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新掌门,能否根治“股市顽疾”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zi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行强硬改革,郭树清高调烧起三把火
  
  “我年轻时学医,后弃医从政,立誓颠覆满清,造福国人……”这是孙中山先生回忆自己走上革命道路的自述。时至今日,55岁的郭树清对此深有体会。作为新任证监会主席,他要面对的是一个“病魔缠身”的中国股市。
  目前,A股市场早已沦为股民“割肉机”和高管“提款机”。截至2011年11月20日,上市大股东累计减持资金高达830亿元。中小板和创业板更是乱象丛生,圈钱、套现成为公开秘密。投资者信心低落。就在此时,曾在学界、政界和金融界以“改革派”身份独当一面的郭树清受命施治,全力“会诊”股票市场。这位证监会“大国医”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连点“分红制”、“IPO(首次公开募股)制”和“退市制”三把大火。火势正旺时,财经评论员叶檀却撰文发问:以一己之力抗衡环境,郭主席真的行吗?
  
  老郭要烧“第四把火”
  现在没人敢说中国股市是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在大环境中,不完善的方面涉及制度建设、公司治理、投资理念、监管法规等诸多环节。投资者每天看着绿色下跌盘,焦虑和沮丧的情绪自然会发泄到主管机关那里,炮轰证监会治理不力、制度不善的人比比皆是。郭树清是带着压力上任的。
  在郭树清到来之前,位于北京金融街富凯大厦的证监会主席办公室一共有过5位当家人。第一位刘鸿儒,在中国股市的初创时期,他更多是起到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作用;继任者周道炯一方面通过协议平仓解决了前任的“国债危机”,另一方面却或多或少纵容了投机行为;第三位周正庆在亚洲金融风暴尾声到岗,大力整顿非法交易;大名鼎鼎的周小川推进了核准制度、国际会计准则、退市令等制度建设;第五位尚福林成功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而郭树清面临的则是如何恢复市场信心、整治股市乱象。
  2011年10月30日,郭树清正式上任。可几天后的第一次亮相,他就“栽了”。在国际金融论坛2011全球年会上,他作为证监会新主席疾步走上台准备演讲,却在半途戏剧性地摔倒。这被好事者解读为“股市一摔”,但郭树清本人用其后强势的改革策略告诉人们:摔倒的不是我,是那些非法的牟利者。
  上任数十天内,郭树清力推10项改革监管新举措,包括分红、融资、透明度建设、发审、严打内幕交易、多管齐下降低IPO市盈率、协调并推动债券市场统一监管、启动创业板公司非公开发债、创业板将先施行退市改革、清理各类交易场所等各方面。他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给股民们建立一个健康规范的证券投资市场。证监会近日发布公告称,“将推进债市制度规范及监管审核统一、逐步改变高市盈率发行股票的局面、完善退市制度、遏制‘壳资源’炒作、启动创业板非公开发债工作、继续严打内幕交易、在国务院部署下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面对股票市场“重圈钱、轻回报”的现状,郭树清的“第一把火”就是改革分红制度,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分红。业内人士表示:“没有分红的股市就是赌场,老郭这一下让股市正规了。”
  郭树清的“第二把火”烧向IPO,如果说强制分红是“奖优”,那么剑指IPO就是“惩劣”。在此之前,国内融资渠道闭塞,但IPO首发通过率却极高。只要有了行业关系,想上市很简单,这导致很多业绩较差的公司上市后破发。当证监会“严进严出制度”颁布之后,IPO首发通过率已经有了明显下降。
  近日,“第三把火”也已经点着——退市,要打击的是创业板“借壳上市”、“套现圈钱”的潜规则。深交所已经通过了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初步方案。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说:创业板退市不仅可以完善这个板块内的交易行为,也是对主板的一种实验。这些年来,创业板的“三高”现象(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募集资金)一直存在。郭树清就是要淘汰垃圾股,选择绩优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行业优胜劣汰。
  这“三把火”赢得了人心,于是金融学家们又开始猜测他的“第四把火”是什么。近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监管部处长毕晓颖表示,他们正在推进金融创业板再融资方案以及相关发债工作。自此,关于老郭下一步主打“融资牌”的消息不胫而走。此前,股市都是重股权、轻债券,上市融资压力大。郭树清如果真走这一步,将有利于自主创新和成长型创业企业做大做强,并进一步完善市场的资产优化。
  
  风趣幽默的“学者型官员”
  郭树清出生在内蒙古的察右后旗。1978年,22岁的他在内蒙古结束插队生活,考入南开大学哲学系,后来在中国社科院获得硕博学位,这使郭树清身上具有浓厚的学者气质,被外界称为“学者型官员”。“外秀内刚、豪爽博学、学术功底很深、是个务实的人”,熟悉他的金融界人士如是说;“有些小幽默、感觉很坦诚”、“女记者粉丝众多”,这是媒体圈给他的评价。
  作为宏观经济领域的专家,郭树清曾于1988年和1992年两度获得中国经济界最高奖“孙冶方奖”,对于债权市场的研究,他也早已涉足。2002年,时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的郭树清就曾撰文阐述债市发展,在《影响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几个决定性因素》一文里,他指出,我国虽然总储蓄率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却依然落后,而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多年来,郭树清在经济方面的专著硕果累累,《直面两种失衡》等著作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去年11月,他与吴敬琏、周小川等人作为主要贡献人的“整体改革理论”获得了“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这样一位温文尔雅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实干家。2005年3月,建行原董事长张恩照因受贿案落马,郭树清在央行副行长兼汇金董事长的位置上临危受命,出任建行董事长。他迅速撤换了湖南、山西两省分行长,抑制了两地频繁发生的经济问题。6年内,建行成为四大国有银行中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银行,一时间为全国金融界所瞩目。据当时建行的一位负责人回忆:“这个蒙古人很好酒,一次就能干掉两斤白酒。”能喝酒更敢做事,成为整个银行系统对老郭的公认评价。
  虽然位高权重,郭树清却不乏幽默风趣。一次,路透社记者问他:“您都喜欢哪些运动,高尔夫?网球?”郭树清一脸认真地说:“我觉得洗碗是很好的饭后运动,还省水省电。只要我在家吃晚饭,就会去洗碗。” 这让所有在场的人大笑起来。此外,他的细致也让人印象深刻。2005年,在建行港交所上市的庆功酒会上,郭树清动情地说:“前面已经介绍了Big Potatoes(大人物),我这里要特别感谢一些Small and Medium-sized Potatoes(中小级别的人物),他们为建行的上市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接下来,他用不短的时间,一一念出建行一线优秀员工代表的名字,令许多人既感动又意外。
  
  改革需循序渐进
  然而,正当外界对郭树清赞声一片时,财经评论员叶檀却发表了不同的观点。11月22日,有媒体曝光:海通证券公司保荐(具有相关资格的证券公司为上市公司进行担保推荐)姚记扑克和道明光学两只股票,两份保荐书的结论竟然一字不差。为此,叶檀撰文《郭树清遭遇道明光学严峻挑战》,文中表示:来自利益集团的暗拳让郭树清应接不暇,他要面对恶劣的市场制度以及被此制度放大的恶劣人性。叶檀将股市比喻为甲午战局,认为“郭树清必须要有远超李鸿章的能力”。美国职业投资人罗杰斯也表示,郭树清要走的路还很长。
  股市低迷的根本问题是股票估值太高,很多股票是只为圈钱的垃圾股,其盲目虚高的价格让投资者望而却步。面对如此环境,郭树清的“几把火”也未必完全有效。首先,压低新股的市盈率虽然可以减轻二级市场的压力,但过去几年发行的大量股票都是价格虚高,新股挤压老股,一旦市盈率上升缓慢,股价的下降区间将会更大;其次,退市制度虽然可以优化资源,但也会使“通过借壳上市以获得资产置换重组收益”的行规荡然无存,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损失大量投资者;最后,打击内幕交易会有一个时间差,当股民进仓入市时,很多庄家正闻风而逃,股价波动,受损的还是普通股民。
  由此可见,市场秩序不完善、结构失衡的股市非一朝一夕就能够根治,再好的医生也要循序渐进。郭树清“放火”施治不能急功近利。叶檀建言:做好当下,落实每步,对未来才有更大效果。
  环球人物杂志:最近您在《郭树清遭遇道明光学严峻挑战》一文中,说郭树清遭遇了“利益集团的暗拳”,“利益集团的暗拳”指什么?
  叶檀:所谓“利益集团”是一直存在于中国股市中,非法牟利的一部分人。他们的“暗拳”是通过很多方法,比如夸大市盈率、通过股权转让等破坏股市秩序。当然,郭树清瓦解他们的方式也是多样的。
  环球人物杂志:郭树清上任后,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叶檀:做一个成功的案例,让股民对他的监管政策有信心。
  环球人物杂志:您对他的“执政前景”乐观吗?
  叶檀:从现实来说,郭树清上任后的改革很努力,这是不可否认的。但大家的期望值不能太高,因为现在股市改革的阻力是很大的,他需要一步步来。我觉得,郭树清只要在某个突破点往前走一步,就会是一个大的成功。
  环球人物杂志:比如什么突破点?
  叶檀:他正在推行强制的现金分红和退市制度,不管哪一个突破口,都是重要的举措。还是需要时间,只要能突破一个就行。他已经建立了属于郭树清的制度,以后关键的问题就是执行,这要通过成功案例才能让大家有信心。
  环球人物杂志:外界说您的文章表达的是一种质疑,从个人意愿上讲,您是支持郭树清改革的吗?
  叶檀:我当然是支持郭树清改革的,而且希望大家都支持。他目前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分红、IPO和退市都是好事。
  但另一方面,还是那句话,他必须做出一个成功的案例,让别人相信他推行的政策是可以落到实处的。我谨慎是因为在中国股市的历史上,有过太多人、太多政策,但一直都是形同虚设。我希望郭树清不会成为他们中间的一个。
  
  编辑:尹洁 美编:陈思璐 编审:吴迎春
其他文献
■ 一件小事引发的思考    重庆人究竟有没有山头意识?提起这个大题目,我就想起了前些天遇到的一件“小事”:有个外商十分看好重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前景,想参与某个领域的投资合作,当主管部门与某国有企业老总衔接后,却遭遇了一番尴尬。这个老总可能有些抵触情绪,他在企业宣传说主管部门要引入外资收购企业,结果造成干部职工人心不稳,企业的正常经营受到了较大影响。  此系何理?此为何由?这不禁又让我想起了十年前
2015年底,经济学家在描述世界棉花供应量充足时说,有足够的库存来生产1270亿件T恤衫:地球上每人平均拥有17件。这说明T恤是最普遍的服装:无论你的性别,收入,甚至无论你住在哪里,都可能拥有一件。  正是由于这一特点,长期以来,T恤不仅仅是服装。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设计师,政治活动家和品牌商一直把T恤作为广告载体,将穿者变成了行走的广告牌。T恤成了传播信仰的无数方式之一,成了文化团体的成员标
把杯子放下  教授拿起一个小水杯,问听众:“这个杯子有多重?”    “50克”、“100克”……大家回答。  “我也不知多重,反正很轻。”教授说,“但我想问,如果我这样拿几分钟,结果会怎样?”   “不会有什么。”大家回答。   “如果持续一个小时?”教授再问。  “胳膊会酸痛。”一听众回答。   “说得对。如果拿一整天呢?”    “肌肉会痉挛。”另一名听众说。   “我拿杯子期间,杯子重量发
弟子问:“什么是人生的大幸?”   智者说:“人生的大幸是:该生时生,该死时死。”   弟子问:“死亡,是人最大的不幸?”   智者说:“不!该死之时死不了,才是最大的不幸。”   对于生死问题,道家的观点是:该生时生,该死时死,天福也。该生时不生,该死时不死,天罚也。生死由命,不刻意强求。   有钱人最关心的是生病死亡,想尽办法延长自己的寿命。穷乡僻壤的穷苦人家反而比较像道家,将生死看
编辑同志:  我是库区的一名乡干部。多年来,我尽心尽职地干好本职工作,自认为是一个称职的党员干部。前段时间,我们开会组织学习了市委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市委书记汪洋说,库区干部要冲出心理的“大山”,突破思维的“峡谷”,以开拓的勇气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听到这些话语,我感觉一股热血涌上心头,萌生了一种干事创业的冲动。可是,散会后,当我回到现实生活中,坐在办公室里面对枯燥的工作,却又感觉一筹莫展,不知道该
机器人军团现在不加思索地执行我们的指示。我们如何确保这些生物,始终以我们的利益行事呢?我们应该教他们学会思考吗?如果是这样,我们如何教他们辨认对错?  传说400年前,在现在被称为捷克共和国的布拉格,有位犹太教的拉比跪在伏尔塔瓦河河畔。他从水中捞出粘土,小心翼翼地拍打捏出人的形状。原来,布拉格的犹太人被诬告在他们举行的宗教仪式中使用基督徒的鲜血,因此遭到袭击。所以拉比犹大·洛伊乌·本·比扎莱尔(J
鞣酸铁墨水是从中世纪(宽泛定义为5 - 15世纪)一直到19世纪的手抄本书籍中最常使用的墨水。最早的以树瘿为原料的鞣酸铁墨水配方可见于老普林尼的《自然史》。许多重要的传世的手抄本书籍都是使用鞣酸铁墨水书写的,其中包括4世纪以安色尔字体写成的迄今为止最早最完整的《圣经》手抄本《西乃山抄本》(一系列以通用希腊语写作的《圣经》抄本,19世纪至20世纪陆续在埃及西乃山山脚的圣凯瑟琳修道院被发现,大部分现存
每個人都会犯错,只是犯错的后果各不相同。总体来看,人类之所以会犯错,不外乎两大原因:一个是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当事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当下所做的事会对未来造成怎样的后果,自己将会承担怎样的责任;另一个是,由于人类大脑进化的“有限精密性”。人类大脑是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步进化到今天这种形态,其功能主要是为了维持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因此,人类大脑在维持心跳、呼吸、排泄,以及母爱、恋爱和繁衍等方面,基本上不
认真是种可怕的力量  1944年冬,盟军完成对德国的合围。整个德国经济崩溃,物资奇缺,老百姓已食不果腹。  然而更糟糕的是,如果没有足够燃料,老百姓根本无法挨过酷寒冬天。政府只得允许老百姓上山砍树。  你能想象帝国崩溃前的德国人是如何砍树的吗?  先由林业人员在林海雪原里拉网式搜索,找到老弱病残之树,做上记号,再告诫民众:如果砍伐没做记号的树,将受处罚。在有些人看来,这个规定简直是个笑话:国家都快
千年飘摇的罗马角斗场  这里的文明从公元前9世纪初的亚平宁半岛中部兴起,从此以后,“罗马”这个词就包含了太多的内容:历史、宗教、艺术都汇集于此。正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座历经千年的不朽之城,向世人讲述着曾经的故事。  都说春夏是舞动的季节,这里却宁谧得像画中的风景:阳光暖暖地并友好地抚着沙滩,把光亮分子溶进拍打到岸上的浪花中,让大海和陆地就这样晶莹剔透地划分着界线。只有零零散散踩水的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