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他们的心理品质还不成熟,一些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的种种变化,学习压力的加重等原因,加上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导致他们产生不健康的心理。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培养其优良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健全其人格,使他们能夯实心理基础迎接各种挑战,这是每个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教育对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个学科的教学也都负有此项任务,作为基础学科重中之重的小学数学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优厚的条件。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打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里,学生身心放松,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知识,并能积极提问,敢想敢说,主动参与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其行为举止往往影响着他身边的一大批学生。一个老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以一种亲切、信赖的目光;一句热情而饱含激励的话语,给学生以勇气,就会使他们产生一种乐观的学习态度,以此感染带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则可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生会从老师的身上学会真诚待人,认真做事。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知识吸收率高,学习效果明顯。反之,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就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心理增加一种压抑感,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二、倡导合作交流;培养协作精神
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形象、新奇的东西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与学习材料直接相关的。而且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因此,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教师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这一课时,我首先组织学生一起玩积木,让学生在玩积木的活动中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圆柱和球的形状及其特征。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但不会感到枯燥,而且还兴趣怏然。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适当的直观教学手段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发展兴趣。
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要教育学生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有许多地方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教师应创造机会,引导学生组际竞争,组内合作。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计算,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通过动手实践来验证自己的猜测,看哪个小组又快又完整地证实自己的猜测。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既让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群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三、创造体验成功的学习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毅力,建立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仅可以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信,而且还可以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积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但是,教师提供的探索材料,既不能问题过难,让学生花费大量力气仍无法解决,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过于简单,无法激起学生兴趣。问题应该具有一定难度,让学生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的学习活动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这样的成功才能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例如在学习《年月日》一课中“怎么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时,我引导学生观察“1980~2005年各年二月份天数统计表”,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一个个举起手。
生1:“我发现每隔三个28天出现一个29天。”
生2:“对,每四年中有一年的二月是29天,还有三年是28天。”
师:“大家发现了每隔3年有一年是闰年,或者说每四年中有一年是闰年,这个规律能不能判断某一年是不是闰年呢?比如1970年?”
生1:“1970年表上没有,不知道。”
生2:“老师,等一下,我数数看。”
生3:“是平年,1980年往前数是平年。”
师:“1970年可以数,那么1864年呢?能数吗?有没有更方便的办法呢?”
学生继续观察,不时小声讨论。突然一个学生兴奋地举起手,并用手肘重重地击桌面:“老师,我知道了。”
我看他那激动的情绪,微笑地对他说:“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想每隔四年有一年是闰年,那是不是闰年和4有关呢,我算了一下,表中二月有29天的年份,都能被4整除。所以我想只要年份能被4整除就是闰年。”
这位学生一口气说下来,满脸的兴奋和期待。
我微笑地看着这位学生,故意不下结论。很快,其他学生也兴奋起来:“对,真是这样的。”
这时,我笑着说:“大家真聪明。我们一般就用这种方法判断。”
话音刚落,课堂上就响起一声“耶———”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计算和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真正地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总之,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孩子的健康。重视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间的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使学生心理健康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和提高。
一、打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里,学生身心放松,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知识,并能积极提问,敢想敢说,主动参与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其行为举止往往影响着他身边的一大批学生。一个老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以一种亲切、信赖的目光;一句热情而饱含激励的话语,给学生以勇气,就会使他们产生一种乐观的学习态度,以此感染带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则可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生会从老师的身上学会真诚待人,认真做事。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知识吸收率高,学习效果明顯。反之,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就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心理增加一种压抑感,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二、倡导合作交流;培养协作精神
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形象、新奇的东西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与学习材料直接相关的。而且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因此,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教师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这一课时,我首先组织学生一起玩积木,让学生在玩积木的活动中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圆柱和球的形状及其特征。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但不会感到枯燥,而且还兴趣怏然。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适当的直观教学手段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发展兴趣。
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要教育学生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有许多地方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教师应创造机会,引导学生组际竞争,组内合作。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计算,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通过动手实践来验证自己的猜测,看哪个小组又快又完整地证实自己的猜测。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既让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群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三、创造体验成功的学习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毅力,建立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仅可以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信,而且还可以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积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但是,教师提供的探索材料,既不能问题过难,让学生花费大量力气仍无法解决,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过于简单,无法激起学生兴趣。问题应该具有一定难度,让学生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的学习活动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这样的成功才能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例如在学习《年月日》一课中“怎么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时,我引导学生观察“1980~2005年各年二月份天数统计表”,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一个个举起手。
生1:“我发现每隔三个28天出现一个29天。”
生2:“对,每四年中有一年的二月是29天,还有三年是28天。”
师:“大家发现了每隔3年有一年是闰年,或者说每四年中有一年是闰年,这个规律能不能判断某一年是不是闰年呢?比如1970年?”
生1:“1970年表上没有,不知道。”
生2:“老师,等一下,我数数看。”
生3:“是平年,1980年往前数是平年。”
师:“1970年可以数,那么1864年呢?能数吗?有没有更方便的办法呢?”
学生继续观察,不时小声讨论。突然一个学生兴奋地举起手,并用手肘重重地击桌面:“老师,我知道了。”
我看他那激动的情绪,微笑地对他说:“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想每隔四年有一年是闰年,那是不是闰年和4有关呢,我算了一下,表中二月有29天的年份,都能被4整除。所以我想只要年份能被4整除就是闰年。”
这位学生一口气说下来,满脸的兴奋和期待。
我微笑地看着这位学生,故意不下结论。很快,其他学生也兴奋起来:“对,真是这样的。”
这时,我笑着说:“大家真聪明。我们一般就用这种方法判断。”
话音刚落,课堂上就响起一声“耶———”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计算和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真正地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总之,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孩子的健康。重视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间的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使学生心理健康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