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7、8月开始,美国大规模爆发次贷危机并愈演愈烈,不断波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席卷世界,引发经济危机。美国次债危机从本质上看是一个信用过度泛滥的恶果,美联储的长期低利率的经济政策,在刺激美国经济的同时也早已埋下了危机的种子,很早就有一些知名经济学家就提出过美国房贷的危险性,但是,美国的决策层早已经被房地产的繁荣冲昏了头脑,实行一种不对称的货币政策,即在经济萧条时,降低利率刺激经济,但在经济过热时候却放任自流,任其发展。美国信用泛滥的恶果必将成为我们的前车之鉴,上半年的流动性过剩在美国次债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经济陷入了流动性不足,信用瞬间消失,如何解决这一重大难题,只有从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寻找答案,因此,避免重蹈覆辙,深刻剖析我国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及特征
流动性过剩是最近几年才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现象,人们对流动性过剩有着不同的理解。它可分为狭义、广义等不同层次。狭义的流动性过剩, 是指银行体系的超额储备过多, 即存款类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大大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或数量,这是传统意义的流动性过剩。广义的流动性过剩, 是指货币供应过多, 并可以通过货币供应量、经济货币化程度等指标来衡量。比较普遍被接受的是后一种观点,流动性过剩特指一种超额货币供给现象,即货币供应量过大,也就是“钱多”。
近年来,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经济货币化水平处于高位, 流动性过剩的矛盾不断积累, 表现为大量资金流向特定的金融市场, 导致资产价格出现大幅上扬。总的说来,目前我国现阶段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速过快
流动性过剩直接表现为, 货币供应增长过快, 以至于超出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尽管不同经济体在不同时期, 货币当局采取的货币统计口径和方法不尽相同, 流动性过剩通常都会表现为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长。
我国各层次货币供应量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我国货币供应统计指标有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货币有M0、M1,广义货币有M2。2000 ~2007 年M0的货币供应量变化不大,在10%上下波动,2000~2003年M0的增长率从8.9%上升到14.3%,然后又从2004年的8.7%上升到2007年的12%,但的在这8年中的平均增长率为10.7%。这一变化充分体现了M0的特征,短期内, M0受季度性现金需求影响较大;长期来看, 虽然存在一定的制度性、结构性波动影响, 但具有相对稳定性。
M1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也比较大,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进行增长,平均增长率为16%,2007年甚至达到21.1%,创近年历史最高水平,表现为货币供应量M1的快速增长。M2体现经济活动中长期的购买力, 对于未来CPI和名义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解释作用, 因而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2000年以来,货币供应量M2表现为高速增长的态势, 除了2000年增长率为12.3%外,其它年份的增长率都在14.7%以上,2003年更是上升到19.6%,成为这一期间增长的峰值。16.4%的平均增长率使得M2的增长仍处于相当较高的水平。
(二) 经济货币化程度较高
流动性过剩,还表现为货币供应增长快于实体经济增长, 即货币增长超过实体经济增长的需要。观察我国的经济货币化即M2/GDP的历史变化, 即图1所示,可以看出, 自1991年以来, 我国M2/GDP的比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这使得我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处于全球经济中的较高水平。目前, 全球经济的货币化大体上为1.3, 而我国的这一比例高达1.65。尽管2004年, 过高的经济货币化有些缓解,从2003年的1.629%降到1.589%, 但是2005年以来仍在高水平继续上行。所以说,我国的货币化水平处于较高的水平,并在高位上不断积累货币供应,形成不断增长的流动性过剩,这是我国各类金融市场资金供给过剩的最终源泉。
(三)银行体系的存贷差不断扩大
金融机构资金的相对充裕,存贷差即银行存款大于贷款的差额日趋扩大,也是流动性过剩的重要表现之一。2000~2007年,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差持续扩大,且贷款增速始终落后于存款增速,存款增长比贷款增长平均高3.36个百分点,银行存贷款差额已经高达12.33 万亿元。存贷差的逐年扩大说明我国经济体中累积的流动性越来越多。
(四)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水平较低
2007 年,央行连续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5%;同时,6次提高银行基准利率,一年期的存款基准利率从年初的2.52%上调到4.14%。2008 以来,到现在(2008.7)仅仅半年多的时间,央行又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且每次提高0.5个百分点,以至到目前的历史最高水平17.5%。然而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不但没有上升,而且下降,2007 年末,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为仅1.78%,表明银行的资金面是相当宽松的,流动性过于充裕。
二、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分析
我国金融体系出现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来看, 主要有在以下几方面:
(一)国内的经济原因
在国内,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实际的国民收入超过潜在的国民收入,形成流动性过剩,因此,我们可以简单以把流动性过剩表示为:
流动性过剩=实际的国民收入-潜在的国民收入,从而得到:
流动性过剩=国民收入×(储蓄率-投资率)
由此可以看出,在国内,流动性过剩主要是由国民收入,储蓄率和投资率决定的,下面就这三个因素的变化进行分别分析:
2002 年以来,GDP 增长速度已连续6年超过10%,2007 年GDP 增长率竟然达到了11.9%(创13年之最),中国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经济快速增长是形成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基本原因。经济快速增长使得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此外,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使人们养成了“节俭”的美德,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以及投资理念和投资渠道的匮乏, 导致消费者预防动机强烈,消费信心下滑,储蓄倾向显著,储蓄率过高,加之中国金融市场尚不成熟,过剩的资金分流渠道不畅通 ,投资转化率低。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储蓄率居高不下,投资率的下降,使得大量货币供给以储蓄存款的形式滞留在银行中,形成流动性过剩。
(二)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多年
中国出现的流动性过剩, 还有来自外部的原因, 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多年。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其中,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指货物进出口收支、服务收支、收益项目收支、经常转移收支等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指各种形式的投资项目,如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
中国长期实行奖出限入,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加之人民币被低估,所以出口企业在产品价格上较国际竞争者而言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换回了大量外汇,从而也导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下持续顺差。在结售汇制度下, 出口企业又将外汇收人结汇给相关银行, 这些银行在保证正常周转所需外汇后, 将大量的外汇在外汇市场售出, 而这些外汇最后大部分被中央银行购进, 形成国家外汇储备。出口越多,国际收支顺差越大,一方面会使得外汇储备急剧增长,另一方面意味着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从而导致货币量的大幅度上升。
除了贸易顺差形成的经常项目资金流人的不断增加之外, 资本项目下的资本流入也十分强劲。一方面, 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大亮点, 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以及中国具有较高投资回报的预期为外资流人提供了强大的吸引力, 因此大的跨国公司通过股权参与的资本纽带加快对中国经济活动的参与。另一方面, 中国与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增长差距, 形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加上对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看好, 形成了不断增加的外汇流人,而这些外汇更倾向于兑换成人民币,所以流入经济体中的人民币会同时增加。
中央银行数据显示,近4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年度增长均超过2 000亿美元,截至2008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6821.77亿美元,同比增长39.94%。然而,如果这些资金以存款形式流入商业银行, 又会通过不断地存、贷行为,成倍扩张,产生更大的流动性。
此外,产业结构与贸易的结构失衡、经济增长的方式粗放、社会保障体系及投资渠道不完善以及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相适应等,也是产生流动性过剩的原因。
三、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影响
(一)产生通货膨胀
流动性过剩导致金融机构信贷扩张,货币供应增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而某些领域投资过热,又会产生更多的流动性过剩, 过多的货币追逐既定的商品和服务, 从而推升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货币的购买力相应下降, 这样, 因货币供应过多而造成的通货膨胀就可能应运而生。
(二)导致资产泡沫膨胀
过多的流动性可能转向房地产和证券市场,引起房地产和证券价格的上涨,从而使流动性过剩反映在资产价格上, 引起资产价格泡沫。2006 年沪深股市股指分别增长130%、132%,2007年上证指数更是创造了6124.04点的历史高点。所以,流动性过剩的不断加剧, 会使投资者持有资产的货币度量有所上升, 交易行为趋于频繁, 社会和个人财富不断提升, 共同推动资产价格的上升, 最终会形成资产价格的泡沫。
(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流动性过剩会促使形成资产泡沫, 刺激信贷扩张,然而,一旦资产价格出现向下大幅调整时, 便会直接导致债务人资产的缩水, 出现债务人信用条件的恶化, 加上债务关系的相互关联,形成债务风险的连锁反应, 从而酿成更为严重的信贷风险。当资产市场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一定的高点时, 资产泡沫可能破裂, 导致大量的债务人出现破产, 通过信用风险的相互关联, 便容易产生严重的金融危机。
四、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选择
(一) 总量上与货币政策配合呼应,适度扩张。
2007年中国政府的赤字比率小于1,赤字总额严重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在投资者信心不足,经济走向衰退时,政府完全可以进行“反周期扩张”,增发长期建设国债,扩大投资,增加政府购买,以此来带动市场主体的跟进,刺激经济发展,给突遇寒流的经济增温供暖。
(二) 增加政府支出与补贴,积极优化经济、社会结构。
运用支出政策,大力强化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增加有效供给,改善企业预期,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继续扩大社保和医保的覆盖面, 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以加快民生事业的发展。
2.增加有关“三农”的基础设施以及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建设的投入,加大农业直补的方式鼓励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3.加强对交通、能源、原材料等方面的重点建设。
4.支持走创新型国家道路的项目和投入。
(三) 抓住时机,实行结构性的减税和税制改革。
在经济衰退时,为了扩大内需,实行结构性的减税,提高企业的利润, 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从而有利于企业增加投资、扩大供给, 有利于居民增加消费, 扩大内需。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不仅能够通过对经济的提振,改善企业的生存环境,更能够直接减轻企业税负,促进利润的提升,促进经济复苏。推广 “燃油税”改革,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和基础设施开支。从长远来看,税制改革则能服务于长期的市场建设和机制转换。
(四) 多方协同配合,积极推进,调动市场潜力的政策性融资。
积极消除“潜规则”,建立合理的“明规则”。虽然明令禁止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公债,但是,目前实际上存在着许多地方政府变相举债,极不利于防范风险,所以,政府可以变堵为疏,允许有条件的地方试点发行地方公债,以减少资金短缺的压力,增加投资,促进经济复苏。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一、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及特征
流动性过剩是最近几年才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现象,人们对流动性过剩有着不同的理解。它可分为狭义、广义等不同层次。狭义的流动性过剩, 是指银行体系的超额储备过多, 即存款类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大大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或数量,这是传统意义的流动性过剩。广义的流动性过剩, 是指货币供应过多, 并可以通过货币供应量、经济货币化程度等指标来衡量。比较普遍被接受的是后一种观点,流动性过剩特指一种超额货币供给现象,即货币供应量过大,也就是“钱多”。
近年来,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经济货币化水平处于高位, 流动性过剩的矛盾不断积累, 表现为大量资金流向特定的金融市场, 导致资产价格出现大幅上扬。总的说来,目前我国现阶段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速过快
流动性过剩直接表现为, 货币供应增长过快, 以至于超出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尽管不同经济体在不同时期, 货币当局采取的货币统计口径和方法不尽相同, 流动性过剩通常都会表现为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长。
我国各层次货币供应量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我国货币供应统计指标有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货币有M0、M1,广义货币有M2。2000 ~2007 年M0的货币供应量变化不大,在10%上下波动,2000~2003年M0的增长率从8.9%上升到14.3%,然后又从2004年的8.7%上升到2007年的12%,但的在这8年中的平均增长率为10.7%。这一变化充分体现了M0的特征,短期内, M0受季度性现金需求影响较大;长期来看, 虽然存在一定的制度性、结构性波动影响, 但具有相对稳定性。
M1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也比较大,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进行增长,平均增长率为16%,2007年甚至达到21.1%,创近年历史最高水平,表现为货币供应量M1的快速增长。M2体现经济活动中长期的购买力, 对于未来CPI和名义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解释作用, 因而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2000年以来,货币供应量M2表现为高速增长的态势, 除了2000年增长率为12.3%外,其它年份的增长率都在14.7%以上,2003年更是上升到19.6%,成为这一期间增长的峰值。16.4%的平均增长率使得M2的增长仍处于相当较高的水平。
(二) 经济货币化程度较高
流动性过剩,还表现为货币供应增长快于实体经济增长, 即货币增长超过实体经济增长的需要。观察我国的经济货币化即M2/GDP的历史变化, 即图1所示,可以看出, 自1991年以来, 我国M2/GDP的比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这使得我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处于全球经济中的较高水平。目前, 全球经济的货币化大体上为1.3, 而我国的这一比例高达1.65。尽管2004年, 过高的经济货币化有些缓解,从2003年的1.629%降到1.589%, 但是2005年以来仍在高水平继续上行。所以说,我国的货币化水平处于较高的水平,并在高位上不断积累货币供应,形成不断增长的流动性过剩,这是我国各类金融市场资金供给过剩的最终源泉。
(三)银行体系的存贷差不断扩大
金融机构资金的相对充裕,存贷差即银行存款大于贷款的差额日趋扩大,也是流动性过剩的重要表现之一。2000~2007年,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差持续扩大,且贷款增速始终落后于存款增速,存款增长比贷款增长平均高3.36个百分点,银行存贷款差额已经高达12.33 万亿元。存贷差的逐年扩大说明我国经济体中累积的流动性越来越多。
(四)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水平较低
2007 年,央行连续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5%;同时,6次提高银行基准利率,一年期的存款基准利率从年初的2.52%上调到4.14%。2008 以来,到现在(2008.7)仅仅半年多的时间,央行又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且每次提高0.5个百分点,以至到目前的历史最高水平17.5%。然而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不但没有上升,而且下降,2007 年末,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为仅1.78%,表明银行的资金面是相当宽松的,流动性过于充裕。
二、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分析
我国金融体系出现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来看, 主要有在以下几方面:
(一)国内的经济原因
在国内,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实际的国民收入超过潜在的国民收入,形成流动性过剩,因此,我们可以简单以把流动性过剩表示为:
流动性过剩=实际的国民收入-潜在的国民收入,从而得到:
流动性过剩=国民收入×(储蓄率-投资率)
由此可以看出,在国内,流动性过剩主要是由国民收入,储蓄率和投资率决定的,下面就这三个因素的变化进行分别分析:
2002 年以来,GDP 增长速度已连续6年超过10%,2007 年GDP 增长率竟然达到了11.9%(创13年之最),中国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经济快速增长是形成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基本原因。经济快速增长使得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此外,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使人们养成了“节俭”的美德,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以及投资理念和投资渠道的匮乏, 导致消费者预防动机强烈,消费信心下滑,储蓄倾向显著,储蓄率过高,加之中国金融市场尚不成熟,过剩的资金分流渠道不畅通 ,投资转化率低。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储蓄率居高不下,投资率的下降,使得大量货币供给以储蓄存款的形式滞留在银行中,形成流动性过剩。
(二)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多年
中国出现的流动性过剩, 还有来自外部的原因, 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多年。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其中,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指货物进出口收支、服务收支、收益项目收支、经常转移收支等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指各种形式的投资项目,如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
中国长期实行奖出限入,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加之人民币被低估,所以出口企业在产品价格上较国际竞争者而言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换回了大量外汇,从而也导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下持续顺差。在结售汇制度下, 出口企业又将外汇收人结汇给相关银行, 这些银行在保证正常周转所需外汇后, 将大量的外汇在外汇市场售出, 而这些外汇最后大部分被中央银行购进, 形成国家外汇储备。出口越多,国际收支顺差越大,一方面会使得外汇储备急剧增长,另一方面意味着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从而导致货币量的大幅度上升。
除了贸易顺差形成的经常项目资金流人的不断增加之外, 资本项目下的资本流入也十分强劲。一方面, 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大亮点, 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以及中国具有较高投资回报的预期为外资流人提供了强大的吸引力, 因此大的跨国公司通过股权参与的资本纽带加快对中国经济活动的参与。另一方面, 中国与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增长差距, 形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加上对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看好, 形成了不断增加的外汇流人,而这些外汇更倾向于兑换成人民币,所以流入经济体中的人民币会同时增加。
中央银行数据显示,近4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年度增长均超过2 000亿美元,截至2008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6821.77亿美元,同比增长39.94%。然而,如果这些资金以存款形式流入商业银行, 又会通过不断地存、贷行为,成倍扩张,产生更大的流动性。
此外,产业结构与贸易的结构失衡、经济增长的方式粗放、社会保障体系及投资渠道不完善以及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相适应等,也是产生流动性过剩的原因。
三、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影响
(一)产生通货膨胀
流动性过剩导致金融机构信贷扩张,货币供应增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而某些领域投资过热,又会产生更多的流动性过剩, 过多的货币追逐既定的商品和服务, 从而推升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货币的购买力相应下降, 这样, 因货币供应过多而造成的通货膨胀就可能应运而生。
(二)导致资产泡沫膨胀
过多的流动性可能转向房地产和证券市场,引起房地产和证券价格的上涨,从而使流动性过剩反映在资产价格上, 引起资产价格泡沫。2006 年沪深股市股指分别增长130%、132%,2007年上证指数更是创造了6124.04点的历史高点。所以,流动性过剩的不断加剧, 会使投资者持有资产的货币度量有所上升, 交易行为趋于频繁, 社会和个人财富不断提升, 共同推动资产价格的上升, 最终会形成资产价格的泡沫。
(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流动性过剩会促使形成资产泡沫, 刺激信贷扩张,然而,一旦资产价格出现向下大幅调整时, 便会直接导致债务人资产的缩水, 出现债务人信用条件的恶化, 加上债务关系的相互关联,形成债务风险的连锁反应, 从而酿成更为严重的信贷风险。当资产市场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一定的高点时, 资产泡沫可能破裂, 导致大量的债务人出现破产, 通过信用风险的相互关联, 便容易产生严重的金融危机。
四、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选择
(一) 总量上与货币政策配合呼应,适度扩张。
2007年中国政府的赤字比率小于1,赤字总额严重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在投资者信心不足,经济走向衰退时,政府完全可以进行“反周期扩张”,增发长期建设国债,扩大投资,增加政府购买,以此来带动市场主体的跟进,刺激经济发展,给突遇寒流的经济增温供暖。
(二) 增加政府支出与补贴,积极优化经济、社会结构。
运用支出政策,大力强化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增加有效供给,改善企业预期,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继续扩大社保和医保的覆盖面, 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以加快民生事业的发展。
2.增加有关“三农”的基础设施以及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建设的投入,加大农业直补的方式鼓励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3.加强对交通、能源、原材料等方面的重点建设。
4.支持走创新型国家道路的项目和投入。
(三) 抓住时机,实行结构性的减税和税制改革。
在经济衰退时,为了扩大内需,实行结构性的减税,提高企业的利润, 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从而有利于企业增加投资、扩大供给, 有利于居民增加消费, 扩大内需。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不仅能够通过对经济的提振,改善企业的生存环境,更能够直接减轻企业税负,促进利润的提升,促进经济复苏。推广 “燃油税”改革,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和基础设施开支。从长远来看,税制改革则能服务于长期的市场建设和机制转换。
(四) 多方协同配合,积极推进,调动市场潜力的政策性融资。
积极消除“潜规则”,建立合理的“明规则”。虽然明令禁止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公债,但是,目前实际上存在着许多地方政府变相举债,极不利于防范风险,所以,政府可以变堵为疏,允许有条件的地方试点发行地方公债,以减少资金短缺的压力,增加投资,促进经济复苏。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