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慢性胃溃疡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痛,并伴有嘈杂、灼热、反酸、嗳气等症状,严重者还会伴有便血、呕血、呕吐、恶心等感觉。目前在对该疾病治疗中,治疗首要目的是通过有效合理的方式抑制胃酸的分泌。即抑酸药物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抑酸药物种类不断增多。本文首先分析不同类型抑酸药物的作用机制,对其相应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最后总结出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药物治疗进展,给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慢性胃溃疡;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受多种因素影响,胃黏膜发生损坏,当胃内产生的胃蛋白酶以及酸性胃液在胃黏膜受损的部位作用后,会造成溃疡面积以及程度变得更为严重,严重者胃粘膜缺损程度会将黏膜肌层穿透,临床将该疾病命名为胃溃疡。该疾病的主要患病部位为十二指肠以及胃部,以泛酸、饥饿不适、餐后出现饱胀嗳气、慢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会伴有黑便、呕血等情况。造成该疾病发生的因素较多,包括遗传因素、细菌感染、不规律的作息、药物刺激、酒精刺激以及情绪或生活压力过大等。该疾病不易被彻底治愈,不仅患病率高、患病周期长,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为了提高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近年来该疾病的治疗进展进行分析,探究更为适用的该疾病治疗方案。
1. 胃溃疡的临床诊断
胃溃疡的主要患病部位为十二指肠以及胃部,其中十二指肠溃疡程度较浅,而胃部溃疡程度较深,十二指肠发生溃疡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夜间、饭前疼痛,而胃部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饭后疼痛。该疾病的主要诊断标准为:(1)经胃镜检查有边缘规整、底部较平、椭圆或圆形的溃疡存在,根据溃疡程度分为瘢痕期、愈合期以及活动期;(2)经服用钡餐后的影像学检查,能够发现黏膜皱襞集中以及龛影等表现,且有激惹变形、局部压痛等情况存在;(3)最大泌酸量以及基础泌酸量检查偏低或正常,无游离酸缺乏产生,运动强度过大后会诱发大便隐血;(4)上腹有灼痛、隐痛或钝痛,并伴有嗳气反酸,在给予碱性药物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发病时间多在饭后半小时;(5)精神因素、饮食不当、季节改变均会诱发疾病发生,疾病具有病程较长、周期性发作等特点。符合前两点或后三点能够确诊为该疾病,并需注意其溃疡性质。即通过胃镜检查对患者进行胃粘膜活检,确诊后需及时给予相应治疗。
2. 胃溃疡的西医治疗
2.1治疗机制
西医认为,胃溃疡是由于十二指肠以及胃部黏膜受到侵入性损伤或机体在自我修复或保护的过程中出现因素失衡而诱发的疾病。造成该疾病发生的因素较多,包括心理因素、应激因素、遗传因素、药物因素、胃肠道运动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其治疗方案应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而制定。(1)因胃酸分泌过多而引发疾病者:溃疡程度较重者,会导致出血,进而诱发黏膜中的纤维蛋白酶溶解活性增强,故会将血凝块溶解。经临床研究发现,通过将胃内酸碱度提高至6以上,能夠使纤维蛋白酶溶解活性得到有效抑制,进而起到止血的效果。而该疾病主要是受到胃蛋白酶或胃酸自身的消化反应诱发的,而胃蛋白酶是通过细胞中分离后受到盐酸激活转化得到的。人体胃中的酸碱度至二级影响了该酶的生物活性,当胃液的酸碱度超过4时,该酶将处于失活的状态,故西医认为,对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案为及时对胃酸的分泌进行抑制;(2)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疾病者:应及时的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在郭宇学者发表的《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比较》报告中提到,因幽门螺杆菌感染诱发的溃疡患者显著要高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诱发的溃疡患者数,高出的比率高达百分之二十三。对于此类患者,只能通过将幽门螺杆菌彻底清除才能使溃疡部位得以愈合,进而使溃疡修复的时间得以缩短,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3)药物因素而引发疾病者: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属于临床应用率较高的药物,此类药物对胃黏膜具有较强的损伤性,药物的应用时间、药物的类型以及用药量以及服药者的年龄均与该疾病发生有较大关联。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在长期服用此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患者会出现胃部或十二指肠黏膜受损,长期的药物刺激会导致溃疡的产生,并会对愈合的顺利度造成较大影响。
2.2西医药物治疗
经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得出,虽然相比于单独的中药治疗该疾病,单独应用西药治疗可缩短治疗周期,且短期治疗效果要更为明显,但单独的西药治疗该疾病,会产生较高的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目前,临床对该疾病患者的西药用药选择上,以硫糖铝、奥美拉唑、雷尼替丁为主要应用药物,此类药物能够对胃酸的分泌有效抑制,并在此基础上增加甲硝唑以及阿莫西林等药物应用,可显著提高抗炎效果。但在具体给药时应注意,如患者接受过阿司匹林、地塞米松、消炎痛、强的松等药物治疗,需调整给药方案,给予患者对胃黏膜保护的药物应用。
2.2.1二联疗法治疗
主要采用的是呋喃唑酮以及胶体铋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治疗方案,经临床调查发现,该治疗方案治疗该疾病的根除率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这两种药物价格较为低廉,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而其他二联疗法的根除率最多仅为百分之五十,故多不予以采用。
2.2.2三联疗法治疗
三联疗法的基础治疗方案是选择两种抗生素,再加用胶体铋。以往临床的主要给药方案为阿莫西林+四环素+胶体铋,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可高达百分之九十。但该治疗方案具有百分之三十诱发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而减少这两种抗生素的给药剂量至一半,通过多项临床试验证实,其取得的治疗效果基本相当,且能够将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风险显著降低,患者耐受度显著增加。随着临床研究的加深,现提出新三联七天治疗方案,是用质子泵抑制剂替换胶体铋,再配合奥美拉唑加氨苄青霉素和克拉霉素。经荣翔学者在《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发表的《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一文中证实,该方案治疗后,其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可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溃疡愈合率也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时还有其他学者研究表明,将新三联七天治疗方案中的药物剂量再次减半,也能够取得相似的治疗效果。且提高了治疗安全性。对其分析,可能是选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将胃中的酸碱度有效提高,能够使幽门螺杆菌繁殖环境发生改变,进而使其代谢能力受到影响,使其对抗生素的敏感度增加,进而使在较低剂量的药物下也能起到较高的治疗效果。 2.2.3细胞生长因子治疗
细胞生长因子能够加速细胞的增殖、分化,进而使血管的生成得以促进。万亚存,杨金枝,赵林灿,等学者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发表了《五味消毒饮与黄芪建中汤配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溃疡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一文提到,在溃疡愈合过程中细胞生长因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功能类似于COX-2以及HGF,能够在前列腺素的辅助下对胃酸分泌起到间接抑制效果,进而使溃疡的愈合得以促进。
2.2.4三叶肽因子治疗
在细胞上皮的重建过程中,三葉肽因子的存在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并对胃酸的分泌起到抑制效果。经研究发现,该因子会与粘液中的糖蛋白进行作用,使粘液凝胶层的效果提高,进而使胃内受损程度减弱,对胃黏膜起到保护效果。张丽红学者曾在《理中丸加味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 疡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水平的影响》一文中,以大鼠为模型,对该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依据。目前,临床多会采用皮下静脉注射或口服三叶肽因子对该疾病进行治疗。
2.2.5 表皮生长因子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能够有效促进表皮细胞的生长,能够对内皮细胞以及间质细胞起到刺激分化生长的作用。而表皮生长因子参与了人体的整体分化、发育以及生长。且有相关研究提到,该因子对消化道粘膜具有较佳的保护效果,能够使溃疡边缘的分化、增殖更多的上皮组织,进而使溃疡部位得以愈合,起到治疗该疾病的作用。
2.2.6 靶向药物治疗
早在90年代,临床就发现乐胃肠道中有大量的H3受体存在,而通过对H3 受体进行选择性拮抗能够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故可以此为依据,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3. 胃溃疡的中医治疗
3.1治疗机制
在祖国医学中,该疾病归属“便血”、“呕血”、“痞满”、“胃脘痛”、“吐酸”范畴。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该疾病的辩证也不同,但以脾胃湿热型为主要证型。中医认为,诱发该疾病的主要因素为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发生了改变,对肥甘厚味尤为喜爱,且现代人生活压力较大,过逸过劳,不节饮食,时饱时饥,导致脾气受损,中焦气机发生郁滞,胃气失和,内生湿热,脾胃出氤氲,不通则痛,诱发溃疡。结合该疾病的病理病机,以“扶正祛邪”为主要治疗方向,通过自拟方剂起到止血生肌、清热化湿的作用治疗该疾病。
3.2中医药物方案
常宁甫,申贝贝学者[22]在《世界临床医学》中发表的《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一文中证实,泻心汤随证加减药物能够对该疾病有效治疗。而泻心汤的主要成分为大枣、黄连、党参、干姜、黄芩、半夏,起到祛寒抗炎、提高胃动力、生肌养血之效。
喻永锋学者[23]在《实用中医药杂志》中发表的《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一文中证实,十君子汤治疗该疾病可显著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使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降低。而十君子汤的主要成分为大枣、炙甘草、生姜、白术、白芍、茯苓、桂枝、太子参、丹参以及黄芪,有提高胃黏膜营养状态,提高局部微循环之效。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邱萍等学者发表的《半夏泻心汤对胃溃疡(脾胃虚弱证)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以及杨令湖学者发表的《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等多项研究中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疾病能够取长补短,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优选方案。
5.小结
综上所述,单独的中医治疗或西医治疗均可有效治疗该疾病,但均有利弊。故目前临床对慢性胃溃疡的治疗中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并经多名学者证实疗效显著,可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祝捷.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治疗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1, 37(5):89-90.
[2] 谢文天,杨周溪,徐月爱,等.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口服液的制备及其对胃溃疡和胃炎的治疗作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8, 15(5):60-62.
[3] 卜爱,杜姗.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10):1381-1383.
[4] 蒲佳.观察铝碳酸镁片联合泮托拉唑肠溶片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合并活动性胃溃疡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4):1-2.
[5] 程晓华,张秋丽,巩小琳,等.比较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和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J].海峡药学,2018,30(12):186-187.
[6] 郭宇.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2):130-131.
[7] 龙柳.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19):101-103.
[8] 苑琴.铝碳酸镁、艾司奥美拉唑、幽门螺杆菌根治方案联合治疗对胃溃疡黏膜中 VEGF、COX-2、EGF 表达水平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1) : 93-96.
[9] 童国燕.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甾体抗炎药对胃溃疡发病的影响[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8,15(12) : 147-149.
[10] 薛翠芳.中药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胃溃疡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8,33(24) : 3690-3692.
[11] 吕显威,黄少鹏.针灸结合胃溃灵汤治疗青壮年胃溃疡的疗效及对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8,24(11) : 90-93. [12] 廉向阳.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弱证效果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1) : 94-95.
[13] 杨令湖.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3) : 63-65.
[14] 荣翔.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2) : 35-36.
[15] 王丽娟.系统化健康教育对胃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健康行为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6):5286-5287.
[16] 萬亚存,杨金枝,赵林灿,等.五味消毒饮与黄芪建中汤配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溃疡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9) : 4376-4378
[17] 张丽红.理中丸加味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 疡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 医结合杂志,2017,26(3):287-290.
[18] 朱良国.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 50 例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9):110-111.
[19] 刘宁,李喆.JohnsHopkins 循证护理实践模式工具表的更新[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 (8) : 66-68,72.
[20] 杜峰,芦伟.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 效观察[J]. 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1):37.
[21] 韩婷.循证护理对胃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习惯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 31(3):361-363
[22] 常宁甫,申贝贝.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7):153.
[23] 喻永锋.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 药杂志,2016,32(10):971.
[24] 邱萍.半夏泻心汤对胃溃疡(脾胃虚弱证)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5):2268-2269.
[25] 杨令湖.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3):63-65.
【关键词】慢性胃溃疡;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受多种因素影响,胃黏膜发生损坏,当胃内产生的胃蛋白酶以及酸性胃液在胃黏膜受损的部位作用后,会造成溃疡面积以及程度变得更为严重,严重者胃粘膜缺损程度会将黏膜肌层穿透,临床将该疾病命名为胃溃疡。该疾病的主要患病部位为十二指肠以及胃部,以泛酸、饥饿不适、餐后出现饱胀嗳气、慢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会伴有黑便、呕血等情况。造成该疾病发生的因素较多,包括遗传因素、细菌感染、不规律的作息、药物刺激、酒精刺激以及情绪或生活压力过大等。该疾病不易被彻底治愈,不仅患病率高、患病周期长,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为了提高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近年来该疾病的治疗进展进行分析,探究更为适用的该疾病治疗方案。
1. 胃溃疡的临床诊断
胃溃疡的主要患病部位为十二指肠以及胃部,其中十二指肠溃疡程度较浅,而胃部溃疡程度较深,十二指肠发生溃疡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夜间、饭前疼痛,而胃部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饭后疼痛。该疾病的主要诊断标准为:(1)经胃镜检查有边缘规整、底部较平、椭圆或圆形的溃疡存在,根据溃疡程度分为瘢痕期、愈合期以及活动期;(2)经服用钡餐后的影像学检查,能够发现黏膜皱襞集中以及龛影等表现,且有激惹变形、局部压痛等情况存在;(3)最大泌酸量以及基础泌酸量检查偏低或正常,无游离酸缺乏产生,运动强度过大后会诱发大便隐血;(4)上腹有灼痛、隐痛或钝痛,并伴有嗳气反酸,在给予碱性药物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发病时间多在饭后半小时;(5)精神因素、饮食不当、季节改变均会诱发疾病发生,疾病具有病程较长、周期性发作等特点。符合前两点或后三点能够确诊为该疾病,并需注意其溃疡性质。即通过胃镜检查对患者进行胃粘膜活检,确诊后需及时给予相应治疗。
2. 胃溃疡的西医治疗
2.1治疗机制
西医认为,胃溃疡是由于十二指肠以及胃部黏膜受到侵入性损伤或机体在自我修复或保护的过程中出现因素失衡而诱发的疾病。造成该疾病发生的因素较多,包括心理因素、应激因素、遗传因素、药物因素、胃肠道运动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其治疗方案应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而制定。(1)因胃酸分泌过多而引发疾病者:溃疡程度较重者,会导致出血,进而诱发黏膜中的纤维蛋白酶溶解活性增强,故会将血凝块溶解。经临床研究发现,通过将胃内酸碱度提高至6以上,能夠使纤维蛋白酶溶解活性得到有效抑制,进而起到止血的效果。而该疾病主要是受到胃蛋白酶或胃酸自身的消化反应诱发的,而胃蛋白酶是通过细胞中分离后受到盐酸激活转化得到的。人体胃中的酸碱度至二级影响了该酶的生物活性,当胃液的酸碱度超过4时,该酶将处于失活的状态,故西医认为,对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案为及时对胃酸的分泌进行抑制;(2)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疾病者:应及时的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在郭宇学者发表的《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比较》报告中提到,因幽门螺杆菌感染诱发的溃疡患者显著要高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诱发的溃疡患者数,高出的比率高达百分之二十三。对于此类患者,只能通过将幽门螺杆菌彻底清除才能使溃疡部位得以愈合,进而使溃疡修复的时间得以缩短,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3)药物因素而引发疾病者: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属于临床应用率较高的药物,此类药物对胃黏膜具有较强的损伤性,药物的应用时间、药物的类型以及用药量以及服药者的年龄均与该疾病发生有较大关联。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在长期服用此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患者会出现胃部或十二指肠黏膜受损,长期的药物刺激会导致溃疡的产生,并会对愈合的顺利度造成较大影响。
2.2西医药物治疗
经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得出,虽然相比于单独的中药治疗该疾病,单独应用西药治疗可缩短治疗周期,且短期治疗效果要更为明显,但单独的西药治疗该疾病,会产生较高的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目前,临床对该疾病患者的西药用药选择上,以硫糖铝、奥美拉唑、雷尼替丁为主要应用药物,此类药物能够对胃酸的分泌有效抑制,并在此基础上增加甲硝唑以及阿莫西林等药物应用,可显著提高抗炎效果。但在具体给药时应注意,如患者接受过阿司匹林、地塞米松、消炎痛、强的松等药物治疗,需调整给药方案,给予患者对胃黏膜保护的药物应用。
2.2.1二联疗法治疗
主要采用的是呋喃唑酮以及胶体铋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治疗方案,经临床调查发现,该治疗方案治疗该疾病的根除率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这两种药物价格较为低廉,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而其他二联疗法的根除率最多仅为百分之五十,故多不予以采用。
2.2.2三联疗法治疗
三联疗法的基础治疗方案是选择两种抗生素,再加用胶体铋。以往临床的主要给药方案为阿莫西林+四环素+胶体铋,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可高达百分之九十。但该治疗方案具有百分之三十诱发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而减少这两种抗生素的给药剂量至一半,通过多项临床试验证实,其取得的治疗效果基本相当,且能够将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风险显著降低,患者耐受度显著增加。随着临床研究的加深,现提出新三联七天治疗方案,是用质子泵抑制剂替换胶体铋,再配合奥美拉唑加氨苄青霉素和克拉霉素。经荣翔学者在《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发表的《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一文中证实,该方案治疗后,其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可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溃疡愈合率也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时还有其他学者研究表明,将新三联七天治疗方案中的药物剂量再次减半,也能够取得相似的治疗效果。且提高了治疗安全性。对其分析,可能是选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将胃中的酸碱度有效提高,能够使幽门螺杆菌繁殖环境发生改变,进而使其代谢能力受到影响,使其对抗生素的敏感度增加,进而使在较低剂量的药物下也能起到较高的治疗效果。 2.2.3细胞生长因子治疗
细胞生长因子能够加速细胞的增殖、分化,进而使血管的生成得以促进。万亚存,杨金枝,赵林灿,等学者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发表了《五味消毒饮与黄芪建中汤配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溃疡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一文提到,在溃疡愈合过程中细胞生长因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功能类似于COX-2以及HGF,能够在前列腺素的辅助下对胃酸分泌起到间接抑制效果,进而使溃疡的愈合得以促进。
2.2.4三叶肽因子治疗
在细胞上皮的重建过程中,三葉肽因子的存在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并对胃酸的分泌起到抑制效果。经研究发现,该因子会与粘液中的糖蛋白进行作用,使粘液凝胶层的效果提高,进而使胃内受损程度减弱,对胃黏膜起到保护效果。张丽红学者曾在《理中丸加味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 疡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水平的影响》一文中,以大鼠为模型,对该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依据。目前,临床多会采用皮下静脉注射或口服三叶肽因子对该疾病进行治疗。
2.2.5 表皮生长因子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能够有效促进表皮细胞的生长,能够对内皮细胞以及间质细胞起到刺激分化生长的作用。而表皮生长因子参与了人体的整体分化、发育以及生长。且有相关研究提到,该因子对消化道粘膜具有较佳的保护效果,能够使溃疡边缘的分化、增殖更多的上皮组织,进而使溃疡部位得以愈合,起到治疗该疾病的作用。
2.2.6 靶向药物治疗
早在90年代,临床就发现乐胃肠道中有大量的H3受体存在,而通过对H3 受体进行选择性拮抗能够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故可以此为依据,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3. 胃溃疡的中医治疗
3.1治疗机制
在祖国医学中,该疾病归属“便血”、“呕血”、“痞满”、“胃脘痛”、“吐酸”范畴。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该疾病的辩证也不同,但以脾胃湿热型为主要证型。中医认为,诱发该疾病的主要因素为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发生了改变,对肥甘厚味尤为喜爱,且现代人生活压力较大,过逸过劳,不节饮食,时饱时饥,导致脾气受损,中焦气机发生郁滞,胃气失和,内生湿热,脾胃出氤氲,不通则痛,诱发溃疡。结合该疾病的病理病机,以“扶正祛邪”为主要治疗方向,通过自拟方剂起到止血生肌、清热化湿的作用治疗该疾病。
3.2中医药物方案
常宁甫,申贝贝学者[22]在《世界临床医学》中发表的《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一文中证实,泻心汤随证加减药物能够对该疾病有效治疗。而泻心汤的主要成分为大枣、黄连、党参、干姜、黄芩、半夏,起到祛寒抗炎、提高胃动力、生肌养血之效。
喻永锋学者[23]在《实用中医药杂志》中发表的《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一文中证实,十君子汤治疗该疾病可显著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使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降低。而十君子汤的主要成分为大枣、炙甘草、生姜、白术、白芍、茯苓、桂枝、太子参、丹参以及黄芪,有提高胃黏膜营养状态,提高局部微循环之效。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邱萍等学者发表的《半夏泻心汤对胃溃疡(脾胃虚弱证)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以及杨令湖学者发表的《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等多项研究中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疾病能够取长补短,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优选方案。
5.小结
综上所述,单独的中医治疗或西医治疗均可有效治疗该疾病,但均有利弊。故目前临床对慢性胃溃疡的治疗中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并经多名学者证实疗效显著,可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祝捷.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治疗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1, 37(5):89-90.
[2] 谢文天,杨周溪,徐月爱,等.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口服液的制备及其对胃溃疡和胃炎的治疗作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8, 15(5):60-62.
[3] 卜爱,杜姗.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10):1381-1383.
[4] 蒲佳.观察铝碳酸镁片联合泮托拉唑肠溶片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合并活动性胃溃疡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4):1-2.
[5] 程晓华,张秋丽,巩小琳,等.比较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和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J].海峡药学,2018,30(12):186-187.
[6] 郭宇.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2):130-131.
[7] 龙柳.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19):101-103.
[8] 苑琴.铝碳酸镁、艾司奥美拉唑、幽门螺杆菌根治方案联合治疗对胃溃疡黏膜中 VEGF、COX-2、EGF 表达水平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1) : 93-96.
[9] 童国燕.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甾体抗炎药对胃溃疡发病的影响[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8,15(12) : 147-149.
[10] 薛翠芳.中药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胃溃疡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8,33(24) : 3690-3692.
[11] 吕显威,黄少鹏.针灸结合胃溃灵汤治疗青壮年胃溃疡的疗效及对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8,24(11) : 90-93. [12] 廉向阳.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弱证效果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1) : 94-95.
[13] 杨令湖.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3) : 63-65.
[14] 荣翔.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2) : 35-36.
[15] 王丽娟.系统化健康教育对胃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健康行为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6):5286-5287.
[16] 萬亚存,杨金枝,赵林灿,等.五味消毒饮与黄芪建中汤配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溃疡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9) : 4376-4378
[17] 张丽红.理中丸加味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 疡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 医结合杂志,2017,26(3):287-290.
[18] 朱良国.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 50 例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9):110-111.
[19] 刘宁,李喆.JohnsHopkins 循证护理实践模式工具表的更新[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 (8) : 66-68,72.
[20] 杜峰,芦伟.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 效观察[J]. 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1):37.
[21] 韩婷.循证护理对胃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习惯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 31(3):361-363
[22] 常宁甫,申贝贝.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7):153.
[23] 喻永锋.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 药杂志,2016,32(10):971.
[24] 邱萍.半夏泻心汤对胃溃疡(脾胃虚弱证)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5):2268-2269.
[25] 杨令湖.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