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组合教研的内涵
“组合教研”是指教师按照多层分组和人数控制的原则组成互助联盟,在“教学临床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下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策略、教学反思等方面开展序列性的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个体以及联盟内全体成员共同发展的教研形式。“组合”主要表现在人员组合、行动组合和评价组合三大方面。
1.人员组合
在教学临床专家的引领下,我们将青年教师按照发展层次、执教学科、执教学段、组合人数等指标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同伴互助式成长联盟。“教学临床专家”抓住制高“点”,将青年教师研训串成一条“线”,再达成一个“面”,最后形成一个“场”,形成了“师师共营”、“师徒共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局面,整体推进青年教师成长。
2.行动组合
组合教研活动主要包括教材解读、磨课展示、课例撰写、项目申报、走近名师等。
(1)教材解读。教材解读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教材解读强调“组合”的整体性参与,强调将“课时内容”置于课程整体中进行解读,强调教师教材解读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2)磨课展示。我们采用“实践→研讨→反思→调整”多次循环的模式进行磨课。与传统教研的不同在于我们增加了“模拟课”这一环,强化青年教师研究学生的意识,将“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这一课程理念落到实处。不同之二在于我们强调“研讨氛围”的建设,培养青年教师直面问题的能力。每次课堂教学实践后的执教者自我反思、听者对照反思、同伴间辩课,以及教学临床专家方向性引领是我们的必修课。
(3)撰写课例。经历了“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动态研训后,转而走向“静态研训”——撰写课例研究报告。通过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促进青年教师从整体上理清这一课的研究思路和过程,进一步提升理论与实践的契合度,实现“一课一优师”的目标。
此外,为了推进学科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的组合教研还开展了特色项目申报、走近名师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3.评价组合
评价的主要功能在于诊断和导向。我们建立了以业务能力测试、量化评价表、测试卷编写等为主要内容的评价体系。
(1)业务能力测试。测试内容主要包括学科知识、课程知识和教学知识等,对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评和测量。当然,我们的目的不仅仅为了评价青年教师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帮助其养成专业思维的能力。
(2)量化评价表。我们分别设计了模拟上课评价量化表、课堂教学量化评价表。在教师进行模拟上课和课堂教学实践后由所有参与的教师进行量化打分。此外,我们还分别设计了针对教师个体和组合的计分表,除了对教师进行结果评价外,更侧重对参与过程的评价。
(3)测试卷编写。为了引导青年教师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设计意图;挖掘生活资源,提高教师的命题能力。我们的测试卷编写组分为编卷组和审卷组。审卷组由一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组成。这样不仅有利于诊断组合教研的有效性,更将为教师的反思和决策提供更为真实和可靠的素材。
二、组合教研的成效
1.建立学校教学共进文化以及共同体
以青年教师为对象,以教学临床专家常驻指导为前提的组合教研将教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摒弃了个人主义文化,弱化了教师之间“非输即赢”的竞争观念,强化了“抱团发展”的合作理念。组合教研由单一封闭的个人研究模式向多维互动的群体研究模式转变,促成教师间的知识共振、信息共振、心理共振。学校因此转变成了追求共同发展的教學共同体。
2.促使青年教师树立科学化的教学观
组合教研根植于日常教学,实现了教学研究课前、课中和课后三环节的全覆盖,连续性地开展教学行动研究,促使青年教师更加科学地研究教材、学生、教师自身。再者,教学临床专家和骨干教师不断地引领和青年教师本人不断地感悟,都促使青年教师树立科学的教学观、课程观和学生观。
3.引领青年教师突围教学最近发展区
组合教研实现了紧密型青年教师同伴互助式成长联盟的创建,帮助青年教师搭建了“跳一跳摘桃子”的有效路径,极大地助推学校实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面带体的教师整体成长。实践证明,以“组合教研”为载体,同伴互助式青年教师成长联盟的创建正在为学校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康市大司巷小学)
“组合教研”是指教师按照多层分组和人数控制的原则组成互助联盟,在“教学临床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下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策略、教学反思等方面开展序列性的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个体以及联盟内全体成员共同发展的教研形式。“组合”主要表现在人员组合、行动组合和评价组合三大方面。
1.人员组合
在教学临床专家的引领下,我们将青年教师按照发展层次、执教学科、执教学段、组合人数等指标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同伴互助式成长联盟。“教学临床专家”抓住制高“点”,将青年教师研训串成一条“线”,再达成一个“面”,最后形成一个“场”,形成了“师师共营”、“师徒共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局面,整体推进青年教师成长。
2.行动组合
组合教研活动主要包括教材解读、磨课展示、课例撰写、项目申报、走近名师等。
(1)教材解读。教材解读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教材解读强调“组合”的整体性参与,强调将“课时内容”置于课程整体中进行解读,强调教师教材解读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2)磨课展示。我们采用“实践→研讨→反思→调整”多次循环的模式进行磨课。与传统教研的不同在于我们增加了“模拟课”这一环,强化青年教师研究学生的意识,将“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这一课程理念落到实处。不同之二在于我们强调“研讨氛围”的建设,培养青年教师直面问题的能力。每次课堂教学实践后的执教者自我反思、听者对照反思、同伴间辩课,以及教学临床专家方向性引领是我们的必修课。
(3)撰写课例。经历了“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动态研训后,转而走向“静态研训”——撰写课例研究报告。通过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促进青年教师从整体上理清这一课的研究思路和过程,进一步提升理论与实践的契合度,实现“一课一优师”的目标。
此外,为了推进学科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的组合教研还开展了特色项目申报、走近名师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3.评价组合
评价的主要功能在于诊断和导向。我们建立了以业务能力测试、量化评价表、测试卷编写等为主要内容的评价体系。
(1)业务能力测试。测试内容主要包括学科知识、课程知识和教学知识等,对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评和测量。当然,我们的目的不仅仅为了评价青年教师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帮助其养成专业思维的能力。
(2)量化评价表。我们分别设计了模拟上课评价量化表、课堂教学量化评价表。在教师进行模拟上课和课堂教学实践后由所有参与的教师进行量化打分。此外,我们还分别设计了针对教师个体和组合的计分表,除了对教师进行结果评价外,更侧重对参与过程的评价。
(3)测试卷编写。为了引导青年教师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设计意图;挖掘生活资源,提高教师的命题能力。我们的测试卷编写组分为编卷组和审卷组。审卷组由一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组成。这样不仅有利于诊断组合教研的有效性,更将为教师的反思和决策提供更为真实和可靠的素材。
二、组合教研的成效
1.建立学校教学共进文化以及共同体
以青年教师为对象,以教学临床专家常驻指导为前提的组合教研将教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摒弃了个人主义文化,弱化了教师之间“非输即赢”的竞争观念,强化了“抱团发展”的合作理念。组合教研由单一封闭的个人研究模式向多维互动的群体研究模式转变,促成教师间的知识共振、信息共振、心理共振。学校因此转变成了追求共同发展的教學共同体。
2.促使青年教师树立科学化的教学观
组合教研根植于日常教学,实现了教学研究课前、课中和课后三环节的全覆盖,连续性地开展教学行动研究,促使青年教师更加科学地研究教材、学生、教师自身。再者,教学临床专家和骨干教师不断地引领和青年教师本人不断地感悟,都促使青年教师树立科学的教学观、课程观和学生观。
3.引领青年教师突围教学最近发展区
组合教研实现了紧密型青年教师同伴互助式成长联盟的创建,帮助青年教师搭建了“跳一跳摘桃子”的有效路径,极大地助推学校实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面带体的教师整体成长。实践证明,以“组合教研”为载体,同伴互助式青年教师成长联盟的创建正在为学校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康市大司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