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浪潮下,高中生物教学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被逐渐暴露出来。面对此类问题,相关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从多方面着手,全方位融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寻找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教育改革事业的长远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问题;有效途径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的教学现状
1.生物学科受到忽视
在高考中,生物学科所占的分值比例并不高,和语、数、英三科相比显然受重视程度较低,从而导致部分学校的师生存在认知层面的偏见。学生不会在生物学习上花费过多时间,反而更多地将自己的时间应用在数学题的研究以及英语单词的背诵上,往往忽略了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存在意义,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及信心都将逐渐丢失,甚至还会衍生出厌学现象。
2.教学方法传统陈旧
崭新的教育理念对生物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生物教师要有意识地更新现有工作思维,从学生角度着手分析生物知识的难易度并针对性地予以简化处理,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综合成长需求。但从某种角度来讲,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灵魂认识不够深刻,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仍将“灌输式”教学方法作为核心,即便教师所使用的教材足够新颖,但授课模式却仍存在相应的问题,将抽象化的生物概念作为核心,教学质量必然会越发降低,不利于学生的综合成长与发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情境有故事情境、悬念情境、实验情境等,此类问题情境的巧妙应用不仅可以丰富充实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还能促使学生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深刻记忆与认识,这样便能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形成意义非凡。
例如,在讲解“细胞呼吸”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问题:(1)如果将水果储存很长时间,会出现什么气味?(2)酿酒时为什么要保证密封性?(3)在剧烈奔跑过后,腿部会产生什么感觉?此类问题均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学生通常具备相应的感性认识,但对其内在含义的理解却不够深刻,因而往往会表现出很强烈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要迅速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从浅到深,从现象看待问题的本质,帮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形成更完整的知识体系。
2.课堂讨论引导,倡导合作共赢
合作学习已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化教学课堂中,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群体的关系将会更为和谐平衡,学生群体间也能共享思维、知识以及经验,从而在整体角度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满足学生的综合成长需要。
例如,在讲解“体液调节”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学生群体所拥有的感性认识,结合情境创设教学法,从多个角度着手提出相关问题情境。
3.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育模式不管是在课堂中还是课堂下都会限制学生的学习范围,教师无法针对所有学生开展面面俱到的教学活动。通过对微课教学的应用,教师能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漏洞,学生可以在微课学习的支撑下引导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这为学生创新思维的成长奠定坚实的支撑作用。
例如,在讲解“DNA的转录翻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微课作为载体,将DNA三维结构图、转录过程以及翻译过程制作成Flash三维动画,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基因的表达过程。
4.师生角色互换,展现主体地位
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通常以教师的“灌输”教学为核心,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而导致学生不愿意积极地提出问题。与此同时,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受到严重遏制,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学会如何弯腰走入学生中,通过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来焕发高中生物課堂的生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质疑,提出学生所感兴趣的问题。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学逐渐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信息化技术等作为支撑的崭新教育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能力,高中生物课堂中的有效教学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而想要有效提升质量不是朝夕便可以的,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于冬梅.探究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10):61,65.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问题;有效途径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的教学现状
1.生物学科受到忽视
在高考中,生物学科所占的分值比例并不高,和语、数、英三科相比显然受重视程度较低,从而导致部分学校的师生存在认知层面的偏见。学生不会在生物学习上花费过多时间,反而更多地将自己的时间应用在数学题的研究以及英语单词的背诵上,往往忽略了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存在意义,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及信心都将逐渐丢失,甚至还会衍生出厌学现象。
2.教学方法传统陈旧
崭新的教育理念对生物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生物教师要有意识地更新现有工作思维,从学生角度着手分析生物知识的难易度并针对性地予以简化处理,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综合成长需求。但从某种角度来讲,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灵魂认识不够深刻,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仍将“灌输式”教学方法作为核心,即便教师所使用的教材足够新颖,但授课模式却仍存在相应的问题,将抽象化的生物概念作为核心,教学质量必然会越发降低,不利于学生的综合成长与发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情境有故事情境、悬念情境、实验情境等,此类问题情境的巧妙应用不仅可以丰富充实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还能促使学生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深刻记忆与认识,这样便能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形成意义非凡。
例如,在讲解“细胞呼吸”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问题:(1)如果将水果储存很长时间,会出现什么气味?(2)酿酒时为什么要保证密封性?(3)在剧烈奔跑过后,腿部会产生什么感觉?此类问题均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学生通常具备相应的感性认识,但对其内在含义的理解却不够深刻,因而往往会表现出很强烈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要迅速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从浅到深,从现象看待问题的本质,帮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形成更完整的知识体系。
2.课堂讨论引导,倡导合作共赢
合作学习已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化教学课堂中,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群体的关系将会更为和谐平衡,学生群体间也能共享思维、知识以及经验,从而在整体角度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满足学生的综合成长需要。
例如,在讲解“体液调节”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学生群体所拥有的感性认识,结合情境创设教学法,从多个角度着手提出相关问题情境。
3.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育模式不管是在课堂中还是课堂下都会限制学生的学习范围,教师无法针对所有学生开展面面俱到的教学活动。通过对微课教学的应用,教师能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漏洞,学生可以在微课学习的支撑下引导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这为学生创新思维的成长奠定坚实的支撑作用。
例如,在讲解“DNA的转录翻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微课作为载体,将DNA三维结构图、转录过程以及翻译过程制作成Flash三维动画,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基因的表达过程。
4.师生角色互换,展现主体地位
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通常以教师的“灌输”教学为核心,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而导致学生不愿意积极地提出问题。与此同时,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受到严重遏制,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学会如何弯腰走入学生中,通过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来焕发高中生物課堂的生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质疑,提出学生所感兴趣的问题。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学逐渐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信息化技术等作为支撑的崭新教育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能力,高中生物课堂中的有效教学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而想要有效提升质量不是朝夕便可以的,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于冬梅.探究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10):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