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播”走红:把美食吃给你看

来源 :家庭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MYU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农兄弟:花式吃竹鼠成就“致富达人”


  洛小宸

  华农兄弟是“中华农村兄弟”的简称。其中,负责出镜解说的叫刘苏良,负责摄影、剪辑和运营的叫胡跃清。仅仅凭借各式花式吃竹鼠,兄弟俩一炮而红。视频里,刘苏良吃竹鼠前常会找各种理由。“你真漂亮”是一句令人脸红心跳的甜言蜜语,华农兄弟横空出世之后,这四个字成了所有竹鼠的噩梦。
  2015年,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的刘苏良靠着在广东务工攒下的钱,回乡办起了竹鼠养殖场。
  竹鼠因吃竹子而得名,体大肉多,味道鲜美,可因为名字带一个“鼠”字,不为很多人所喜。一次偶然的同学聚会,刘苏良和校友胡跃清聊到竹鼠销路堪忧。胡跃清是个摄影爱好者,刘苏良立刻建议:“可以拍一些在农村养殖竹鼠的视频,用这种方式推广。”两个人聊得非常投机,不久,胡跃清便辞去广东的工作,回乡和刘苏良一起创业。
  刚开始,华农兄弟急于打开竹鼠的销路,拍摄的视频只局限于怎么推销竹鼠及展示乡村生活,网友不感兴趣,点击量很低。2018年1月,华农兄弟发现他们饲养的两只竹鼠在打架,其中一只还伤得很嚴重。对着镜头,刘苏良无比沉痛地说:“打架受伤啦,你看,这到处都是伤……”网友正在心疼竹鼠,他却话锋一转:“做成‘叫花鼠’吧。”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莫名戳中了网友的笑点,这期短视频的单个点击量达到了三十万之多。
  有了这次成功,华农兄弟清晰地找准了视频的定位,开始拍摄“吃竹鼠的一百种理由”系列短视频。除了打架、中暑、贪吃和得抑郁症,竹鼠被吃掉还和长相有关——“说它漂亮,它的头却歪到那边去,不看我……”刘苏良带着无奈的语气,还略显悲伤。但是一眨眼的工夫,他就笑盈盈地将竹鼠下了锅,原来长得漂亮也是罪过。
  渐渐地,华农兄弟不仅将“魔爪”伸向了竹鼠,一切在他们眼中觉得“漂亮”的食材,都难逃被吃掉的命运。“再跑的话,被野鸭子拐跑的……”华农兄弟灵机一动,“我们不如把它给烤啦!”欲吃之罪,何患无辞?“看见什么吃什么”的华农兄弟,频频会在视频里给大家制造惊喜。
  这些和竹鼠相关的趣味视频,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全网播放量达5亿人次。尽管在视频里,华农兄弟为了吃竹鼠,绞尽脑汁地编织理由,看似幽默风趣,一点儿也不靠谱的样子,其实,他们骨子里对生活的态度非常认真。一次,有网友在短视频下留言:“你们这么不靠谱,真的会养竹鼠吗?不会是摆拍吧?”华农兄弟看了也不生气,解释道:“我们是专业养竹鼠的,每个竹鼠爱吃什么,习性如何,它的‘婚恋状况’如何,我们都一清二楚。”
  成名后,华农兄弟拓宽思路,把视频拍摄内容定位为“实拍农村美食美景,有趣好玩新鲜事”,不再局限于可爱的竹鼠,还拍摄起了快乐自在的田园生活。随着粉丝和播放量的增多,他们制作烹饪竹鼠的视频流量收入也大增,甚至超过养竹鼠的收入,华农兄弟也成了“网络大咖”。但他们自己却不太在意。刘苏良说:“‘网红’的事,我不敢太当真。和最初的想法一样,这仅是我推广竹鼠的方法之一,只是出人意料地成功。未来,我的计划是把竹鼠养殖规模再扩大一倍。”
  2018年11月底,华农兄弟在采访时透露,他们现在除了继续养殖竹鼠,还通过电商平台开小店,销售当地绿色农产品,带领周边村民一起致富。看来,花式吃竹鼠成就了“致富达人”呀!

西北小强:妈妈的爱放在不重样的菜里


  黎小澜

  西北小强原名叫郭岁强,是个“90后”小伙儿。他以他的妈妈——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为主角,拍摄妈妈做的饭,一年都没重样。作为一名标准“吃货”,西北小强成功地将美食和工作结合到了一起。每天,200多万来自中国各地的“粉丝”,等着看他上传最新拍摄的美食短视频,一睹郭妈妈的最新菜品。
  郭岁强出生在甘肃省陇南徽县伏家镇贺店村。高二辍学后,他找到了一份在砂石厂的工作,负责开铲车和挖掘机。干了一段时间,他觉得自己的一生不该被困在铲车和挖掘机上,就萌发了创业做生意的念头。但是,由于没有任何经验,他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赔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在人生最阴暗的时光,妈妈一直默默地陪着郭岁强,给他做好吃的。食物总是能够带来神奇的抚慰效果,家人的爱让他再次振作起来。
  2017年,郭岁强开始了第二次创业——拍短视频。仍旧是什么也不懂,他一一摸索着。虽然,第一个视频呈现给人们的只有几分钟,但他花费了十多天才完成,从前期准备、拍摄、剪辑到后期打磨,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还为此熬到凌晨三四点。结果,那个关于西北风土人情的视频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两个多月过去了,他每天都守着电脑,看着只有几百点击量的短视频,心里凉了大半截。
  就在郭岁强想要放弃的时候,转折出现了。有一次,他拍了一个妈妈做西北面食的短视频,第二天,发现点击量竟然超过了100万。他激动地数了好几次“1”后面的“0”,确定自己没有看错!郭岁强做梦都想不到,仅仅是以家里的厨房和餐厅为背景,让妈妈出镜做家常菜,最后两个人围桌而食,就能有这么好的效果。
  这次的成功,郭岁强明白了大家的喜好,也确定了今后的方向——拍妈妈做饭的全过程,用美食满足“吃货”的幻想。“外出几天,回家后妈妈做了好吃的等我,还是家里的饭踏实。”“妈妈今天不做饭,开车去亲戚家,拿了啥好吃的?”……短视频每天更新一条,播放量少的几十万,多的几百万。一个村子里的普通小伙和家庭妇女,瞬间成了人人皆知的美食“网红”。   这一次创业,郭妈妈成了中坚力量,每天晚上,母子俩会商量好第二天做什么,有时候第一次拍不好,还得重新做一遍。郭岁强起初只拍家常菜,后来越拍思路越开阔,妈妈也会出谋划策创新菜品。最新的视频还加入了一些家庭小故事:“爸爸没食欲,妈妈做了菠菜手擀面,爸爸吃了2大碗!”“蒸馒头不要用面粉了,试试这种粉,不用发面,又香又软,超简单。”“红薯别再蒸着吃了,教你做红薯饼,香甜软糯,比面包都好吃。”……渐渐地,心灵手巧的郭妈妈成了众多粉丝口中的“国民婆婆”。
  2018年11月,郭岁强又更新了一条妈妈蒸馒头的短视频,从阳台上晒的腌菜,到厨房里的蒸馒头,再到餐厅的围桌而食,每个画面都普通家常,却给人最朴实的温馨。这条视频依然获得数万网友点赞,不少“粉丝”效仿郭妈妈做出了又白又软的蒸馒头,盛赞郭妈妈贤惠能干。郭岁强深情地回应:“我妈妈是一个特别善良低调的人,对谁都好,在我事业不如意的时候一直陪着我鼓励我,给我做好吃的,当然,现在还是给我做好吃的。”
  看着母子俩朴实的笑容,网友纷纷动容,只希望他们能一直拍下去,带给每个异乡人一丝家的温暖。

野食小哥:“网红”怪咖从不讲话


  石一

  郝狮是一个“高冷”的美食缔造者,他不像其他美食主播那样浮夸卖力,滔滔不绝。在视频中,不管是上山抓鸡,还是下水摸鱼,他都不说话。在郝狮看来,优秀的美食诞生于山野,但吃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认真吃饭,从不讲话”这原则。
  野食小哥的真实姓名叫郝狮,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他浓眉大眼,皮肤有些黝黑,带着一点儿婴儿肥,单从长相上看,很难猜到他是1994年的年轻小伙。
  2016年大学毕业后,郝狮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空闲之余,喜欢野外美食的他和朋友打算“拍点节目玩一下”。几天以后,两人开车两个多小时,来到远离市区的一座山中,花费了一个小时,拍摄了主题为《听说山泉水泡面特别好吃》的美食短视频,受到了网友的追捧。
  作为一个对美食有着独特追求的人,郝狮敏锐地察觉到拍美食短视频是个不错的出路。于是,他化身专注野外美食的“野食小哥”,关注原始质朴的烹饪方式,用记录的形式拍美食视频。为了吃碗有蟹黄的蛋炒饭,他跋山涉水到阳澄湖抓了两只大闸蟹;为了泡碗面,他 千里迢迢到山里找泉水;为了吃一只烤鸡,他不远万里带着锅碗瓢盆出发……
  一次,为了拍摄制作海鲜粥的过程,郝狮划着一个自制的小木舟,到一个滩涂里抓煮粥用的小虾小蟹。滩涂吸附力比较强,他差点连人带船陷进去,最后他将一只脚放在舟上面,一只脚用力往后蹬,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才完成这个不过几秒的镜头。
  郝狮工作敬业,但每次出镜从不掩饰自己的囧:喝茶的时候被烫到,想抓知了却爬不上树,抓鸡时鸡飞狗跳……仿佛一出搞笑默剧。但无论发生什么,他都心无旁骛,一言不发。
  食物成熟后,郝狮脸上就会流露出期待的神色,他津津有味地吃着,“吸溜吸溜”“吧嗒吧嗒”,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早就胜过千言万语。拍摄过程中,虽然郝狮没有精湛的刀工,也缺乏盛美食的精美器皿,但是这份真实,足够打动人心。
  截至2018年11月,郝狮的“粉丝”数量已经达到了四百万。他主要通过广告植入方式将流量变现。可是,接了广告后,郝狮担心粉丝不买账,便想了很多法子将广告与优质内容结合起来。
  接到第一个手机广告时,他想在视频的结尾处,放入自己拿手机拍摄夏日风情的片段。没想到,他这种一言不发的“软广告”却备受“粉丝”喜爱。不少网友甚至说:“小哥要接广告就直接接吧,免費看你的视频总不好意思,又没钱打赏你,那就让我的流量变成钱吧!”
  对于很多自媒体会担心选题和创意的枯竭,郝狮自信地说:“我还有好多个想法等着去实施呢。”最近,郝狮为了更好地拍摄视频,花了近一个月时间,亲手在山上盖了一座木房子。那一个月里,他伐木、锯木、搭建,被蚊子叮得浑身是包也坚持亲力亲为。
  这一次,他还是一言不发,但人们越发喜爱这个沉默的美食缔造者,他用野食与真诚抚慰了一个又一个孤独的心灵。
其他文献
一  那年暑假,当同学们急着收拾行李回家的时候,我订了一张去沈阳的车票。很多年了,都是如此。学校放假的时候,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回家,我却不知道该去哪儿,只能去姐姐那里。  到达沈阳的时候,是七月末了。两个月的时间,总不能一直闲着。恰好姐姐所工作的宾馆招人,我很顺利地成了那里的收银员。而桂姨,便是这家宾馆里的打扫工人。  桂姨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安静的。终年“暗无天日”的工作,让她的皮肤显得异常白皙,只
编辑部“一次性”生活感悟  一次性买书 作为文艺青年的我永远无法停止买书,但我总是无法持续阅读,因为总有孩子的哭闹打断我的思绪、作者的家长里短等着我去处理。对每本书的序了如指掌,大概是我最后的倔强了。@文小雅  一次性“朋友圈” 身边的好多朋友都设置了“朋友圈”动态“仅三天可见”,我想不是大家的隐私感越来越高,而是大家的羞耻阈值越来越低。翻看最早一条“朋友圈”已经变成当代社交的一种酷刑,在热搜五秒
大学毕业前夕,得知我准备留在省城工作,老妈隔三岔五给我打电话,催促我回老家找工作。我实在被逼急了,忍不住吼她:“我哥离家那么远,你怎么不叫他回去?”老妈振振有词:“你哥走再远,根也在我们这里。你一个女孩子去那么远干吗?我还指望你尽孝呢……”想到她要我回乡发展只是为了让我尽孝,我极力压制哭腔,狠狠地说:“你就是重男轻女!”  挂完电话,我的眼泪就飚了出来。我出生时,我的同胞哥哥正经历人人都嫌的青春期
色香味俱全的大骨高汤上桌,表面一层厚厚的油脂却总让人把筷子停在了半空……想大快朵颐,又想保持身材,更想吃得健康,怎么办?  烤箱和不粘锅,省油又省时  出镜人/李 颖(29岁,专卖店店长)  我天生对美食没有抵抗力,尤其喜爱烧烤类食品,可又怕胖。后来,我发现了两款“厨房利器”,既可以满足我的口腹之欲,又可以让我减少摄油量。  如果你家的烤箱只用来烤制面包蛋糕,那就大材小用了。我把刚买回来的整只鸡涂
都说“字如其人,见字如见面”,正是明白写一手漂亮字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自儿子森森上一年级起,我就给他买了与课文同步的字帖,要求他每天完成作业后临摹一页。我相信,他这样既能记住生字,又能练习一下书法,一举两得。  儿子很乖巧,每天都会按照要求写一页,这样过了大半个学期,他突然问我:“妈妈,练字不是老师留的作业吧?”我哈哈大笑,然后如实回答他:“这是妈妈给你留的作业,妈妈希望你的字能像你本人一样清秀隽永
上一期杂志中,作者锦泠与她的“二货”闺蜜马果果的深厚友谊让人羡慕。要说起感情的试金石,那必须是“借钱”二字,但比起借钱,更让人“脑壳疼”的是让对方还钱。如何不伤感情要回钱?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像我这样的人,借钱给别人后如果很久不还也不好意思去问。想要旁敲侧击又觉得不坦诚;想要直截了当又怕伤人自尊;期待他自觉归还,可又怕他忘了;寻思对方是不是故意不还,又觉得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说不定人家真的
兄长因意外去世时,我的侄子刘恒才十一岁,余悸未消之时,他的母亲又与一个男人私奔了。从此他变得木讷,还有点孤僻。上初中后,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我的父亲本来对他寄予厚望,因为再三勉励而不见成效,逐渐掉入失望的泥潭。后来这孩子愈加不成气候,整天泡在网吧里,愤怒的父亲差点对他抄起棍子。屡次粗暴管教之下,这孩子开始叛逆。  有一天,他在外面上网到天黑。也许是怕被爷爷看见,他一个人徘徊在门口,半天不敢进家门
一个男人,用老家拆迁分到的钱,加上自己的积蓄,在杭州买了三套房子。如今一家四口住一套,男人自己父母住一套,还有一套出租。他的工资加房租,每年收入20万元。妻子暂时没工作,在家带两个小孩。  最近岳父母提出思念女儿,要来长住,想让他把正在出租的房子腾出来。妻子特别支持,但是男人不乐意:“这三套房子都是我的婚前财产,凭什么要给她父母住?”除此之外,他还有另一层担心:岳父母来长住,意味着每年减少6万元的
和女儿楚楚特别的缘分,来自一本名叫《来吧,孩子》的书。十年前的暑假里,我去新华书店闲逛,看到最喜欢的作家池莉出了这本新书,便好奇地打开来看了看,越看越被吸引,等到看完,突然就想:“如果,我也有个女儿该多有意思?”机缘巧合,楚楚正好在那时来到了我的生命里。从此,我便和楚楚一起在书墨飘香的世界里共同成长!好书做伴,老师也需要引导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每年看到全国各地的学生来到这里求学,一样的起点却得到
温馨提示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婚恋中,有心理困惑需要倾诉、解决,不妨和我们联系(请尽量通过信件、邮件的方式,详细说明自己的困惑)。本刊将邀请专家为你免费解答,对你的个人信息,编辑部将严格保密。  本刊所登记问题均已编辑处理,请勿对号入座。  热线:0791-86634741  记录人:艾佳  主持人:斯一一  E-mail:[email protected]魯老师:  您好!我和老公恋爱七年,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