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背景
(一)学生情况分析
1.节奏:本课教学对象为我校初一(5)班学生,学生对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全部掌握,节奏型中正(反)大附点,小附点,切分节奏等需要练习。
2.读谱:学生能够熟读字母谱,可进行C调及D调的简单旋律听记。
3.调式:中国民族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已学习,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调式 。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4/4拍,中速,曲调短小,节奏整齐,结构紧凑,在初中阶段教学内容中属于中国民歌的经典代表作品。本单元中选取了多首蒙族民歌,其中《银杯》是蒙族人都会演唱的祝酒歌,因其流传之广,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及创作热情,也是打开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进一步探索的钥匙。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1.参与体验法—组织学生通过“听”、“写”、“唱”、“动”等多种方法学唱歌曲,获得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音乐能力的提高。
2.示范引导法—老师通过演示、启发、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掌握新知。
3.合作训练法—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进行简单的音乐情景再现,提高创造能力及音乐的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判断蒙族民歌中的长调短调,在学唱过程中初步掌握倚音,滑音的演唱方法。
2.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能够有感情的演唱《银杯》旋律并背唱。
3.体验蒙语方言的银杯,体会蒙族民歌独特韵律感及韵味。
4.了解蒙族酒歌文化,运用艺术表现手段在歌曲中展示祝酒场景,表现音乐意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唱蒙族歌曲银杯
(二)教学难点
1.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能听记并背唱歌曲旋律。2.学唱一段蒙语银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判断长短调
⑴师说出蒙族音乐体裁分类——长短调。
⑵师演唱两段音乐,学生判定长短调 (师演唱赞歌长调片段,银杯蒙语)
⑶简单归纳长短调。
2.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判断长短调,熟悉银杯旋律,导入新课。
(二)新授
1.了解歌曲旋律线条,掌握倚音,滑音的演唱方法及知识。
⑴出示歌词,师用蒙语汉语带词演唱歌曲两遍,生跟唱歌曲,找出装饰音所在位置。
⑵讲解装饰音并准确演唱,师生按照能力尝试加词同唱歌曲。
【设计意图】熟悉歌曲旋律的同时准确演唱歌曲的装饰音,更好把握歌曲韵味。
2.学习并听记歌曲节奏
⑴全班演唱前两小节旋律,请5位同学提取旋律中的节奏并在黑板上贴出对应节奏。
⑵教师演唱第5—7小节,一个同学将黑板节奏填写完整。其他同学寫在学案上。
⑶出示全曲节奏,全班在老师带领下有感情念歌词。
【设计意图】熟悉歌曲旋律的同时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节奏与内心听觉,带词有感情念出节奏。
3.学习歌曲旋律
⑴加一线为do音,在手指五线谱上演唱指出mi sol do 低音la及大跳音程。
⑵演唱并在手指五线谱上指出前两小节音高位置。
⑶视唱歌谱,了解歌曲的调式。
⑷学生再次演唱歌曲旋律,画旋律线条感受歌曲旋律流动性,注意音准。
⑸学生背唱歌曲旋律。
A.第一遍边唱边在学案上记写缺失的乐句。一个同学上来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写。
B.第二遍全班背唱歌曲旋律。
【设计意图】了解歌曲调式,熟悉音高位置并能够听记背唱旋律。
4.加词有感情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拓展
口传心授,分句学唱蒙语第一段歌词
【设计意图】根据蒙语发音体会蒙族民歌独特的韵律感及韵味,加深对歌曲理解。
(四)小结升华
1.了解蒙族的相关祝酒文化,根据音乐展现祝酒场景,体会蒙族祝酒歌的内涵
【设计意图】将音乐与文化相结合,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检测,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2.升华主题
一首银杯仿佛让我们置身于蒙古包中体会蒙族人民的快乐。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正是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才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希望大家愿意主动了解民族文化,喜欢民族的东西。
【设计意图】升华主题内容,表达期望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意愿。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评价方式
整节课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教师关注过程性评价,教师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如对学生演唱的评价。学生自评主要体现在经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最后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展现祝酒场景。
(二)评价量规
1.能够掌握倚音,滑音的演唱方法。
2.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背唱。
3.能够演唱一小段蒙语版银杯。
4.了解酒歌相关文化,运用艺术表现手段在歌曲中展示祝酒场景,感受歌曲的草原风格,表现音乐的意境。
六、教学设计的特点
1.重视音乐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参与、体验。
2.注重因材施教。根据班级能力逐步加深所学知识,最后将知识综合展现。
3.注重教学评价。教师始终关注教学过程性评价。如在学生歌唱时关注歌唱状态;用聆听、视唱、分析曲谱等方式温故知新。
4.强调学生在学唱过程中对作品韵味的把握,并拓展学习蒙语,在课程的最后,将祝酒文化与音乐相结合,加深歌曲理解的同时又再一次巩固了所学内容。
七、教学反思
一是本课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目标和相应的课程内容。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了学生对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在最后祝酒展示环节,检测巩固落实了本课所学内容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对蒙族音乐学习的兴趣,大家很喜欢蒙语版的银杯,下课还在讨论。
二是教师努力践行在课堂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环节设计中分梯度渐进设计教学环节和课程内容,在传统的音乐教学外,更注意用知识与实际音乐情景相结合,让学生更易掌握难点及所学内容,并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对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加深对歌曲本身的理解。
三是本节课,教师在课堂感染力方面还应在加强,让学生更能融入情境,更加主动的表现音乐。学生出现的个别音准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强化。
(一)学生情况分析
1.节奏:本课教学对象为我校初一(5)班学生,学生对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全部掌握,节奏型中正(反)大附点,小附点,切分节奏等需要练习。
2.读谱:学生能够熟读字母谱,可进行C调及D调的简单旋律听记。
3.调式:中国民族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已学习,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调式 。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4/4拍,中速,曲调短小,节奏整齐,结构紧凑,在初中阶段教学内容中属于中国民歌的经典代表作品。本单元中选取了多首蒙族民歌,其中《银杯》是蒙族人都会演唱的祝酒歌,因其流传之广,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及创作热情,也是打开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进一步探索的钥匙。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1.参与体验法—组织学生通过“听”、“写”、“唱”、“动”等多种方法学唱歌曲,获得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音乐能力的提高。
2.示范引导法—老师通过演示、启发、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掌握新知。
3.合作训练法—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进行简单的音乐情景再现,提高创造能力及音乐的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判断蒙族民歌中的长调短调,在学唱过程中初步掌握倚音,滑音的演唱方法。
2.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能够有感情的演唱《银杯》旋律并背唱。
3.体验蒙语方言的银杯,体会蒙族民歌独特韵律感及韵味。
4.了解蒙族酒歌文化,运用艺术表现手段在歌曲中展示祝酒场景,表现音乐意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唱蒙族歌曲银杯
(二)教学难点
1.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能听记并背唱歌曲旋律。2.学唱一段蒙语银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判断长短调
⑴师说出蒙族音乐体裁分类——长短调。
⑵师演唱两段音乐,学生判定长短调 (师演唱赞歌长调片段,银杯蒙语)
⑶简单归纳长短调。
2.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判断长短调,熟悉银杯旋律,导入新课。
(二)新授
1.了解歌曲旋律线条,掌握倚音,滑音的演唱方法及知识。
⑴出示歌词,师用蒙语汉语带词演唱歌曲两遍,生跟唱歌曲,找出装饰音所在位置。
⑵讲解装饰音并准确演唱,师生按照能力尝试加词同唱歌曲。
【设计意图】熟悉歌曲旋律的同时准确演唱歌曲的装饰音,更好把握歌曲韵味。
2.学习并听记歌曲节奏
⑴全班演唱前两小节旋律,请5位同学提取旋律中的节奏并在黑板上贴出对应节奏。
⑵教师演唱第5—7小节,一个同学将黑板节奏填写完整。其他同学寫在学案上。
⑶出示全曲节奏,全班在老师带领下有感情念歌词。
【设计意图】熟悉歌曲旋律的同时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节奏与内心听觉,带词有感情念出节奏。
3.学习歌曲旋律
⑴加一线为do音,在手指五线谱上演唱指出mi sol do 低音la及大跳音程。
⑵演唱并在手指五线谱上指出前两小节音高位置。
⑶视唱歌谱,了解歌曲的调式。
⑷学生再次演唱歌曲旋律,画旋律线条感受歌曲旋律流动性,注意音准。
⑸学生背唱歌曲旋律。
A.第一遍边唱边在学案上记写缺失的乐句。一个同学上来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写。
B.第二遍全班背唱歌曲旋律。
【设计意图】了解歌曲调式,熟悉音高位置并能够听记背唱旋律。
4.加词有感情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拓展
口传心授,分句学唱蒙语第一段歌词
【设计意图】根据蒙语发音体会蒙族民歌独特的韵律感及韵味,加深对歌曲理解。
(四)小结升华
1.了解蒙族的相关祝酒文化,根据音乐展现祝酒场景,体会蒙族祝酒歌的内涵
【设计意图】将音乐与文化相结合,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检测,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2.升华主题
一首银杯仿佛让我们置身于蒙古包中体会蒙族人民的快乐。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正是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才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希望大家愿意主动了解民族文化,喜欢民族的东西。
【设计意图】升华主题内容,表达期望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意愿。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评价方式
整节课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教师关注过程性评价,教师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如对学生演唱的评价。学生自评主要体现在经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最后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展现祝酒场景。
(二)评价量规
1.能够掌握倚音,滑音的演唱方法。
2.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背唱。
3.能够演唱一小段蒙语版银杯。
4.了解酒歌相关文化,运用艺术表现手段在歌曲中展示祝酒场景,感受歌曲的草原风格,表现音乐的意境。
六、教学设计的特点
1.重视音乐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参与、体验。
2.注重因材施教。根据班级能力逐步加深所学知识,最后将知识综合展现。
3.注重教学评价。教师始终关注教学过程性评价。如在学生歌唱时关注歌唱状态;用聆听、视唱、分析曲谱等方式温故知新。
4.强调学生在学唱过程中对作品韵味的把握,并拓展学习蒙语,在课程的最后,将祝酒文化与音乐相结合,加深歌曲理解的同时又再一次巩固了所学内容。
七、教学反思
一是本课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目标和相应的课程内容。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了学生对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在最后祝酒展示环节,检测巩固落实了本课所学内容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对蒙族音乐学习的兴趣,大家很喜欢蒙语版的银杯,下课还在讨论。
二是教师努力践行在课堂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环节设计中分梯度渐进设计教学环节和课程内容,在传统的音乐教学外,更注意用知识与实际音乐情景相结合,让学生更易掌握难点及所学内容,并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对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加深对歌曲本身的理解。
三是本节课,教师在课堂感染力方面还应在加强,让学生更能融入情境,更加主动的表现音乐。学生出现的个别音准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