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结构设计中对于建筑的稳定性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建筑的稳定性甚至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建筑界对于安全越来越关注。本文介绍了建筑稳定性的含义,分析了设计失误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对于建筑稳定性的具体评价。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稳定性含义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了使建筑更具稳定性,解决建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规则和政策。与此同时,对于建筑地基的稳定性,我国的相关部门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建筑的稳定性提供了切实的保障。在建筑开始施工之前,必须要保证建筑设计的结构在设计中具有稳定性。通过这些法规,建筑的稳定性得到了更好的监督,建筑的质量也得到了有效地提高,使人们更信赖建筑的质量。
一、建筑稳定性的含义
地基的稳定性的含义就是指,在建筑挤压地表里面的土地的情况下,地基会出现变相、沉降、滑动还有深层挤压等现象。这会造成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受到很大的危害。在建筑行业中,区域的环境地质调查中,把建筑的地基的稳定程度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调查内容,主要针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要了解建筑的地基所在的位置的主要的持有层还有相对的比较特殊的岩石体的分布状况、还有相应的岩石的性质、土层的具体分布状况和厚度、工程土地的具体性质、埋藏的具体条件、地基的基本状况及稳定程度和建筑物的基本分布的类型,另外还要对基坑状况有一定的了解,明确基坑的类型还有基坑的具体规模和基坑的坑壁厚度等等。确定基坑是否稳定。了解对地基岩土体造成危害的不良影响因素。对工程建设和环境的危害程度等。一般來说,建筑地基的稳定性是指在建筑物的荷载作用下,地基能够达到稳定的程度。地基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他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建筑物的安全,地基在地底之下安装。是承受着建筑物的岩土。
二、设计失误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1、建筑的基础
房屋建筑无地质详勘报告,仅仅依据建设单位口头或笼统参照附近建筑物的基础设计资料就进行施工图设计;采用换土垫层进行软弱地基处理,不进行换土垫层设计,只凭经验处置,没有进行垫层宽度和厚度计算,既不安全,又不经济。
2、建筑的砖混结构房屋中构造柱兼作承重柱用
在砖混结构中,构造柱不但能够提高墙体的坑剪能力,而且构造柱与圈梁联结在一起,形成对砌体的约束,这对于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维持竖向承载力,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结构设计中,构造柱经常被作为承重柱使用,这种做法使得构造柱提前受力,柱底基础的抗冲切、抗弯曲及局部承压强度必然不能满足要求,降低了构造柱的拉结和约束作用,一旦遭遇地震,构造柱位置因应力集中首先破坏。
3、建筑在框架结构设计中,只注意横向框架而忽视纵向框架
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水平地震作用应按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纵向框架与横向框架同等重要。一些结构设计者对于非抗震设计,没有考虑地震的纵向作用,在实际设计中经常出现梁的支座负筋,跨中纵筋及箍筋的配筋置均不足的现象。
4、建筑的悬挑梁的梁高选用过小
设计者往往只注意了对梁的强度和倾覆进行验算,而忽略了对梁挠度的验算。梁高选用过小,引起梁截面的受压区应力过高,梁的延性减小,在竖向地震作用下易发生脆性破坏,失去承载力。
5、建筑的连续梁按单梁进行设计
这种情况多发在阳台边梁的设计中。由于边梁上的荷重一般较小,没有引起设计者的重视,为图受力分析方便,设计者把实际应为连续梁的边梁按简支梁进行设计,致使边梁在支座处上部负筋配置量过少,加载后梁支座上部受拉区出现竖向裂缝,引起梁上的拦板出现竖向裂缝。
6、建筑的楼板设计常见题
板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承重构件,是它将楼面、屋面的荷载传递到墙或梁,楼板的设计问题必将影响梁、墙、柱等构件安全。整个设计考虑不周,容易出现质量隐患。楼板设计中常见如下几个问题。
(1)对板的受力状态认识不足,简单地将双向板作单向板进行计算,使计算假定与实际受力状态不符,导致一个方向配筋过大,而另一方向仅按构造配筋,造成配筋严重不足,致使板出现裂缝。
(2)计算板承受线荷载的弯矩时,常常将该部分线荷载换算成等效的均布荷载后,进行板的配筋计算。但有些设计人员错误地将隔墙的总荷载附以板的总面积。另外,在板的设计中没考虑板上砌墙的影响,在板支承点上部出现了负弯矩,致使板顶出现裂缝。
(3)双向板有效高度取值偏大。双向板计算时应考虑两个方向的弯矩,取各自的有效高度,一般长向的有效高度比短向的有效高度小。有的设计者为图省事或对板受力认识不足,取两方向的有效高度一致进行配筋计算,致使长跨有效高度偏大,配筋降低,使结构构件存在的质量隐患,甚至出现开明缝的现象。
总之,我们设计工作者应按规范相应的构造要求严格执行,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设计质量的隐患。
三、对于建筑稳定性的具体评价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对于建筑稳定性的具体评价一直是建筑行业中讨论的热门话题,这是建筑结构设计和实施方式的关键所在。在我国,关于建筑的稳定性主要有三种评价方法:数值分析法、附加应力法和力平衡分析法。虽然这几种方法都能够对建筑稳定性给予一定的评价,但是却不能做到全面贴切的评价。针对这一现象,建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研究和探索,力求找到一种能够正确评价建筑稳定性的具体方法。一般评价建筑的稳定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筑场地与建筑地基从整体上是不是具有稳定性
建筑场地与建筑地基整体上的稳定性是保证建筑物稳定性的基础。在这里,建筑场地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地面的平整度、土地硬度、以及有无地质灾害等,而地基的稳定性主要是看地基的深度、地基施工质量、以及当地的水文气候条件等。综合来讲,评价建筑稳定性要查看和分析岩土体沉陷和破坏程度、建筑物荷载程度、以及裂缝带的发育高度和重叠程度等。
2、地基分布是否均匀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地基分布的地点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一旦出现地基分布不均的情况,将会使整个建筑工程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影响建筑的质量,使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面临巨大的威胁。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师要把地基的分布地点作为一个重点考虑的方面,为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打好坚实的基础,确保建筑的稳定性,提高建筑质量。
3、地基的变形程度
在建筑工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基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岩土体被压缩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变形,从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换句话说,地基变形主要由附加应力引起,即由建筑物自身或周边建筑物而引起的。影响地基变形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基土的类别、含水率和内摩擦角,地基的埋置深度,以及建筑物的基础形状等。
4、地基能承受的最大标准值
地基能承受的最大标准值是评价建筑物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标准,一旦建筑物的重量超过地基可以承受的最大标准值,就会对地基造成损害,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一般,建筑物地表的变形率、倾斜率、下沉率等是计算地基能承受的最大标准值的重要参考依据。由于当前还没有统一的计算方法,因此不同的计算标准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对建筑物稳定性的具体评价也不尽相同。
参考文献:
[1] 况龙川. 水泥土支护体稳定性设计的可靠度分析[J]. 岩土工程技术, 1998,(03)
[2] 利伟忠. 浅析钢体结构中稳定设计[J]. 科技资讯, 2005,(26)
[3] 韩畅华. 新型钢结构稳定性设计研究[J]. 广东科技, 2007,(07)
[4] 徐勋倩. 钢结构中稳定性部分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建设教育, 2008, (10)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稳定性含义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了使建筑更具稳定性,解决建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规则和政策。与此同时,对于建筑地基的稳定性,我国的相关部门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建筑的稳定性提供了切实的保障。在建筑开始施工之前,必须要保证建筑设计的结构在设计中具有稳定性。通过这些法规,建筑的稳定性得到了更好的监督,建筑的质量也得到了有效地提高,使人们更信赖建筑的质量。
一、建筑稳定性的含义
地基的稳定性的含义就是指,在建筑挤压地表里面的土地的情况下,地基会出现变相、沉降、滑动还有深层挤压等现象。这会造成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受到很大的危害。在建筑行业中,区域的环境地质调查中,把建筑的地基的稳定程度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调查内容,主要针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要了解建筑的地基所在的位置的主要的持有层还有相对的比较特殊的岩石体的分布状况、还有相应的岩石的性质、土层的具体分布状况和厚度、工程土地的具体性质、埋藏的具体条件、地基的基本状况及稳定程度和建筑物的基本分布的类型,另外还要对基坑状况有一定的了解,明确基坑的类型还有基坑的具体规模和基坑的坑壁厚度等等。确定基坑是否稳定。了解对地基岩土体造成危害的不良影响因素。对工程建设和环境的危害程度等。一般來说,建筑地基的稳定性是指在建筑物的荷载作用下,地基能够达到稳定的程度。地基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他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建筑物的安全,地基在地底之下安装。是承受着建筑物的岩土。
二、设计失误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1、建筑的基础
房屋建筑无地质详勘报告,仅仅依据建设单位口头或笼统参照附近建筑物的基础设计资料就进行施工图设计;采用换土垫层进行软弱地基处理,不进行换土垫层设计,只凭经验处置,没有进行垫层宽度和厚度计算,既不安全,又不经济。
2、建筑的砖混结构房屋中构造柱兼作承重柱用
在砖混结构中,构造柱不但能够提高墙体的坑剪能力,而且构造柱与圈梁联结在一起,形成对砌体的约束,这对于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维持竖向承载力,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结构设计中,构造柱经常被作为承重柱使用,这种做法使得构造柱提前受力,柱底基础的抗冲切、抗弯曲及局部承压强度必然不能满足要求,降低了构造柱的拉结和约束作用,一旦遭遇地震,构造柱位置因应力集中首先破坏。
3、建筑在框架结构设计中,只注意横向框架而忽视纵向框架
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水平地震作用应按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纵向框架与横向框架同等重要。一些结构设计者对于非抗震设计,没有考虑地震的纵向作用,在实际设计中经常出现梁的支座负筋,跨中纵筋及箍筋的配筋置均不足的现象。
4、建筑的悬挑梁的梁高选用过小
设计者往往只注意了对梁的强度和倾覆进行验算,而忽略了对梁挠度的验算。梁高选用过小,引起梁截面的受压区应力过高,梁的延性减小,在竖向地震作用下易发生脆性破坏,失去承载力。
5、建筑的连续梁按单梁进行设计
这种情况多发在阳台边梁的设计中。由于边梁上的荷重一般较小,没有引起设计者的重视,为图受力分析方便,设计者把实际应为连续梁的边梁按简支梁进行设计,致使边梁在支座处上部负筋配置量过少,加载后梁支座上部受拉区出现竖向裂缝,引起梁上的拦板出现竖向裂缝。
6、建筑的楼板设计常见题
板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承重构件,是它将楼面、屋面的荷载传递到墙或梁,楼板的设计问题必将影响梁、墙、柱等构件安全。整个设计考虑不周,容易出现质量隐患。楼板设计中常见如下几个问题。
(1)对板的受力状态认识不足,简单地将双向板作单向板进行计算,使计算假定与实际受力状态不符,导致一个方向配筋过大,而另一方向仅按构造配筋,造成配筋严重不足,致使板出现裂缝。
(2)计算板承受线荷载的弯矩时,常常将该部分线荷载换算成等效的均布荷载后,进行板的配筋计算。但有些设计人员错误地将隔墙的总荷载附以板的总面积。另外,在板的设计中没考虑板上砌墙的影响,在板支承点上部出现了负弯矩,致使板顶出现裂缝。
(3)双向板有效高度取值偏大。双向板计算时应考虑两个方向的弯矩,取各自的有效高度,一般长向的有效高度比短向的有效高度小。有的设计者为图省事或对板受力认识不足,取两方向的有效高度一致进行配筋计算,致使长跨有效高度偏大,配筋降低,使结构构件存在的质量隐患,甚至出现开明缝的现象。
总之,我们设计工作者应按规范相应的构造要求严格执行,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设计质量的隐患。
三、对于建筑稳定性的具体评价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对于建筑稳定性的具体评价一直是建筑行业中讨论的热门话题,这是建筑结构设计和实施方式的关键所在。在我国,关于建筑的稳定性主要有三种评价方法:数值分析法、附加应力法和力平衡分析法。虽然这几种方法都能够对建筑稳定性给予一定的评价,但是却不能做到全面贴切的评价。针对这一现象,建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研究和探索,力求找到一种能够正确评价建筑稳定性的具体方法。一般评价建筑的稳定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筑场地与建筑地基从整体上是不是具有稳定性
建筑场地与建筑地基整体上的稳定性是保证建筑物稳定性的基础。在这里,建筑场地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地面的平整度、土地硬度、以及有无地质灾害等,而地基的稳定性主要是看地基的深度、地基施工质量、以及当地的水文气候条件等。综合来讲,评价建筑稳定性要查看和分析岩土体沉陷和破坏程度、建筑物荷载程度、以及裂缝带的发育高度和重叠程度等。
2、地基分布是否均匀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地基分布的地点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一旦出现地基分布不均的情况,将会使整个建筑工程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影响建筑的质量,使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面临巨大的威胁。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师要把地基的分布地点作为一个重点考虑的方面,为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打好坚实的基础,确保建筑的稳定性,提高建筑质量。
3、地基的变形程度
在建筑工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基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岩土体被压缩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变形,从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换句话说,地基变形主要由附加应力引起,即由建筑物自身或周边建筑物而引起的。影响地基变形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基土的类别、含水率和内摩擦角,地基的埋置深度,以及建筑物的基础形状等。
4、地基能承受的最大标准值
地基能承受的最大标准值是评价建筑物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标准,一旦建筑物的重量超过地基可以承受的最大标准值,就会对地基造成损害,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一般,建筑物地表的变形率、倾斜率、下沉率等是计算地基能承受的最大标准值的重要参考依据。由于当前还没有统一的计算方法,因此不同的计算标准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对建筑物稳定性的具体评价也不尽相同。
参考文献:
[1] 况龙川. 水泥土支护体稳定性设计的可靠度分析[J]. 岩土工程技术, 1998,(03)
[2] 利伟忠. 浅析钢体结构中稳定设计[J]. 科技资讯, 2005,(26)
[3] 韩畅华. 新型钢结构稳定性设计研究[J]. 广东科技, 2007,(07)
[4] 徐勋倩. 钢结构中稳定性部分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建设教育, 200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