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轻结论,重过程,教给学生学习和思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动大脑参与学习,使教学内容与大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产生同构,建立起非人为的本质联系,激励学生创新学习的思维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创新意识
The importance of innovation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Gao Yanhong
【Abstract】In mathematics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light conclusion, process, ways to teach students learning and thinking, guides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brain involved in learning, knowledge of the original experience of teaching contents and in the brain to produce isomorphic, establish the essential relation of non-human, inspire students innovative learning thinking activity.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nnovative education;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一个人要有不断创新的精神也就离不开他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人通过一定的智力活动,在现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智力活动,在现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重新组合和独特加工,在头脑中形成新产品的形象,并通过一定的行动使之成为新产品的能力,下面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一、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
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创新个性的具体表现,我们应倍加爱护和引导。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里,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新的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注重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以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因此,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表现。例如教学应用题:“有25 块棱长0.6米的正方体大理石,每立方米大理石重2.5 吨,如果用载重5 吨的汽车一次性运往工地,运走这些大理石至少需要多少辆汽车?”同学们的解答是:2.5×(0.6×0.6×0.6)×25÷4.5=3(辆)我也认同了这种解法,正要讲下一题时,有个学生提出疑问:如果25 块大理石用3 辆汽车一次运完,由于25÷3的商不是整数,又不能超过汽车的载重量,那么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只能把一块或一部分大理石锯开来,分装在这3 辆汽车上,而这在实际运输中是不可能的,所以至少用3 辆汽车来运是不对的。听了他这种讲法,我感到很惊喜。想不到这位学生能以事实说话,不迷信老师,不迷信题目,不盲目吸收,能独立思考,而且讲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并积极地与他们一起探索,去发现更广阔的新天地。
二、重视内在诱导,引发创新意识
“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创造,教学模式则是构建这种环境的方法。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不等于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就等于教学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激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创新学习。
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谁知道,汽车为什么能行驶得又快又平稳?”学生回答:“因为车轮是圆的。”“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汽车就能行驶得又快又平稳呢?”学生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迫切想知道答案。“看来,汽车为什么行驶得又快又平稳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还很有必要研究一下呢。”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弄懂“圆”、“圆心”、“直径”、“半径”的概念及性质。学生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自主地探求知识,然后再用学到的知识来解释“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教师教的热情和学生学的热情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学生在主动参与,在“动”起来、“活”起来的过程中,有了成功的体验,激起了更强的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三、重视多向交流,培养创新品质
创造又是一种集体活动,多向交流互动作用的教学方式,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自由地交流,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单向传输的教学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团结、协作的优良创造品质,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为不断创新奠定基础。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节教学后有这样一道求面积的思考题(如图)。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这样一道题难度不大,一般都能把它分割成两个或三个长方形来解答。在画辅助线分割求解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发现还可以把上图补成一个长(30+40)米宽50米的大长方形,找出了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长40米、宽(50一20)米的小长方形面积求解的方法。多向交流、互相启发,在训练了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的良好品质。
四、重视教学过程,激励创新思维
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是创新的前提。不展现事物的发展变化和思维活动的过程,不仅不能揭示事物的全貌,而且很难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导致被动学习。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轻结论,重过程,教给学生学习和思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动大脑参与学习,使教学内容与大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产生同构,建立起非人为的本质联系,激励学生创新学习的思维活动。 “直线、射线、线段”的教学,让学生看书上的结论用不了一分钟。为了让学生弄清“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我们设计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首先从不同类型的线入手,观察“直的线”和“曲线”,让学生感性认识“直线、射线、线段”都是“直的线”,接着让学生随着计算机的演示从“能否延长”、“能否度量”、“几个端点”等方面弄清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最后再通过学习教材与找一找、量一量等活动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建构起了新的知识,也掌握了学习、思考的方法。
五、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5.1 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在日常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要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保护学生好奇的天性、尊重他们质疑的权利。好奇是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让他们亲身去尝试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及数学联想能力的培养。另外,老师可以经常性的设置有数学有关的趣味性问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满心愉悦的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当中,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5.2 努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学科,学习数学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得到思维的锻炼、培养一种抽象的、追求逻辑的思维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在其他学科上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要素。
首先,数学教师应该身先士卒,打破常规,时刻注意避免学生形成僵硬的解题思路和固定的思维模式,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自发的寻找创造性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此外,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尽可能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具体模型、操作实物和感知的前提下,通过推理、综合和逻辑性的分析方法,以及一些非逻辑性的灵感、想象与直觉来不断的优化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而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如采用图形与数字相结合,数形结合的思想来教育学生,在某些问题上,能够用实物来表示的尽量用实物表示。比如说圆柱体的体积等的求解,我们可以采用教具来给同学们演示,既形象又生动,也容易理解。
5.3 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教学法案,加上老师润物无声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使学生把课堂内容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智慧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为学生提供新鲜的思想素材,让学生通过总结分析,把老师教授的知识概括,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六、结语
创新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且也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数学课程是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一个学生的影响是及其深远的,因此,数学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规律以及性质,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全面的、科学的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这对于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优势非常显著。
参考文献
[1] 霍丛德.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6).
[2] 陈慧云.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现代阅读,2012(8).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创新意识
The importance of innovation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Gao Yanhong
【Abstract】In mathematics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light conclusion, process, ways to teach students learning and thinking, guides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brain involved in learning, knowledge of the original experience of teaching contents and in the brain to produce isomorphic, establish the essential relation of non-human, inspire students innovative learning thinking activity.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nnovative education;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一个人要有不断创新的精神也就离不开他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人通过一定的智力活动,在现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智力活动,在现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重新组合和独特加工,在头脑中形成新产品的形象,并通过一定的行动使之成为新产品的能力,下面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一、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
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创新个性的具体表现,我们应倍加爱护和引导。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里,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新的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注重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以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因此,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表现。例如教学应用题:“有25 块棱长0.6米的正方体大理石,每立方米大理石重2.5 吨,如果用载重5 吨的汽车一次性运往工地,运走这些大理石至少需要多少辆汽车?”同学们的解答是:2.5×(0.6×0.6×0.6)×25÷4.5=3(辆)我也认同了这种解法,正要讲下一题时,有个学生提出疑问:如果25 块大理石用3 辆汽车一次运完,由于25÷3的商不是整数,又不能超过汽车的载重量,那么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只能把一块或一部分大理石锯开来,分装在这3 辆汽车上,而这在实际运输中是不可能的,所以至少用3 辆汽车来运是不对的。听了他这种讲法,我感到很惊喜。想不到这位学生能以事实说话,不迷信老师,不迷信题目,不盲目吸收,能独立思考,而且讲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并积极地与他们一起探索,去发现更广阔的新天地。
二、重视内在诱导,引发创新意识
“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创造,教学模式则是构建这种环境的方法。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不等于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就等于教学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激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创新学习。
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谁知道,汽车为什么能行驶得又快又平稳?”学生回答:“因为车轮是圆的。”“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汽车就能行驶得又快又平稳呢?”学生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迫切想知道答案。“看来,汽车为什么行驶得又快又平稳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还很有必要研究一下呢。”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弄懂“圆”、“圆心”、“直径”、“半径”的概念及性质。学生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自主地探求知识,然后再用学到的知识来解释“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教师教的热情和学生学的热情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学生在主动参与,在“动”起来、“活”起来的过程中,有了成功的体验,激起了更强的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三、重视多向交流,培养创新品质
创造又是一种集体活动,多向交流互动作用的教学方式,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自由地交流,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单向传输的教学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团结、协作的优良创造品质,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为不断创新奠定基础。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节教学后有这样一道求面积的思考题(如图)。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这样一道题难度不大,一般都能把它分割成两个或三个长方形来解答。在画辅助线分割求解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发现还可以把上图补成一个长(30+40)米宽50米的大长方形,找出了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长40米、宽(50一20)米的小长方形面积求解的方法。多向交流、互相启发,在训练了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的良好品质。
四、重视教学过程,激励创新思维
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是创新的前提。不展现事物的发展变化和思维活动的过程,不仅不能揭示事物的全貌,而且很难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导致被动学习。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轻结论,重过程,教给学生学习和思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动大脑参与学习,使教学内容与大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产生同构,建立起非人为的本质联系,激励学生创新学习的思维活动。 “直线、射线、线段”的教学,让学生看书上的结论用不了一分钟。为了让学生弄清“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我们设计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首先从不同类型的线入手,观察“直的线”和“曲线”,让学生感性认识“直线、射线、线段”都是“直的线”,接着让学生随着计算机的演示从“能否延长”、“能否度量”、“几个端点”等方面弄清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最后再通过学习教材与找一找、量一量等活动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建构起了新的知识,也掌握了学习、思考的方法。
五、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5.1 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在日常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要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保护学生好奇的天性、尊重他们质疑的权利。好奇是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让他们亲身去尝试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及数学联想能力的培养。另外,老师可以经常性的设置有数学有关的趣味性问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满心愉悦的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当中,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5.2 努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学科,学习数学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得到思维的锻炼、培养一种抽象的、追求逻辑的思维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在其他学科上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要素。
首先,数学教师应该身先士卒,打破常规,时刻注意避免学生形成僵硬的解题思路和固定的思维模式,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自发的寻找创造性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此外,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尽可能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具体模型、操作实物和感知的前提下,通过推理、综合和逻辑性的分析方法,以及一些非逻辑性的灵感、想象与直觉来不断的优化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而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如采用图形与数字相结合,数形结合的思想来教育学生,在某些问题上,能够用实物来表示的尽量用实物表示。比如说圆柱体的体积等的求解,我们可以采用教具来给同学们演示,既形象又生动,也容易理解。
5.3 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教学法案,加上老师润物无声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使学生把课堂内容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智慧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为学生提供新鲜的思想素材,让学生通过总结分析,把老师教授的知识概括,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六、结语
创新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且也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数学课程是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一个学生的影响是及其深远的,因此,数学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规律以及性质,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全面的、科学的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这对于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优势非常显著。
参考文献
[1] 霍丛德.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6).
[2] 陈慧云.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现代阅读,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