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新时期的教学当中,教师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渴望通过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来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本文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重结果、轻经历”的现象,阐述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强化“任务学习”来丰富学习经历。
【关键词】物理教学 经历 课程目标 任务学习
浙江省高中物理教学已逐步把“经历”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领域。基于“经历”的高中物理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观察”、“实验”、“联系生活”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体验与实践,获取感受与认识,逐步完善知识结构的学习过程。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经历”素材,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当前课程改革中需要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结合课堂教学实例就高中物理课堂如何强化“任务学习”来提升学习经历作浅显的分析与思考。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强化“学习经历”的缘由
在现如今的教学当中,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对于学习目标的完成,必然需要优化教学流程。《高中物理课程目标》在“过程和方法”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教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应当尝试采用一些创新科学的方法来实现对物理问题的探究,并验证相关的物理规律。”意义在于把教学过程的运行结构作为学习对象凸现出来,加以认识、掌握,形成运用能力,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过程性目标在《新课标》中使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活动水平的目标动词。对于教师来说,理解过程性目标中的三个活动水平,即经历、体验、探索分别指什么,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来达到这些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在开展过程学习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基础的礼貌知识,要求他们在课堂上要做到尊重教师,认真听教师的授课,这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应当认识到,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求学的过程,他们应当尊重知识的传授者,认真地听从教师的指导。同时,如果朝着既定的教学目标去进行讲课,每一次的教学流程都显得十分形式化,不容易提高实际的物理教学效率。所以,只有重“经历”的学习活动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这种“体验学习”。因此,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当中,教师应当重视教学的过程,并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切实地联系起来,进而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其次,部分中學物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重结果、轻经历”的现象。教师许多时候都采取了直接的传授式教学,并在完成相应的教学方法之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要求其去完成相应的课后习题,这一状况使得很多学生无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实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也有老师,在教学要求探究性的课堂上,由“灌输者”变为“旁观者”,对探究活动不加指导,放任自流,致使探究活动流于形式,或偏离方向,没有适当的问题情境对学习进行了有效的定向,直接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全面,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也难以切实地获得,一些时候所提供的学习信息也仅仅是一些形式化的内容,并没有实质的内在意义,成为了完全的假学习。
总之,要改变目前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培养出具有良好物理素养的人材、全面落实课程目标,高中物理教学必须要重“经历”。近几年的物理评价(高考试题),在情景、变式、信息处理的方式与视角上作了相应的改变,特别注重对学生经历的考查。试题的编制体现了命题者对人才素养的理解,能把具有良好物理素养的学生选拔出来,实现高考的重要目标与功能。
二、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强化“学习经历”
1.创设实验事实的“学习任务”,增强学生的经历体验
高中物理是一个以实验为主的教学,而在整体的实验过程中,除了要将信息作为主要的传播内容以外,还需要给予相关的知识点一些切实的引导。为此,教师通常会设置一部分的学习任务,进而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直接的观察和分析,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以正确的分析和认识各种生活当中的物理现象,探究各种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
【教学实例1】在学习《力的合成》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出有图当中的内容,并向学生阐述这一内容的实际故事情节使得学生对这一故事产生直观的印象,接着进入了学习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定的引导型任务比如这些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做什么,而他们的目的又是怎样达到的,其中包含了怎样的物理原理。
接着,为了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活动。比如,让两名男同学去提起两个小水桶,接着尝试将胳膊伸直,这名男同学会感到十分的累。同时,教师可以让一女生提起一个小水桶,不需要伸直,这名女生会感到相当的轻松。在活动完成以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相应的论述。
简评:通过引入《泗水拔鼎》典故,可以使得学生对力的合成形成最为直观的印象,学生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到,男同学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显地十分累,但是女同学则不然,十分地轻松,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状况,主要是由于发力的角度问题。学生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着重的思考,逐步提升自身的学习热情,强化教学效率。
2.设计“任务学习单”,实现知识的自主构建
德国的一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的责任不仅仅在于将知识传递到学生的手中,还应当将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引导他们去主动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首先可以创设一部分情境,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的激发出发,接着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技巧去进行相应的物理学习,而这一教学行为十分的高级,属于学习的递进过程。正因为问题是思维的开始,所以在编排教学流程时使学习内容“问题化”“任务化”,提炼出“学习任务单”,助推学生的学习经历,提高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实例1】在物理必修一《超重与失重》的学习中,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问题探究流程,并依据问题流程设计的“学习任务单”如下:
【核心问题任务单】
问题1:什么是超重和失重? 观察台秤在电梯当中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思考:
(1)台秤上存在的物体分别哪几个力的影响?
在原来的图上对它的受力进行分析:
(2)台秤上的示数应当是哪个力的显示?
(3)刻度盘上始终显示的内容都是物体的重量?
(4)示数变大说明什么变大了?
(5)在现象中,物体的重力是否变化?
纸笔任务1:假如台秤下挂着一个1kg的秤砣,那么在以下情况当中,台秤的读数F会显示为多少?
(1)以加速度0.2m/s2竖直加速上升;
(2)以加速度0.2m/s2竖直减速下降。
总结归纳:
超重:________。
纸笔任务2:假如台秤下挂着一个2kg的秤砣,那么在以下情况当中,台秤的读数F会显示为多少?
(1)以加速度0.2m/s2竖直减速上升;
(2)以加速度0.2m/s2竖直加速下降;
总结归纳:
失重:________。
问题2:超重和失重现象产生的原因与本质?
(1)思考:如果物体在向上运动,那则判定为超重,如果物体在朝下运动,则判定为失重,请问这句话是否正确?
(2)实验探究:在弹簧秤下挂一个物体(如一本书、钩码等),观察并分析物体下表状态下弹簧秤示数的变化,并把现象记录在表格内总结归纳完善:
(1)超重原因:________
(2)失重原因:________
纸笔任务3:
已知人的质量为60kg,若站在体重计上和升降机同时自由下落,体重计的示数会发生哪些变化?
总结归纳:
(3)完全失重:________
演示实验强化:带孔喷水水瓶的自由下落
一个剩满水的杯子底部有一小孔,静止在手中时,水会喷射而出;如果突然松手,让杯子自由下落时,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当然,“学习任务单”强调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尤其是强调把教学重点、教学难度及其他知识点化为问题,意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追求中达成学习目标。主张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经历探究过程,实现知识的自主构建,达到知识内化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学习成就感。
3.呈現多向互动的“学堂”,动态生成学习经历
学习即是自我经验的不断增长。我们要把课堂的时间要还给学生,让课堂变成学生真正的“学堂”,使它成为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展示、倾听的场所。只有主动地经历学习,在课堂上跟同学、老师学习环境间多向互动,知识才能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公共性变为个人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得以深化和活化,并在这个过程中及时消除对知识的误差、偏差。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接纳学生提出的观点,创设一种鼓励的理答对话环境,以“问”引“问”,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为他们营造积极探索互动学习经历。例如,一个涉及汽车刹车问题的课堂讨论:
问题:汽车刹车做匀减速运动,测得刹车后第1秒内位移为3m,第2秒内位移是2m,问经过多长时间汽车停止?
生1:匀变速运动,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只差△s是个常量。△s=3-2= 1m,那么,第3s内位移是1m,汽车就刚好运动了3s。
师问:你确定3s末汽车停止了对吗?为什么?
生2:老师,每秒钟位移减小1m呀!第4s位移就是零了唠!3s!3s对的!
师笑,点头,不语。
生3:不对!如果3秒末正好停止,那这个运动逆处理,每秒钟内位移之比是1:2:3,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比是1:3:5…(2n-1),连续奇数比才对呀!
众生哗然,议论纷纷。老师建议大家不走捷径,老老实实算一把。众生纸上演算。
师问:为什么用△s是个常量的思路计算,第4秒内位移为零?
生5:哦,3.5秒末速度减为零,但用△s=aT2是个常量的思路,第4秒位移计算了掉头加速0.5秒的位移,回到了第3秒末的位置了,难怪!刹车最后速度为零,不会会反向加速,所以错了。
生6质疑:那如果汽车第2秒时就停止了呢?刚才的计算是假设车子刹车时间超过2秒的!
一石击起千层浪……
师:问得好!应该讨论这一个情形,那就再算一次。如果刹车时间小于2秒大于1秒又如何?
学生群情激动,马上再次演算:3=v0×1- a×12,v02=2as=2a×5,解得v0和a,再由t=v0/a解得t,发现一个解大于2s,一个解小于1s,不合题意。……
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运动学问题讨论,但是这样的多向互动课堂,学生的学习经历是丰富而饱满的,错误的生成,思维火花的碰撞,质疑精神的展示淋漓尽致,这样的课堂不仅学习经历看得见,学习质量也看得见,这才是人放心的课堂、给人信心的“学堂”。
总而言之,新时期的课堂教学应当十分注重学生的成长,因而需要切实加大对学生的教学过程,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办法,课堂上的教学本身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状况,采取最为合理的教学办法,使得学生能够享受高中物理课堂上的学习经历,逐步提升自身的各方面能力。课堂中只有让学生“经历”学习的整个过程,学生的学习需求、观点、情感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和尊重,主体地位得以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 梁旭. 走进“认知物理教学”时代[J]. 物理教学,2012(10).
[2] 黄恕伯. 物理教学中如何“重过程”[J]. 物理教学探讨,2004(7).
[3] 赵国忠. 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M].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
[4] 王建峰. 如何构建重“经历”的物理课堂[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14(6).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盐元济高级中学)
【关键词】物理教学 经历 课程目标 任务学习
浙江省高中物理教学已逐步把“经历”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领域。基于“经历”的高中物理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观察”、“实验”、“联系生活”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体验与实践,获取感受与认识,逐步完善知识结构的学习过程。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经历”素材,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当前课程改革中需要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结合课堂教学实例就高中物理课堂如何强化“任务学习”来提升学习经历作浅显的分析与思考。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强化“学习经历”的缘由
在现如今的教学当中,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对于学习目标的完成,必然需要优化教学流程。《高中物理课程目标》在“过程和方法”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教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应当尝试采用一些创新科学的方法来实现对物理问题的探究,并验证相关的物理规律。”意义在于把教学过程的运行结构作为学习对象凸现出来,加以认识、掌握,形成运用能力,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过程性目标在《新课标》中使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活动水平的目标动词。对于教师来说,理解过程性目标中的三个活动水平,即经历、体验、探索分别指什么,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来达到这些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在开展过程学习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基础的礼貌知识,要求他们在课堂上要做到尊重教师,认真听教师的授课,这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应当认识到,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求学的过程,他们应当尊重知识的传授者,认真地听从教师的指导。同时,如果朝着既定的教学目标去进行讲课,每一次的教学流程都显得十分形式化,不容易提高实际的物理教学效率。所以,只有重“经历”的学习活动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这种“体验学习”。因此,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当中,教师应当重视教学的过程,并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切实地联系起来,进而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其次,部分中學物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重结果、轻经历”的现象。教师许多时候都采取了直接的传授式教学,并在完成相应的教学方法之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要求其去完成相应的课后习题,这一状况使得很多学生无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实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也有老师,在教学要求探究性的课堂上,由“灌输者”变为“旁观者”,对探究活动不加指导,放任自流,致使探究活动流于形式,或偏离方向,没有适当的问题情境对学习进行了有效的定向,直接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全面,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也难以切实地获得,一些时候所提供的学习信息也仅仅是一些形式化的内容,并没有实质的内在意义,成为了完全的假学习。
总之,要改变目前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培养出具有良好物理素养的人材、全面落实课程目标,高中物理教学必须要重“经历”。近几年的物理评价(高考试题),在情景、变式、信息处理的方式与视角上作了相应的改变,特别注重对学生经历的考查。试题的编制体现了命题者对人才素养的理解,能把具有良好物理素养的学生选拔出来,实现高考的重要目标与功能。
二、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强化“学习经历”
1.创设实验事实的“学习任务”,增强学生的经历体验
高中物理是一个以实验为主的教学,而在整体的实验过程中,除了要将信息作为主要的传播内容以外,还需要给予相关的知识点一些切实的引导。为此,教师通常会设置一部分的学习任务,进而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直接的观察和分析,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以正确的分析和认识各种生活当中的物理现象,探究各种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
【教学实例1】在学习《力的合成》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出有图当中的内容,并向学生阐述这一内容的实际故事情节使得学生对这一故事产生直观的印象,接着进入了学习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定的引导型任务比如这些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做什么,而他们的目的又是怎样达到的,其中包含了怎样的物理原理。
接着,为了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活动。比如,让两名男同学去提起两个小水桶,接着尝试将胳膊伸直,这名男同学会感到十分的累。同时,教师可以让一女生提起一个小水桶,不需要伸直,这名女生会感到相当的轻松。在活动完成以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相应的论述。
简评:通过引入《泗水拔鼎》典故,可以使得学生对力的合成形成最为直观的印象,学生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到,男同学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显地十分累,但是女同学则不然,十分地轻松,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状况,主要是由于发力的角度问题。学生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着重的思考,逐步提升自身的学习热情,强化教学效率。
2.设计“任务学习单”,实现知识的自主构建
德国的一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的责任不仅仅在于将知识传递到学生的手中,还应当将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引导他们去主动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首先可以创设一部分情境,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的激发出发,接着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技巧去进行相应的物理学习,而这一教学行为十分的高级,属于学习的递进过程。正因为问题是思维的开始,所以在编排教学流程时使学习内容“问题化”“任务化”,提炼出“学习任务单”,助推学生的学习经历,提高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实例1】在物理必修一《超重与失重》的学习中,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问题探究流程,并依据问题流程设计的“学习任务单”如下:
【核心问题任务单】
问题1:什么是超重和失重? 观察台秤在电梯当中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思考:
(1)台秤上存在的物体分别哪几个力的影响?
在原来的图上对它的受力进行分析:
(2)台秤上的示数应当是哪个力的显示?
(3)刻度盘上始终显示的内容都是物体的重量?
(4)示数变大说明什么变大了?
(5)在现象中,物体的重力是否变化?
纸笔任务1:假如台秤下挂着一个1kg的秤砣,那么在以下情况当中,台秤的读数F会显示为多少?
(1)以加速度0.2m/s2竖直加速上升;
(2)以加速度0.2m/s2竖直减速下降。
总结归纳:
超重:________。
纸笔任务2:假如台秤下挂着一个2kg的秤砣,那么在以下情况当中,台秤的读数F会显示为多少?
(1)以加速度0.2m/s2竖直减速上升;
(2)以加速度0.2m/s2竖直加速下降;
总结归纳:
失重:________。
问题2:超重和失重现象产生的原因与本质?
(1)思考:如果物体在向上运动,那则判定为超重,如果物体在朝下运动,则判定为失重,请问这句话是否正确?
(2)实验探究:在弹簧秤下挂一个物体(如一本书、钩码等),观察并分析物体下表状态下弹簧秤示数的变化,并把现象记录在表格内总结归纳完善:
(1)超重原因:________
(2)失重原因:________
纸笔任务3:
已知人的质量为60kg,若站在体重计上和升降机同时自由下落,体重计的示数会发生哪些变化?
总结归纳:
(3)完全失重:________
演示实验强化:带孔喷水水瓶的自由下落
一个剩满水的杯子底部有一小孔,静止在手中时,水会喷射而出;如果突然松手,让杯子自由下落时,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当然,“学习任务单”强调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尤其是强调把教学重点、教学难度及其他知识点化为问题,意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追求中达成学习目标。主张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经历探究过程,实现知识的自主构建,达到知识内化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学习成就感。
3.呈現多向互动的“学堂”,动态生成学习经历
学习即是自我经验的不断增长。我们要把课堂的时间要还给学生,让课堂变成学生真正的“学堂”,使它成为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展示、倾听的场所。只有主动地经历学习,在课堂上跟同学、老师学习环境间多向互动,知识才能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公共性变为个人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得以深化和活化,并在这个过程中及时消除对知识的误差、偏差。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接纳学生提出的观点,创设一种鼓励的理答对话环境,以“问”引“问”,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为他们营造积极探索互动学习经历。例如,一个涉及汽车刹车问题的课堂讨论:
问题:汽车刹车做匀减速运动,测得刹车后第1秒内位移为3m,第2秒内位移是2m,问经过多长时间汽车停止?
生1:匀变速运动,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只差△s是个常量。△s=3-2= 1m,那么,第3s内位移是1m,汽车就刚好运动了3s。
师问:你确定3s末汽车停止了对吗?为什么?
生2:老师,每秒钟位移减小1m呀!第4s位移就是零了唠!3s!3s对的!
师笑,点头,不语。
生3:不对!如果3秒末正好停止,那这个运动逆处理,每秒钟内位移之比是1:2:3,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比是1:3:5…(2n-1),连续奇数比才对呀!
众生哗然,议论纷纷。老师建议大家不走捷径,老老实实算一把。众生纸上演算。
师问:为什么用△s是个常量的思路计算,第4秒内位移为零?
生5:哦,3.5秒末速度减为零,但用△s=aT2是个常量的思路,第4秒位移计算了掉头加速0.5秒的位移,回到了第3秒末的位置了,难怪!刹车最后速度为零,不会会反向加速,所以错了。
生6质疑:那如果汽车第2秒时就停止了呢?刚才的计算是假设车子刹车时间超过2秒的!
一石击起千层浪……
师:问得好!应该讨论这一个情形,那就再算一次。如果刹车时间小于2秒大于1秒又如何?
学生群情激动,马上再次演算:3=v0×1- a×12,v02=2as=2a×5,解得v0和a,再由t=v0/a解得t,发现一个解大于2s,一个解小于1s,不合题意。……
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运动学问题讨论,但是这样的多向互动课堂,学生的学习经历是丰富而饱满的,错误的生成,思维火花的碰撞,质疑精神的展示淋漓尽致,这样的课堂不仅学习经历看得见,学习质量也看得见,这才是人放心的课堂、给人信心的“学堂”。
总而言之,新时期的课堂教学应当十分注重学生的成长,因而需要切实加大对学生的教学过程,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办法,课堂上的教学本身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状况,采取最为合理的教学办法,使得学生能够享受高中物理课堂上的学习经历,逐步提升自身的各方面能力。课堂中只有让学生“经历”学习的整个过程,学生的学习需求、观点、情感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和尊重,主体地位得以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 梁旭. 走进“认知物理教学”时代[J]. 物理教学,2012(10).
[2] 黄恕伯. 物理教学中如何“重过程”[J]. 物理教学探讨,2004(7).
[3] 赵国忠. 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M].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
[4] 王建峰. 如何构建重“经历”的物理课堂[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14(6).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盐元济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