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与传统的信息系统相比较,会计具有会计信息和功能共享化、数据处理实时化、信息来源多样化、信息存储无纸化、会计数据分布式输入、会计数据便于进行全面核算和实时监督审计和会计信息安全性高等特点,从而能使的经营管理突破时空的限制,具有对市场更迅捷的反应能力。也正是如此,使得网络会计在技术、理论、业务和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更多风险。本文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对策。
【关键词】 网络会计 信息失真 风险防范 对策
计算机网络会计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为基础,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构成企业信息化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共享和流通,实施远程操作以及进行事中的动态会计核算、分析、控制和监督,是一种全新的会计信息系统,但同时增加了网络安全隐患.
1.网络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主要表现为技术风险、理论风险、业务风险和管理风险四个方面。
1.1技术风险
网络会计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的,会计信息是在遵循一定的信息交换协议,以足够的安全技术为保障,以一定的计算机硬件为支撑,在相应的软件管理下在网络中流通、存储和处理,并最终以人们需要的形式变现出来。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安全性成为网络会计信息失真的技术风险。
1.1.1计算机网络中软硬件的脆弱性。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网络设备和对应的软件组成。计算机网络中硬件配置不当或硬件故障,会影响网络信息的流通,严重时会导致网络瘫痪,威胁传输的信息的完整性,甚至使信息丢失,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软件本身鲁棒性不足和软件缺陷、财务软件相对滞后于财务制度,也使网络会计信息失真成为可能。
1.1.2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的影响。网络会计依据的是Internet/Intranet体系使用的TCP/IP开放式协议,信息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计算机黑客利用网络的漏洞,采用线路监听、信息截获、口令试探、身份仿冒和插入假信息等手段,对信息安全的各个层面进行攻击,网络会计信息将面临被截取、****、仿冒和破坏的风险。而且,在网络的环境下,只要有不法之徒想窃取、截获和破坏信息,当数据通过线路传输时,可以很容易实现。
1.1.3数据加密等安全技术的安全性的影响。在网络上传输的会计信息使用一定的加密算法,以密文的形式进行传输;为了鉴别源点、防抵赖常在信息中插入发送、接受方信息和发送时间等信息,采用数字签名技术;为了保证信息的正常识别,使用一定的传输协议。这些技术的采用保证了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但安全是相对的,这些算法和协议的安全缺陷反过来又成为会计信息失真的潜在风险。
1.1.4信息污染。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大量无序信息和网络垃圾占据了宝贵的网络资源,加重了网络的负担,影响了网络会计信息的传输效率,严重时诱发网络广播风暴。这些信息污染如同工业污染一样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1.2理论风险。目前,基于网络的会计系统的构建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网络会计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健全,传统会计理论和方法存在很多局限性,传统会计理论不适用于网络实际,迫切需要作出相应的变更。这成为网络会计信息失真的理论风险。
1.2.1会计目标变更。在网络条件下,会计信息可以在网上披露,可以以现行市价计量属性取代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可以以现金流动信息代替单一的盈利数字,更重视交易与事项的经济实质,选定不同的需求对象披露相关的会计信息,从而满足不同使用者使用网络获取所需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信息需求方和信息供给方的理解差异、信息披露和获取时间的差异等无疑会带来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1.2.2会计基本前提变更。在网络条件下,虚拟企业无资金、人员,只有名称和订单,而且以交易作为生存期,分和迅速,从而使会计主体具有可变性,造成会计主体认定困难,会计核算的空间处于模糊状态。同时,需要将交易期间作为会计期间,使用面临解散假设替代持续经营假设,使用货币和非货币信息如企业创新能力、客户满意程度、市场占有率和虚拟企业的创新速度等全面反映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会计基本前提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计量标准的模糊和不准确性。
1.2.3会计要素变更。传统的会计理论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要素。虚拟企业以通信等信息技术和声誉为物质基础,资本和固定资产的比例较低,人力资本和知识储备是其最重要的资产,是企业利润形成的主要来源。如何衡量企业的人力和知识价值,同时在报表中为使用者利用并反映出来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1.2.4会计原则、程序和处理方法变更。由于虚拟企业的生存期短、只有一个会计期间,传统的会计原则如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失去存在的基础,有必要以现行价值、可变现价值取代历史成本价值,以收付实现制替代权责发生制。而且,由于交易无纸化,交易信息网络传递,信息的输入到报表的生成是同步的,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处理程序得到简化,也使会计信息失真风险性增大。
1.3业务风险。网络会计的实施需要大批既熟谙计算机网络知识和财会知识,又同时掌握商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的人才,财会人员在会计方法选择、会计信息披露、网络技术、会计职业规范和道德规范等方方面面面临遵守和选择的问题,因此,财会人员的专业和道德水准成为会计信息失真的又一风险来源。
1.4管理风险。在网络条件下,由于信息来源复杂、接触信息的部门和人员增多,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显然不能符合要求,相关的制度和管理体系需要作出调整。同时,管理层对软件开发的管理、相关技术方案的选择、各种信息使用权限的划分,客观上成为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成因。
2.网络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对策
为克服网络会计的风险,建立和完善构筑涵盖技术、法律及人才等措施的保障体系是当务之急。
2.1在技术层面上,应当制定计算机机房和设备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加强软、硬件维护,强化技术安全 ,防止计算机出现故障导致信息丢失。
2.2在网络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构建方面:
2.2.1确立网络会计核算前提。实施相对开放的会计主体假设,进一步扩大会计确认的范围,增强信息的相关性;将会计分期假设并入持续经营假设,不同时点的财务状况和不同时期的经营成果实时生成,提高决策的有用性;采用多样化的计量手段,全面反映货币和非货币、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提高信息的完整性。
2.2.2完善会计公认原则。采用公允价值、现行价值和历史价值并存,客观确认公司资产的拥有和控制情况;确定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的应用范围,实现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相结合,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2.3开展远程审计、实施实时多方监督。审计人员利用网络,随时随地调用企业的会计信息,实施网络在线审计,大大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管理人员也可以随时多方调用会计信息,进行监督,提高监督的有效性。
2.3法律政策层面上,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制度保障机制。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商务法规,以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及核算行为;借鉴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会计信息管理、财务报告披露的法規、准则,具体规定企业网上披露的义务与责任、网络会计信息质量标准要求、监管机构及其权责等,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防范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网络条件下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更加隐秘,风险成因更加复杂,只有认真分析其来源,有针对性的综合采取各种措施,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小会计失真的风险,把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作者单位:北安市城市建设管理处)
【关键词】 网络会计 信息失真 风险防范 对策
计算机网络会计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为基础,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构成企业信息化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共享和流通,实施远程操作以及进行事中的动态会计核算、分析、控制和监督,是一种全新的会计信息系统,但同时增加了网络安全隐患.
1.网络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主要表现为技术风险、理论风险、业务风险和管理风险四个方面。
1.1技术风险
网络会计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的,会计信息是在遵循一定的信息交换协议,以足够的安全技术为保障,以一定的计算机硬件为支撑,在相应的软件管理下在网络中流通、存储和处理,并最终以人们需要的形式变现出来。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安全性成为网络会计信息失真的技术风险。
1.1.1计算机网络中软硬件的脆弱性。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网络设备和对应的软件组成。计算机网络中硬件配置不当或硬件故障,会影响网络信息的流通,严重时会导致网络瘫痪,威胁传输的信息的完整性,甚至使信息丢失,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软件本身鲁棒性不足和软件缺陷、财务软件相对滞后于财务制度,也使网络会计信息失真成为可能。
1.1.2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的影响。网络会计依据的是Internet/Intranet体系使用的TCP/IP开放式协议,信息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计算机黑客利用网络的漏洞,采用线路监听、信息截获、口令试探、身份仿冒和插入假信息等手段,对信息安全的各个层面进行攻击,网络会计信息将面临被截取、****、仿冒和破坏的风险。而且,在网络的环境下,只要有不法之徒想窃取、截获和破坏信息,当数据通过线路传输时,可以很容易实现。
1.1.3数据加密等安全技术的安全性的影响。在网络上传输的会计信息使用一定的加密算法,以密文的形式进行传输;为了鉴别源点、防抵赖常在信息中插入发送、接受方信息和发送时间等信息,采用数字签名技术;为了保证信息的正常识别,使用一定的传输协议。这些技术的采用保证了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但安全是相对的,这些算法和协议的安全缺陷反过来又成为会计信息失真的潜在风险。
1.1.4信息污染。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大量无序信息和网络垃圾占据了宝贵的网络资源,加重了网络的负担,影响了网络会计信息的传输效率,严重时诱发网络广播风暴。这些信息污染如同工业污染一样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1.2理论风险。目前,基于网络的会计系统的构建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网络会计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健全,传统会计理论和方法存在很多局限性,传统会计理论不适用于网络实际,迫切需要作出相应的变更。这成为网络会计信息失真的理论风险。
1.2.1会计目标变更。在网络条件下,会计信息可以在网上披露,可以以现行市价计量属性取代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可以以现金流动信息代替单一的盈利数字,更重视交易与事项的经济实质,选定不同的需求对象披露相关的会计信息,从而满足不同使用者使用网络获取所需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信息需求方和信息供给方的理解差异、信息披露和获取时间的差异等无疑会带来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1.2.2会计基本前提变更。在网络条件下,虚拟企业无资金、人员,只有名称和订单,而且以交易作为生存期,分和迅速,从而使会计主体具有可变性,造成会计主体认定困难,会计核算的空间处于模糊状态。同时,需要将交易期间作为会计期间,使用面临解散假设替代持续经营假设,使用货币和非货币信息如企业创新能力、客户满意程度、市场占有率和虚拟企业的创新速度等全面反映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会计基本前提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计量标准的模糊和不准确性。
1.2.3会计要素变更。传统的会计理论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要素。虚拟企业以通信等信息技术和声誉为物质基础,资本和固定资产的比例较低,人力资本和知识储备是其最重要的资产,是企业利润形成的主要来源。如何衡量企业的人力和知识价值,同时在报表中为使用者利用并反映出来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1.2.4会计原则、程序和处理方法变更。由于虚拟企业的生存期短、只有一个会计期间,传统的会计原则如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失去存在的基础,有必要以现行价值、可变现价值取代历史成本价值,以收付实现制替代权责发生制。而且,由于交易无纸化,交易信息网络传递,信息的输入到报表的生成是同步的,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处理程序得到简化,也使会计信息失真风险性增大。
1.3业务风险。网络会计的实施需要大批既熟谙计算机网络知识和财会知识,又同时掌握商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的人才,财会人员在会计方法选择、会计信息披露、网络技术、会计职业规范和道德规范等方方面面面临遵守和选择的问题,因此,财会人员的专业和道德水准成为会计信息失真的又一风险来源。
1.4管理风险。在网络条件下,由于信息来源复杂、接触信息的部门和人员增多,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显然不能符合要求,相关的制度和管理体系需要作出调整。同时,管理层对软件开发的管理、相关技术方案的选择、各种信息使用权限的划分,客观上成为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成因。
2.网络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对策
为克服网络会计的风险,建立和完善构筑涵盖技术、法律及人才等措施的保障体系是当务之急。
2.1在技术层面上,应当制定计算机机房和设备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加强软、硬件维护,强化技术安全 ,防止计算机出现故障导致信息丢失。
2.2在网络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构建方面:
2.2.1确立网络会计核算前提。实施相对开放的会计主体假设,进一步扩大会计确认的范围,增强信息的相关性;将会计分期假设并入持续经营假设,不同时点的财务状况和不同时期的经营成果实时生成,提高决策的有用性;采用多样化的计量手段,全面反映货币和非货币、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提高信息的完整性。
2.2.2完善会计公认原则。采用公允价值、现行价值和历史价值并存,客观确认公司资产的拥有和控制情况;确定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的应用范围,实现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相结合,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2.3开展远程审计、实施实时多方监督。审计人员利用网络,随时随地调用企业的会计信息,实施网络在线审计,大大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管理人员也可以随时多方调用会计信息,进行监督,提高监督的有效性。
2.3法律政策层面上,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制度保障机制。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商务法规,以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及核算行为;借鉴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会计信息管理、财务报告披露的法規、准则,具体规定企业网上披露的义务与责任、网络会计信息质量标准要求、监管机构及其权责等,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防范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网络条件下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更加隐秘,风险成因更加复杂,只有认真分析其来源,有针对性的综合采取各种措施,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小会计失真的风险,把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作者单位:北安市城市建设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