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阐明了在加强母猪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来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各项技术措施。
  【关键词】仔猪;成活率;技术措施;提高
  
  仔猪出生后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恒温到常温,从被动获取氧气和营养到主动吮乳和呼吸来维持生命,生理上发育不完善,导致哺乳期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生理阶段。因此,这一阶段是幼猪培育的关键环节,而减少仔猪死亡率和增加仔猪体重就成为养好哺乳仔猪的重中之重。
  1.加强母猪管理
  1.1产仔时间的管理
  实践证明,母猪最好在每年4-5月和10~11月配种,次年2-3月和8-9月产仔是最佳配种和产仔时期,这样可以降低因寒冷和炎热造成的成活率下降。母猪配种时不要局限于“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的所谓配种原则,应注意观察最佳配种时的特征,即母猪性欲比较高,手压母猪臀部不动,外阴部有较粘稠分泌物排出,阴部外翻内呈桃红色,初配后8-12h再复配一次,这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仔猪成活率的重要环节。
  1.2产前护理
  产前准备,首先是按预产期提前一周进入产房,在进入产房前应将母猪全身消毒,以便将体表病菌和寄生虫消灭在怀孕舍,以免仔猪感染。产房要消毒预热,搞好防寒保暖的前期准备。
  1.3产后护理
  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必须重视对哺乳母猪的管理,使母猪分泌更多的乳汁,以保证仔猪生长发育需要。具体对策一是在分娩前后2天按照母猪膘势而定,对膘势好的适当控料。以免乳汁过多过浓仔猪吃后出现消化不良和母猪乳汁过剩出现乳腺炎,二是到哺乳中后期,随着乳猪的增长要求奶量增加,母猪应不限量饲养。三是夏季搞好防暑降温。冬季和早春搞好保温,保持母猪安静舒适。
  1.4哺乳管理
  产后如遇母猪产仔多、有效乳头少或个别母猪泌乳不足时,一般对前后3--4d内产出舶仔猪可寄养其他母猪,如在长时间没有分娩母猪,可采用仔猪分组轮流哺乳或人工喂养等方式来提高仔猪成活率。
  1.5饲养配合
  哺育母猪的饲料蛋白质应占15%一17%(适当考虑动物蛋白质的比例)能量在日粮中保证3200大卡、维生素A300IU、维生素D220IU,维生素 E,维生素B族、还有骨粉、食盐、硫酸亚铁、硫酸铜、都应保证一定比例。
  2.仔猪的饲养管理
  2.1产后仔猪的管理
  首先是要断脐洗胎,断脐的长度与乳猪站立高度基本相等。过长会被踩伤或影响乳猪运动,并在断脐前先结扎再剪断,以免流血过多。同时用稀释好的温高锰酸钾溶液将乳猪身上的胎膜,污渍洗净擦干。其次是进行超免注射和拔牙,再次就是固定乳头,补充初乳,在固定乳头的同时应注意将体弱仔猪固定前排乳头,体质健壮的固定在后排乳头。
  2.2早期补料
  一般在产后4~7d可以用颗粒料、 311或者青菜等诱食,待学会采食后用稀料逗喂与此同时可将母仔隔离,定时哺乳让乳猪有饥饿感,多接触诱料。这样对促进胃肠发育,提早分泌盐酸,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和抑制细菌繁殖提高抗病力有好处。
  2.3哺乳仔猪体温调节机制不完善
  防寒能力差,且体温较成年猪高1—2℃,需要的能量亦比成年猪多。因此,应为仔猪创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小气候环境,以满足仔猪对环境温度的特殊要求。因小猪怕冷、大猪怕热,仔猪日龄越低,要求的温度越高;母猪的适应环境温度为15℃。因此,生产中产房温度常控制在15℃,而要用特殊的保温材料或设备来保持仔猪周围的局部环境。
  2.4 由于初生仔猪有成对的上下门齿和犬齿(俗称獠牙)共8枚
  犬齿对仔猪吮乳没有影响,但若窝产仔数较多,为防止仔猪抢食母乳而咬伤乳头或其他仔猪颊部,避免母猪踩死仔猪事故发生,可在仔猪出生后3天内剪去犬齿。去犬齿的钳子要锐利,用前消毒,从根部剪去,断面要平整,不要弄伤仔猪牙龈。
  用作育肥的仔猪,为防止育肥期间的咬尾现象,可在去犬齿的同时断尾。方法是用钳子剪去仔猪尾巴的 1/3,后涂上碘酒以防感染。
  2.5防治下痢
  首先是要注意防寒保暖和防暑降温。保证乳猪有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其次保持临床卫生。三是喂自配料应加适当比例的抗生素或者每天加少量炭末让其自由舔食。
  2.6饲料配合
  应保证日粮的蛋白质比例不低于 20%,能量不低于3100大卡,也就是说混合料中80%一 90%应为多种粮饼和动物性饲料,动物蛋白的比例应占 5%~8%,单用植物蛋白效果不好,还要掺入复合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保证生长需要。
  2.7加强饲养管理
  喂料要定时定量,少给勤添,看槽喂料,少吃多餐。保持栏内卫生,保证仔猪饮水卫生。加强户外运动多晒太阳。
  2.8寄养并窝
  在多头母猪同期产仔的大场,若母猪产仔数过多,无奶或少奶,或母猪死亡,对其所生仔猪可进行寄养或并窝。寄养是指母猪分娩后因疾病或死亡造成缺乳或无乳的仔猪,或超过母猪正常哺育能力的过多的仔猪寄养给一头或几头同期分娩的母猪哺育。并窝则是指将同窝仔猪数较少的两窝或几窝仔猪,合并起来由一头泌乳能力好、母性强的母猪集中哺育,其余的母猪则可以提前催情配种。寄养和并窝是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充分发挥母猪繁殖潜力的重要措施。
  寄养与并窝时应注意:①寄养和并窝仔猪的母猪产仔时间接近,时间相隔在2~ 3天内为宜。②寄養和并窝仔猪之前仔猪吃过初乳为佳,否则不易成活。③仔猪寄养和并窝之前,使仔猪处于饥饿状态,在养母放乳时引入或并入。④所有寄养和并窝仔猪均用养母的乳汁或尿液涂抹,混淆母猪嗅觉,使养母接纳其他仔猪吸乳。⑤寄养于同一母猪的仔猪数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最好控制在2头以内。并窝后仔猪总数不可过多,以免养母带仔过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2.9适时断奶
  农村饲养户多采取两月龄断奶,集约化猪场以28d断奶居多。尽管断奶时间不一,但断奶前3-4d应减少母猪采食量,使其自然乳量降低,以免发生乳腺炎。断奶时将母猪赶走,仔猪留在原栏,避免环境改变影响小猪生长。同时不要突然改变饲料配方。在进入保育阶段前,应逐步改变饲料及喂养次数,以适应保育阶段。这些都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所在。
其他文献
初中数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提高教学质量是教研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而如何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转化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造成这种后进生占比越来越大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转化后进生,使他们获得必需的数学?这是摆在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难题。  一、原因分析  (一)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后进生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的积
课堂教学气氛,主要指班集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状态。它是在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情绪、情感状态,其中包括了师生的心境、精神体验和情绪波动,以及师生彼此间的关系,它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与学生集体之间的关系。积极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师生间情况交流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教学的反馈信息,从而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取得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沐浴课改的春风,我校如火如荼地大力开展教学案的研究与探讨工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模式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让学习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促进了学生自主、活泼、健康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不重视教学案,对教学案的兴趣不强烈,有时甚至对教学案中反复出现的总结归纳的内容感到厌烦。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使教学案吸引更多、甚至全部的学生,
[摘 要] 树木移植的成活率,取决于树木的地上和地下部分能否及时恢复水分代谢的平衡。最适合的移植时期是树木的蒸腾量最小,根系能够及时恢复水分代谢平衡的时期。因此,提高树木成活率,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结合近年来工作实践,对如何及时恢复水分代谢的平衡问题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 植树 成活率 管理    1挖坑  根据苗木规格确定坑的宽度与深度。   a)胸径7~10 cm的乔木、高度2~2.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深刻的问题,同时也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关心的热门话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位授课老师可能都有自己的见解。笔者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摸索总结,有以下几点心得供大家参考: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愉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促进个体和谐发展”,其强调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学生潜能的发展。经过我个人几年的教学实践,感觉政治教学需要创新,学生能力重在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未来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将最终取决于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中小学,基础教育承载着教育事业繁重而艰巨的压力和使命,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纵观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状况,分析我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