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围绕护理措施进行研究,以促进睡眠。方法: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以促进睡眠。结论:创造一个平静、舒适和安全的休息环境,并满足病人在晚间休息习惯要求。
【关键词】促进睡眠;护理措施
一、睡眠评估
(一)影响睡眠的原因
① 年龄:每个人的睡眠时长都会有所不同,年龄段大一些的人群基本上在一夜要醒过来很多次,这是因为年龄不断地增加深度睡眠在逐渐的降低。
② 环境:睡眠环境的影响,周围嘈杂,灯光,温度还有不舒适的床铺都会对睡眠造成影响。
③ 心态:患者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下,心理压力会变大,心情变得压抑,由此睡眠时长可能会增加,反之,如果此人身体无虞,心情愉悦,则可能只需要睡眠6小时左右,精神状态能够得到很好的恢复。还有,情绪过分的兴奋,焦虑等等,也是会影响到睡眠的质量。
④ 生活习惯: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特定的习惯,比如睡前必须喝一杯热牛奶,泡澡等等,如果将这些习惯改变也有可能会造成睡眠影响。
⑤ 饮食:在睡前的时候饮用浓茶,咖啡,或者食用巧克力等等含有可以使人兴奋的东西时也会让人难以入睡。
⑥ 工作:进行体力活劳动工作者会比做脑力工作者的睡眠时间久一些,这是因为劳动工作者日常的体力消耗非常大,自然而然需要的睡眠时间也就会久一些。
⑦ 疾病:生病时出现的病症都有可能会影响睡眠。比如,疼痛、晕眩、呼吸困难等等,这些病症都会一定程度上对睡眠的质量造成影响,常常会在刚刚进入睡眠的时候被惊醒。
二、睡眠异常
(一)睡眠形态紊乱
睡眠不好是一种常见的休息异常。睡眠不好的表现为很难正常入睡、烦躁不安,老是做梦、早醒或同时出现这几种状态。出现失眠的原因很复杂,有不同的变量,如生理、心理和环境变量。失眠又可以被划分为原发失眠和继发失眠,失眠是因为情绪一直是属于高度活跃的状态,使有大脑运动处于不允许休息的状态。这些活动的兴奋状态通过下丘脑结构使脑干网状运动时框架活跃起来,出现焦虑兴奋的状态。失眠的病人,特别是有精神问题的病人,在失眠经常有不安和压力,将会影响到或者无法完成第二天的工作或学习。失眠会损害他们的健康,甚至还会产生疑病的情况。这种不安经常干扰睡眠质量,形成一个不良的循环。由于缺乏深度睡眠,所以就算是已经入睡,在醒来的时候还是处于一个休息不好的状态。
(二)发作性睡眠障碍
在白天的时候出现了发作性入睡,导致到了夜间的时候出现睡眠障碍,呈多相性睡眠,老是会频繁醒过来,第二日晨起的时候会觉得疲乏无力,在发作的过程中眼睑下垂,不能说话,头部下垂。吃饭时无法吞咽,病人会就地躺在地上打瞌睡。
(三)睡眠过度
指的是进入睡眠的时间过长或者是一直处于一个想睡的状态。经常会在头部受伤、脑血管损伤和脑肿瘤的病人或者有精神障碍的病人身上发生,还有可能会发生在心理压抑忧郁的病人身上,此时睡眠可以逃避生活标准的压力。脑电图(EEG)研究显示,尽管过度睡眠拖长了整个休息时间,但周期性运动和每个阶段的休息率都在典型的限度内。
(四)睡眠呼吸暂停
常见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一种以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呼吸暂停和血氧饱和度下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更为常见,危害更大,发病率达7%~13%。由于长期缺乏新鲜空气,导致血氧浓度降低,血液粘稠度升高,如不及时治疗盘,可导致冠心病、高血压、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心律失常、智力下降、脑卒中等。而护理方面的注意,就是首先要让家属和患者了解相关的知识,主要治疗的方法和效果,从而缓解这种忧虑,担心包括环境的舒适,睡眠室内温度湿度光线等一些达到舒适的状态,同时对于选择气道正压通气的,要注意一些相关数据和配备装置的调整,需要调整的最适的状态。
(五)睡行症
睡行症是一种在睡眠中起床在室内或者户外行走或做一些简单活动的睡眠和清醒同时存在的一种意识改变状态。发作时表现出低水平的注意力,反应性及运动技能,可在室内走动,做一些动作,多数情况下会自行或者他人引导下回到床上,无论是即刻清醒还是次日醒来均不能回忆。主要病发原因与遗传、神经发育不成熟、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儿童发病较多,可达1%~5%,成人低于1%,男性多见。可通过心理治疗、镇静催眠等药物治疗改善症状。
三、护理措施
(一)创造安静、舒适、安全的睡眠环境
对病房内的温度、湿度、光线和声音进行调整,减少外界环境对病人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造成不利刺激,保持被褥的清洁和干燥,保持棉质睡垫和垫子的厚度、质量和硬度适宜。必须要在夜间进行医治的病人或者睡觉打鼾声音特别大的病人应该和其他的病人分开,一间病室住了多个人的也要用布帘进行隔开,保证病人的个人空间,最好在每一位病人的床头设置上床头灯,以免在急用的时候打扰到其他的病人休息。
(二)做好就寝前的晚间护理
为了让病人更加舒适的入睡,在睡觉前要按照病人日常的习惯,比如睡前洗热水澡,喝热水,帮助病人洗漱,方便,检查身体上的检测仪器的情况,对于身体有不适或者疼痛的病人,可以根据病情适量的给予一些控制药物。促进病人的身心放松,可以更快更好的进行睡眠。
(三)健康教育
与病人一起研究和分析影响睡眠的因素有哪些,使他们认识到睡眠和身体康复和健康的重要作用,帮助他们建立标准的生活方式,创造良好的休息习惯,如白天应進行适当的活动并限制白天睡眠时间,睡前不能吃得过饱,饮水不宜过多,不喝浓茶和咖啡,不用脑过度,清晨按时起床,从而使一天的生理节奏得以强化。
(四)解决睡眠中的特殊问题
对失眠者提供诱导睡眠的措施,如睡前喝热牛奶、热水洗脚、沐浴、颈背部或全身按摩、四肢全身放松、做深呼吸练习、自我催眠等;必要时给予镇静催眠药物,但须注意防止药物依赖性和抗药性,避免长期连续用药。对心理因素引起入睡困难,可采用安慰剂治疗;对睡眠过多的病人,指导其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增加有趣而有益的活动,并限制睡眠的时间;对发作性睡眠障碍的病人,应选用药物治疗并指导学会自我保护,注意发作前兆,减少意外发生;对睡眠性呼吸暂停的病人,对其采取正确的睡眠姿势,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睡行症者,应注意防护,将卧室中的危险物品移开,关窗,锁门;对遗尿者,晚间限制饮水,睡前督促排尿。
参考文献:
[1] 卢燕.关于ICU综合征产生的原因及护理方法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24):188-189.
[2] 陈莉.护理记录中书写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0):177-178.
[3]何雪臣,郭国英.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与干预措施[J].护理研究,2015(4):432-433.
[4]李炜.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4,19(9):829.
【关键词】促进睡眠;护理措施
一、睡眠评估
(一)影响睡眠的原因
① 年龄:每个人的睡眠时长都会有所不同,年龄段大一些的人群基本上在一夜要醒过来很多次,这是因为年龄不断地增加深度睡眠在逐渐的降低。
② 环境:睡眠环境的影响,周围嘈杂,灯光,温度还有不舒适的床铺都会对睡眠造成影响。
③ 心态:患者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下,心理压力会变大,心情变得压抑,由此睡眠时长可能会增加,反之,如果此人身体无虞,心情愉悦,则可能只需要睡眠6小时左右,精神状态能够得到很好的恢复。还有,情绪过分的兴奋,焦虑等等,也是会影响到睡眠的质量。
④ 生活习惯: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特定的习惯,比如睡前必须喝一杯热牛奶,泡澡等等,如果将这些习惯改变也有可能会造成睡眠影响。
⑤ 饮食:在睡前的时候饮用浓茶,咖啡,或者食用巧克力等等含有可以使人兴奋的东西时也会让人难以入睡。
⑥ 工作:进行体力活劳动工作者会比做脑力工作者的睡眠时间久一些,这是因为劳动工作者日常的体力消耗非常大,自然而然需要的睡眠时间也就会久一些。
⑦ 疾病:生病时出现的病症都有可能会影响睡眠。比如,疼痛、晕眩、呼吸困难等等,这些病症都会一定程度上对睡眠的质量造成影响,常常会在刚刚进入睡眠的时候被惊醒。
二、睡眠异常
(一)睡眠形态紊乱
睡眠不好是一种常见的休息异常。睡眠不好的表现为很难正常入睡、烦躁不安,老是做梦、早醒或同时出现这几种状态。出现失眠的原因很复杂,有不同的变量,如生理、心理和环境变量。失眠又可以被划分为原发失眠和继发失眠,失眠是因为情绪一直是属于高度活跃的状态,使有大脑运动处于不允许休息的状态。这些活动的兴奋状态通过下丘脑结构使脑干网状运动时框架活跃起来,出现焦虑兴奋的状态。失眠的病人,特别是有精神问题的病人,在失眠经常有不安和压力,将会影响到或者无法完成第二天的工作或学习。失眠会损害他们的健康,甚至还会产生疑病的情况。这种不安经常干扰睡眠质量,形成一个不良的循环。由于缺乏深度睡眠,所以就算是已经入睡,在醒来的时候还是处于一个休息不好的状态。
(二)发作性睡眠障碍
在白天的时候出现了发作性入睡,导致到了夜间的时候出现睡眠障碍,呈多相性睡眠,老是会频繁醒过来,第二日晨起的时候会觉得疲乏无力,在发作的过程中眼睑下垂,不能说话,头部下垂。吃饭时无法吞咽,病人会就地躺在地上打瞌睡。
(三)睡眠过度
指的是进入睡眠的时间过长或者是一直处于一个想睡的状态。经常会在头部受伤、脑血管损伤和脑肿瘤的病人或者有精神障碍的病人身上发生,还有可能会发生在心理压抑忧郁的病人身上,此时睡眠可以逃避生活标准的压力。脑电图(EEG)研究显示,尽管过度睡眠拖长了整个休息时间,但周期性运动和每个阶段的休息率都在典型的限度内。
(四)睡眠呼吸暂停
常见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一种以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呼吸暂停和血氧饱和度下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更为常见,危害更大,发病率达7%~13%。由于长期缺乏新鲜空气,导致血氧浓度降低,血液粘稠度升高,如不及时治疗盘,可导致冠心病、高血压、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心律失常、智力下降、脑卒中等。而护理方面的注意,就是首先要让家属和患者了解相关的知识,主要治疗的方法和效果,从而缓解这种忧虑,担心包括环境的舒适,睡眠室内温度湿度光线等一些达到舒适的状态,同时对于选择气道正压通气的,要注意一些相关数据和配备装置的调整,需要调整的最适的状态。
(五)睡行症
睡行症是一种在睡眠中起床在室内或者户外行走或做一些简单活动的睡眠和清醒同时存在的一种意识改变状态。发作时表现出低水平的注意力,反应性及运动技能,可在室内走动,做一些动作,多数情况下会自行或者他人引导下回到床上,无论是即刻清醒还是次日醒来均不能回忆。主要病发原因与遗传、神经发育不成熟、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儿童发病较多,可达1%~5%,成人低于1%,男性多见。可通过心理治疗、镇静催眠等药物治疗改善症状。
三、护理措施
(一)创造安静、舒适、安全的睡眠环境
对病房内的温度、湿度、光线和声音进行调整,减少外界环境对病人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造成不利刺激,保持被褥的清洁和干燥,保持棉质睡垫和垫子的厚度、质量和硬度适宜。必须要在夜间进行医治的病人或者睡觉打鼾声音特别大的病人应该和其他的病人分开,一间病室住了多个人的也要用布帘进行隔开,保证病人的个人空间,最好在每一位病人的床头设置上床头灯,以免在急用的时候打扰到其他的病人休息。
(二)做好就寝前的晚间护理
为了让病人更加舒适的入睡,在睡觉前要按照病人日常的习惯,比如睡前洗热水澡,喝热水,帮助病人洗漱,方便,检查身体上的检测仪器的情况,对于身体有不适或者疼痛的病人,可以根据病情适量的给予一些控制药物。促进病人的身心放松,可以更快更好的进行睡眠。
(三)健康教育
与病人一起研究和分析影响睡眠的因素有哪些,使他们认识到睡眠和身体康复和健康的重要作用,帮助他们建立标准的生活方式,创造良好的休息习惯,如白天应進行适当的活动并限制白天睡眠时间,睡前不能吃得过饱,饮水不宜过多,不喝浓茶和咖啡,不用脑过度,清晨按时起床,从而使一天的生理节奏得以强化。
(四)解决睡眠中的特殊问题
对失眠者提供诱导睡眠的措施,如睡前喝热牛奶、热水洗脚、沐浴、颈背部或全身按摩、四肢全身放松、做深呼吸练习、自我催眠等;必要时给予镇静催眠药物,但须注意防止药物依赖性和抗药性,避免长期连续用药。对心理因素引起入睡困难,可采用安慰剂治疗;对睡眠过多的病人,指导其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增加有趣而有益的活动,并限制睡眠的时间;对发作性睡眠障碍的病人,应选用药物治疗并指导学会自我保护,注意发作前兆,减少意外发生;对睡眠性呼吸暂停的病人,对其采取正确的睡眠姿势,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睡行症者,应注意防护,将卧室中的危险物品移开,关窗,锁门;对遗尿者,晚间限制饮水,睡前督促排尿。
参考文献:
[1] 卢燕.关于ICU综合征产生的原因及护理方法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24):188-189.
[2] 陈莉.护理记录中书写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0):177-178.
[3]何雪臣,郭国英.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与干预措施[J].护理研究,2015(4):432-433.
[4]李炜.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4,19(9):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