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要依据自身的特点和特色,发扬严谨务实、乐观向上的育人传统,建设具有文化活力、人文和科学精神的特色农村学校,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薄弱学校;特色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2
学校特色具有一种感召力,它能够凝聚起师生的上进心和创造力,形成强大的办学活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学校工作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学校树立良好而独特的公众形象,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农村学校要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并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努力挖掘潜在优势,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积极投身于创建特色学校活动之中,以形成独特而鲜明的学校个性,进一步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质量。因此,农村薄弱学校要抓住这个机遇,努力寻找学校发展的支点,突破学校发展的“瓶颈”,摘掉“薄弱学校”的帽子,走出特色发展之路。如何结合地域和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创新教育理念,剖析根源,找准着力点,走特色发展之路呢?
一、创新办学理念,打破传统思维。
农村薄弱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生源等都不及其他学校,创办特色学校的难度比其他学校大得多。特别是老师的传统思维认为学校教育质量就是考试成绩的好坏。学校上下抱着这种思维模式进行着各项教育活动,教学中偏重于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极大地挫伤了特长学生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领导要带头提升办学理念,让“挖掘内涵,自主创新”的办学理念深入到每位教师、学生的心中,让他们逐步认识到特色教育价值理念。特色的确定也不是某一个人所能决定的,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家长等多方面调查研究,要根据学校教师、学生、学校具体情况等而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可行性,否则,一切都空的。
二、挖掘学校发展内涵,寻找特色发展着力点。
在寻求学校特色创建过程中,我觉得农村学校绝不能照搬城市学校模式,就是要立足本校实际,客观分析学校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合理选择和打造优势项目。通过特色学校创建,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发展为特点的特色学校创建的途径。从而找到学校发展的着力点,增强学校的办学动力和活力,丰富学校发展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张扬学校办学个性,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因为农村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大多行为上失管,精神上失落,学习上失效、道德上失范。所以学校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特色教育的另一个项目。首先学校营造了浓厚的礼仪教育氛围,学校在文化墙上、各班的教室里都张贴着礼仪知识要点,包括个人卫生礼仪、关心父母礼仪、行车乘车礼仪等;学校电子宣传栏上每周都有有关文明礼仪,励志人生等名言警句等内容播出,让学生每天处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不知不觉掌握了礼仪知识,丰富了自身礼仪素养。学校实施了全方位的教育实践活动,确保学生真正将礼仪知识转化为自身修养。要求教师身先垂范,全面提高禮仪素质。对学生的礼仪教育,学校通过班会、国旗下讲话方式,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中深入推进。学校即编写了一本系统性的礼仪教育校本教材,通过固定课时组织学生系统学习学校礼仪、社会礼仪和家庭礼仪知识;组建了一支“文明礼仪队”,对校园里的一些不文明行为进行纠正。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以礼仪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包括“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活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闯红灯”签名活动、“学雷锋我行动”等。通过与家庭共同努力,将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与传统美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及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活动密切结合,使礼仪教育成为学校特色品牌,学生精神面貌明显提升,目前以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正在成为学校的又一大特色教育亮点。
三、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近几年,各级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资力度,但对多数农村薄弱学校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对农村学校改造整合后的配套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把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摆上议事日程,确保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四、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大力鼓励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到下面的分校任教,逐步实现教师交流定期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帮教作用;更好地促进教育系统内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教师资源的使用效益。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以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提升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能力。比如:我们中心校派出教师到各分校跨校兼课走教,这是村小各自为政分散管理所无法做到的事,现在只有在中心校统一管理的模式下才能做到。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克服了村小学生少、教师缺的困难问题。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
五、构建交流平台,鼓励教育科研
教学科研是学校品牌建设的立足点,要创造性地将科研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小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有部分教师有进行学术科研的强烈愿望,但是因为缺乏科研资金和交流的平台,没有引导找到正确的科研方法,挫伤了他们科研的积极性。因此我校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对教研的投入,完善学校教研奖励制度,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教研,加强科研工作的管理,制定更加详细的科研工作细则,提升学校科研水平。教科研的内容上,围绕“教育资源整合、职业教育、网络建设、女子垒球、小学附设幼儿园、学校特色发展”等主线,确立科研方向和任务,制订详细的科研计划和实施步骤。大力营造教育科研氛围,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科研活动,保证了学校特色和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六、加大学校特色宣传,完善品牌建设策略
学校要加强对外宣传,开展专题传播活动。加强学校网站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功能,加强同社区、家长、兄弟学校以及上级科研单位、新闻界的联系,在特色与品牌建设中提高他们的参与量和对外宣传功效,将学校独特的品牌形象以各种渠道向外推广宣传。同时,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品牌建设的实施策略,以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学校品牌建设,从而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总之,学校要依据自身的特点和特色,发扬严谨务实、乐观向上的育人传统,建设具有文化活力、人文和科学精神的特色农村学校,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薄弱学校;特色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2
学校特色具有一种感召力,它能够凝聚起师生的上进心和创造力,形成强大的办学活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学校工作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学校树立良好而独特的公众形象,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农村学校要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并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努力挖掘潜在优势,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积极投身于创建特色学校活动之中,以形成独特而鲜明的学校个性,进一步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质量。因此,农村薄弱学校要抓住这个机遇,努力寻找学校发展的支点,突破学校发展的“瓶颈”,摘掉“薄弱学校”的帽子,走出特色发展之路。如何结合地域和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创新教育理念,剖析根源,找准着力点,走特色发展之路呢?
一、创新办学理念,打破传统思维。
农村薄弱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生源等都不及其他学校,创办特色学校的难度比其他学校大得多。特别是老师的传统思维认为学校教育质量就是考试成绩的好坏。学校上下抱着这种思维模式进行着各项教育活动,教学中偏重于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极大地挫伤了特长学生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领导要带头提升办学理念,让“挖掘内涵,自主创新”的办学理念深入到每位教师、学生的心中,让他们逐步认识到特色教育价值理念。特色的确定也不是某一个人所能决定的,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家长等多方面调查研究,要根据学校教师、学生、学校具体情况等而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可行性,否则,一切都空的。
二、挖掘学校发展内涵,寻找特色发展着力点。
在寻求学校特色创建过程中,我觉得农村学校绝不能照搬城市学校模式,就是要立足本校实际,客观分析学校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合理选择和打造优势项目。通过特色学校创建,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发展为特点的特色学校创建的途径。从而找到学校发展的着力点,增强学校的办学动力和活力,丰富学校发展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张扬学校办学个性,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因为农村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大多行为上失管,精神上失落,学习上失效、道德上失范。所以学校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特色教育的另一个项目。首先学校营造了浓厚的礼仪教育氛围,学校在文化墙上、各班的教室里都张贴着礼仪知识要点,包括个人卫生礼仪、关心父母礼仪、行车乘车礼仪等;学校电子宣传栏上每周都有有关文明礼仪,励志人生等名言警句等内容播出,让学生每天处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不知不觉掌握了礼仪知识,丰富了自身礼仪素养。学校实施了全方位的教育实践活动,确保学生真正将礼仪知识转化为自身修养。要求教师身先垂范,全面提高禮仪素质。对学生的礼仪教育,学校通过班会、国旗下讲话方式,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中深入推进。学校即编写了一本系统性的礼仪教育校本教材,通过固定课时组织学生系统学习学校礼仪、社会礼仪和家庭礼仪知识;组建了一支“文明礼仪队”,对校园里的一些不文明行为进行纠正。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以礼仪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包括“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活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闯红灯”签名活动、“学雷锋我行动”等。通过与家庭共同努力,将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与传统美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及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活动密切结合,使礼仪教育成为学校特色品牌,学生精神面貌明显提升,目前以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正在成为学校的又一大特色教育亮点。
三、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近几年,各级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资力度,但对多数农村薄弱学校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对农村学校改造整合后的配套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把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摆上议事日程,确保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四、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大力鼓励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到下面的分校任教,逐步实现教师交流定期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帮教作用;更好地促进教育系统内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教师资源的使用效益。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以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提升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能力。比如:我们中心校派出教师到各分校跨校兼课走教,这是村小各自为政分散管理所无法做到的事,现在只有在中心校统一管理的模式下才能做到。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克服了村小学生少、教师缺的困难问题。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
五、构建交流平台,鼓励教育科研
教学科研是学校品牌建设的立足点,要创造性地将科研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小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有部分教师有进行学术科研的强烈愿望,但是因为缺乏科研资金和交流的平台,没有引导找到正确的科研方法,挫伤了他们科研的积极性。因此我校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对教研的投入,完善学校教研奖励制度,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教研,加强科研工作的管理,制定更加详细的科研工作细则,提升学校科研水平。教科研的内容上,围绕“教育资源整合、职业教育、网络建设、女子垒球、小学附设幼儿园、学校特色发展”等主线,确立科研方向和任务,制订详细的科研计划和实施步骤。大力营造教育科研氛围,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科研活动,保证了学校特色和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六、加大学校特色宣传,完善品牌建设策略
学校要加强对外宣传,开展专题传播活动。加强学校网站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功能,加强同社区、家长、兄弟学校以及上级科研单位、新闻界的联系,在特色与品牌建设中提高他们的参与量和对外宣传功效,将学校独特的品牌形象以各种渠道向外推广宣传。同时,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品牌建设的实施策略,以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学校品牌建设,从而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总之,学校要依据自身的特点和特色,发扬严谨务实、乐观向上的育人传统,建设具有文化活力、人文和科学精神的特色农村学校,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