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市海上的利益纷争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li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几年前的拉市海,湖边没有一个游客。但美丽湖泊的后面并不平静,生态变迁正在给它带来无序和动荡。丽江古城的水主要来自黑龙潭,黑龙潭的水来自玉龙雪山下的茫茫林海。20多年来森林减少的同时,水源也在干涸,丽江的旅游业却急剧升温,1999年丽江接待游客的人数超过300万。为了确保古城的小桥下有流动的 “景观用水”,地方政府做出跨流域从拉市海调水的决定。
  1993年调水工程始筑围堰,到1999年1月全部完工。
  随着输水工程的启用,拉市海的命运改变了。它从涨落有序的湿地变成了一个大水库,每年约3000万立方的水流向丽江古城。供水是无偿的,老百姓只拿到每亩803块钱微乎其微的补偿,人均只给了四五十块钱。
  1998年气候异常,拉市海的水从进入雨季之后就不停地在涨。
  从前,湖水涨到一定高度就会从格乐村的落水洞流走,但是这年新建的大坝挡住了落水,湖水一直涨到把所有的田地都淹没,许多村庄几乎颗粒无收。
  1999年夏季,拉市海又蓄满水,准备迎接“昆明99世博会”,那是云南人欢天喜地筹备了多年的大事。但9月中旬,突如其来的大暴雨,使拉市海水位猛涨,新建的水闸无法泄洪,原先自然调节水位的落水洞被堵,大水再次淹没土地。
  冬天到来,西伯利亚南下的鸟儿吃光了地里所剩不多的庄稼。那一年,整个拉市海颗粒无收。历史上,拉市海也有旱有涝,但是,湿地上筑起的大坝却是一个决定性的转折,它彻底改变拉什人延续了几百年的自然生活方式。
  这还不是唯一的麻烦。土地减少了,大家都想从扩大的湖里获得新的生计,结果是非法渔具地笼纱网遍布,很快拉市海便无鱼可打了。没有了土地没有了鱼,政府默许老百姓上山开荒。这是个无奈的主意,上山开荒,坡地失掉植被保护,泥石流便来了。一到雨季,村民连觉都睡不安稳。
  这个不大的湖泊涉及了太多人的利益。引拉市海的水进丽江古城吸引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并满足不断扩张、干涸的城市,这一个政府收益行为直接威胁到了湖边老百姓的生计。拉市海这个大江大河体系中微不足道的小流域,反映着中国所有大流域几十年积累的问题:上游的生态维护和生计保障、下游的经济开发和资源获取;湖泊与河流的不同功能,以及涉及不同功能的群体之间的关系。
  湖泊的不同功能,以及涉及不同功能的群体之间的种种关系,这些关系在拉市海显然处在一种无序的状态之中,矛盾也在这个诗一般美丽的湖边酝酿。
  调水工程的生态影响像是倒塌的多米诺骨牌,一道不高的大坝引发了一连串的后患。绿色流域档案里保留了一份上世纪最后10年的渔业捕捞量统计表,资料来自县水利局。1990年30吨、1991年41吨、1992年63.5吨、1993年61.8、1994年113吨、1995年113吨(缺失了1996年和1997年的数字),1998年猛增到380吨,1999年190吨、2000年120吨。到了2004年春天,乡政府统计显示:渔业收入忽略不计。当人们欢天喜地进入了新世纪,湖里的鱼儿们却没了影。
  这组数据可以做如下解读:1995年以前逐年上升的捕捞量与丽江古城逐年火爆的旅游潮成正比。1998年猛然跃升的数字后面却另有原因,输水工程自渔业捕捞量缺失的1996年开始蓄水,1998年蓄水量迅速增加,生计受到影响的农民转向靠捕鱼摆脱困境。历史上,湖边的村庄是70%的种植业+30%的渔业,土地淹没之后,这个比例很快就颠倒了过来,变成30%的种植业+70%的渔业。
  以绿色流域办公室所在村庄打渔村为例,从前,这个村庄以农牧业为主,渔业为辅,由于蓄水淹没了耕地和草甸,农业收入大幅下降,畜牧业收入几乎为零。湖中的水产资源成为打鱼村及周边村庄的经济来源。原来只是为数不多的人家下海捕鱼贴补家用,现在是家家户户都下海捕鱼,争夺有限渔业及水产资源养家糊口。
  水坝改变了湿地生态系统和鱼的栖息环境,同时,土地减少迫使农民上山开荒,水土流失土地贫瘠又让他们不得不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湖水的污染在加剧。海菜花是环境监测性植物,一污染它就消失了。湖中脆弱的平衡被打破了,鱼越来越少,船只却越来越多。
  自古以来,拉市海都是周边村庄所共有,约定俗成的管理体制不是强制的,而是由传统习惯来维系。老一代渔民说,从前打鱼的人家并不多,并不是沿湖的所有村庄都打鱼,除了打渔村多一点,均良村有两户,美泉两户,正盛两户,恩宗一户,海南两户,也就几十户人家在打鱼。拿鱼的人少,工具也落后,就是竹子编成的花笼、蔑笼。每年从立夏到七月祭天期间是禁渔期,不得上山砍柴,不得下海放鱼鹰。如果违反禁忌,那一年恰好又下了冰雹,犯忌的人就要被驱逐出村。传统社会里,个人的价值依附于他所属的群体,被驱逐是天大的惩罚。
  进入九十年代,丽江旅游开始对外开放。1930年美国人洛克在《国家地理》杂志报道的那个谜一样的纳西古王国重新开始发酵。随着游客人数上升的还有丽江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购买力的提高促使打鱼的人多了起来。村际冲突出现了,最恶劣的行为是炸鱼。最严重的时候,整个拉市海的渔民都在放炮。
  1992年乡派出所与社区合作,创造了“社区共管”模式,派出所在湖区建立船点,渔民选出来有威信的老人当任“点长”,负责将每天打渔归来的船只锁上。每只船一年交100块做管理费,收之于渔民用之于渔民,防止了非法滥捕,也防止了网具丢失,那是拉市海渔业生产最有序的时期。
  然而,事情总是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出错。1998年拉市海成为省级湿地保护区,成立了湿地管理所。有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应该是好事,但很多人低估了公共资源管理的复杂性,这不仅仅是从渔民手中收钱那么简单。管理所从派出所手中夺得了渔业管理权属,船是锁上了,可丢网事件却不断发生。有人在半夜里把钢丝剪断,偷偷划出去偷渔网。最严重的一次,打渔村船点的鱼网一夜之间全部被盗。管理所不像派出所有执法权威,渔民向湿地管理局报案,他们不知从何下手。老百姓指责他们不作为,却只热衷一件事:粘贴布告,禁止采集海菜花,而且布告措词比他们处理报案要强硬。例如“一经发现,轻则罚款,重则追究刑事责任。”村民不乐意了,偷网的贼不抓,海菜花老百姓捞了无数个世代,怎么一夜之间就成了违法。   海管所不止禁止采集海菜花,也禁止下海捕杀海鸟,因为“过冬候鸟是未来拉什坝旅游的一道风景线。”这本身也没错,问题是出在候鸟逐渐增多了,而越来越少的鱼已不够它们裹腹,于是就到田地里吃庄稼。鸟与人争食破坏湿地周边庄稼的情况日益严重。1998年之后,连接几年的洪水,被老百姓称作“水深鸟热”的时期。
  网具丢失事件越来越多,生计问题接二连三,管理费再也收不上来了。


  在倒塌的多米诺骨牌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事件: 1998年成为省级保护区之后,一家国际环保组织资助昆明动物研究所对拉市海鸟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束后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冬季的渔业生产活动干扰了鸟类的栖息,越冬水禽潜入水中觅食常被渔网缠绕于水下而溺毙。水禽越冬期的捕鱼活动及使用不适宜的捕鱼方式是对拉市海越冬水禽的最重要的威胁因素。调查报告认为:拉市海的鱼类资源不是珍贵鱼种,保护价值不大,但从生物链以及为拉市海越冬水禽提供食物的角度来看,拉市海渔业资源还是要进行一定的管理。研究者提出了以下保护建议:“由于渔网是造成越冬水禽非自然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保护越冬水禽,每年10月至翌年4月应禁止在拉市海利用渔网捕鱼。”
  政府采纳了专家的建议,1999年冬天试行冬季封海。由于土地减少,又失去冬季渔业的收入,渔民的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有的家庭连孩子的学费和购买种子的钱都没有了。
  2001年冬天来临的时候,冬季封海成了渔民自古以来未曾经历过的“武装封海”。2002年春天,封海刚一结束,人们便迫不及待地下海捕鱼。虽然正置产卵期,但为了生活,渔民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大量产籽鱼遭到捕捞,渔业资源的急剧衰退。鱼越来越少,网就越来越细,以前的大网已经无法打到鱼了。网越细,鱼就更少。非法网具开始进入拉市海。那是一种织得很密的纱网,连蚊虫都难逃得过去。还有一种地笼,人称“迷魂阵”,鱼只要进去就没了回头路。一两年之内拉市海的鱼子鱼孙都被捞得个干干净净。拉市海无鱼可打了,非法网具却在呈几何形式上升趋势,“迷魂阵”的数量超过3000组。若将所有“迷魂阵”连接起来,可绕拉市海10周。捞不到鱼就捞水蜻蜓、捞蚂蟥。蚂蟥可以做药,水蜻蜓可以做菜,在市场上,水蜻蜓和蚂蟥的价格不菲,水蜻蜓15元一斤,干蚂蝗卖到110一斤。渔民从卖“迷魂阵”的大理人那里得知:大理的一些湖泊衰退后就只会长水蜻蜓和蚂蟥,到最后,连这两个虫虫都难活下去。
  原有的传统捕鱼秩序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打垮了,乡政府的报告显示,全乡渔业收入忽略不计。没了鱼虾,越冬水鸟也没了食物,数量日益减少。


  对于投放非法网具,人们很少道义上的责问,土地少了人却不能被饿死,况且湖泊不是谁家的,你能放我也能放。只是“迷魂阵”不便宜,有钱的人家投得多一些,没钱的投得少一些。此时的拉市海似乎正在陷入“公地的悲剧”之中,无序的攫取迅速耗尽了最后的资源。
其他文献
越是靠大自然生活的人们,离自然灾难就越近。他们最能直接感受到气候变化的每一个细微影响,任何一场灾害都可能摧毁一年的生计或者多年辛劳积累的财产。  2008年2月,彝族山区遭遇多年不遇大雪灾,牲畜被冻死,水管被冻裂,土豆籽种被冻伤。祸不单行,雪灾之后紧接着风灾,全村三分之一的房屋瓦片都被掀落,大树被吹倒。乐施会、绿色流域、丽江慈善总会等发起了对上南尧8个村的总体救助。  紧急救灾结束之后,绿色流域深
期刊
2003年冬天,波多罗村全村20多名妇女挤在火塘边,共同讨论成立妇女夜校的事情。她们你一言我一语商量了上课地点、讨论如何给老师报酬、如何打分、甚至一起商量了教学内容。妇女们提出来想学科技、学汉语、学种药材、种花椒树、海棠树,还想学烹调……总之,什么都想学。她们为自己的家庭设计着各种充满想象的美好未来。  “妇女夜校”项目启动时,山上彝族老百姓基本上不会讲汉话,大多数成年人没上过学。老村长说,到城里
期刊
2006年初,绿色流域获得世界银行“中国发展市场”的资助,在少数民族地区帮助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组织,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越来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这是世行首次资助民间公益组织自下而上地整合中国乡村水资源管理传统,让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管理与自己的生活休戚相关的自然资源。  海拔2400米的丽江有雪山、湖泊和众多的河流,却是一个出产旱地作物的地方。冬天种小麦菜籽和豆科作物,夏天种玉米土豆。旱地作物不
期刊
历史上,彝族是一个半农半牧民族。林间放牧牛羊,山地轮歇耕作荞麦、燕麦、玉米和土豆等,再加上林下采集,生计来源丰富多样。爷爷时代种过当归、附子等药材,所以当地又被称作“药山头”。到了以粮为纲的年代,山上开始大种土豆。纳西族老乡说你们洋芋这么好,不是药山头,是洋芋厂了。于是,“洋芋厂”这个名字一直叫到了今天,反而让人忘了村庄真正的名字——波多罗。  拉市海流域管理项目在山下的纳西族村庄展开之后,波多罗
期刊
早在通路通电的那几年,每到年底做来年规划的时候,老村长总是说:“现在路有了,电也有了,你们为我们做了很多了,今后要靠我们自己了。”多年以来,作为外部支持者的乐施会和绿色流域始终没有简单地以发放物资的方式开展扶贫,而是陪伴着波多罗一路艰难走来,践行着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理想。  村民有自己信得过的组织和领导人,继老村长之后,以刘正伟为代表的一批中年人成长为带头的核心力量,还有刘雁这样优秀的年轻后生。由
期刊
波多罗村位于大山垭口下的山坳里,东西两侧的古帕觉和阿则雄吉古像两座绿色的屏障。清晨,当雾霭散去,古帕觉身后的玉龙雪山矗立在金色阳光下。逃过砍伐劫难的冷杉林和松栎混交林依然覆盖着山岭,春夏之间,高山草甸间便是一片杜鹃花的海洋。  波多罗曾经森林密布,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很久一段时间,地方财政靠木头,老百姓生计靠木头。在全民砍树的大格局之下,波多罗也参与到了商业性砍伐中。家家户户几乎都靠伐木维持家
期刊
阿六叔与许多与普通社区基层干部的差别在于他有公益心,可以为村民的利益去努力。公益心已经成了今天一盘散沙的乡村社会的稀缺资源。  几年前,阿六叔就在寻找一条不依赖外部援助靠着自己力量自我发展的道路。2009年的时候,他说:想依靠乐施会永远在这里支持是不现实的,绿色流域总有一天要离开,他们离开后我们怎么办?人家带领我们启动项目,剩下的要靠自己了,养一个儿子到了18岁你也要自己走了嘛。  2008年绿色
期刊
早在2000年做农村参与式评估时,让保护者从保护成效中受益的生态旅游概念就被提出来了,这是于晓刚说服老百姓要保护森林的一大理由。几年之后,生态保护已初见成效,山里的鸟儿多了起来,猕猴、狗熊等野生动物逐渐又有了踪迹,这时,波多罗要以她最美丽的风光迎接客人的到来。  波多罗村生态旅游经历了两年的筹备过程,2008年,绿色流域先请来专家到山上考察,跟村民介绍生态旅游的基本理念。村里成立了旅游小组,大家一
期刊
在八十年代末读生态学硕士前,我在民族学研究领域工作了十年。看到过云南许多世居民族(国外称原住民)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桃花源场景。后来参加了福特基金会支持的社会林业推广项目,作为民族学研究者与从事林学、农村经济学研究者合作,更加深了对世居民族生态社会经济系统的理解和研究兴趣。在泰国攻读生态学硕士和后来读流域管理博士期间,有更多机会访问东南亚原住民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的良好实践。所看到的“桃花源”都有一个
期刊
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玉龙雪山东南坡的拉市海湿地,地处横断山系高山峡谷区的三江并流地区及生物多样性三大中心之一的横断山系生物地理区域。其低纬度高原地貌和气候,以及完整的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是典型的以森林为依托的内陆高原湖泊湿地。  这一片神奇的乐土,是我国重要的迁徙水禽鸟类越冬地之一,每年冬天约有数万只候鸟在此处过冬。由北往南的候鸟经历了长途跋涉的艰辛降落在这里。除了湿地里的丰美水草、小鱼小虾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