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建筑的发展前景,说来说去还是需要回到人们的生活层面上,除了因为建筑由人创造、与人发生关系,更重要的是作为生活基础设施,还承担着衔接过去和过渡未来的重要作用。在环境污染及能源消耗日趋严重的今天,环境的改变和恶化渐渐让生存问题迫在眉睫。环境保护与每个人、每个生活层面密切相关,不仅仅是喊几句口号或做几次公益活动。也许对建筑师而言,建筑是万能的,因为每一座从零开始的建筑,都需要具有功能。但是在未来,只满足基础的功能性已经远远不够,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它甚至还需要肩负起环保的责任,实现绿任,生态与节能减排。
“建筑不仅应该源于自己的历史根源,同时也应该成为时代的代言。在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一定存在着一种能承载时代文化和精神的建筑语言,我们的责任是去发现它们,并赋予它们旺盛的生命力。"
墨臣建筑设计事务所多年来致力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并于2012年设计建造完成了国内第一所零能耗环保会所。这个名为“茧”的作品开创了许多国内建筑设计的先河,整座建筑还完全实现了“不插电”(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不使用市政供电),堪称一大创举。而墨臣事务所秉持的“敬天惜物,取法自然”设计理念,也让人看到建筑在艺术表现之外的另一面:立足于现实,并解决实际问题——这同样是创造性和思想的绝佳体现。
此次iLOOK采访了北京老牌建筑设计机构墨臣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设计总监赖军,试图解答与“绿色生态建筑”有关的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此类建筑的设计原理和发展前景。
iLOOK:您最早创立墨臣建筑设计事务所的时候,对这间机构的定位是什么样的?
赖军:当时是1995年,理想是有的,但后来发现和现实差距太大。那时候国内基本上没有民营设计公司,全部是国营设计院,基本上没有客户认识我们,一开始生存还是挺艰难的。给事务所取名叫“墨臣”,是希望能够有一批人跟我们的想法一样,大家能一起来做事。因为“墨”指的是笔墨丹青,“臣”是一种俯首躬身的态度,就是用很虔诚的态度来做设计。后来发现生存很困难,连项目都找不到,更不要说能有机会提供给更多的人去实现理想了。
iLOOK:这样的局面从什么时候开始打开?
赖军:我们当时还没有资质,在1997年底加盟到华特建筑设计事务所,应该说转机是从那会儿开始的,陆续有项目了。我们的第一个项目是北京站改造,一开始立项的时候有十万平方米,这面积当时对我们来说是天文数字。后来在整个汇报、沟通过程中,包括听取各方面的一些不同意见,最后那个项目的建筑面积变成零,等于没有建筑面积了,就成了一个站前广场的环境改造项目。我们用了一些当时看来比较领先的想法,比如要求做喷泉,后来我们做成了旱喷,把喷泉藏在地表下面,这样不影响人的通行,因为整个广场的定位还是以交通功能为主,结合它的铺装也设计了一个很好的图案。还研究了人的流量,包括植物什么的都做了更好的配置,所以结果出来以后还是比较受到好评的。
iLOOK:后来的王府井大街改造项目。也是你们做的?
赖军:对,那是我们的第二个项目,也是一个环境改造项目。原来王府井不是步行街,当时提出来要改造成步行街,差不多用了三年时间把整个王府井大街全部改完,应该说改完以后整个王府井都有全新的面貌呈现出来,后来也带动了全国步行街、商业街的改造趋势。
iLOOK:改造王府井的时候。你们怎么安排原来的老建筑和老街道?
赖军:王府井那儿有一个教堂,教堂广场原来是很封闭的,有围墙,朝大街的方向有很多商铺把它隔开了,环境非常乱。我们说服政府把围墙拆掉,让这个地方变成市民公园,大家都可以参与进来。这样的改造还是挺大胆的,因为原来大家觉得宗教是一种特定的场所,而我们认为建筑是城市生活当中必要的一部分,必须让它以更开放的方式面向大众,这就改变了一个观念。改建的时候保留了原来标志性的拱门,后来这儿成了王府井的一个地标,大家喜欢去那儿拍婚纱照。市民喜欢这个项目,说明改造还是成功的。
iLOOK:墨臣现在关注的绿色建筑设计方向特别令人感兴趣,“茧”零能耗会所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项目,能不能先介绍一下“零能耗”这个概念?
赖军:这个项目是2011年底到2012年初建成的,是非常特殊的项目。“零能耗”简单来说就是不插电,因为咱们现在的电都是市政供电,所有的能源、能耗都是要靠电力来解决的,假如你盖一个房子,不跟这些市政设施相连接的话,你怎么独立去实现你的能源供给?这就等于说我这个房子要自己制造能源。其实很自然的就是用太阳能嘛,太阳能现在应该是最成熟的技术。我们也发现要实现完全“零能耗”很难,因为用地特别局促,是一个特别小的三角形地块,前面还有20多层的高楼挡了一半的日照。经过测算,发现太阳能不够,后来又增加了风能,这两块加起来就能够平衡建筑自身消耗掉的能量。我们也知道这种新能源的获取是有代价的,全部采用所谓的高科技手段才能实现,我认为这是一个特例,但并不意味着以后所有的绿色建筑都要完全使用高科技。
iLOOK:甲方当时为什么会提出“零能耗”的要求?
赖军:我觉得是在做一个实验,万通的冯仑董事长有绿色情结,他一直提出万通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全面迈入绿色建筑设计,以后所有的项目都应该是绿色的,所以他愿意来出钱做这么一个研究。“茧”会所这个1000平方米的项目花了好几千万元,相当于一平方米花了几万块钱来做这个研究,运用目前能够使用的所有最新技术手段,来证明一把在中国能够做成这个事。
iLOOK:能不能就“茧”会所的建筑结构和新能源的使用。来介绍一下设计上的出发点?
赖军:比如说刚才讲的太阳能,由于前面高层建筑的遮挡,获取太阳能是很不利的,所以我们想在有效的面积里达到百分之百的利用率,所以屋顶必须做成斜的,一方面它迎着太阳,另一方面其实它也抬高了,这样就有更大的面积可以获取太阳能。屋顶高起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空间增高,能产生“烟囱效应”,烟囱实际上是往上拔风的,我们在最高点设置一个通风口,可以调节,打开以后整个建筑就能变成类似烟囱一样的空气循环,通过这种方式降低室内温度,在一般情况下不开空调也会比较舒适,这样就等于降低能耗了。外墙的结构也很复杂,墙体如果保湿品性能不好的话肯定不节能,所以墙体要做厚一些,这个房子的墙最厚的有50厘米。 iLOOK:建筑内部有一个树形的结构。很美观也很特别。这个设计是为了实现什么功能?
赖军:我们原来有一个概念叫“树状结构”,中间的大厅其实是一棵“树”把它撑起来了。因为屋顶不是平的,房子是多面体,再做一个方块柱网,根本不统一。实际上当时我们也想提供这么一个理念,就像一棵树的生长一样,把这个建筑撑起来。它有好多斜撑,最终的受力点集中在中间的一根柱子上,这样的话就能提供更大的空间,只有中间一根柱子,其他地方就没有柱子了,除了解放它的空间,也有关于树木的这种绿色联想在里面。
iLOOK:“茧”会所的介绍里有一些关键词。像光导管、呼吸式木墙等。它们运用到这个建筑里面。可
以实现的最好结果是什么?
赖军:这些技术实际上都对实现最终目标有帮助,比如说光导管的原理是在屋顶上开一个口,直接引入到下面各层。大家都知道,如果在顶层开一个天窗实现采光是没问题的,但是在地下室想要见到上面的光该怎么办?没有这种技术是不行的,所以光导管实际上是把光引下去的一个导管,通过不断的折射,管子穿到下面去,在地下室都能见到阳光。实际效果非常好,比日光灯还亮。因为这个建筑最高的地方也就三层,所以到底层还是很亮的,这样好多地方就不用开灯了,就算白天天气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室内照明也不用开灯,这也是节能的一种方式。
iLOOK:这个建筑建成到现在的用途是什么?
赖军:当时我们想把它作为一个展示中心,就是所谓“零能耗”生态绿色建筑的一种展示,但是后来变成了那个小区的售楼处,所以功能有变化。在变成售楼处之前,它确实把新能源这些东西运用了一个多月,那一个多月的运行证明我们的设计是成功的,使用过程没有出问题,而且没有用市政的电。当时是为了实现一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任务,所以动用了所有的手段,最后的结果虽然也让大家满意,但我们很清楚这不是一个方向,因为代价太高了,所以现在反过来它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是我们需要尽可能避免用这么高消耗、高成本的方式实现这个目标。
iLOOK:看来通过做这个项目,你们对绿色环保建筑设计又有了新的认识,后来还做了别的绿色建筑项目吗?
赖军:我们现在有很多好玩的项目,可能自己会做一个天台农场,也是一种屋顶绿化的方式。日本和中国香港这两年最时髦的事就是在屋顶上种菜,国内的南方城市也有现在开始尝试的,但是在北方特别难,尤其北京的气候条件挺恶劣的,如果按普通的方式肯定没法做。比如在屋顶要绿化的话,植物的根系要得到一定的保护,温度太低了植物就会死,那可能要有一定的设施,包括怎么去保持水分。水不太可能从外头加,你从外头加完的话就结冰了,水就下不去,所以在根系这块就得铺好多毛细管,用渗透的方式来做。这些都是理论,在北京其实很少有人真正实现这些东西,我们可能就会做这么一个项目,如果能够摸索出一套方法,对于推广建筑绿化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iLOOK:像刚才说到的这种渗透结构,其实它已经超出建筑设计范畴之外,是另外一个体系里面的东西了,牵涉到生物学、物理学等方面,等于说想要实现这种绿色生态结构的最大化,它其实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这就要求设计师的知识结构非常丰富。赖军:以前的建筑学一直局限在提供人的活动空间,所有的建筑学都说是设计空间的,实际上这个方向目前来看太单薄了,因为空间只是一个物理名词,它里面缺乏一些化学作用。我个人感觉建筑是很综合的,如果建筑里面只有空间,没有空间里面的内容,它会很单薄;如果说有空间、有内容,没有参与的人,那它也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有了这几样它会产生一个互动,这个互动所产生的东西结合刚才所说的各个方面,可能会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境,这是建筑应该扩大的一个外延,我认为我们要做的事是要跟这个相适应的。
iLOOK:您多年来致力于研究环境改造项目和绿色建筑设计,特别好奇您是不是环保主义者?
赖军:我现在越来越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对环保的理解也是不断在加深的过程,因为以前大家对生活中的很多事都没有那么强烈的意识,现在发现你没意识可不行,而且你得去行动,像现在北京的雾霾,其实PM2.5提出来之前大家没有很清楚的意识,只是知道空气确实不好,但不好到什么程度不知道,对人的危害是什么样也不知道,然后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控制、去改善也不知道。我觉得这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因为所有人都面临环境生存的压力,看到环境破坏以后给未来带来的危害,所以每个人其实都在提升这种意识。作为设计师来说,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在设计当中、生活当中去主动地调整、适应,希望也能够在我们的专业方面引领大家,去实践、去体验、去思考。
iLOOK:说到环保,有很多的措施被提出了,但究竟有没有用就不清楚,最令人感兴趣的就是绿色建筑设计如何来实现环保的功能性?
赖军:现在大家可能把环保提得很高,我认为一直以来人类的建筑其实原本就是非常体现环保的,但是因为原来没有把它抽象成一个概念,所以大家觉得好像现在才提出来,其实不是,以前的很多建筑其实就是从环保的角度产生的。比如说四合院,除了没有卫生间其他的都很环保,为什么看它整个建造结构是木架构的,木头在当时是随处可得的资源,它对环境是没有破坏的。四合院其实是冬暖夏凉的,里面有一些很巧妙的地方,比如一般都会种树,作用非常大,大家看来它是绿化,是改善环境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有助于形成一种小气候,往大了说就是这样;往小了说是什么呢?树木是一种很好的滤光器,比如说夏天的时候,这个树枝叶繁茂,跟窗帘一样。而冬天需要阳光了,树叶也落了,阳光就可以更自由地照射进来,这其实都是很简单、特别自然的一种方式。但是咱们现在需要在外面做一种人工的百叶,还要运用高科技的手段让它跟着阳光走,花了很大力气,实际上功能跟以前差不多。
iLOOK:现在的建筑发展趋势没有那么多的条件来实施自然措施,大家都想把面积占用最大化,是不是因此就考虑不到这些周边的问题了? 赖军:我的理解是这样,现在城市发展最主要的问题是人口密度增大了,为什么会有高层建筑?人口越来越多,人均占有的用地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就得往立体发展,所以才会有高层出现。但是树不可能长那么高,刚才说的那种情况可能对四合院有用,但要是对高层就没用了,你种几棵树只能挡一两层,上面就挡不了。现在要面对的情况,原来那些简单的自然方式可能做不到,所以要增加很多人工的方式。比如我们现在也在研究外墙的绿化,就是在墙体上面种植物。这得依靠你的技术,还有墙体的材料,要让植物能生根,能够获取养分,能够把水分保持下来,这肯定是需要一些技术的,但是这种方式跟我们原来理解的自然方式其实也是相通的。
iLOOK:很多研究会在未来有一个前瞻性的作用,但现在大众最关心的还是怎么样来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这方面您有什么看法?
赖军:应该说大家都在做一些尝试,这些尝试或多或少会反映社会的现实问题,我认为所有真正去实现的项目肯定都会有它的价值在里面,如果空谈,就是说做一个所谓的设计,但又盖不起来,那这种方式可能不是很有效,所以我倒是支持在不同的项目上去做一些尝试。因为建筑设计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我们服务于甲方,他会有他的一些想法。比如说,住宅领域我们现在发现的问题是什么呢,由于中国的特殊性,我们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住宅,你自己想要盖一个房子不可能吧?你得从开发商手里买房子。但是开发商知道你的需求吗?他不一定知道,因为他不知道这个房子造完了是不是给你来用,他实际上是将来使用者的代言人,在设想一些使用者的需求,这种方式也决定了我们的住宅没有个性。他只能把所有人的需求做一个交集,提取一个最大公约数,拿出来说就盖这个吧。所以你看我们当代的住宅不可能做得多有特点,也不可能反映一些特定的需求。但是在国外就不一样,比如说东京,你去看那些房子其实都不太一样,因为土地私有化,每家有一块地,甭管多小,东京的房子都特别小,占地100平方米就不错了,他有自己对空间的认识,包括对美学的认识人家都有。每个建筑或者每个甲方想法都不一样,设计师就有这样的条件了,我根据甲方的要求来做特定的设计,所以出来的东西是他的作品。我们这边的住宅设计很难成为作品,因为根本不知道最终使用者是谁。
iLOOK:通过您在建筑业界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您有没有发现中国当代建筑发展演变的一些规律或者一些特点。它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状态?
赖军:客观来说建筑设计的发展还是非常快的,像1990年前后,当时贝聿铭对我们的影响特别大,香山饭店就是之前盖的,也是第一次让我们知道了当代建筑和中国的文化还能有一定的结合。当时的局限在于大家都希望寻找到一个所谓的真理,或者说一种公式,希望用一种方法去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一直在探讨所谓的中国风、民族主义这些东西怎么反映在建筑里面,实际上是非常有局限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北京盖过很多那种项目,大屋顶什么的,有一段时间特别热,这也是一种具体反思,因为大家对方盒子的国际化还是不太认同,觉得那种东西没有自己的特点。但后来效果并不好,因为很生硬,也没有找到太好的方法。当然在后面的阶段里,大家更加客观地去面对现实,因为我们本身中国的文化,包括建筑实际上是断层的,我们可以看到在20世纪差不多那100年所有的历史、文化其实都是断了的,跟之前的事都接不上轨。
iLOOK:谈到建筑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就目前来说,中国建筑的趋势是什么样的?
赖军:我觉得现在的趋势还是比较多元的,建筑设计本身是一种文化艺术性的体现,一定不会是给一个公式你就能生产出来某种特定的建筑,它应该反映出大家对城市、对生活的理解,不同的理解反映到建筑设计上面肯定呈现出来不同的效果。要说趋势现在也有几个方面,比如说像我们现在摸索的是以人的需求所产生的一类建筑,包括对环境的理解,对城市、对文化的理解,整个统筹都放在建筑设计的考量中,这是一种方式。当然还有一些方式,比如说从文化出发,从建筑的历史、发展这个角度出发,有些人专门研究中国的建筑,现在也在试图找到中国传统建筑跟当代建筑的接口,到底怎么能去衔接,这也是一个方向。我觉得都是不同的体现、不同的反映。
“建筑设计不应该局限在所谓的专业圈子里面,建筑里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我们现在做的这些事,可能都不是纯粹的建筑学领域的事,其实它跟整个社会的发展或者说跟人的需求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跨界’以后会更加多元地体现在我们的设计当中。”
“建筑不仅应该源于自己的历史根源,同时也应该成为时代的代言。在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一定存在着一种能承载时代文化和精神的建筑语言,我们的责任是去发现它们,并赋予它们旺盛的生命力。"
墨臣建筑设计事务所多年来致力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并于2012年设计建造完成了国内第一所零能耗环保会所。这个名为“茧”的作品开创了许多国内建筑设计的先河,整座建筑还完全实现了“不插电”(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不使用市政供电),堪称一大创举。而墨臣事务所秉持的“敬天惜物,取法自然”设计理念,也让人看到建筑在艺术表现之外的另一面:立足于现实,并解决实际问题——这同样是创造性和思想的绝佳体现。
此次iLOOK采访了北京老牌建筑设计机构墨臣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设计总监赖军,试图解答与“绿色生态建筑”有关的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此类建筑的设计原理和发展前景。
iLOOK:您最早创立墨臣建筑设计事务所的时候,对这间机构的定位是什么样的?
赖军:当时是1995年,理想是有的,但后来发现和现实差距太大。那时候国内基本上没有民营设计公司,全部是国营设计院,基本上没有客户认识我们,一开始生存还是挺艰难的。给事务所取名叫“墨臣”,是希望能够有一批人跟我们的想法一样,大家能一起来做事。因为“墨”指的是笔墨丹青,“臣”是一种俯首躬身的态度,就是用很虔诚的态度来做设计。后来发现生存很困难,连项目都找不到,更不要说能有机会提供给更多的人去实现理想了。
iLOOK:这样的局面从什么时候开始打开?
赖军:我们当时还没有资质,在1997年底加盟到华特建筑设计事务所,应该说转机是从那会儿开始的,陆续有项目了。我们的第一个项目是北京站改造,一开始立项的时候有十万平方米,这面积当时对我们来说是天文数字。后来在整个汇报、沟通过程中,包括听取各方面的一些不同意见,最后那个项目的建筑面积变成零,等于没有建筑面积了,就成了一个站前广场的环境改造项目。我们用了一些当时看来比较领先的想法,比如要求做喷泉,后来我们做成了旱喷,把喷泉藏在地表下面,这样不影响人的通行,因为整个广场的定位还是以交通功能为主,结合它的铺装也设计了一个很好的图案。还研究了人的流量,包括植物什么的都做了更好的配置,所以结果出来以后还是比较受到好评的。
iLOOK:后来的王府井大街改造项目。也是你们做的?
赖军:对,那是我们的第二个项目,也是一个环境改造项目。原来王府井不是步行街,当时提出来要改造成步行街,差不多用了三年时间把整个王府井大街全部改完,应该说改完以后整个王府井都有全新的面貌呈现出来,后来也带动了全国步行街、商业街的改造趋势。
iLOOK:改造王府井的时候。你们怎么安排原来的老建筑和老街道?
赖军:王府井那儿有一个教堂,教堂广场原来是很封闭的,有围墙,朝大街的方向有很多商铺把它隔开了,环境非常乱。我们说服政府把围墙拆掉,让这个地方变成市民公园,大家都可以参与进来。这样的改造还是挺大胆的,因为原来大家觉得宗教是一种特定的场所,而我们认为建筑是城市生活当中必要的一部分,必须让它以更开放的方式面向大众,这就改变了一个观念。改建的时候保留了原来标志性的拱门,后来这儿成了王府井的一个地标,大家喜欢去那儿拍婚纱照。市民喜欢这个项目,说明改造还是成功的。
iLOOK:墨臣现在关注的绿色建筑设计方向特别令人感兴趣,“茧”零能耗会所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项目,能不能先介绍一下“零能耗”这个概念?
赖军:这个项目是2011年底到2012年初建成的,是非常特殊的项目。“零能耗”简单来说就是不插电,因为咱们现在的电都是市政供电,所有的能源、能耗都是要靠电力来解决的,假如你盖一个房子,不跟这些市政设施相连接的话,你怎么独立去实现你的能源供给?这就等于说我这个房子要自己制造能源。其实很自然的就是用太阳能嘛,太阳能现在应该是最成熟的技术。我们也发现要实现完全“零能耗”很难,因为用地特别局促,是一个特别小的三角形地块,前面还有20多层的高楼挡了一半的日照。经过测算,发现太阳能不够,后来又增加了风能,这两块加起来就能够平衡建筑自身消耗掉的能量。我们也知道这种新能源的获取是有代价的,全部采用所谓的高科技手段才能实现,我认为这是一个特例,但并不意味着以后所有的绿色建筑都要完全使用高科技。
iLOOK:甲方当时为什么会提出“零能耗”的要求?
赖军:我觉得是在做一个实验,万通的冯仑董事长有绿色情结,他一直提出万通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全面迈入绿色建筑设计,以后所有的项目都应该是绿色的,所以他愿意来出钱做这么一个研究。“茧”会所这个1000平方米的项目花了好几千万元,相当于一平方米花了几万块钱来做这个研究,运用目前能够使用的所有最新技术手段,来证明一把在中国能够做成这个事。
iLOOK:能不能就“茧”会所的建筑结构和新能源的使用。来介绍一下设计上的出发点?
赖军:比如说刚才讲的太阳能,由于前面高层建筑的遮挡,获取太阳能是很不利的,所以我们想在有效的面积里达到百分之百的利用率,所以屋顶必须做成斜的,一方面它迎着太阳,另一方面其实它也抬高了,这样就有更大的面积可以获取太阳能。屋顶高起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空间增高,能产生“烟囱效应”,烟囱实际上是往上拔风的,我们在最高点设置一个通风口,可以调节,打开以后整个建筑就能变成类似烟囱一样的空气循环,通过这种方式降低室内温度,在一般情况下不开空调也会比较舒适,这样就等于降低能耗了。外墙的结构也很复杂,墙体如果保湿品性能不好的话肯定不节能,所以墙体要做厚一些,这个房子的墙最厚的有50厘米。 iLOOK:建筑内部有一个树形的结构。很美观也很特别。这个设计是为了实现什么功能?
赖军:我们原来有一个概念叫“树状结构”,中间的大厅其实是一棵“树”把它撑起来了。因为屋顶不是平的,房子是多面体,再做一个方块柱网,根本不统一。实际上当时我们也想提供这么一个理念,就像一棵树的生长一样,把这个建筑撑起来。它有好多斜撑,最终的受力点集中在中间的一根柱子上,这样的话就能提供更大的空间,只有中间一根柱子,其他地方就没有柱子了,除了解放它的空间,也有关于树木的这种绿色联想在里面。
iLOOK:“茧”会所的介绍里有一些关键词。像光导管、呼吸式木墙等。它们运用到这个建筑里面。可
以实现的最好结果是什么?
赖军:这些技术实际上都对实现最终目标有帮助,比如说光导管的原理是在屋顶上开一个口,直接引入到下面各层。大家都知道,如果在顶层开一个天窗实现采光是没问题的,但是在地下室想要见到上面的光该怎么办?没有这种技术是不行的,所以光导管实际上是把光引下去的一个导管,通过不断的折射,管子穿到下面去,在地下室都能见到阳光。实际效果非常好,比日光灯还亮。因为这个建筑最高的地方也就三层,所以到底层还是很亮的,这样好多地方就不用开灯了,就算白天天气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室内照明也不用开灯,这也是节能的一种方式。
iLOOK:这个建筑建成到现在的用途是什么?
赖军:当时我们想把它作为一个展示中心,就是所谓“零能耗”生态绿色建筑的一种展示,但是后来变成了那个小区的售楼处,所以功能有变化。在变成售楼处之前,它确实把新能源这些东西运用了一个多月,那一个多月的运行证明我们的设计是成功的,使用过程没有出问题,而且没有用市政的电。当时是为了实现一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任务,所以动用了所有的手段,最后的结果虽然也让大家满意,但我们很清楚这不是一个方向,因为代价太高了,所以现在反过来它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是我们需要尽可能避免用这么高消耗、高成本的方式实现这个目标。
iLOOK:看来通过做这个项目,你们对绿色环保建筑设计又有了新的认识,后来还做了别的绿色建筑项目吗?
赖军:我们现在有很多好玩的项目,可能自己会做一个天台农场,也是一种屋顶绿化的方式。日本和中国香港这两年最时髦的事就是在屋顶上种菜,国内的南方城市也有现在开始尝试的,但是在北方特别难,尤其北京的气候条件挺恶劣的,如果按普通的方式肯定没法做。比如在屋顶要绿化的话,植物的根系要得到一定的保护,温度太低了植物就会死,那可能要有一定的设施,包括怎么去保持水分。水不太可能从外头加,你从外头加完的话就结冰了,水就下不去,所以在根系这块就得铺好多毛细管,用渗透的方式来做。这些都是理论,在北京其实很少有人真正实现这些东西,我们可能就会做这么一个项目,如果能够摸索出一套方法,对于推广建筑绿化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iLOOK:像刚才说到的这种渗透结构,其实它已经超出建筑设计范畴之外,是另外一个体系里面的东西了,牵涉到生物学、物理学等方面,等于说想要实现这种绿色生态结构的最大化,它其实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这就要求设计师的知识结构非常丰富。赖军:以前的建筑学一直局限在提供人的活动空间,所有的建筑学都说是设计空间的,实际上这个方向目前来看太单薄了,因为空间只是一个物理名词,它里面缺乏一些化学作用。我个人感觉建筑是很综合的,如果建筑里面只有空间,没有空间里面的内容,它会很单薄;如果说有空间、有内容,没有参与的人,那它也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有了这几样它会产生一个互动,这个互动所产生的东西结合刚才所说的各个方面,可能会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境,这是建筑应该扩大的一个外延,我认为我们要做的事是要跟这个相适应的。
iLOOK:您多年来致力于研究环境改造项目和绿色建筑设计,特别好奇您是不是环保主义者?
赖军:我现在越来越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对环保的理解也是不断在加深的过程,因为以前大家对生活中的很多事都没有那么强烈的意识,现在发现你没意识可不行,而且你得去行动,像现在北京的雾霾,其实PM2.5提出来之前大家没有很清楚的意识,只是知道空气确实不好,但不好到什么程度不知道,对人的危害是什么样也不知道,然后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控制、去改善也不知道。我觉得这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因为所有人都面临环境生存的压力,看到环境破坏以后给未来带来的危害,所以每个人其实都在提升这种意识。作为设计师来说,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在设计当中、生活当中去主动地调整、适应,希望也能够在我们的专业方面引领大家,去实践、去体验、去思考。
iLOOK:说到环保,有很多的措施被提出了,但究竟有没有用就不清楚,最令人感兴趣的就是绿色建筑设计如何来实现环保的功能性?
赖军:现在大家可能把环保提得很高,我认为一直以来人类的建筑其实原本就是非常体现环保的,但是因为原来没有把它抽象成一个概念,所以大家觉得好像现在才提出来,其实不是,以前的很多建筑其实就是从环保的角度产生的。比如说四合院,除了没有卫生间其他的都很环保,为什么看它整个建造结构是木架构的,木头在当时是随处可得的资源,它对环境是没有破坏的。四合院其实是冬暖夏凉的,里面有一些很巧妙的地方,比如一般都会种树,作用非常大,大家看来它是绿化,是改善环境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有助于形成一种小气候,往大了说就是这样;往小了说是什么呢?树木是一种很好的滤光器,比如说夏天的时候,这个树枝叶繁茂,跟窗帘一样。而冬天需要阳光了,树叶也落了,阳光就可以更自由地照射进来,这其实都是很简单、特别自然的一种方式。但是咱们现在需要在外面做一种人工的百叶,还要运用高科技的手段让它跟着阳光走,花了很大力气,实际上功能跟以前差不多。
iLOOK:现在的建筑发展趋势没有那么多的条件来实施自然措施,大家都想把面积占用最大化,是不是因此就考虑不到这些周边的问题了? 赖军:我的理解是这样,现在城市发展最主要的问题是人口密度增大了,为什么会有高层建筑?人口越来越多,人均占有的用地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就得往立体发展,所以才会有高层出现。但是树不可能长那么高,刚才说的那种情况可能对四合院有用,但要是对高层就没用了,你种几棵树只能挡一两层,上面就挡不了。现在要面对的情况,原来那些简单的自然方式可能做不到,所以要增加很多人工的方式。比如我们现在也在研究外墙的绿化,就是在墙体上面种植物。这得依靠你的技术,还有墙体的材料,要让植物能生根,能够获取养分,能够把水分保持下来,这肯定是需要一些技术的,但是这种方式跟我们原来理解的自然方式其实也是相通的。
iLOOK:很多研究会在未来有一个前瞻性的作用,但现在大众最关心的还是怎么样来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这方面您有什么看法?
赖军:应该说大家都在做一些尝试,这些尝试或多或少会反映社会的现实问题,我认为所有真正去实现的项目肯定都会有它的价值在里面,如果空谈,就是说做一个所谓的设计,但又盖不起来,那这种方式可能不是很有效,所以我倒是支持在不同的项目上去做一些尝试。因为建筑设计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我们服务于甲方,他会有他的一些想法。比如说,住宅领域我们现在发现的问题是什么呢,由于中国的特殊性,我们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住宅,你自己想要盖一个房子不可能吧?你得从开发商手里买房子。但是开发商知道你的需求吗?他不一定知道,因为他不知道这个房子造完了是不是给你来用,他实际上是将来使用者的代言人,在设想一些使用者的需求,这种方式也决定了我们的住宅没有个性。他只能把所有人的需求做一个交集,提取一个最大公约数,拿出来说就盖这个吧。所以你看我们当代的住宅不可能做得多有特点,也不可能反映一些特定的需求。但是在国外就不一样,比如说东京,你去看那些房子其实都不太一样,因为土地私有化,每家有一块地,甭管多小,东京的房子都特别小,占地100平方米就不错了,他有自己对空间的认识,包括对美学的认识人家都有。每个建筑或者每个甲方想法都不一样,设计师就有这样的条件了,我根据甲方的要求来做特定的设计,所以出来的东西是他的作品。我们这边的住宅设计很难成为作品,因为根本不知道最终使用者是谁。
iLOOK:通过您在建筑业界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您有没有发现中国当代建筑发展演变的一些规律或者一些特点。它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状态?
赖军:客观来说建筑设计的发展还是非常快的,像1990年前后,当时贝聿铭对我们的影响特别大,香山饭店就是之前盖的,也是第一次让我们知道了当代建筑和中国的文化还能有一定的结合。当时的局限在于大家都希望寻找到一个所谓的真理,或者说一种公式,希望用一种方法去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一直在探讨所谓的中国风、民族主义这些东西怎么反映在建筑里面,实际上是非常有局限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北京盖过很多那种项目,大屋顶什么的,有一段时间特别热,这也是一种具体反思,因为大家对方盒子的国际化还是不太认同,觉得那种东西没有自己的特点。但后来效果并不好,因为很生硬,也没有找到太好的方法。当然在后面的阶段里,大家更加客观地去面对现实,因为我们本身中国的文化,包括建筑实际上是断层的,我们可以看到在20世纪差不多那100年所有的历史、文化其实都是断了的,跟之前的事都接不上轨。
iLOOK:谈到建筑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就目前来说,中国建筑的趋势是什么样的?
赖军:我觉得现在的趋势还是比较多元的,建筑设计本身是一种文化艺术性的体现,一定不会是给一个公式你就能生产出来某种特定的建筑,它应该反映出大家对城市、对生活的理解,不同的理解反映到建筑设计上面肯定呈现出来不同的效果。要说趋势现在也有几个方面,比如说像我们现在摸索的是以人的需求所产生的一类建筑,包括对环境的理解,对城市、对文化的理解,整个统筹都放在建筑设计的考量中,这是一种方式。当然还有一些方式,比如说从文化出发,从建筑的历史、发展这个角度出发,有些人专门研究中国的建筑,现在也在试图找到中国传统建筑跟当代建筑的接口,到底怎么能去衔接,这也是一个方向。我觉得都是不同的体现、不同的反映。
“建筑设计不应该局限在所谓的专业圈子里面,建筑里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我们现在做的这些事,可能都不是纯粹的建筑学领域的事,其实它跟整个社会的发展或者说跟人的需求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跨界’以后会更加多元地体现在我们的设计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