呼+名词+于+处所名词
  如:“庚申卜,古贞:王使人于?,若?”这是兼语式的"于"字句,在甲骨文中出现较多"于"字之前没有别的动词,"于"是"去到"义的动词。
  5、 +于+处所名词+无灾
  这种情况虽少见,但也是存在的。
  6、步/往+处所名词/动词“田”
  如:“辛酉卜,争贞:今日王布,于敦……?”这里的“步”是出行,表示的是外出的行动,而不是指要去向哪里,所以一般不带处所宾语;“于”是去到,表示要到某地去,必须带处所宾语。
  甲骨文中,“于”字用作介词的类型也有多种,它是由“去到义动词虚化而成的。它应该是先用来介绍行为的处所,在扩展介绍行动的时间和动作涉及的对象。有如下几类:
  a.动词/动宾+于+处所名词
  如:“贞:方其来于沚?”“于”和“往”义动词的运动方向一致,用在往义动词之后,意义不变,是动词;用在“入”、“来”、“至”等“来义动词之后,运动方向相反,“于”的意义起了变化,抽象化,之表示引进“来至”这一行为的处所,开始向介词转化。同时也用于非往来义动词之后,也常常发生运动方向的不一致,如“土方征于我东鄙”,“于”在这里只是表示行为的处所。
  b.于+时间词+动词//动词+于+时间词
  如:“贞,其于六月娩。”其中,“于”字由于表示空间扩展为表示时间,意义虚化,其作用就是引进动作进行的时间,由动词转化为介词。引进时间的“于”字结构大多是用在动词的前面。
  c.祭祀活动(+祷告事情)+于+祭祀对象//于+祭祀对象+祭祀活动(+祷告事情)
  如:“丁未卜,其祷年于河,惠辛亥酒。”其中的“于”字便是作为引进行为处所的用法扩展而来的。祭祀的对象一般就是人名、庙号或自然神明。而祭祀对象其实是作为一种广义的行为处所来看的。在甲骨文中后塍一种动词后面带三个名词语(人、事、物)的句式。如“壬子卜,祷禾示壬牢。”这里就可以看到一个动词后面带上三个名词或其中的一到两个,没有标志,语义关系就有欠明确,因此介词“于”成了把祭祀对象区分出来的一个标志。这种引进祭祀对象的“于”字结构大多是用在东西后面。
  d.受事名词+动词+于+名词
  如:“三百羌用于丁。”这里是被看成表被动的于字句。其中“于丁”介绍的不是施事,只是一个普通动词“用”设计的对象。实际上“于”字句还不能算真正的被动句,“于”引进的是动作适应的范围,是一种广义的处所。
  ㈡西周金文的“于”字用法
  ⒈西周金文中“于”字仍有用作动词的。
  如:“隹周公于征伐东尸。”只不过这种情况以及很少见了。据统计,在《上周青铜器铭文选》中只出现三次,占全部比例的1%不到。
  2.“于”字作介词的用法
  如:“曰古文王,初和于政。”其中的“和于政”是说在政治中施行安定和协的方针,并使得政局安定团结,“于正”是在政治事物方面,表示动作的适应范围,这里便是表示行为处所的的扩展,可以算是广义的行为处所介绍,也可以另外概括为行为背景的介绍,或者可以叫做引进动作范围。
  “于”字用作介绍行为涉及的对象时,搭配的动词比甲骨文广泛得多,不限于祭祀活动,因此构成的予以关系也相应的更为复杂。有以下几种情况:
  a.有的是引进受事或当事(非动作的直接接受者),如:“王乘于舟,为大礼。”
  b.有的是引进取予的对象。如:“其又内于师旗。”
  c.有的是引进告语的对象。如:“公告厥事于上。”
  d.有的是引进动作的施事。如:“中乎归生凤于王。”
  ㈢先秦典籍中的“于”字用法
  注:先秦典籍中的介词“于”在书写方面出现过变体,即又作“於”、“乎”、“诸”。“于”、“於”古音并不完全相同,“于”是匣母鱼部,“於”是影母鱼部。“乎”也是匣母鱼部,它同“于”的区别是开合口的不同。三个字是这个介词先后不同的假借字。“诸”是“之于”的合音。
  (四)春秋战国时期介词“于”(包括它的各种写法)在语法作用方面的发展变化主要是如下几点:
  a.介词“于”的后面不再是只带体词性结构,间或也能带谓词性结构(有带形容词的个别用例)。如:“出怒不怒,则怒出於不怒矣。”(《庄子·庚桑楚》)
  b.用在形容词后面,产生了引进比较对象的句式。如:“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庄子·齐物论》)
  c.出现了一种甲骨文中没有的对于义的“於”字。如::“季氏富於周公。”(《论语·公冶长》),这里的,“於”也是被当作介词来看的。
  d.介词“於”进一步虚化,开始同别的词构成固定结构。如:“至於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娇也。”(孟子·告子上》),其中的“至於”是由动词“至”加介词“於”构成的,置于句首,“於”的意义在这里便更加虚化了。
  (五)汉代以后介词“于”的衰落
  汉代以后,“在”字开始虚化成介词,并且逐渐取代了介词“于”的作用。如:“周鼎王在泗水中。”(《封禅书)从中可以看出“在”字已经虚化为介词了。魏晋以后,书面语也出现了文白夹杂的现象,“在”字在口语使用中相对比较占优势。因此,“于”字的作用越发被“在”字取代了。还有一些后来者居上的词,如“向”、“对”、“从”等介词也取代了“于”的部分功能。
  四、总结
  “于”字作为一个介词,也是一个虚词,在古文学习中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字,因此,弄清它早期的发展历程对于研究一些作品的句式结构、翻译等来说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下册,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4月第12次印刷版;
  [2]郭锡良《汉语史论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10月;
  [3]杨树达《杨树达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4]许慎《说文解字》。
其他文献
摘要:在《庄子》一书中,孔子的形象大概可以分为三类:道家形象、被批判的儒家学派宗师及受道家高人所感的悟道者。王雱并不排斥孔子的道家代言人形象,并且认为孔子作为道家代言人时所作的言语为高见,但对于孔子的后两种形象,却是极力辩驳的,尽可能维护孔子儒家宗师的形象,最后使孔子成为了一个具有道家学说之妙的儒家宗师,使孔子兼具了道家宗师和儒家宗师两种形象,进而调和了儒道的矛盾,引儒入道、以道解道的儒道调和也就
期刊
摘要: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就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并且为了能够让学生们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还实行了义务教育。虽然我国大力推进文化教育,但是在中职英语教学还是有一定的落后性,所以为了能够增强中职的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许多学校都把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来让学生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语课堂的学习中去。英语的教学是从小学三年级正式开始的,有的学生们对于英语都有一定的抵触感,而且许多学生都会认为英语的学习是很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目前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现状,依据职业教育的就业教育特点,从教学内容的遴选、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情境的设置以及教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谈谈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就业教育;学生素质;应用文写作  高职高专院校是侧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院校。在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高专院校的“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应该树立怎样的教学观?如何适应社
期刊
摘要:一篇文章内容,立意,选材都是离不开作者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在社会历史的大环境下,作者的思维会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政策、以及文学史的压力的影响,所以一篇文本不论从选材、立意和社会影响等各个角度来看,都是由作者所处的生活大环境所决定的,《诗大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作者的思想决定文本的内容,而作者的思想又是经过社会历史环境塑造出来的,所以,作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会制约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性质的准确定位是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承担着无可比拟的育人功能,是“文”“道”有机结合的统一体。中学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劝学思想”,主要篇目有《孙权劝学》和《送东阳马生序》。  关键词:劝学思想;孙权劝学;送东阳马生序  一、中学语文教材“劝学思想”  语文课程性质的准确定位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承担着无可比
期刊
摘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学习方法是学生取得良好成绩的先决条件。一套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使学生更好更系统地掌握所学内容。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研究教学法,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总结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多少知识并不重要,而学会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期刊
摘要:《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软硬件相结合的课程,它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在单片机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新的教学改革方案。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单片机实验;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重点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单片机课程作为典型代表,成为现代生活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并不简单的只是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有大量情感的投入,情感的培养也有利于教学能够顺利的展开。情感也有好坏之分,积极的情感能够保证英语教学的工作有效的展开,而消极的情感会阻碍英语的教学。要想让情感在英语教学中最大程度促进英语的教学,必须要充分了解情感的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片面的注重语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情感教学在某些程度上会拉进师生的关系,减
期刊
摘要:纳兰容若和苏轼生活年代相隔久远,诗风也相差较远,而在悼亡词的历史上,东坡和纳兰可谓是一脉相承,二者都把悼亡作为词的一种严肃题材来看待,并在词中抒发人间至情挚爱,更是彰显了其强大的艺术功底,为后世开辟了一种新的审美意境,本文将从二人的悼亡词出发,探讨纳兰容若对苏轼的继承与发展,以期有所获。  关键词:苏轼;纳兰容若;悼亡词;继承与发展  苏轼的三首悼亡词一出,可谓空前,作为悼亡词的开创者,苏轼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以新媒体时代网络热点事件融入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课堂的路径研究为重点进行分析,结合当前丰富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课堂的教育目标为主要依据,从建立数据意识、拓展教育内容、构建思想政治课程网络平台、注重文化育人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主要目的在于增强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水平,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时代;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