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裸条,威胁性催收……曾经野蛮生长的现金贷,让不少人忆之色变。随着监管部门的严格整治,现金贷逐渐开始潮水退却。
不过,另一种比现金贷更加来势汹汹的“超利贷”,却在部分隐蔽的角落里暗自滋生。说到底,它的存活仍得益于那些被现金贷养着的“借贷者”,不知道去哪里借钱的他们,仍旧需要这种“无征信”的借款平台。
谁在给他们续命?
去年12月开始,现金贷业务被收紧,行业紧急刹车,很多平台纷纷撤出,这导致很多借贷用户借不出钱来了。
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可以上岸?原本以为,经过一年沉淀,现金贷行业积累大量“底层用户”信贷数据——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中国征信体系的一部分,“他们其实离阳光化,只有一步之遥”不过可惜的是,现金贷整体业务重回地下,甚至用变本加厉的方式,振兴了地下“超利贷”链条:曾经涌入现金贷的线下玩家,摩拳擦掌,准备重回线下;而中介,分分钟变换了位置,开始为地下超利贷导流;最底层的用户,向地下渗透,往更深处沉沦。
“我连饭都吃不上了,我不借怎么活下去?”94年的女孩小鱼儿称,很多现金贷平台在催收她的欠款,一时她也不知道去哪里借钱。此时,以前认识的借贷中介,网名为“丘壑”的男子及时“赶来”,小鱼儿与“丘壑”做了笔交易,“借款20000元,砍头息14000,7天还。”小鱼儿说,这利息真是高得吓人,算下来,年利率高达2200%多,“不过没办法,我不借钱去还钱,就有催款的要我命。”
小鱼儿还给“丘壑”介绍了一帮“借贷盟友”,“他的提成和我对半分,我可以做他的下线”,由此,小鱼儿一边借贷,一边成了“超利贷”生意链条上的“中介”。
一个拉一个,看似被监管密切注视着的“现金贷”平台正在收紧,但是无数的超利贷平台却在黑暗里活得“风生水起”。
“最近的生意好得不像话,都是一些网贷撸不出来的人找过来”,“丘壑”告诉记者,“操作的模式,就是你们在借贷宝、今借到、无忧借条等平台上发布借条,我们来接单,给你打款。作为中介,提成10%。”
这种模式被称为“借条模式”,常见的操作手法是,放款人通过催收公司、贷款超市等渠道手中购买借款人的数据,通过在线借贷平台直接借钱给贷款人。
更形象的名字是“超利贷”,因为这些往外借款的人,都是地下高利贷玩家,他们逮住一个用户,就会“往死里薅”。“现在大部分借条的利息,都是这么操作,700元,借7天后,要还1000元;1000元,借7天,要还1500元。”“丘壑”告诉记者,正因为现金贷业务在收紧,所以超利贷的高利息才高得名正言顺,“不然那些以借貸为生的人去哪里借钱?”
然而,如果一旦借下“超利贷”,有可能就滚雪球成为一笔“巨款”。有媒体报道,借了7个借条的苏毅尧,到手的金额不过7700元,但是,其要归还的金额,却高达13000元。加上无力归还导致的逾期费用后,其7700元的到手借款,已经滚成52000元,翻了6.75倍。
底层用户一轮轮被“收割”
“狂欢才刚刚开始”“丘壑”说,等这批借款用户沉淀,坏的彻底坏掉,掉进黑名单里,而好的用户从原来债务危机中走出来之后,他再将其引渡到“超利贷”中。
也就是说,很多超利贷用户都来自现金贷平台。换一种说法,超利贷正在收割现金贷的果实,成为现金贷业务被“收紧”后的“坐收渔利者”。
“丘壑”想了想说,在借贷平台上,究根到底就没什么“好坏用户”之说,“在我们眼里,所有的借贷者都是没有信用的蛆虫,只要来借钱的,没有一个逃出去的。”
“因为他们永远都还不上,也永远都在不同的借贷平台上借钱为生,填了一笔账,又有新的借贷账目产生。”“丘壑”抽了抽鼻子,语气颇鄙夷。
“贷款超市、催收公司、现金贷平台,都可以买到用户的数据”,但是,在这其中,催收公司的数据,还被超利贷从业者们嫌弃,原因是“相对来说,到了委外催收的用户,资质会差一点,已被催收过很多回,所以,催收公司的数据会便宜很多,几毛就能买到一条”。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金贷平台的用户数据,是这些超利贷平台致力于掠夺的“美餐”,因为这些用户平均素质更好。“我们是要万分感谢现金贷平台的,他们帮我们培养了用户,且帮我们剔除了最差用户,留下一大群肥羊。”“丘壑”说,现金贷平台风潮中遗留下来的用户名单,成为了一些超利贷团队的首选目标。
不过,“丘壑”介绍,仍在经营的现金贷平台会出于各类考虑,不出售自己手中的用户数据,那么,不准备继续再干下去的这类平台,则有可能会好交涉得多:“我们再帮他们变现一次,何乐不为?”
据此,大量信息维度极其完整,涵盖了用户的姓名、手机号码、QQ号、身份证号、芝麻信用分等全方位数据的用户资料,将会被以大约6元的价格出售,而量大甚至还可以有价格的优惠。这些被出卖信息而不自知的用户,“一般打10个电话,有一半的人都能搞定”,因为他们早已被盘算周全的包围网所一步步裹挟。
催款手段野蛮
“现在大家的打法都比较野蛮,都不会成立公司,都是小作坊式的,十几个人,甚至几个人都能干。”根据一位超利贷业务从业者向自媒体爆料,“草台班子”其实就可以粉墨登台,在超利贷业内开始营业。例如,他们自己的团队一共只有10个人,其中的一半是销售,而在另一半员工中,有两人从事放款,另外3人则负责催收。至于盈利,这位从业者称,“一个月的放款额是100万,除去人力成本、获客成本、坏账,每月可赚50多万”。
如果有用户再也还不了款了怎么办?那么,“最黑暗的一幕就要开场了。”
难道不怕“犯法”吗?
这位从业者冷笑了几声,超利贷经营者们估算过事态的演进:“投诉,借条工具平台不支持;报警,这点钱都不到受理金额;起诉,哪里有钱、有时间去耗?”如此说来,借款者只会陷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深渊之中。
正因为没有道德,甚至触犯法律,所有的超利贷从业者们都害怕会“见光死”,乃至于“我们的办公室藏在一个地下室,连外卖都不敢点”。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毋庸置疑的是,超利贷这类业态,将会受到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与整治。
2018年3月9日,周小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注意整体的金融稳定、防范风险:“有一些技术方案有可能冒的风险太大,结果出问题的时候使消费者受损失。特别是对大国经济来讲,我们一定要避免那种实质性、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周小川也强调,“未来的监管是很动态的,取决于技术的产生程度,也取决于最后局部测试的结果和评估情况。”
不过,另一种比现金贷更加来势汹汹的“超利贷”,却在部分隐蔽的角落里暗自滋生。说到底,它的存活仍得益于那些被现金贷养着的“借贷者”,不知道去哪里借钱的他们,仍旧需要这种“无征信”的借款平台。
谁在给他们续命?
去年12月开始,现金贷业务被收紧,行业紧急刹车,很多平台纷纷撤出,这导致很多借贷用户借不出钱来了。
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可以上岸?原本以为,经过一年沉淀,现金贷行业积累大量“底层用户”信贷数据——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中国征信体系的一部分,“他们其实离阳光化,只有一步之遥”不过可惜的是,现金贷整体业务重回地下,甚至用变本加厉的方式,振兴了地下“超利贷”链条:曾经涌入现金贷的线下玩家,摩拳擦掌,准备重回线下;而中介,分分钟变换了位置,开始为地下超利贷导流;最底层的用户,向地下渗透,往更深处沉沦。
“我连饭都吃不上了,我不借怎么活下去?”94年的女孩小鱼儿称,很多现金贷平台在催收她的欠款,一时她也不知道去哪里借钱。此时,以前认识的借贷中介,网名为“丘壑”的男子及时“赶来”,小鱼儿与“丘壑”做了笔交易,“借款20000元,砍头息14000,7天还。”小鱼儿说,这利息真是高得吓人,算下来,年利率高达2200%多,“不过没办法,我不借钱去还钱,就有催款的要我命。”
小鱼儿还给“丘壑”介绍了一帮“借贷盟友”,“他的提成和我对半分,我可以做他的下线”,由此,小鱼儿一边借贷,一边成了“超利贷”生意链条上的“中介”。
一个拉一个,看似被监管密切注视着的“现金贷”平台正在收紧,但是无数的超利贷平台却在黑暗里活得“风生水起”。
“最近的生意好得不像话,都是一些网贷撸不出来的人找过来”,“丘壑”告诉记者,“操作的模式,就是你们在借贷宝、今借到、无忧借条等平台上发布借条,我们来接单,给你打款。作为中介,提成10%。”
这种模式被称为“借条模式”,常见的操作手法是,放款人通过催收公司、贷款超市等渠道手中购买借款人的数据,通过在线借贷平台直接借钱给贷款人。
更形象的名字是“超利贷”,因为这些往外借款的人,都是地下高利贷玩家,他们逮住一个用户,就会“往死里薅”。“现在大部分借条的利息,都是这么操作,700元,借7天后,要还1000元;1000元,借7天,要还1500元。”“丘壑”告诉记者,正因为现金贷业务在收紧,所以超利贷的高利息才高得名正言顺,“不然那些以借貸为生的人去哪里借钱?”
然而,如果一旦借下“超利贷”,有可能就滚雪球成为一笔“巨款”。有媒体报道,借了7个借条的苏毅尧,到手的金额不过7700元,但是,其要归还的金额,却高达13000元。加上无力归还导致的逾期费用后,其7700元的到手借款,已经滚成52000元,翻了6.75倍。
底层用户一轮轮被“收割”
“狂欢才刚刚开始”“丘壑”说,等这批借款用户沉淀,坏的彻底坏掉,掉进黑名单里,而好的用户从原来债务危机中走出来之后,他再将其引渡到“超利贷”中。
也就是说,很多超利贷用户都来自现金贷平台。换一种说法,超利贷正在收割现金贷的果实,成为现金贷业务被“收紧”后的“坐收渔利者”。
“丘壑”想了想说,在借贷平台上,究根到底就没什么“好坏用户”之说,“在我们眼里,所有的借贷者都是没有信用的蛆虫,只要来借钱的,没有一个逃出去的。”
“因为他们永远都还不上,也永远都在不同的借贷平台上借钱为生,填了一笔账,又有新的借贷账目产生。”“丘壑”抽了抽鼻子,语气颇鄙夷。
“贷款超市、催收公司、现金贷平台,都可以买到用户的数据”,但是,在这其中,催收公司的数据,还被超利贷从业者们嫌弃,原因是“相对来说,到了委外催收的用户,资质会差一点,已被催收过很多回,所以,催收公司的数据会便宜很多,几毛就能买到一条”。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金贷平台的用户数据,是这些超利贷平台致力于掠夺的“美餐”,因为这些用户平均素质更好。“我们是要万分感谢现金贷平台的,他们帮我们培养了用户,且帮我们剔除了最差用户,留下一大群肥羊。”“丘壑”说,现金贷平台风潮中遗留下来的用户名单,成为了一些超利贷团队的首选目标。
不过,“丘壑”介绍,仍在经营的现金贷平台会出于各类考虑,不出售自己手中的用户数据,那么,不准备继续再干下去的这类平台,则有可能会好交涉得多:“我们再帮他们变现一次,何乐不为?”
据此,大量信息维度极其完整,涵盖了用户的姓名、手机号码、QQ号、身份证号、芝麻信用分等全方位数据的用户资料,将会被以大约6元的价格出售,而量大甚至还可以有价格的优惠。这些被出卖信息而不自知的用户,“一般打10个电话,有一半的人都能搞定”,因为他们早已被盘算周全的包围网所一步步裹挟。
催款手段野蛮
“现在大家的打法都比较野蛮,都不会成立公司,都是小作坊式的,十几个人,甚至几个人都能干。”根据一位超利贷业务从业者向自媒体爆料,“草台班子”其实就可以粉墨登台,在超利贷业内开始营业。例如,他们自己的团队一共只有10个人,其中的一半是销售,而在另一半员工中,有两人从事放款,另外3人则负责催收。至于盈利,这位从业者称,“一个月的放款额是100万,除去人力成本、获客成本、坏账,每月可赚50多万”。
如果有用户再也还不了款了怎么办?那么,“最黑暗的一幕就要开场了。”
难道不怕“犯法”吗?
这位从业者冷笑了几声,超利贷经营者们估算过事态的演进:“投诉,借条工具平台不支持;报警,这点钱都不到受理金额;起诉,哪里有钱、有时间去耗?”如此说来,借款者只会陷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深渊之中。
正因为没有道德,甚至触犯法律,所有的超利贷从业者们都害怕会“见光死”,乃至于“我们的办公室藏在一个地下室,连外卖都不敢点”。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毋庸置疑的是,超利贷这类业态,将会受到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与整治。
2018年3月9日,周小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注意整体的金融稳定、防范风险:“有一些技术方案有可能冒的风险太大,结果出问题的时候使消费者受损失。特别是对大国经济来讲,我们一定要避免那种实质性、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周小川也强调,“未来的监管是很动态的,取决于技术的产生程度,也取决于最后局部测试的结果和评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