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的诗《我爱这土地》:苦难土地的深情吟唱

来源 :参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sl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艾青,我国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其创作了许多耳熟能详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深沉的爱。艾青及其诗歌对当代及后世诗歌领域留下了深远影响,艾青是中国诗坛一颗璀璨的明珠。纵观艾青诗歌作品集,《我爱这土地》深深地吸引着读者,这首诗是艾青众多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是艾青浓烈爱国主义情感的承载,让每一位读者动容,让每一位读者都能聆听到诗人对祖国苦难大地深情的吟唱,都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祖国苦难大地深深的爱。
  关键词:艾青 《我爱这土地》 苦难 深情吟唱
  一、 引言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新中国成立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我爱这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诗的题目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热爱,“土地”象征着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主题。
  二、《我爱这土地》:艾青对苦难土地的深情吟唱和深沉的爱
  作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艾青的诗歌特色可以概括为土地与太阳,可以说太阳和土地的主题在其诗歌中随处可见。太阳和土地,是艾青对于美好生活、理想及光明的向往和追求。在追寻光明这一方面,艾青犹如夸父逐日一般,对光明及理想的追求是至死不渝的。而土地则是与艾青血肉相连的,是诗人心里最不能割舍的爱,是其一生的眷恋。[1]《我爱这土地》这一诗歌,艾青写于1938年。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祖国大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祖国大地处于民族危亡和国土沦丧的时刻,艾青用诗歌表达自己对祖国大地深沉的爱,是诗人爱国之情及赤子之心的抒发。《我爱这土地》诗歌在呈现诗人感情的时候,是层层推进、波澜起伏的,其对祖国土地深沉的爱得到了尽情的抒发,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诗歌的开头,诗人用“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祖国土地被侵略者践踏,同胞被敌人杀害,祖国大地充满疮痍,人们能感受到切实的疼痛,不仅是身体上的伤痛,更是为祖国母亲被人侵略心理方面无比的沉痛。在诗人看来,“我”就是众多“鸟”中的一个,我是无数个中国人中的一个,我们都在为祖国奋斗,就如诗歌所描述的那样,即使是一只鸟,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2]在这里,作者使用比喻的手法,无数个中国人就像是奋勇的鸟儿一样,纵使喉咙嘶哑,但也不会停下为祖国歌唱。这句诗说明了诗人在面临祖国土地被人践踏时,那种激动痛苦的情绪,也说明作者即使在忧郁中,也对祖国充满信心。
  下面四句诗“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無比温柔的黎明”,在这四句中,诗人说描绘的祖国土地是被暴风雨所击打着的,这表达了诗人对日本侵略者无比的痛恨。因此,在这里,“暴风雨”并不是指自然界中的电闪雷鸣和风雨交织,这种理解是狭隘和片面的,这句诗里的暴风雨象征了法西斯侵略者对中国人民所施加的灾难及对祖国大地所实施的暴掠行径。[3]而“悲愤的河流”则指的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这里诗人使用“悲愤”一词描述,是对人民所遭受痛苦及祖国面临不幸的悲伤和愤怒。而无休止的“风”则是大自然中“风”及同胞所遭受的饥寒交迫颠沛流离之苦的结合,也表达了即使在苦难和抗战中,同胞们也在进行着坚韧不屈的抵抗和抗争。[4]诗歌中“无比温柔的黎明”,是诗人渴望祖国能迎来黎明,诗人对祖国迎来胜利是充满希望和信心的。
  接下来的“——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与日本侵略者抗争的过程中,诗人与中国无数难民一起流浪,作者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痛苦及人民的苦痛。因此,在这句诗中,诗人用“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其在历经磨难及出生入死之后,所达到的一种生命体验。诗人的眼里常含泪水,正是艾青对祖国大地及同胞深沉爱的体现,这两句诗能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更是深深叩击着读者的内心。在这一问一答中,诗歌所表达和呈现出的真挚、炽热的爱国情怀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给读者留下无尽的余韵。
  三、结语
  《我爱这土地》是艾青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写于1938年底。“土地”一词是艾青抗战诗歌中频频出现的一个极富感情色彩的字眼——她就是我们文明古老、肥沃广袤而又贫穷落后,生生不息、顽强不屈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象征。《我爱这土地》用浸满泪水和深情的诗句,为祖国母亲吟唱了一曲动人心弦的恋歌。
  参考文献:
  [1]吴晓东.抗战时期中国诗歌的历史流向[A]. 记忆的神话[C].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1.
  [2]艾青.诗与宣传[A]. 诗论[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谢冕.新世纪的太阳[M].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4]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袁婷,女,本科,黔东南广播电视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文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观察与护理的办法与规律.方法:通过回顾在我院妇产科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情况,探索其护理规律.结果:本组患者平均
基于多芯少模光纤的空分复用技术被认为是解决传统单模光纤通信容量危机的可行方案。同时,随着支撑空分复用技术的光纤器件的快速发展和逐步成熟,空分复用技术亦可以应用于多
微风,柳树,断枝,残叶  把地上的尘土打扫干净  今天的太阳还没那么刺眼  趁着黄河水还没变得清澈  我们应当携手去看这遍地的风景诗人的吟唱还离得很远  这愔愔的曲调忽隐忽现  终归天还亮着  终归春天还知道回来  趁着冬天还没走  我们应该到处看看  心思才能像孩子那样干净  變  盘旋,二十多只麻雀在风中瑟瑟  止不住的喳喳声在云中滴落眼泪  太阳的光芒不像十几年前那么夺目  那时我刚从农田中
期刊
目的:探讨截瘫患者恢复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调适措施.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20例截瘫恢复期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接受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焦虑紧张等心理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在临床对急诊病人实施心理护理,观察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后急诊病人情绪稳
对手术室病人实行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使病人能够接受更完美的护理服务,是手术室护士的一项重要任务.虽然病人在手术室时间短暂,但这段时间病人的的心理变化却极其剧烈,精神
随着土壤科学的发展,土壤分类发展的大趋势是定量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土壤系统分类,因此,全面开展全国及区域土壤系统分类研究,有助于推动土壤科学与生产应用相结合。目前,
摘要:莫言的《檀香刑》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其中,独特的叙事策略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莫言采用复调书写,使其塑造的人物形象真实立体;又将隐含作者的意图深藏于一个个具体人物的叙事中;其“凤头、猪肚、豹尾”的结构设计富有张力,便利了作者叙事时空的把控,也带给读者更多阅读的享受。  关键词:莫言 《檀香刑》 叙事美学  一、引言  《檀香刑》作为莫言的一次“大踏步撤退”,其将现代的叙事技巧与民间题材古
公文处理办法明确要求除“会议纪要”以外的其他公文必须加盖印章,而对于“会议纪要”,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要达到传达的目的,就应该加盖印章;如果只是要达到记载的目的,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镜下鼻窦手术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鼻窦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术后未发生术后并发症,达到预期结果,术后全部康复顺利出院.结论:与传统的鼻窦手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