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着城市排水现状问题展开探讨,分析了当前城市排水规划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了一些科学的规划对策,以期可以提高城市排水规划的科学性。
【关键词】城市排水;现状;规划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城市的排水效果好坏会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且对城市的发展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城市的排水规划问题。
二、城市排水现状
1、排出的水体不达标,属于污染水质排水系统最终排出的水仍属于污染的水质,是城市排水系统普遍存在的排水问题。城市排水系统的最终排水是把达标的水排放到河流流向下流城市,而有的城市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不仅严重破坏了河流的水质,而且也会沉淀污染地下水质,对人们正常饮用的水源造成危害,甚至残留的有毒金属离子会渗入到植物中,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进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们需要的是健康安全的水环境,这也是排水系统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排出的水体不达标,严重威胁到城市动植物的生长环境甚至人们的生命健康。由此可见,排出的水质不达标是不容忽视,不容小视的,是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问题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2、很少能循环使用水资源
很少能循环使用水资源,也是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排水问题。可以说,中国几乎很少,甚至没有城市有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设施。这里的循环利用不单单指对处理后的废水的利用,更是对天然降水的收集、循环利用。有的城市甚至没有自己的污水处理厂,或者只停留在单循环的利用水资源。天然的降水,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可惜很少有城市能做到对此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拿武汉来说,一到汛期,动辄下的雨量就是几个东湖的水量,如果能收集部分降水资源,并加以循环利用,可以有效缓解用水难的问题。不能很好的循环利用水资源是对水资源的浪费,很少能循环使用水资源也是城市排水系统应该深思的问题。
3、每逢大雨便出现内涝灾害
每逢大雨便出现内涝灾害,是城市排水系统存在最普遍也最直接表现出来的问题。每逢大雨天气,全国报纸少不了报道某某城市出现内涝灾害的新闻。强势的大雨瞬间让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崩溃,成为内陆海洋。这种情况不止在一个城市发生,在成都、南京、北京等城市都存在,这说明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亟待解决这一逢雨便内涝的问题。由此可见,每逢大雨便出现内涝灾害是不少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共性问题。
例如,2013年7月25日上午,山东聊城多地遭遇大到特大暴雨,最大降水点出现在聊城开发区蒋官屯,降水量达259.5mm。聊城城区平均降水量达到187.9mm,茌平县广平降水量达230.3mm。降雨在短时间内急聚,造成多地发生灾情,道路严重积水,市民出行遭遇困难。虽然暴雨过后,进行了及时的排水措施,聊城城区部分路段积水已排放完毕,恢复正常交通,但不少路段仍存在少量积水。
4、城市排水管网维护落后
(一)井盖开启技术的落后
在我国,传统的开启井盖工具是“三大件”(铁钩,大锤和洋镐)。而在发达国家,则有许多开盖工具。如日本的下水道维护手册对此就有专页予以介绍。
(二)清掏作业技术的落后
雨水口干净了,进入排水管道的垃圾就会大大减少,因而雨水口的清掏在城市排水管道养护中被称为“把手大门”。在我国,这项工作的清掏量占到城市排水管道维护工作量的60%~70%,且在技术和工具上几十年来没有什么改进。
(三)防臭技术的落后
城市排水管道防臭技术的落后主要体现在井口防臭上。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井口设置的不合理,二是没有采取技术措施,三是防臭的环保意识淡薄。
(四)管道疏通技术的落后
管道疏通工具还主要采用大铁勺、铁铲等手工工具,有的甚至采用竹片、“沟棍”等,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三、城市排水、防洪和排涝三种设计标准的区别与内在联系
1、范围不同
城市排涝是指流域范围内较大汇流面积上较长历时暴雨产生的涝水排放。城市防洪则是针对流域之外的客水涌入,主要是防河洪、山洪(包括泥石流)和海洪;城市排水则是解决较小汇流面积上短历时暴雨产生的排水问题。
2、重现期定义不同
城市排水的标准一般较低,重现期为0.5--3年一遇,其选样方法为年多个样法,即每年从各个历时的降雨资料中选择6--8个最大值,取资料年数3--4倍的最大值进行统计分析,该法在小重现期时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暴雨的统计规律,而对于高重现期则会偏大。
3、设计流量推求不同
尽管城市排水和防洪排涝推理公式形式完全相同,由于推导假定条件的不同以及确定公式中参数方法的不同,使得计算结果相差很大,对于同一条件城市排水学科的计算结果往往大于水力学科的。
城市排水学科推求公式时为推求管网最大设计流量,采用极限强度原理,设定降雨历时等于汇流历时,排水区域的最大流量发生在全部汇水面积产生径流时,而对于部分汇流情况则不适用;而水利学科采用的推理公式研究了全面汇流和部分汇流两种情况下的洪峰流量的计算方法。
四、城市排水规划问题的解决措施
1、转变城市建设理念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继承原有事物的优点,摒弃其弊端。城市的排水规划的建设,也必须改变原有的城市建设理念。进一步重视、加大涉及城市安全的市政设施如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力度,使城市地下市政设施建设与地面建筑及道路、广场建设同步推进。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在确定城市总体建设范围后,应优先考虑涉及城市安全的重要设施的建设项目及建设规模和区位,精心规划合理储备预留城市用地,用于我们现在可能无法预测但今后对城市安全有重要意义的一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预留部分的土地以原生态的环境或下沉式绿地的形式进行简单建设,避免城市建设陷入“建设-拆迁-建设”的怪圈,并应高度重视对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2、注重科学研究
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支持是排水规划的核心手段。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给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我国在城市排水规划中,应该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在排水工程的起点和标准提高的基础上,对科研投入足够的技术支持和经费保障,并把研发出的成果引入现代排水规划的实际应用中。在具体的操作中,对环境保护、水质测量、水资源统一的规划,对城市的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此外,规划设计人员在发展方向上,秉着掌握新技术,研发新材料、开拓新思路、解决旧难题的思想,对城市排水规划作出更深层次的思考。积极尝试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例如,在新建大型居住区、高校等区域,鼓励实施小型集雨工程,加强雨水源头控制,拦截蓄存雨水;提高城市地面的透水性,在城市的停车场、广场、道路等建设中尽可能采用透水材料,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增加雨水渗透,减少地面径流,既可以降低防洪排水设施建设投资,又可以用于道路浇洒、景观绿化及再造滨水景观,保持本地区从蒸发、降雨、地面径流到雨水下渗整个过程的水量平衡;在城市的河道两侧应建设下沉式的沿河休闲设施或景观绿化带,作为城市遭遇洪水袭击时的应急滞洪区、积水区。
3、多开投资渠道,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吸引社会资本,用市场经济规律为给排水工程建设提供有效、快捷的资金来源渠道。国家在政策方面,应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各方资金的投入,打破水资源控制的行业垄断。同时,加强政府的投资力度,为排水规划的建设提供资金保证,推动排水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五、城市防洪系统的完善
1、转变对洪水的认识,调整人水关系
洪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它的诱发因素极为广泛,水系泛滥、风暴、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都可以引发洪水,甚至人为因素也可以造成洪水泛滥。它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具有灾害性,当洪水超过一定限度后它将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走上游大量泥土、甚至恶化水质;另一方面具有有益性,适量的洪水能够涵养底下水源、清淤河道、带来的淤泥肥沃了两岸的土地、改善生态环境等。调整人与洪水对立、对抗的关系,建立起新型的人与水关系,即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给洪水以空间,学会与洪水共存,由简单的控制洪水转变为既要适当控制洪水,改造自然,又须主动适应洪水,与洪水和谐共处、共生,实现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
2、防洪规划与城市规划一体化
中国古城的防洪体系主要由障水、排水、交通、调蓄四个系统组成,这些规划思想值得现代的城市规划借鉴。现代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应包含:挡水系统的规划,排水系统的规划,交通系统的规划和调蓄系统的规划。随着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水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城市防洪应从以往单一地修建防洪工程来防灾减灾转变为保护城市安全与改善城市环境并重的综合治理过程,把工程措施与水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在防洪过程中要掌握好“防”与“避”、“防”与“保”的关系,既要考虑我国城市社会发展现状,又要考虑城市社会长期发展对环境的要求,树立“大防洪”观念,将城市防洪与长期的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在保障城市防洪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堤防高度,通过建筑、道路、景观小品、亲水设施、各类植物的选择等与堤坝相结合,打破单调冗长的堤身,创造多样化的滨河景观和滨水空间。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居民的稳定生活也离不开优质的排水系统,所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意味着排水系统的规划必须要更加合理,科学规划城市排水是今后要长期落实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邵益生.我国城市水可持续管理的战略对策,中国水工业科技与产业[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23
[2]喻磊明.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的两点探讨[J].中外建筑,2012(2)
[3]吴轶.市政给排水设计與规划中的常见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4):76.
【关键词】城市排水;现状;规划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城市的排水效果好坏会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且对城市的发展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城市的排水规划问题。
二、城市排水现状
1、排出的水体不达标,属于污染水质排水系统最终排出的水仍属于污染的水质,是城市排水系统普遍存在的排水问题。城市排水系统的最终排水是把达标的水排放到河流流向下流城市,而有的城市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不仅严重破坏了河流的水质,而且也会沉淀污染地下水质,对人们正常饮用的水源造成危害,甚至残留的有毒金属离子会渗入到植物中,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进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们需要的是健康安全的水环境,这也是排水系统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排出的水体不达标,严重威胁到城市动植物的生长环境甚至人们的生命健康。由此可见,排出的水质不达标是不容忽视,不容小视的,是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问题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2、很少能循环使用水资源
很少能循环使用水资源,也是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排水问题。可以说,中国几乎很少,甚至没有城市有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设施。这里的循环利用不单单指对处理后的废水的利用,更是对天然降水的收集、循环利用。有的城市甚至没有自己的污水处理厂,或者只停留在单循环的利用水资源。天然的降水,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可惜很少有城市能做到对此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拿武汉来说,一到汛期,动辄下的雨量就是几个东湖的水量,如果能收集部分降水资源,并加以循环利用,可以有效缓解用水难的问题。不能很好的循环利用水资源是对水资源的浪费,很少能循环使用水资源也是城市排水系统应该深思的问题。
3、每逢大雨便出现内涝灾害
每逢大雨便出现内涝灾害,是城市排水系统存在最普遍也最直接表现出来的问题。每逢大雨天气,全国报纸少不了报道某某城市出现内涝灾害的新闻。强势的大雨瞬间让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崩溃,成为内陆海洋。这种情况不止在一个城市发生,在成都、南京、北京等城市都存在,这说明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亟待解决这一逢雨便内涝的问题。由此可见,每逢大雨便出现内涝灾害是不少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共性问题。
例如,2013年7月25日上午,山东聊城多地遭遇大到特大暴雨,最大降水点出现在聊城开发区蒋官屯,降水量达259.5mm。聊城城区平均降水量达到187.9mm,茌平县广平降水量达230.3mm。降雨在短时间内急聚,造成多地发生灾情,道路严重积水,市民出行遭遇困难。虽然暴雨过后,进行了及时的排水措施,聊城城区部分路段积水已排放完毕,恢复正常交通,但不少路段仍存在少量积水。
4、城市排水管网维护落后
(一)井盖开启技术的落后
在我国,传统的开启井盖工具是“三大件”(铁钩,大锤和洋镐)。而在发达国家,则有许多开盖工具。如日本的下水道维护手册对此就有专页予以介绍。
(二)清掏作业技术的落后
雨水口干净了,进入排水管道的垃圾就会大大减少,因而雨水口的清掏在城市排水管道养护中被称为“把手大门”。在我国,这项工作的清掏量占到城市排水管道维护工作量的60%~70%,且在技术和工具上几十年来没有什么改进。
(三)防臭技术的落后
城市排水管道防臭技术的落后主要体现在井口防臭上。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井口设置的不合理,二是没有采取技术措施,三是防臭的环保意识淡薄。
(四)管道疏通技术的落后
管道疏通工具还主要采用大铁勺、铁铲等手工工具,有的甚至采用竹片、“沟棍”等,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三、城市排水、防洪和排涝三种设计标准的区别与内在联系
1、范围不同
城市排涝是指流域范围内较大汇流面积上较长历时暴雨产生的涝水排放。城市防洪则是针对流域之外的客水涌入,主要是防河洪、山洪(包括泥石流)和海洪;城市排水则是解决较小汇流面积上短历时暴雨产生的排水问题。
2、重现期定义不同
城市排水的标准一般较低,重现期为0.5--3年一遇,其选样方法为年多个样法,即每年从各个历时的降雨资料中选择6--8个最大值,取资料年数3--4倍的最大值进行统计分析,该法在小重现期时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暴雨的统计规律,而对于高重现期则会偏大。
3、设计流量推求不同
尽管城市排水和防洪排涝推理公式形式完全相同,由于推导假定条件的不同以及确定公式中参数方法的不同,使得计算结果相差很大,对于同一条件城市排水学科的计算结果往往大于水力学科的。
城市排水学科推求公式时为推求管网最大设计流量,采用极限强度原理,设定降雨历时等于汇流历时,排水区域的最大流量发生在全部汇水面积产生径流时,而对于部分汇流情况则不适用;而水利学科采用的推理公式研究了全面汇流和部分汇流两种情况下的洪峰流量的计算方法。
四、城市排水规划问题的解决措施
1、转变城市建设理念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继承原有事物的优点,摒弃其弊端。城市的排水规划的建设,也必须改变原有的城市建设理念。进一步重视、加大涉及城市安全的市政设施如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力度,使城市地下市政设施建设与地面建筑及道路、广场建设同步推进。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在确定城市总体建设范围后,应优先考虑涉及城市安全的重要设施的建设项目及建设规模和区位,精心规划合理储备预留城市用地,用于我们现在可能无法预测但今后对城市安全有重要意义的一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预留部分的土地以原生态的环境或下沉式绿地的形式进行简单建设,避免城市建设陷入“建设-拆迁-建设”的怪圈,并应高度重视对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2、注重科学研究
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支持是排水规划的核心手段。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给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我国在城市排水规划中,应该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在排水工程的起点和标准提高的基础上,对科研投入足够的技术支持和经费保障,并把研发出的成果引入现代排水规划的实际应用中。在具体的操作中,对环境保护、水质测量、水资源统一的规划,对城市的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此外,规划设计人员在发展方向上,秉着掌握新技术,研发新材料、开拓新思路、解决旧难题的思想,对城市排水规划作出更深层次的思考。积极尝试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例如,在新建大型居住区、高校等区域,鼓励实施小型集雨工程,加强雨水源头控制,拦截蓄存雨水;提高城市地面的透水性,在城市的停车场、广场、道路等建设中尽可能采用透水材料,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增加雨水渗透,减少地面径流,既可以降低防洪排水设施建设投资,又可以用于道路浇洒、景观绿化及再造滨水景观,保持本地区从蒸发、降雨、地面径流到雨水下渗整个过程的水量平衡;在城市的河道两侧应建设下沉式的沿河休闲设施或景观绿化带,作为城市遭遇洪水袭击时的应急滞洪区、积水区。
3、多开投资渠道,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吸引社会资本,用市场经济规律为给排水工程建设提供有效、快捷的资金来源渠道。国家在政策方面,应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各方资金的投入,打破水资源控制的行业垄断。同时,加强政府的投资力度,为排水规划的建设提供资金保证,推动排水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五、城市防洪系统的完善
1、转变对洪水的认识,调整人水关系
洪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它的诱发因素极为广泛,水系泛滥、风暴、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都可以引发洪水,甚至人为因素也可以造成洪水泛滥。它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具有灾害性,当洪水超过一定限度后它将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走上游大量泥土、甚至恶化水质;另一方面具有有益性,适量的洪水能够涵养底下水源、清淤河道、带来的淤泥肥沃了两岸的土地、改善生态环境等。调整人与洪水对立、对抗的关系,建立起新型的人与水关系,即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给洪水以空间,学会与洪水共存,由简单的控制洪水转变为既要适当控制洪水,改造自然,又须主动适应洪水,与洪水和谐共处、共生,实现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
2、防洪规划与城市规划一体化
中国古城的防洪体系主要由障水、排水、交通、调蓄四个系统组成,这些规划思想值得现代的城市规划借鉴。现代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应包含:挡水系统的规划,排水系统的规划,交通系统的规划和调蓄系统的规划。随着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水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城市防洪应从以往单一地修建防洪工程来防灾减灾转变为保护城市安全与改善城市环境并重的综合治理过程,把工程措施与水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在防洪过程中要掌握好“防”与“避”、“防”与“保”的关系,既要考虑我国城市社会发展现状,又要考虑城市社会长期发展对环境的要求,树立“大防洪”观念,将城市防洪与长期的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在保障城市防洪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堤防高度,通过建筑、道路、景观小品、亲水设施、各类植物的选择等与堤坝相结合,打破单调冗长的堤身,创造多样化的滨河景观和滨水空间。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居民的稳定生活也离不开优质的排水系统,所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意味着排水系统的规划必须要更加合理,科学规划城市排水是今后要长期落实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邵益生.我国城市水可持续管理的战略对策,中国水工业科技与产业[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23
[2]喻磊明.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的两点探讨[J].中外建筑,2012(2)
[3]吴轶.市政给排水设计與规划中的常见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