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应用健脾养胃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药物治疗方法,同期观察组患者加用中医药健脾养胃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88.10%,P<0.05;观察组的嗳气、上腹部隐痛、腹胀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4.76%,对照组7.14%,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应用中医药健脾养胃汤可取得满意疗效,并可尽快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慢性胃炎;健脾养胃汤;中医;效果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134-02
慢性胃炎是在各类病因作用下所诱发的患者胃黏膜慢性炎症疾病,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刺激性物质、药物因素、胆汁反流以及环境因素等,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上腹部隐痛、反酸、食欲下降以及餐后饱胀感等。中医学将慢性胃炎纳入到“胃脘痛”以及“痞满”等范畴之中,在其治疗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例如通过口服中药方剂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并改善预后[1]。以下将分析对慢性胃炎患者应用中医药健脾养胃汤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抽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本院84例慢性胃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组,观察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21~78岁,均值为(40.5±0.3)岁;慢性胃炎病程3~22个月,均值(10.5±1.3)个月。对照组:42例,男21例/女21例:年龄20~79岁,均值为(40.4±0.5)岁;慢性胃炎病程3~21个月,均值(10.4±1.3)个月。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药物治疗方法,雷贝拉唑口服,10mg/次,2次/d;铝镁加悬混液三餐后1小时吞服,15ml/次,3次/d。同期观察组患者加用中医药健脾养胃汤治疗,方剂如下:生白芷为25g,石斛、当归、苏梗、茯苓和党参各为15g,炙甘草、陈皮、姜半夏、白术及香附各位10g,柴胡和白芷各为6g。在此基础上辨证加减,如萎缩性胃炎者可增加桃仁10g,及丹参30g;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增加黄连5g及白花蛇舌草15g;合并嗳腐吞酸者可增加海漂鞘15g及瓦楞子30g。以上中药加水后煎煮,约去渣取汁300毫升,患者每日坚持口服1剂,分为早晚2次温服。2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
1.3评价标准:(1)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痊愈:即各症状、体征均彻底消失,复查胃镜病灶愈合;显效:患者症状与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复查胃镜病灶基本愈合;有效:即各症状与体征均得到缓解,复查未尽病灶面积缩小;无效:症状、体征及复查胃镜结果等均未改善;(2)观察2组治疗期间嗳气、上腹部隐痛以及腹胀等症状的完全消失时间,以及2组用药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文中数据行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为(±s),组间数据行t/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88.10%,P<0.05。
2.2症状消失时间对比:观察组的嗳气、上腹部隐痛、腹胀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2.3药物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恶心1例,头痛1例,不良反应率4.76%(2/42);对照组:恶心1例,口腔溃疡2例,不良反应率7.14%(3/42)。2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
3讨论
慢性胃炎近年来临床患病率较高,该疾病的病程迁延且彻底根治难度高,采用常规的西医药物疗法往往无法根治,特别是患者停药后的复发率较高。中医学将慢性胃炎纳入到“胃脘痛”、“痞满”以及“呃逆”等范畴之中,认为该疾病病位于胃,与此同时也与肝、脾密切相关,同时疾病的产生和进展与患者饮食不调、脾胃虚弱、肝气横逆以及情志不畅等因素有关,其病机在于胃失和降以及肝郁脾虚,所以在治疗中还需坚持疏肝、健脾、益胃的基本原则[2]-[3]。应用健脾养胃汤治疗该中药方剂当中生白芍可发挥养血敛阴以及柔肝止痛等应用价值;加用当归可促进补血养血;应用茯苓可促进祛湿;陈皮、半夏以及苏梗等联合应用,能够发挥理气除胀的治疗功效;应用石斛可促进益胃生津;炙甘草能够调和诸药,并发挥补中益气的治疗效果;白芷则可促进散结消肿;香附与柴胡联用可发挥疏肝理气的治疗价值;因此全方可共奏健脾和胃以及疏肝理气的治疗作用[4]。从本次对比结果中来看,观察组经治疗总体疗效较对照组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治疗期间嗳气、上腹部隐痛和腹胀等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较对照组缩短,而两组在药物不良反应率的对比中并无明显差异。这表明,应用健脾养胃汤可显著提升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价值。
綜上所述,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应用中医药健脾养胃汤可取得满意疗效,并可尽快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1]贾庆源.慢性胃炎采用健脾养胃汤治疗的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15(12):25.
[2]秧丽双,黄政德,吴若霞, 等.黄政德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聚类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9(3):352-356.
[3]梁艺钟,林德荣,郭绍举, 等.中药治疗脾胃虚弱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 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9,29(16):103-107.
[4]王春华.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0):151,153.
【关键词】慢性胃炎;健脾养胃汤;中医;效果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134-02
慢性胃炎是在各类病因作用下所诱发的患者胃黏膜慢性炎症疾病,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刺激性物质、药物因素、胆汁反流以及环境因素等,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上腹部隐痛、反酸、食欲下降以及餐后饱胀感等。中医学将慢性胃炎纳入到“胃脘痛”以及“痞满”等范畴之中,在其治疗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例如通过口服中药方剂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并改善预后[1]。以下将分析对慢性胃炎患者应用中医药健脾养胃汤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抽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本院84例慢性胃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组,观察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21~78岁,均值为(40.5±0.3)岁;慢性胃炎病程3~22个月,均值(10.5±1.3)个月。对照组:42例,男21例/女21例:年龄20~79岁,均值为(40.4±0.5)岁;慢性胃炎病程3~21个月,均值(10.4±1.3)个月。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药物治疗方法,雷贝拉唑口服,10mg/次,2次/d;铝镁加悬混液三餐后1小时吞服,15ml/次,3次/d。同期观察组患者加用中医药健脾养胃汤治疗,方剂如下:生白芷为25g,石斛、当归、苏梗、茯苓和党参各为15g,炙甘草、陈皮、姜半夏、白术及香附各位10g,柴胡和白芷各为6g。在此基础上辨证加减,如萎缩性胃炎者可增加桃仁10g,及丹参30g;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增加黄连5g及白花蛇舌草15g;合并嗳腐吞酸者可增加海漂鞘15g及瓦楞子30g。以上中药加水后煎煮,约去渣取汁300毫升,患者每日坚持口服1剂,分为早晚2次温服。2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
1.3评价标准:(1)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痊愈:即各症状、体征均彻底消失,复查胃镜病灶愈合;显效:患者症状与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复查胃镜病灶基本愈合;有效:即各症状与体征均得到缓解,复查未尽病灶面积缩小;无效:症状、体征及复查胃镜结果等均未改善;(2)观察2组治疗期间嗳气、上腹部隐痛以及腹胀等症状的完全消失时间,以及2组用药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文中数据行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为(±s),组间数据行t/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88.10%,P<0.05。
2.2症状消失时间对比:观察组的嗳气、上腹部隐痛、腹胀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2.3药物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恶心1例,头痛1例,不良反应率4.76%(2/42);对照组:恶心1例,口腔溃疡2例,不良反应率7.14%(3/42)。2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
3讨论
慢性胃炎近年来临床患病率较高,该疾病的病程迁延且彻底根治难度高,采用常规的西医药物疗法往往无法根治,特别是患者停药后的复发率较高。中医学将慢性胃炎纳入到“胃脘痛”、“痞满”以及“呃逆”等范畴之中,认为该疾病病位于胃,与此同时也与肝、脾密切相关,同时疾病的产生和进展与患者饮食不调、脾胃虚弱、肝气横逆以及情志不畅等因素有关,其病机在于胃失和降以及肝郁脾虚,所以在治疗中还需坚持疏肝、健脾、益胃的基本原则[2]-[3]。应用健脾养胃汤治疗该中药方剂当中生白芍可发挥养血敛阴以及柔肝止痛等应用价值;加用当归可促进补血养血;应用茯苓可促进祛湿;陈皮、半夏以及苏梗等联合应用,能够发挥理气除胀的治疗功效;应用石斛可促进益胃生津;炙甘草能够调和诸药,并发挥补中益气的治疗效果;白芷则可促进散结消肿;香附与柴胡联用可发挥疏肝理气的治疗价值;因此全方可共奏健脾和胃以及疏肝理气的治疗作用[4]。从本次对比结果中来看,观察组经治疗总体疗效较对照组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治疗期间嗳气、上腹部隐痛和腹胀等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较对照组缩短,而两组在药物不良反应率的对比中并无明显差异。这表明,应用健脾养胃汤可显著提升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价值。
綜上所述,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应用中医药健脾养胃汤可取得满意疗效,并可尽快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1]贾庆源.慢性胃炎采用健脾养胃汤治疗的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15(12):25.
[2]秧丽双,黄政德,吴若霞, 等.黄政德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聚类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9(3):352-356.
[3]梁艺钟,林德荣,郭绍举, 等.中药治疗脾胃虚弱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 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9,29(16):103-107.
[4]王春华.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0):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