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正式施行以来,其已为我国社会扫盲工作、普通话普及和学校教学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性,《汉语拼音方案》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并未在教学实践中完全发挥出来,甚至教学实践中存在着部分在细节方面处理不当、亟待改正的问题,诸如元音“o”读音的教学、“iong”的实际书写形式、轻声的教学等。本文拟就五个方面对汉语拼音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供解决方案,以期对日后的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汉语拼音方案;小学拼音教学;韵母
《汉语拼音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内容科学严谨,堪称汉字注音的权威依据,也是小学低年级拼音教学和汉字认读的首选工具。然而小学低年级学生智力发育并不成熟,对于知识体系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稍有欠缺。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方案》中的知识也并未掌握透彻,教学中的部分细节未能讲解清晰,导致学生理解困难,产生疑惑,阻碍了日后的深入学习。因此,教师首先要以《方案》為理论支撑,将知识体系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并且需要与时俱进,紧跟发展迅速的信息社会的步伐。
一.卷舌元音“er”的读音教学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元音按照舌位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元音——舌面元音、舌尖元音以及卷舌元音。普通话中的卷舌元音只有一个:er。卷舌元音的特殊性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书写形式由两个符号“e”和“r”构成;另一方面在于它是普通话元音中少数带有翘舌色彩的元音。
卷舌元音“er”并不是由两个音素组合而成的“er”是一个整体,它的发音是一气呵成的。“er”中的“e”代表舌面、央、不圆唇元音,这是“er”的主体部分。而“r”是在发元音“e”的同时伴随的翘舌动作。在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学习的是单元音和辅音声母的书写和发音,再学习情况特殊的卷舌元音和复韵母。不少教师在教学时将卷舌元音“er”拆成央元音“e”和浊辅音“r”。尽管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难度,但却不符合卷舌元音“er”的发音原理。
中国地域辽阔,按照方言划分可大致以长江为界限,划分出“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两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区大部分都保留着平翘两套齿音声母,而南方方言区如闽语、吴语宁波话等则没有平翘舌对立,仅有吴语常熟话、衢州话、部分湘语等中至今保留着平翘对立。因此各个方言区的人由于长期语言习惯的不同,所以学习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难易程度不一致。总体来说,北方方言区的学生学习卷舌元音难度不大,故教师可直接依照其发音原理将方言中的翘舌发音进行迁移教学;而南方方言区的学生相较而言学习难度更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做到因地制宜。
二.单元音“o”的正确读音
“o”[o]是舌面、后、中高圆唇元音,然而许多学生甚至教师会将“o”读成“uo”,读音对应到汉字“我”,这显然是不正确的。“o”的读音必定为[o],这是因为“o”是单韵母,单韵母的发音特点是“口型和舌位始终不发生改变”,而“uo”的发音是从“u”迅速滑动到“o”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舌位从高滑动到半高,因此不符合单韵母的发音特点[2]。而“uo”是一个复韵母,由舌面元音“u”和“o”组成,此韵母也可以单独作为音节。即零声母音节,然而在声韵相拼的过程中,元音“o”和辅音声母“b”“p”“m”“f”整体拼合时,读音更靠近“uo”音,甚至比“o”更实用,例如波、破、莫、佛。因为如若完全按照“o”音拼读,在音节连读的过程中容易与[pɑu]、[mɑu]等音节混淆。
那为何在声韵拼合后的汉字拼音仍要沿用“o”呢?这是由于双唇音和唇齿音由于口腔开合程度小,在发辅音声母的时候就自带一个“u”音,故将介音“u”归结为辅音自带而非来源于韵母,因此将这些音节写成写作“bo”“po”“mo”“fo”。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也有部分声母是可以直接与“uo”相拼的,如“d”、“t”、“n”、“l”,且这些声母在与“uo”相拼时韵头“u”是不可省略的。虽然两者在韵母发音上差别很小,但韵母部分在书写形式上的差异极易引起学生的困惑,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二者的区别。
在小学拼音教学过程中,教学顺序是先教单元音“o”,再教复韵母“uo”。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对比,让学生能够理解“o”和“uo”的发音区分以及书写形式的区别。
三.轻声的教学
轻声是语流音变中弱化的一种,轻声的读音很轻很短,其调值变化幅度也较小,通常只用音高来标注其调值。轻声本身没有固定调值,不能算作一个独立的声调。
然而,在小学拼音教学中,教师们通常只是在课文的朗读环节中通过范读的方法进行笼统的轻声教学,虽然这种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易于操作与学习,但这种教学方法也具有较大的弊端。
首先,由于轻声本身短而轻,教师范读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听清。其次,教师范读的内容通常都是书本中出现的例子,学生所学的也只是个例。此外,大多数轻声都有自己的本音,轻声只是其在语流中产生的音变。如果教师不系统讲解轻声,学生将难以判断某个音节何时应读轻声,何时应读本音。
此外,轻声不仅仅是语音形式上的变化,还具有区别词性、区分词义和表达感情色彩的作用。诸如“地道”一词,读作轻声则为形容词,读其本音则为名词。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在阅读时就会造成上下文的误解。
由于轻声部分相较于其他知识,难度更大,因此教师要重点讲解轻声的概念及其运用规律,将轻声与词性的区分相联系,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本。
四.“iong”的实际书写形式
在现代汉语中,韵母被分为开口呼、合口呼、齐齿呼和撮口呼四类,简称“四呼”。四呼的划分依据其实不是韵母的拼音书写形式,而是韵母发音时的口、唇形状。而《汉语拼音方案》在编订时出于多方面考虑,并没有严格按照各音节的实际发音来进行拼写,部分拼音无法真实反映出该音节的实际读音。因此,单以韵母的首字母为依据划分四呼显然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对于“ong”和“iong”这两个音节。 “穹”的拼音书写形式为“qióng”,单从其拼音写法来看,“iong”的韵头为“i”,韵腹为“o”,韵尾为“ng”。如果根据韵母首字母来判断,“iong”应为齐齿呼。然而,人们在实际发“iong”这个音节时,并非上下齿紧闭发“i”,而是嘴唇成圆形,接近闭拢发“ü”。因此从唇形看,“iong”并非齐齿呼,而是撮口呼,其实际书写形式应为“üng”。
此外,从拼写形式上看,韵母“iong”由三个部分组成,发音时应先发“i”,再发“o”,最后以“ng”收尾。然而实际上,人们在發“iong”时,口腔内与双唇并未发生如此复杂的变化,仅仅需要一个动程便可完成发音,即双唇成圆形,接近闭拢并保持,口腔内由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前部隆起变为舌面后部隆起,舌根后缩。因此,“iong”的实际读音应为“üng”。
然而在拼音教学课中,不少教师忽视了这一点,将“iong”看作是“i”、“o”、“ng”三个音素的拼合并以此进行教学。这种做法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在初步接触学习拼音产生误解,且全国各中小学中一般只有小学低年级才会开设拼音课程,如果在这此期间未能正确掌握拼音知识,那么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难以消除。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知识水平及理解能力有限,无法进行系统深入的语音教学。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在讲解时先向学生讲解其发音过程和发音方法,再告诉学生其拼音写法,以免学生先入为主地理解为“i”、“o”、“ng”相拼。
五.“一”的变读
小学无论是汉语拼音教学还是生字教学,教师都是以一个音节为基本单位进行拼读的。然而在连续语流中,由于相邻音节发音的影响导致了某些音节的声调发生了变化。其中,最值得注意和导致学生产生疑惑的是“一”的变读。
“一”无论是在教科书课文还是课外阅读文本中出现的频率都很高。“一”的本调是阴平,其读为本调的情况有三种:单念时读本调;表序数时读本调;放在词和句子的尾部时读本调。因此,“一”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念本调,然而“一”位于去声字之前变为阳平调35,例如“一下”等;在非去声前变去声,例如“一起”。夹在三音节词中变为轻声,例如“瞧一瞧”等。当学生学会“一”本调发音后,发现某些“一”的读音在教师范读课文时以及在日常交流中变为了阳平、去声或轻声,但是教师在课上却没有进行科学的解释,学生自身由于知识的局限性,当然也无法理解语流音变,这样难免留下了疑惑。因此,教师在教学“一”的发音时,要对于“一”的变读情况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让低年级学生能够掌握“一”的变度规律,从而能够流畅地阅读文本。
六.结语
《汉语拼音方案》是有关汉字拼读的科学方案,为千百年来汉字认读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其成为我国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推普扫盲等工作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框架。然而语言文字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故对于《方案》中的部分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广大教师亦要提高自身知识素养,在教学前、教学中也要充分挖掘《方案》的知识内涵,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注释
①此部分在《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探索与完善》已有讨论,在此不多叙述。
作者简介
王沛,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现代汉语;本文受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史艳锋资助。本项目系省级一般项目,项目编号为201903 20120Y。
冒讯涛,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关键词:汉语拼音方案;小学拼音教学;韵母
《汉语拼音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内容科学严谨,堪称汉字注音的权威依据,也是小学低年级拼音教学和汉字认读的首选工具。然而小学低年级学生智力发育并不成熟,对于知识体系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稍有欠缺。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方案》中的知识也并未掌握透彻,教学中的部分细节未能讲解清晰,导致学生理解困难,产生疑惑,阻碍了日后的深入学习。因此,教师首先要以《方案》為理论支撑,将知识体系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并且需要与时俱进,紧跟发展迅速的信息社会的步伐。
一.卷舌元音“er”的读音教学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元音按照舌位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元音——舌面元音、舌尖元音以及卷舌元音。普通话中的卷舌元音只有一个:er。卷舌元音的特殊性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书写形式由两个符号“e”和“r”构成;另一方面在于它是普通话元音中少数带有翘舌色彩的元音。
卷舌元音“er”并不是由两个音素组合而成的“er”是一个整体,它的发音是一气呵成的。“er”中的“e”代表舌面、央、不圆唇元音,这是“er”的主体部分。而“r”是在发元音“e”的同时伴随的翘舌动作。在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学习的是单元音和辅音声母的书写和发音,再学习情况特殊的卷舌元音和复韵母。不少教师在教学时将卷舌元音“er”拆成央元音“e”和浊辅音“r”。尽管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难度,但却不符合卷舌元音“er”的发音原理。
中国地域辽阔,按照方言划分可大致以长江为界限,划分出“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两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区大部分都保留着平翘两套齿音声母,而南方方言区如闽语、吴语宁波话等则没有平翘舌对立,仅有吴语常熟话、衢州话、部分湘语等中至今保留着平翘对立。因此各个方言区的人由于长期语言习惯的不同,所以学习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难易程度不一致。总体来说,北方方言区的学生学习卷舌元音难度不大,故教师可直接依照其发音原理将方言中的翘舌发音进行迁移教学;而南方方言区的学生相较而言学习难度更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做到因地制宜。
二.单元音“o”的正确读音
“o”[o]是舌面、后、中高圆唇元音,然而许多学生甚至教师会将“o”读成“uo”,读音对应到汉字“我”,这显然是不正确的。“o”的读音必定为[o],这是因为“o”是单韵母,单韵母的发音特点是“口型和舌位始终不发生改变”,而“uo”的发音是从“u”迅速滑动到“o”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舌位从高滑动到半高,因此不符合单韵母的发音特点[2]。而“uo”是一个复韵母,由舌面元音“u”和“o”组成,此韵母也可以单独作为音节。即零声母音节,然而在声韵相拼的过程中,元音“o”和辅音声母“b”“p”“m”“f”整体拼合时,读音更靠近“uo”音,甚至比“o”更实用,例如波、破、莫、佛。因为如若完全按照“o”音拼读,在音节连读的过程中容易与[pɑu]、[mɑu]等音节混淆。
那为何在声韵拼合后的汉字拼音仍要沿用“o”呢?这是由于双唇音和唇齿音由于口腔开合程度小,在发辅音声母的时候就自带一个“u”音,故将介音“u”归结为辅音自带而非来源于韵母,因此将这些音节写成写作“bo”“po”“mo”“fo”。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也有部分声母是可以直接与“uo”相拼的,如“d”、“t”、“n”、“l”,且这些声母在与“uo”相拼时韵头“u”是不可省略的。虽然两者在韵母发音上差别很小,但韵母部分在书写形式上的差异极易引起学生的困惑,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二者的区别。
在小学拼音教学过程中,教学顺序是先教单元音“o”,再教复韵母“uo”。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对比,让学生能够理解“o”和“uo”的发音区分以及书写形式的区别。
三.轻声的教学
轻声是语流音变中弱化的一种,轻声的读音很轻很短,其调值变化幅度也较小,通常只用音高来标注其调值。轻声本身没有固定调值,不能算作一个独立的声调。
然而,在小学拼音教学中,教师们通常只是在课文的朗读环节中通过范读的方法进行笼统的轻声教学,虽然这种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易于操作与学习,但这种教学方法也具有较大的弊端。
首先,由于轻声本身短而轻,教师范读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听清。其次,教师范读的内容通常都是书本中出现的例子,学生所学的也只是个例。此外,大多数轻声都有自己的本音,轻声只是其在语流中产生的音变。如果教师不系统讲解轻声,学生将难以判断某个音节何时应读轻声,何时应读本音。
此外,轻声不仅仅是语音形式上的变化,还具有区别词性、区分词义和表达感情色彩的作用。诸如“地道”一词,读作轻声则为形容词,读其本音则为名词。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在阅读时就会造成上下文的误解。
由于轻声部分相较于其他知识,难度更大,因此教师要重点讲解轻声的概念及其运用规律,将轻声与词性的区分相联系,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本。
四.“iong”的实际书写形式
在现代汉语中,韵母被分为开口呼、合口呼、齐齿呼和撮口呼四类,简称“四呼”。四呼的划分依据其实不是韵母的拼音书写形式,而是韵母发音时的口、唇形状。而《汉语拼音方案》在编订时出于多方面考虑,并没有严格按照各音节的实际发音来进行拼写,部分拼音无法真实反映出该音节的实际读音。因此,单以韵母的首字母为依据划分四呼显然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对于“ong”和“iong”这两个音节。 “穹”的拼音书写形式为“qióng”,单从其拼音写法来看,“iong”的韵头为“i”,韵腹为“o”,韵尾为“ng”。如果根据韵母首字母来判断,“iong”应为齐齿呼。然而,人们在实际发“iong”这个音节时,并非上下齿紧闭发“i”,而是嘴唇成圆形,接近闭拢发“ü”。因此从唇形看,“iong”并非齐齿呼,而是撮口呼,其实际书写形式应为“üng”。
此外,从拼写形式上看,韵母“iong”由三个部分组成,发音时应先发“i”,再发“o”,最后以“ng”收尾。然而实际上,人们在發“iong”时,口腔内与双唇并未发生如此复杂的变化,仅仅需要一个动程便可完成发音,即双唇成圆形,接近闭拢并保持,口腔内由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前部隆起变为舌面后部隆起,舌根后缩。因此,“iong”的实际读音应为“üng”。
然而在拼音教学课中,不少教师忽视了这一点,将“iong”看作是“i”、“o”、“ng”三个音素的拼合并以此进行教学。这种做法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在初步接触学习拼音产生误解,且全国各中小学中一般只有小学低年级才会开设拼音课程,如果在这此期间未能正确掌握拼音知识,那么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难以消除。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知识水平及理解能力有限,无法进行系统深入的语音教学。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在讲解时先向学生讲解其发音过程和发音方法,再告诉学生其拼音写法,以免学生先入为主地理解为“i”、“o”、“ng”相拼。
五.“一”的变读
小学无论是汉语拼音教学还是生字教学,教师都是以一个音节为基本单位进行拼读的。然而在连续语流中,由于相邻音节发音的影响导致了某些音节的声调发生了变化。其中,最值得注意和导致学生产生疑惑的是“一”的变读。
“一”无论是在教科书课文还是课外阅读文本中出现的频率都很高。“一”的本调是阴平,其读为本调的情况有三种:单念时读本调;表序数时读本调;放在词和句子的尾部时读本调。因此,“一”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念本调,然而“一”位于去声字之前变为阳平调35,例如“一下”等;在非去声前变去声,例如“一起”。夹在三音节词中变为轻声,例如“瞧一瞧”等。当学生学会“一”本调发音后,发现某些“一”的读音在教师范读课文时以及在日常交流中变为了阳平、去声或轻声,但是教师在课上却没有进行科学的解释,学生自身由于知识的局限性,当然也无法理解语流音变,这样难免留下了疑惑。因此,教师在教学“一”的发音时,要对于“一”的变读情况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让低年级学生能够掌握“一”的变度规律,从而能够流畅地阅读文本。
六.结语
《汉语拼音方案》是有关汉字拼读的科学方案,为千百年来汉字认读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其成为我国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推普扫盲等工作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框架。然而语言文字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故对于《方案》中的部分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广大教师亦要提高自身知识素养,在教学前、教学中也要充分挖掘《方案》的知识内涵,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注释
①此部分在《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探索与完善》已有讨论,在此不多叙述。
作者简介
王沛,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现代汉语;本文受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史艳锋资助。本项目系省级一般项目,项目编号为201903 20120Y。
冒讯涛,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