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目前家长们普遍认同的一句话,为此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实施早期教育。而有关专家却表示,在早期进行过度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可能适得其反。
“婴幼儿在不同的发育水平阶段要有不同的学习内容,过度的刺激不仅没有利,反而会有阻碍作用。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有一些不同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培训。而不能过早地灌输。”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小儿科教授梅尔·列文说。他表示,孩子的学能发展水平是由注意力、记忆、语言、空间排序、时间排序、运动、高级思维和社交等八个系统组成的。很少有孩子可以面面俱到,但每个孩子在学能发展上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教授金星明认为,孩子学能之窗的开启,父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首先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实际学能发展水平,找到孩子的“优势”和“劣势”所在,既要充分重视对孩子优势的挖掘和再培养,也要宽容孩子的劣势,积极用孩子的优势来带动劣势方面的发展。如采用统一僵化的方法强行教育,是对孩子的不公平,甚至是一种伤害。
(晏霞摘自《云南日报》)
如何使孩子知错能改
有的时候你的孩子是不是会不肯认错?纵使你气急败坏,孩子还是不吱声。千万不要以为不肯认错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了。孩子不认错,是有原因的,其中不乏你自己的过错。
原因一:“我没错!”
大多数孩子都天生好动,喜欢探索身边的各种事物,常常把家中的东西当作玩具。成人平时没有和孩子说清楚,什么可以玩,什么不可以玩。这样的话,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可爸爸妈妈还要他承认自己错了,孩子怎么做得到呢?
原因二:“你说什么。我听不懂!”
学龄前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是有限的。有的时候他们也会因为想得到却说不出而变得很焦急,而在成人要求孩子认错时更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爸爸妈妈看见孩子做的“好事”,变得很生气,但对于那些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其实并没有听懂爸爸妈妈说的话。也不知道爸爸妈妈生气是因为自己做错了。 原因三:“你那么凶,好吓人!”
孩子在大人生气时会害怕,甚至觉得爸爸妈妈都不爱自己了。试想,在孩子觉得“你好凶,好吓人”的情况下,还要他承认自己错了,是不是有些勉为其难’
原因四:“爸爸妈妈会罚我吗?”
家长虽然答应不会惩罚孩子,但是在孩子承认了错误之后,还是会批评孩子,有时甚至会打孩子。家长认为自己是为孩子好,让他记住了以后就不会犯同样的错。其实,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觉得爸爸妈妈说得到做不到。
因此,家长应该耐心告诉宝宝,做哪些事是对的,做哪些事是错的,和宝宝订立家庭行为规则,让他知道做错了事,要认错了解宝宝犯错的原因,让他承认自己所犯的错:宝宝犯错时,和他说话的态度应当严肃,而不是凶,以身作则,让宝宝学习如何认错,答应不打宝宝的话,一定要做到。
有的时候,孩子口头上认不认错并不是最重要的,他心里明白自己做错了就可以了。因此,当孩子犯错时,不一定硬要他口头认错,只要他今后在行为上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也一样可以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汪帅摘自《扬子晚报》)
孩子眼中的失败家教总跟别的孩子比父母的用心可以理解,但也要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如果过分相互对比,刺激孩子,时间长了孩子就会陷入自卑的深渊。
处处显家长权威严格要求孩子是对的,但应严中有爱,有时不妨在管束之前看看孩子是否真的累了或有心事,适当宽松、宽容一点,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效果会更好。 对孩子和异性交往过于敏感对于孩子与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父母不必那么敏感。应该信任孩子,用平常的态度对待,过多盘问会让孩子无所适从,甚至产生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心理障碍。
一次没考好就埋怨太多孩子没考好,父母可以帮着分析一下原因,这时一句宽容、谅解的话真是“贵如金”啊,能给孩子更大的动力,而埋怨只能让孩子对学习失去信心。
任何事都包办适当的提醒是必要的,但过于唠叨就忽略了孩子的主动性,是对他们能力的低估。
(林敏摘自《中国人口报》)
“婴幼儿在不同的发育水平阶段要有不同的学习内容,过度的刺激不仅没有利,反而会有阻碍作用。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有一些不同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培训。而不能过早地灌输。”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小儿科教授梅尔·列文说。他表示,孩子的学能发展水平是由注意力、记忆、语言、空间排序、时间排序、运动、高级思维和社交等八个系统组成的。很少有孩子可以面面俱到,但每个孩子在学能发展上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教授金星明认为,孩子学能之窗的开启,父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首先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实际学能发展水平,找到孩子的“优势”和“劣势”所在,既要充分重视对孩子优势的挖掘和再培养,也要宽容孩子的劣势,积极用孩子的优势来带动劣势方面的发展。如采用统一僵化的方法强行教育,是对孩子的不公平,甚至是一种伤害。
(晏霞摘自《云南日报》)
如何使孩子知错能改
有的时候你的孩子是不是会不肯认错?纵使你气急败坏,孩子还是不吱声。千万不要以为不肯认错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了。孩子不认错,是有原因的,其中不乏你自己的过错。
原因一:“我没错!”
大多数孩子都天生好动,喜欢探索身边的各种事物,常常把家中的东西当作玩具。成人平时没有和孩子说清楚,什么可以玩,什么不可以玩。这样的话,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可爸爸妈妈还要他承认自己错了,孩子怎么做得到呢?
原因二:“你说什么。我听不懂!”
学龄前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是有限的。有的时候他们也会因为想得到却说不出而变得很焦急,而在成人要求孩子认错时更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爸爸妈妈看见孩子做的“好事”,变得很生气,但对于那些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其实并没有听懂爸爸妈妈说的话。也不知道爸爸妈妈生气是因为自己做错了。 原因三:“你那么凶,好吓人!”
孩子在大人生气时会害怕,甚至觉得爸爸妈妈都不爱自己了。试想,在孩子觉得“你好凶,好吓人”的情况下,还要他承认自己错了,是不是有些勉为其难’
原因四:“爸爸妈妈会罚我吗?”
家长虽然答应不会惩罚孩子,但是在孩子承认了错误之后,还是会批评孩子,有时甚至会打孩子。家长认为自己是为孩子好,让他记住了以后就不会犯同样的错。其实,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觉得爸爸妈妈说得到做不到。
因此,家长应该耐心告诉宝宝,做哪些事是对的,做哪些事是错的,和宝宝订立家庭行为规则,让他知道做错了事,要认错了解宝宝犯错的原因,让他承认自己所犯的错:宝宝犯错时,和他说话的态度应当严肃,而不是凶,以身作则,让宝宝学习如何认错,答应不打宝宝的话,一定要做到。
有的时候,孩子口头上认不认错并不是最重要的,他心里明白自己做错了就可以了。因此,当孩子犯错时,不一定硬要他口头认错,只要他今后在行为上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也一样可以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汪帅摘自《扬子晚报》)
孩子眼中的失败家教总跟别的孩子比父母的用心可以理解,但也要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如果过分相互对比,刺激孩子,时间长了孩子就会陷入自卑的深渊。
处处显家长权威严格要求孩子是对的,但应严中有爱,有时不妨在管束之前看看孩子是否真的累了或有心事,适当宽松、宽容一点,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效果会更好。 对孩子和异性交往过于敏感对于孩子与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父母不必那么敏感。应该信任孩子,用平常的态度对待,过多盘问会让孩子无所适从,甚至产生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心理障碍。
一次没考好就埋怨太多孩子没考好,父母可以帮着分析一下原因,这时一句宽容、谅解的话真是“贵如金”啊,能给孩子更大的动力,而埋怨只能让孩子对学习失去信心。
任何事都包办适当的提醒是必要的,但过于唠叨就忽略了孩子的主动性,是对他们能力的低估。
(林敏摘自《中国人口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