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影片《白鹿原》记录了一个时代关中人的生活场景,也为我们展示了关中人传统的生活方式。文章从关中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和老腔、祈雨等精神生活方面分别解析,认为生活细节所渗透出来价值观念和地域文化特点中传达了周秦汉唐之遗风,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生活文化的符号,是关中人的精神之源。
【关键词】关中民俗;文化符号;《白鹿原》
“关中”之名始得于战国时期,意为夹于四关之中,由于周围有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该区域的优越地理环境使之成为历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也注定关中人特有的民俗心理特性。随着历史演变,关中在经历跌宕起伏之后逐渐趋于平静,人们在这块土地上安居乐业,文化变迁成为区域戏文故事的明显特征,人们在日常生活常常以汉皇、唐王之类的戏文故事为内容回味历史,民俗文化在不知不觉的积累中形成浓郁的地域氛围,成为农耕时代的标志。随着社会向现代化生活的迈进,传统民俗生活正在淡化和逐渐消失,与此同时各种文化活动已经关注到这种变化,诸多学者开始关注到这个领域,影视剧的导演们也将镜头转向于此,他们的作品让世人感受到这块土地上那种神奇的力量,以都市文化为背景的新生代导演们也开始关注关中这个地方,在诸多影视作品中“关中”到底以什么样的形态被世人认知的呢?
从陈凯歌所导演的影片《黄土地》到张艺谋所导演的影片《红高粱》和《秋菊打官司》,这些电影走红以后又有多部类似题材的电影推出,这些影片都是以贫穷的黄土地为背景,诉说生活中勤劳而又倔强的人们的顽强生活故事,如影视剧《关中刀客》、《关中匪事》、《关中往事》、《关中秘事》、《关中女人》、《关中男人》等等,在所有影视作品中《白鹿原》以其独特的视角备受关注。在关中题材影片中,充斥着刀客、土匪、爱情、仇恨等内容,酣畅淋漓的秦腔强烈衬托着关中人彪悍的性格,关中人似乎既匪气十足、又侠肝义胆。自古以来关中富饶的农耕环境被引以为豪,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历史上农业生产发达,在这里曾孕育周秦汉唐的灿烂文化,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根。那么实实在在的社会中关中人是怎样生活的呢?影片《白鹿原》是怎样表现给观众的呢?本文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来分别解析。
一、关中人的物质生活
正如《朱子诗传》所记载的对关中人的描述,“秦之俗,大抵尚气慨,先勇力,忘生轻死,然本其初而论之,岐丰之地,文王用之以兴。二南之化,如彼其忠且厚也。秦人用之,未几而一变其俗则已,悍然有招八州,而朝同列之气矣,何哉?雍州土厚水深,其民厚重质直,无郑、卫骄惰浮靡之习,以善导之,则易于兴起,而笃于仁义。以勇驱之,则其强毅果敢之资,亦足以强兵力农,而成富强之业。非山东诸国所及也。”从这里可以看到,关中人本性勇敢、刚正耿直在历史上确有记载,也正是这种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性格优点成为关中辉煌历史的关键要素,也由此产生丰富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直至当今的关中,人们的衣食住行仍然继承了历史遗风。
(一)服饰
衣服在人们日常生活方面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有御寒、挡风、遮羞等功能,同时也有礼仪规范。据《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也就是说给民众如何穿衣服规定制度,以此告诉天下人遵照礼制执行。秦始皇确立统治地位后自认为得水德,《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所以“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汉承秦制,衣服最为尊贵的色彩是玄黑与纁红搭配。
自汉代开始关中男子多穿着短衣以便于劳作,汉初还曾规定百姓只能穿本色麻布,不许穿各种颜色衣服。一直以来关中民间服装以便于耕种为目的,宽松且经济实用,色彩简单,关中有“冬天青、夏天白,春秋二季一碇墨”之谚,民间常用黑豆水、石榴皮、槐籽等天然材料煮后埋进涝池的淤泥中浸染。关中人着装的审美观如当地谚语,“女要俏,一身孝;男要俏,一身皂”,尚黑习俗不言而喻,这种视觉爱好也影响到建筑方面,如民居大门、隔扇、窗棂等地方均是黑色漆成,仍具有秦汉遗风。历史记载关中产棉花,家家户户会纺线织布,自己染布做衣服。清代末年至民国时期,关中人在服装上则更注重实用,长袍马褂是有钱有闲阶层享用的服装,普通百姓男性常穿对襟短上衣、配摺腰裤、打绑腿的长裤,农村中老年男子还有缠腰带的习惯,俗语“三夹不如一棉,三棉不如一缠”,缠腰带有保暖、防风、携带物品的功能,双手又可以腾出来干活;关中女性平时常穿斜襟大褂,袖子窄小合体方便干活。影片《白鹿原》时间跨度是从清末到建国初,六十多年的历史变迁从服装上凸现出来,服装更要塑造准确逼真的历史氛围,演员才能走进那个时代。观众在影片中看到女主角的绣花大襟到染布做衣,男人们的服装从粗布袄到中山装的演变,时代更替掩饰不住地域文化的特点,时尚与性感的绣花短袄透出女主角火热的性格,靛蓝、藏青、黑灰等色彩的粗布衣裳是关中人平直真实的写照,有点身份的男子会在布料上做点文章,长袍绸衫可以将自己和劳作的农民有区分开来。
(二)膳食
关中盛产小麦,关中人离不开面食,能干的妇女要会擀面,面条像裤袋一样宽,盛面条的碗称“大老碗”,大小和一般的盆没什么区别,吃饭时喜欢蹲在地上,三五一群聚在一起称“老碗会”。关中人农活重,饭量大,一顿饭能吃八两多,所以要用大碗盛面。《白鹿原》中唱老腔的戏台上,有听戏人圪蹴着、手端大老碗吃面的场景便是地道的关中民风。关中人和人见面打招呼的第一句话便是“吃了么”,既亲切又透出一种关心,道出了民以食为天的内涵。
(三)出行
在没有机动车的时代,关中人出门全靠步行。一般家庭逢年过节走亲戚时坐硬轱辘大车,请医求师才骑牲口或乘轿车,若遇婚嫁迎娶,新媳妇坐轿。《白鹿原》中的马车样式很多,从马车奢华程度可以看出主人的地位和富裕程度,有钱人家出行以“骑骡压马坐轿车”为特征,轿车的轱辘直径宽,所以车体高,人坐在上面自然产生高大的心理优势。普通人家远途以毛驴代步,或用牲口套上架子车驮人和运货。 (四)住宿
关中民居根据地理环境分别有宅院式和下沉式两种模式,关中地区南北跨越平原、台塬、山地等不同地貌,民居建筑风貌也随着地貌不同产生变化。渭河以南平原地区的民居,以木构架、夯土墙、砖墙为主要材料,厢房为单层坡屋顶建筑为主,硬山屋顶居多;渭河北岸的黄土台塬土层深厚,人们在向阳而坚硬的塬壁上开挖窑洞,分别有崖窑、下沉式窑院或前房后窑的组合的院落。这是一种古老的居住方式,有施工简便、造价低廉、不占用良田等优点,对于能源相对贫乏的地区不失为最佳居住形式。
影片《白鹿原》中的狭长的四合院、窑洞、祠堂、戏台等建筑风貌,是非常典型的清末民初的建筑,《白鹿原》拍摄场地之一的陕西渭南市合阳县南长益村,厚厚的土城墙是村民用来抵挡土匪而盖的,城墙里面宽敞的空地上建有高高的戏台,是典型的关中农村村貌。虽然《白鹿原》故事发生在依山靠岭的蓝田白鹿原上的一个村庄,但是主要拍摄地却在与山西隔河相望的合阳村镇,理论上都具有关中的建筑风貌,略有不同的是合阳地区属于半干旱性气候,十年九旱,而蓝田属于旱涝不均地带,农人们对雨水的渴望是有共性的,因此祈雨仪式在关中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民俗活动。关中民居基本上以土木结构为主,视家境情况在外墙上使用胡基或砖包墙根、墙稍等手法美化和加固墙体,富裕人家会将墙面全包。
四合院对内反映出儒家尊卑序列、长幼有序、男女之别的家庭关系,家族长辈住在上房,晚辈住厢房;如影片中的白嘉轩、鹿子霖家里有长辈在,均住在厢房。四合院对外则象征着一个家族的荣辱观,当鹿子霖买了白家的门房,便是对白家的一种侮辱,而当白家的孝文重新翻盖经由自己手中卖出的门房时又是一种翻身的象征。
祠堂是家族祭拜祖先的地方,也是维系血缘关系、维护家族威严、治理家族内务与纷争以及族长行使宗法权利的场所,是封建道德的法庭,也是宗族的精神家园。影片中田小娥和黑娃受审的地方便是祠堂,而白嘉轩作为族长对违犯规定的族人行使家法,显示出祠堂这种建筑的威严的同时夹杂着恐怖、血腥与纷争。
戏楼也称戏台,是为演戏所提供的建筑,亦可说是祠堂的延伸和补充。而戏楼更是宗教文化和民俗的一种结合。关中民间有“城隍庙对戏台”的说法,说明唱戏和拜神的统一性,为酬神、娱神的一种形式。一个村落的戏台演出是地方全民参与的一种娱乐方式,它化解儒家清规戒律,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然而“戏楼是不同文化代表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表演的一个舞台,是中国近现代社会政治动荡的缩影,是儒家文化被蔑视并由此走向衰落的明证[1]”。
二、关中人的精神生活
关中人喜欢看戏听秦腔,特别是那酣畅淋漓的唱腔,发自肺腑的情感让关中人如醉如痴,村口的戏台永远是关中人最快乐的地方。关中人享用着这种自足自满的小农经济生活,闭塞、偏执、倔强的性格是关中人标志性的烙印。《白鹿原》祈雨仪式尽情演绎了关中人这种标志性的性格,在虔诚与执着中组合成强大的力量,这不是愚昧和迷信,而是人们面对共同困难和威胁时表现出来的团结与对抗。
从祠堂到戏台是宗族延续的象征,集历史感、归属感、道德感、责任感于一体,也是村民精神生活的寄托,集娱神、自娱、休闲、乡会于一处,内外兼治构成关中人精神生活的模式。
(一)老腔
流行于华阴一带的老腔是板腔体戏曲剧种,属于皮影戏的一种,唱戏人在幕后为老腔皮影,在前台为老腔。老腔皮影的起源有说法是“兵营说”[2],据说华阴双泉村原是西汉京师粮仓旧址,当年戍守粮仓的士卒,为调解枯燥的军营生活,自娱自乐中发明了老腔皮影。所以老腔从艺术形式上保留了秦人勇猛强悍个性,题材多为古代战争历史戏,从内容形式上以征战、剿杀为主调,唱的是胜利者气吞山河的豪迈、失败者的倔强和凛然,老腔能让聆听的人们回归到古战场刀光剑影之中。无论是话剧《白鹿原》还是电影《白鹿原》都将老腔搬上舞台以增添关中人那种粗狂的性格渲染,当主唱感情昂扬激越、青筋迸起时,所有戏台上的人齐来帮腔,倾尽全力地吼唱,同时夹以木块猛击板凳,于是形成一人唱满堂吼的效果。结合剧情人物在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和革命风暴大背景下成长变化,一系列悲壮的故事、悲剧式的人物演绎在在老腔的乐曲中得到涅槃。
2.祈雨
蓝田白鹿原属于半湿润性气候旱涝不均,每逢干旱时,村民便举行一种称为取水伐马角祈雨形式。取水就是向神要水,取水前男性青壮年集中于庙内,昼夜敲锣打鼓吵“马角”,吵得神情恍忽时便认为神已入身,此人就为“马角”,“马角”发话表明身份后带上“香头”等前往议定取水地点祈雨,到达祈雨地后打起佛号,烧香、吊表,“香头”等人跪列两行,将一小瓷瓶放在水面让其自行洩水,然后以香探入观看神灵赐雨多少,再用柏朵扎成水楼,把瓷瓶悬挂于内,由属龙的人背上起驾返回,起驾后要通知歇架的村、社搭法台接驾,回庙后将水楼寄在神堂高处,这样持续7天为1坛,后唱大戏酬神谢坛[3]。这种形式最长需一月有余,耗资巨大,影片《白鹿原》中穿插祈雨镜头,一方面展现了关中农耕民俗那种靠天吃饭的动力,另一方面习俗成为庙会拉近了乡民的距离,仪式的成功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靠仪式凝结的乡民团结的力量,就是靠这种凝聚力,关中人那种浓浓的乡情千百年来化解不去。
三、结束语
影片《白鹿原》塑造了各种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从不同的侧面诠释着“生蹭冷倔”的性格魅力,在衣食住行以及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细节中解读着民俗特质和风貌,并通过镜头传递关中人经历了时代变迁之后所蜕变出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在人们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承载、创造、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观念和价值取向中。从影片《白鹿原》中也能看到传统习俗存在的劣端与保守,落后与消极,这些糟粕在面对一个积极向上、具有斗志与责任心的群体文化时,形成了与之对抗的的思想和行为,相信沉淀下来的文化是民族最优秀的东西。影片中传达出来的地域文化与民俗生活方式、民间意识形态,浓浓的乡情和地域情怀,是最为朴实的文化符号,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也是影片打动人心之所在。这些文化符号也将成为地方文化资本,为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做坚强后盾,将帮助身处快餐文化和网络传播中的我们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
参考文献:
[1]付民之.《白鹿原》中的建筑意象与儒家文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20-122.
[2] 路树军著.走进华山[M].太白文艺出版社,2008(11):37.
[3] 蓝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蓝田县志[M].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7):626.
【关键词】关中民俗;文化符号;《白鹿原》
“关中”之名始得于战国时期,意为夹于四关之中,由于周围有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该区域的优越地理环境使之成为历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也注定关中人特有的民俗心理特性。随着历史演变,关中在经历跌宕起伏之后逐渐趋于平静,人们在这块土地上安居乐业,文化变迁成为区域戏文故事的明显特征,人们在日常生活常常以汉皇、唐王之类的戏文故事为内容回味历史,民俗文化在不知不觉的积累中形成浓郁的地域氛围,成为农耕时代的标志。随着社会向现代化生活的迈进,传统民俗生活正在淡化和逐渐消失,与此同时各种文化活动已经关注到这种变化,诸多学者开始关注到这个领域,影视剧的导演们也将镜头转向于此,他们的作品让世人感受到这块土地上那种神奇的力量,以都市文化为背景的新生代导演们也开始关注关中这个地方,在诸多影视作品中“关中”到底以什么样的形态被世人认知的呢?
从陈凯歌所导演的影片《黄土地》到张艺谋所导演的影片《红高粱》和《秋菊打官司》,这些电影走红以后又有多部类似题材的电影推出,这些影片都是以贫穷的黄土地为背景,诉说生活中勤劳而又倔强的人们的顽强生活故事,如影视剧《关中刀客》、《关中匪事》、《关中往事》、《关中秘事》、《关中女人》、《关中男人》等等,在所有影视作品中《白鹿原》以其独特的视角备受关注。在关中题材影片中,充斥着刀客、土匪、爱情、仇恨等内容,酣畅淋漓的秦腔强烈衬托着关中人彪悍的性格,关中人似乎既匪气十足、又侠肝义胆。自古以来关中富饶的农耕环境被引以为豪,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历史上农业生产发达,在这里曾孕育周秦汉唐的灿烂文化,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根。那么实实在在的社会中关中人是怎样生活的呢?影片《白鹿原》是怎样表现给观众的呢?本文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来分别解析。
一、关中人的物质生活
正如《朱子诗传》所记载的对关中人的描述,“秦之俗,大抵尚气慨,先勇力,忘生轻死,然本其初而论之,岐丰之地,文王用之以兴。二南之化,如彼其忠且厚也。秦人用之,未几而一变其俗则已,悍然有招八州,而朝同列之气矣,何哉?雍州土厚水深,其民厚重质直,无郑、卫骄惰浮靡之习,以善导之,则易于兴起,而笃于仁义。以勇驱之,则其强毅果敢之资,亦足以强兵力农,而成富强之业。非山东诸国所及也。”从这里可以看到,关中人本性勇敢、刚正耿直在历史上确有记载,也正是这种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性格优点成为关中辉煌历史的关键要素,也由此产生丰富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直至当今的关中,人们的衣食住行仍然继承了历史遗风。
(一)服饰
衣服在人们日常生活方面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有御寒、挡风、遮羞等功能,同时也有礼仪规范。据《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也就是说给民众如何穿衣服规定制度,以此告诉天下人遵照礼制执行。秦始皇确立统治地位后自认为得水德,《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所以“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汉承秦制,衣服最为尊贵的色彩是玄黑与纁红搭配。
自汉代开始关中男子多穿着短衣以便于劳作,汉初还曾规定百姓只能穿本色麻布,不许穿各种颜色衣服。一直以来关中民间服装以便于耕种为目的,宽松且经济实用,色彩简单,关中有“冬天青、夏天白,春秋二季一碇墨”之谚,民间常用黑豆水、石榴皮、槐籽等天然材料煮后埋进涝池的淤泥中浸染。关中人着装的审美观如当地谚语,“女要俏,一身孝;男要俏,一身皂”,尚黑习俗不言而喻,这种视觉爱好也影响到建筑方面,如民居大门、隔扇、窗棂等地方均是黑色漆成,仍具有秦汉遗风。历史记载关中产棉花,家家户户会纺线织布,自己染布做衣服。清代末年至民国时期,关中人在服装上则更注重实用,长袍马褂是有钱有闲阶层享用的服装,普通百姓男性常穿对襟短上衣、配摺腰裤、打绑腿的长裤,农村中老年男子还有缠腰带的习惯,俗语“三夹不如一棉,三棉不如一缠”,缠腰带有保暖、防风、携带物品的功能,双手又可以腾出来干活;关中女性平时常穿斜襟大褂,袖子窄小合体方便干活。影片《白鹿原》时间跨度是从清末到建国初,六十多年的历史变迁从服装上凸现出来,服装更要塑造准确逼真的历史氛围,演员才能走进那个时代。观众在影片中看到女主角的绣花大襟到染布做衣,男人们的服装从粗布袄到中山装的演变,时代更替掩饰不住地域文化的特点,时尚与性感的绣花短袄透出女主角火热的性格,靛蓝、藏青、黑灰等色彩的粗布衣裳是关中人平直真实的写照,有点身份的男子会在布料上做点文章,长袍绸衫可以将自己和劳作的农民有区分开来。
(二)膳食
关中盛产小麦,关中人离不开面食,能干的妇女要会擀面,面条像裤袋一样宽,盛面条的碗称“大老碗”,大小和一般的盆没什么区别,吃饭时喜欢蹲在地上,三五一群聚在一起称“老碗会”。关中人农活重,饭量大,一顿饭能吃八两多,所以要用大碗盛面。《白鹿原》中唱老腔的戏台上,有听戏人圪蹴着、手端大老碗吃面的场景便是地道的关中民风。关中人和人见面打招呼的第一句话便是“吃了么”,既亲切又透出一种关心,道出了民以食为天的内涵。
(三)出行
在没有机动车的时代,关中人出门全靠步行。一般家庭逢年过节走亲戚时坐硬轱辘大车,请医求师才骑牲口或乘轿车,若遇婚嫁迎娶,新媳妇坐轿。《白鹿原》中的马车样式很多,从马车奢华程度可以看出主人的地位和富裕程度,有钱人家出行以“骑骡压马坐轿车”为特征,轿车的轱辘直径宽,所以车体高,人坐在上面自然产生高大的心理优势。普通人家远途以毛驴代步,或用牲口套上架子车驮人和运货。 (四)住宿
关中民居根据地理环境分别有宅院式和下沉式两种模式,关中地区南北跨越平原、台塬、山地等不同地貌,民居建筑风貌也随着地貌不同产生变化。渭河以南平原地区的民居,以木构架、夯土墙、砖墙为主要材料,厢房为单层坡屋顶建筑为主,硬山屋顶居多;渭河北岸的黄土台塬土层深厚,人们在向阳而坚硬的塬壁上开挖窑洞,分别有崖窑、下沉式窑院或前房后窑的组合的院落。这是一种古老的居住方式,有施工简便、造价低廉、不占用良田等优点,对于能源相对贫乏的地区不失为最佳居住形式。
影片《白鹿原》中的狭长的四合院、窑洞、祠堂、戏台等建筑风貌,是非常典型的清末民初的建筑,《白鹿原》拍摄场地之一的陕西渭南市合阳县南长益村,厚厚的土城墙是村民用来抵挡土匪而盖的,城墙里面宽敞的空地上建有高高的戏台,是典型的关中农村村貌。虽然《白鹿原》故事发生在依山靠岭的蓝田白鹿原上的一个村庄,但是主要拍摄地却在与山西隔河相望的合阳村镇,理论上都具有关中的建筑风貌,略有不同的是合阳地区属于半干旱性气候,十年九旱,而蓝田属于旱涝不均地带,农人们对雨水的渴望是有共性的,因此祈雨仪式在关中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民俗活动。关中民居基本上以土木结构为主,视家境情况在外墙上使用胡基或砖包墙根、墙稍等手法美化和加固墙体,富裕人家会将墙面全包。
四合院对内反映出儒家尊卑序列、长幼有序、男女之别的家庭关系,家族长辈住在上房,晚辈住厢房;如影片中的白嘉轩、鹿子霖家里有长辈在,均住在厢房。四合院对外则象征着一个家族的荣辱观,当鹿子霖买了白家的门房,便是对白家的一种侮辱,而当白家的孝文重新翻盖经由自己手中卖出的门房时又是一种翻身的象征。
祠堂是家族祭拜祖先的地方,也是维系血缘关系、维护家族威严、治理家族内务与纷争以及族长行使宗法权利的场所,是封建道德的法庭,也是宗族的精神家园。影片中田小娥和黑娃受审的地方便是祠堂,而白嘉轩作为族长对违犯规定的族人行使家法,显示出祠堂这种建筑的威严的同时夹杂着恐怖、血腥与纷争。
戏楼也称戏台,是为演戏所提供的建筑,亦可说是祠堂的延伸和补充。而戏楼更是宗教文化和民俗的一种结合。关中民间有“城隍庙对戏台”的说法,说明唱戏和拜神的统一性,为酬神、娱神的一种形式。一个村落的戏台演出是地方全民参与的一种娱乐方式,它化解儒家清规戒律,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然而“戏楼是不同文化代表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表演的一个舞台,是中国近现代社会政治动荡的缩影,是儒家文化被蔑视并由此走向衰落的明证[1]”。
二、关中人的精神生活
关中人喜欢看戏听秦腔,特别是那酣畅淋漓的唱腔,发自肺腑的情感让关中人如醉如痴,村口的戏台永远是关中人最快乐的地方。关中人享用着这种自足自满的小农经济生活,闭塞、偏执、倔强的性格是关中人标志性的烙印。《白鹿原》祈雨仪式尽情演绎了关中人这种标志性的性格,在虔诚与执着中组合成强大的力量,这不是愚昧和迷信,而是人们面对共同困难和威胁时表现出来的团结与对抗。
从祠堂到戏台是宗族延续的象征,集历史感、归属感、道德感、责任感于一体,也是村民精神生活的寄托,集娱神、自娱、休闲、乡会于一处,内外兼治构成关中人精神生活的模式。
(一)老腔
流行于华阴一带的老腔是板腔体戏曲剧种,属于皮影戏的一种,唱戏人在幕后为老腔皮影,在前台为老腔。老腔皮影的起源有说法是“兵营说”[2],据说华阴双泉村原是西汉京师粮仓旧址,当年戍守粮仓的士卒,为调解枯燥的军营生活,自娱自乐中发明了老腔皮影。所以老腔从艺术形式上保留了秦人勇猛强悍个性,题材多为古代战争历史戏,从内容形式上以征战、剿杀为主调,唱的是胜利者气吞山河的豪迈、失败者的倔强和凛然,老腔能让聆听的人们回归到古战场刀光剑影之中。无论是话剧《白鹿原》还是电影《白鹿原》都将老腔搬上舞台以增添关中人那种粗狂的性格渲染,当主唱感情昂扬激越、青筋迸起时,所有戏台上的人齐来帮腔,倾尽全力地吼唱,同时夹以木块猛击板凳,于是形成一人唱满堂吼的效果。结合剧情人物在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和革命风暴大背景下成长变化,一系列悲壮的故事、悲剧式的人物演绎在在老腔的乐曲中得到涅槃。
2.祈雨
蓝田白鹿原属于半湿润性气候旱涝不均,每逢干旱时,村民便举行一种称为取水伐马角祈雨形式。取水就是向神要水,取水前男性青壮年集中于庙内,昼夜敲锣打鼓吵“马角”,吵得神情恍忽时便认为神已入身,此人就为“马角”,“马角”发话表明身份后带上“香头”等前往议定取水地点祈雨,到达祈雨地后打起佛号,烧香、吊表,“香头”等人跪列两行,将一小瓷瓶放在水面让其自行洩水,然后以香探入观看神灵赐雨多少,再用柏朵扎成水楼,把瓷瓶悬挂于内,由属龙的人背上起驾返回,起驾后要通知歇架的村、社搭法台接驾,回庙后将水楼寄在神堂高处,这样持续7天为1坛,后唱大戏酬神谢坛[3]。这种形式最长需一月有余,耗资巨大,影片《白鹿原》中穿插祈雨镜头,一方面展现了关中农耕民俗那种靠天吃饭的动力,另一方面习俗成为庙会拉近了乡民的距离,仪式的成功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靠仪式凝结的乡民团结的力量,就是靠这种凝聚力,关中人那种浓浓的乡情千百年来化解不去。
三、结束语
影片《白鹿原》塑造了各种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从不同的侧面诠释着“生蹭冷倔”的性格魅力,在衣食住行以及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细节中解读着民俗特质和风貌,并通过镜头传递关中人经历了时代变迁之后所蜕变出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在人们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承载、创造、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观念和价值取向中。从影片《白鹿原》中也能看到传统习俗存在的劣端与保守,落后与消极,这些糟粕在面对一个积极向上、具有斗志与责任心的群体文化时,形成了与之对抗的的思想和行为,相信沉淀下来的文化是民族最优秀的东西。影片中传达出来的地域文化与民俗生活方式、民间意识形态,浓浓的乡情和地域情怀,是最为朴实的文化符号,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也是影片打动人心之所在。这些文化符号也将成为地方文化资本,为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做坚强后盾,将帮助身处快餐文化和网络传播中的我们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
参考文献:
[1]付民之.《白鹿原》中的建筑意象与儒家文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20-122.
[2] 路树军著.走进华山[M].太白文艺出版社,2008(11):37.
[3] 蓝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蓝田县志[M].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7):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