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中,就方法而言,“读”是第一大法,可谓“读”占鳌头。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在语文传统经验中要求的不仅是“读”,更应当是“熟读”乃至“诵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思考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朗朗的语文课不是好课!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语感的培养,朗读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语感形成的一个有效途径。语文课堂上,我充分让学生朗读,一直努力践行通过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 激发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朗读同样需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语文课标将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地阅读能力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朗读教学同样可以创新。朗读形式的变化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指名读、男女声读、集体读、分角色朗读,这些方式已经被语文教师运用得炉火纯青,有时朗读内容呈现方式如果别具一格,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调动情感参与 朗读作为培养学生语感形成的一条途径,新课标在各个阶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分别是这样表述的: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标虽然在不同的阶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但是每一个学段都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翻开十二册语文教材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练习中都有这样的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者“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第几自然段”低中年级这样的要求更是明显。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情感真正参与,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而不是呆读,傻读。
我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第三自然段时是这样处理的:
师:(投影仪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请同学们当导演,给这段文字配上一段背景音乐,你准备选择那种风格的音乐,现在你们先熟悉文字。
(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师:看到同学认真细致地朗读课文,相信大家心中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
生1:我准备选择一段凄凉的音乐,最好是二胡乐曲,这样能体现青海高原的悲壮。
生2:我准备选择一段乐调深沉的音乐,琵琶或者古筝的演奏,声音幽远,能够体现青海高原的寸草不生,荒凉。
生3:我准备选择一段深情的音乐,小提琴协奏曲也许会有别样的风格。
......
师:各位导演的设计独具匠心,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一会儿我们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配乐朗诵。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音乐,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学生的朗读异彩纷呈)
师:一棵本应该长在平原长在水边的柳树却生长这样一片荒芜、苍凉的青海高原,试想你看到这样的一株柳树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会敬佩它,能在这样的环境生长真是不容易。
生2:我会惊讶,在这样寸草不生的地方怎么会生长出这样的柳树?
生3:我会疑惑,我不敢相信此情此景。
师:请同学将自己的感受送到句子中,读读这句话: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我一眼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
学生因为有了情感参与,教室里呈现出不同的声音,有惊讶、有疑惑、有敬佩,这就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产生了属于自己的理解,此时学生的情感才是真正地被激发。两次朗读教学我都是别具用心指导的,但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触摸母语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但是在课堂上不动脑子不停地“吟唱”,说到底还是呆读,傻读。关键是让学生读出“情”,将朗读变得饱满。
3. 促进能力提高 朗读指导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我们爱你啊 中国》朗读比赛时学生虽然激情饱满,摇头晃脑,学生对文本缺少感悟和理解,没有在学生的记忆深处打下烙印,看似娓娓动听,不见得对文章有多少真知灼见。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的分析不可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许多教师就选择了朗读来代替繁琐的分析,从而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结果导致换汤不换药。
著名的特级教师贾志敏是这样评判一堂课是否有效:我们看课,主要是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过程和提高过程,而非其他。朗读最终目的,还是培养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薛瑞萍一名普普通通的语文教师,数年如一日,在课堂和孩子们背唐诗,读诗经。她提出朗读就是用“用语言画画”要能“听出语言的声音”要会“品尝语言的味道”,她凭借无技巧地朗读领着学生们诵出了“味”,读出了“情”她和学生的朗读才是有效的朗读,是抵达情感和心灵的读,要从心底里“发出声音”才是真正有效的朗读。
4. 加强范读,启发想象 朗读是“口耳之学”,朗读教学的基本手段是“口授耳听”。教师形神兼备的精彩范读,不仅可以以声传情,还能让学生们从老师的朗读中受到感染、产生共鸣。最终,学生们会从内心产生一种冲动,产生一种朗读的欲望。此外,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会把纸面上的文字通过声音变成一种立体的图像,学生们跟着老师的朗读进度和轻重缓急,会自然而然地展开丰富地想象,这样不仅起到了理解课文内容的作用,也滋润了小学生们追求善美的心田。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们在自己朗读时不能机械地按照老师的套路来模仿,要加入自己的感情色彩去朗读,进行自我创造。
5. 模拟情境,强化体验 前文已述,教师的范读可以让学生们浮想联翩,模拟情境同样可以达到这个效果。由于小学生的人生阅历和体验有限,对课文的理解会受到许多的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值得提倡的就是借助视听媒体,创设“场效应”,营造生动直观的场景。比如可以利用挂图展现课文的场面,利用音乐衬托课文的背景,利用表演使学生们真切地融入到课文所表达的情境中,从而如同身临其境,强化体验,与作者达到“心情相契合”。
6. 灵活运用,形式多样 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采用老师范读的形式;当课文中对话较多、角色较多时,宜采用分角色朗读;当课文内容气势恢弘、磅礴大气时,宜采用学生一起朗读的形式,等等。因此,老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根据课文本身的体裁和内容的不同,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安排,精心准备朗读内容,合理选择朗读形式,灵活运用,做到形式多样化。
收稿日期:2013-09-14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思考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朗朗的语文课不是好课!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语感的培养,朗读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语感形成的一个有效途径。语文课堂上,我充分让学生朗读,一直努力践行通过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 激发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朗读同样需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语文课标将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地阅读能力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朗读教学同样可以创新。朗读形式的变化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指名读、男女声读、集体读、分角色朗读,这些方式已经被语文教师运用得炉火纯青,有时朗读内容呈现方式如果别具一格,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调动情感参与 朗读作为培养学生语感形成的一条途径,新课标在各个阶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分别是这样表述的: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标虽然在不同的阶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但是每一个学段都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翻开十二册语文教材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练习中都有这样的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者“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第几自然段”低中年级这样的要求更是明显。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情感真正参与,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而不是呆读,傻读。
我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第三自然段时是这样处理的:
师:(投影仪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请同学们当导演,给这段文字配上一段背景音乐,你准备选择那种风格的音乐,现在你们先熟悉文字。
(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师:看到同学认真细致地朗读课文,相信大家心中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
生1:我准备选择一段凄凉的音乐,最好是二胡乐曲,这样能体现青海高原的悲壮。
生2:我准备选择一段乐调深沉的音乐,琵琶或者古筝的演奏,声音幽远,能够体现青海高原的寸草不生,荒凉。
生3:我准备选择一段深情的音乐,小提琴协奏曲也许会有别样的风格。
......
师:各位导演的设计独具匠心,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一会儿我们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配乐朗诵。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音乐,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学生的朗读异彩纷呈)
师:一棵本应该长在平原长在水边的柳树却生长这样一片荒芜、苍凉的青海高原,试想你看到这样的一株柳树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会敬佩它,能在这样的环境生长真是不容易。
生2:我会惊讶,在这样寸草不生的地方怎么会生长出这样的柳树?
生3:我会疑惑,我不敢相信此情此景。
师:请同学将自己的感受送到句子中,读读这句话: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我一眼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
学生因为有了情感参与,教室里呈现出不同的声音,有惊讶、有疑惑、有敬佩,这就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产生了属于自己的理解,此时学生的情感才是真正地被激发。两次朗读教学我都是别具用心指导的,但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触摸母语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但是在课堂上不动脑子不停地“吟唱”,说到底还是呆读,傻读。关键是让学生读出“情”,将朗读变得饱满。
3. 促进能力提高 朗读指导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我们爱你啊 中国》朗读比赛时学生虽然激情饱满,摇头晃脑,学生对文本缺少感悟和理解,没有在学生的记忆深处打下烙印,看似娓娓动听,不见得对文章有多少真知灼见。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的分析不可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许多教师就选择了朗读来代替繁琐的分析,从而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结果导致换汤不换药。
著名的特级教师贾志敏是这样评判一堂课是否有效:我们看课,主要是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过程和提高过程,而非其他。朗读最终目的,还是培养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薛瑞萍一名普普通通的语文教师,数年如一日,在课堂和孩子们背唐诗,读诗经。她提出朗读就是用“用语言画画”要能“听出语言的声音”要会“品尝语言的味道”,她凭借无技巧地朗读领着学生们诵出了“味”,读出了“情”她和学生的朗读才是有效的朗读,是抵达情感和心灵的读,要从心底里“发出声音”才是真正有效的朗读。
4. 加强范读,启发想象 朗读是“口耳之学”,朗读教学的基本手段是“口授耳听”。教师形神兼备的精彩范读,不仅可以以声传情,还能让学生们从老师的朗读中受到感染、产生共鸣。最终,学生们会从内心产生一种冲动,产生一种朗读的欲望。此外,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会把纸面上的文字通过声音变成一种立体的图像,学生们跟着老师的朗读进度和轻重缓急,会自然而然地展开丰富地想象,这样不仅起到了理解课文内容的作用,也滋润了小学生们追求善美的心田。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们在自己朗读时不能机械地按照老师的套路来模仿,要加入自己的感情色彩去朗读,进行自我创造。
5. 模拟情境,强化体验 前文已述,教师的范读可以让学生们浮想联翩,模拟情境同样可以达到这个效果。由于小学生的人生阅历和体验有限,对课文的理解会受到许多的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值得提倡的就是借助视听媒体,创设“场效应”,营造生动直观的场景。比如可以利用挂图展现课文的场面,利用音乐衬托课文的背景,利用表演使学生们真切地融入到课文所表达的情境中,从而如同身临其境,强化体验,与作者达到“心情相契合”。
6. 灵活运用,形式多样 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采用老师范读的形式;当课文中对话较多、角色较多时,宜采用分角色朗读;当课文内容气势恢弘、磅礴大气时,宜采用学生一起朗读的形式,等等。因此,老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根据课文本身的体裁和内容的不同,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安排,精心准备朗读内容,合理选择朗读形式,灵活运用,做到形式多样化。
收稿日期:2013-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