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新课改中,语文教师要做到让语文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尊重、赏识"走进语文课堂教学;让语文教师"新"起来;
【关键词】语文;新课改;新课堂
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其目的在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面对课改,我们教师能做到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跟从,我们应以这场波及全国的新课程标准改革为契机,使我们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更合符科学性,更利于培养适应时代需要和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作为一个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语文老师又处在教改前沿,理所当然也应该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义不容辞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这次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去。虽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尝到甘甜和辛酸,也获得一些经验和教训;但始终坚信课程的改革一定能成功。
一、让语文课"活"起来
多少年来,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张三寸不烂之舌,构成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材千变万化,学生性情各异,然而,教师的教法却没有多大长进,惯性思维和惰性思维使得教师在新旧教材的变轨中,一切跟着感觉走。所谓的成熟就是在教参的诠释上更高明一些,所谓的经验无非就是一些方法技巧:应试现代文阅读分几步走,作文如何开头……都是抽象的理论,冰冷冷的原则,都是准备好的条条框框,让学生去装去填。
一堂"活"的语文课,就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语文课堂教学的活,首先需要教师的灵活引导。教师要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教师在课堂中要少废话,少替代,少包揽,少埋怨,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允许学生标新立异。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课堂内容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带入特定情境。同时,教师还要注重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的并用,不随意打断学生的提问或回答,来培养学生的鲜活的思维。教学,学活,语文课堂气氛怎能不活,这样的课堂气氛也一定会良好。
二、让学生"动"起来
传统语文课堂一直是教师展示个人才情的舞台。教师悉心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讲课热情洋溢,课堂气氛活跃。殊不知,学生只是当了旁观者,局外人,他们被动的接受着教师的理论,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根本没有想到,也没有时间想到自己的感悟,久而久之,使学生们思维僵化,滋生了依赖思想,丧失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俗话所说的"巧母拙女"。教师的讲解全面透彻,虽曰爱之,实则害之。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一个学习的合作者或是学习的指导者。课堂上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课堂上,教师不应把知识硬塞给学生,学生学的再多,充其量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形鹦鹉";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堂上,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刺激学生学生自主学习,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与感悟空间,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和鼓励;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激发学生潜在的好奇心,把学生提到主动学习的角色上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变革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让"尊重、赏识"走进语文课堂教学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居高临下的站在讲台上,盛气凌人的发号施令,板着面孔维护自己的师道尊严,不允许学生有一丝的不恭。教师要求学生动作整齐划一,回答异口同声,把学习不好的学生统统斥之为差生,希望学生像鸵鸟一样,一头扎进书山学海。学生一不听话,教师便把他们视为另类,巴不得把他们除之而后快。师生之间缺乏共同语言,感情不能融洽,教学难有成效。
然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惟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能充满信心,才能激活思维,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教师要真诚的爱自己的学生,爱他们的优点,也爱他们的缺点,亲近他们,与他们心心相印,尊重他们的人格,少一点审视责备的目光,多一些欣赏鼓励的热情,使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
四、让语文教师"新"起来
多年来,教师常教导学生,"不进则退,不思则惰",却从没对自己说过,"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多年来,教师惯于严格要求学生而疏于自我提高。在日新月异的世界中,教师显的固步自封,孤陋寡闻。教师对于学生需要什么,想些什么,则是茫然无知。说实话,读书,对于很多语文教师来说,也已经是很遥远的事了。有几个老师能通读四大名著,有几个老师能写的一手好文章,有几个老师能自觉钻研教育理论,并以此知道教育实践。身为人师,才疏学浅,误尽苍生,实在汗颜。
教师是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教师,学生是市场经济熏陶下的学生,要想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要想契合教育发展的需求,要想适合学生的需要,教师必须进行继续教育,必须自我充电,以赶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学生的需要。在知识的领域上,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是一条潺潺不息的小溪;从教育的角度看,教师应该掌握科学的理论,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参考文献】
[1]袁卫星; 语文课能不能这样上--我的课改尝试 [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中学专辑); 2005年01期
作者简介:李彩君,本科,中学二级教师,滦县第五中学任教
【关键词】语文;新课改;新课堂
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其目的在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面对课改,我们教师能做到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跟从,我们应以这场波及全国的新课程标准改革为契机,使我们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更合符科学性,更利于培养适应时代需要和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作为一个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语文老师又处在教改前沿,理所当然也应该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义不容辞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这次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去。虽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尝到甘甜和辛酸,也获得一些经验和教训;但始终坚信课程的改革一定能成功。
一、让语文课"活"起来
多少年来,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张三寸不烂之舌,构成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材千变万化,学生性情各异,然而,教师的教法却没有多大长进,惯性思维和惰性思维使得教师在新旧教材的变轨中,一切跟着感觉走。所谓的成熟就是在教参的诠释上更高明一些,所谓的经验无非就是一些方法技巧:应试现代文阅读分几步走,作文如何开头……都是抽象的理论,冰冷冷的原则,都是准备好的条条框框,让学生去装去填。
一堂"活"的语文课,就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语文课堂教学的活,首先需要教师的灵活引导。教师要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教师在课堂中要少废话,少替代,少包揽,少埋怨,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允许学生标新立异。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课堂内容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带入特定情境。同时,教师还要注重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的并用,不随意打断学生的提问或回答,来培养学生的鲜活的思维。教学,学活,语文课堂气氛怎能不活,这样的课堂气氛也一定会良好。
二、让学生"动"起来
传统语文课堂一直是教师展示个人才情的舞台。教师悉心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讲课热情洋溢,课堂气氛活跃。殊不知,学生只是当了旁观者,局外人,他们被动的接受着教师的理论,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根本没有想到,也没有时间想到自己的感悟,久而久之,使学生们思维僵化,滋生了依赖思想,丧失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俗话所说的"巧母拙女"。教师的讲解全面透彻,虽曰爱之,实则害之。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一个学习的合作者或是学习的指导者。课堂上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课堂上,教师不应把知识硬塞给学生,学生学的再多,充其量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形鹦鹉";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堂上,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刺激学生学生自主学习,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与感悟空间,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和鼓励;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激发学生潜在的好奇心,把学生提到主动学习的角色上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变革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让"尊重、赏识"走进语文课堂教学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居高临下的站在讲台上,盛气凌人的发号施令,板着面孔维护自己的师道尊严,不允许学生有一丝的不恭。教师要求学生动作整齐划一,回答异口同声,把学习不好的学生统统斥之为差生,希望学生像鸵鸟一样,一头扎进书山学海。学生一不听话,教师便把他们视为另类,巴不得把他们除之而后快。师生之间缺乏共同语言,感情不能融洽,教学难有成效。
然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惟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能充满信心,才能激活思维,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教师要真诚的爱自己的学生,爱他们的优点,也爱他们的缺点,亲近他们,与他们心心相印,尊重他们的人格,少一点审视责备的目光,多一些欣赏鼓励的热情,使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
四、让语文教师"新"起来
多年来,教师常教导学生,"不进则退,不思则惰",却从没对自己说过,"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多年来,教师惯于严格要求学生而疏于自我提高。在日新月异的世界中,教师显的固步自封,孤陋寡闻。教师对于学生需要什么,想些什么,则是茫然无知。说实话,读书,对于很多语文教师来说,也已经是很遥远的事了。有几个老师能通读四大名著,有几个老师能写的一手好文章,有几个老师能自觉钻研教育理论,并以此知道教育实践。身为人师,才疏学浅,误尽苍生,实在汗颜。
教师是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教师,学生是市场经济熏陶下的学生,要想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要想契合教育发展的需求,要想适合学生的需要,教师必须进行继续教育,必须自我充电,以赶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学生的需要。在知识的领域上,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是一条潺潺不息的小溪;从教育的角度看,教师应该掌握科学的理论,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参考文献】
[1]袁卫星; 语文课能不能这样上--我的课改尝试 [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中学专辑); 2005年01期
作者简介:李彩君,本科,中学二级教师,滦县第五中学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