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郭广昌、姜汝祥等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laa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都会犯错,所以我们不能够在品德上下赌注,管理所要做的就是让人没有机会犯错。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能否透过管理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二为一。”
  ——知名教授学者、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春花。
  “即使蚂蚁,本身也有一种精神。一只蚂蚁过河肯定会被水冲走,蚂蚁怎么过河呢?一群蚂蚁密密麻麻地缠绕在一起,像球一样滚过河水去。当然,最外围的蚂蚁肯定被冲走了,但是整个蚂蚁群体就过了那条河。企业发展中,我们强调个体意志更强调群体精神。”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
  “很多人把北上广深当成互联网用户主体,其实是错的,这里的用户都是城市白领,与3-4线城市及农村的用户形态完全不一样,他们只占有互联网用户很小一部份。只有抢占广大3-4线城市与农村的用户才能赢得了市场。蒋介石当时就是这个心态,占领主要大都市、得到美国支持、主要将领与官员是海归。最后天下被毛泽东这个屌丝给夺走,原因就是他了解中小城市与农村用户的需求。”
  ——265科技有限公司CEO、著名的天使投资人,美图秀秀董事长蔡文胜。
  “城镇化是发达国家已经证实的必然制度,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不是通过政府行政命令形成的结果。不解决非农就业,农民无法形成规模化生产而致富。中国也同样,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农业劳动力只生产了百分之十的GDP,他们是无法致富的。”
  ——知名地产商任志强。
  “360给我的启发就是,如果你做一个非常好的产品,给用户提供价值,很多用户不会介意你附赠的其他事情,比如加网游、加广告。所以只要提供一个非常强大的服务,是可以通过很多的方法赚到钱。当然我在学习这些公司经验的时候也会有所保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不伤害用户的情况下进行变现。”
  ——帮5买创始人尹汝杰。
  “有人说我是机会主义者,我说这是瞎扯,如果我都是机会主义者,那世界上就没有坚定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实践者了。我只不过是在强调,互联网的战略下棋要轻,要讲究单点切入,逐步放大。”“原来在金山我们讲的是艰苦创业,经过这几年现在我鼓励少干点,但要把每件事情都做到极致,做到把自己逼疯,把别人逼死,这种程度才能成功。”
  ——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小米科技CEO雷军。
  “我们不能动不动就讲改革前怎么样,更不能讲解放前怎么样,老靠‘忆苦思甜’来维系人们的满意度。”
  ——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
  “现在部分民间资本逃离实体经济,一个原因是成本攀升,不能干;一个是投资受限,企业发展空间不够,没法干;第三是利益反差巨大,不想干,特别是做实业和做投资投机的利益反差太大。所以有老板开玩笑说,我们要么不务正业去“炒钱”,做高利贷,要么离家出走。”
  ——曾任湖北省副省长,现任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
  “我们需要明白,一个人解决了温饱需求后,会去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创造税收,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公众没必要仇富,杀富济贫导致的后果是,有钱人带着资产移民到国外,这是最大的国有资产流失。富人的财富应受到社会尊重,中国所有的财富都是国家的。”
  ——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
  “垄断国企并不会在某一年对经济产生滞胀作用,而是每年都会发生复利作用的‘滞胀器’。它的存在将令中国经济增长持续下滑。这不是按某一指数的匀速下滑,而是当越过一个临界点时,便会加速坠落。”
  ——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洪。
  “企业家精神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中国的改革就是一个最需要企业家精神的课题。企业家向社会输出的正能量,是现代的管理制度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投身非营利的社会组织,以推动他们认为有价值却不太可能挣钱的事业。在这些事业中,企业家们能发挥在组织、动员、说服上的经验,为‘社会资本’存款。”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王石。
  “为什么呼吁民营企业们关注城镇化?这些年国进民退的重要领域:电信、金融、石油、能源,哪一个没有被利益集团染指?改革?动自己亲人的利益谈何容易?城市经济体系没戏了,唯一没有被染指的还就是农村市场,特别是农产品市场,我相信中国改革的唯一出路在于重启农村改革,民营企业不去市场那就只有关门!”
  ——北京锡恩企业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姜汝祥。
  “刚入职场的年轻人应该关注的是你跟的老板是不是公平、重视人才。你再努力,创造再多的成就,还是不被公平对待,还是得不到承认,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炒老板的鱿鱼。遇到这样的老板,不尊重人才,跟了会一起倒霉的。”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认为碰见某种老板尽早闪人。
  “没有自我批判,我们就不会认真听清客户的需求,就不会密切关注并学习同行的优点;别人说我很了不起,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我并不懂技术,也不懂管理及财务,我的优点是善于反省、反思,像一块海绵,善于将别人的优点、长处吸收进来,转化成为自己的思想、逻辑、语言与行为。”
  ——华为总裁任正非。
  “不要老觉得你的公司大了,其实如果看一个具体的业务,和其他任何公司没有任何的优势,所以一定要把这个心态压下来,像小公司那样灵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
  “所有的传统行业花100%的精力,就赚5%-10%的净利润甚至是毛利,谁也没有机会把它做成互联网化,诸位谁有招,能够跟这样的人结合,我就头一个投你们,我觉得O2O一定是今后最大的领域,今后中国所有的大富翁,一定从这儿来。”
  ——天使投资人薛蛮子。
其他文献
今日的小荷尖尖角就是未来的行业巨头。至少在思维模式方面是这样没错。这就是我在过去二十年里花了大量时间与《财富》1000强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以及积极加入年轻企业总裁组织(Young Presidents Organization)和企业家组织(Entrepreneurs Organization)等团体的公司领导人一起共事后所得出的结论。无论公司是大是小,似乎每一个人都想获得初创企业的创造力咒符。  
期刊
传统企业在触电第一步就应该想清楚什么问题?  不管是京东和苏宁之间无休止的争斗,还是马云王健林的亿元赌局,关乎的主题只有一个:新经济下传统零售的应对策略,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命题就是如何应对电商的冲击。从早期看不起电商,到现在纷纷寻求触电,传统零售商对电商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而伴随着电商巨头的逐步形成以及网络流量红利的消失,对于传统零售商来说这条道路并非坦途。  本文梳理了传统零售商触电
期刊
一个经理人能做好他的分内事并且将它做到臻于完善,但这并不就是他的产出。  经理人的产出是什么?我曾经问过一群中层经理人这个问题,而我得到的答案如下:判断与意见、执行的方向、资源分配方式、检查错误、开展培训与协助下属在职业生涯上的发展、传授课程、产品计划、沟通协调。  以上这些便是经理人的产出吗?我不这么认为。这些只是经理人“从事的活动”,或只是描述经理人为了得到结果或产出时所做的事。那么到底什么才
期刊
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的艾瑞克·布约尔克松(Erik Brynjolfsson)教授主导的研究项目“大数据的管理革命”发现,数据主导的决策会给公司带来5到6个百分点的绩效提升。权威的研究结果公布后,媒体报道为了夺人眼球的目的给“大数据管理”纷纷冠以“下一件大事”、“下一波浪潮”的标题。但大多数相关文章都是在介绍炫目多样的技术、罗列现象和数据以制造噱头,这些背后的本质和精神内核究竟是什么?在我们看来,
期刊
从纽约的通用电气公司到洛杉矶的迪士尼公司,全美国的公司里都垂着一块丝绒幕帘,把营销派人士和管理派人士分隔开来。  这是一个难解之谜。“营销太重要了,”惠普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大卫·帕卡德(David Packard)说,“不能把它留给营销人员。”  另一方面,营销对于管理派来说又过于复杂,特别是管理派几乎都没有营销经验,而且对营销定律一无所知。  两者间的鸿沟  鸿沟变得越来越宽了。对于一个在商业或体
期刊
如今,新兴市场的重要性空前高涨。这些市场在许多跨国企业的收入和增长中占据了较大份额。尽管如此,跨国企业仍尚未充分驾驭新兴市场机遇,原因在于它们仍不谙成功之道。  BCG近期对150多位跨国企业高管进行的全球化就绪度调查(BCG Globalization Readiness Survey)显示,虽然跨国企业在新兴市场设定了宏伟的目标,但要实现这些目标,它们在新兴市场现有的企业能力(特别是吸引和保留
期刊
我国互联网行业从创业期发展到现在,逐渐摆脱模仿战略,不论在技术水平还是在商业模式上都已较为成熟,也催生出腾讯、百度等世界级互联网企业。但应注意到在行业发展不断增速的同时,行业内部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近些年来“电商大战”、“3&Q大战”,包括最近“阿里金融”震动传统银行业等,都让我们看到曾经单纯依靠一个产品赢得市场与用户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互联网行业游戏规则已经与十几年前大不一样。传统的商业模式逐渐
期刊
两到三人是最好的组合,沟通成本比较低,既避免了一个人的独断专行,也更容易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  很多人问我,创业初始团队几个创始人合适?我创业过几次也投资过很多创业公司,我建议两到三人是最好的组合。  首先,一个孤胆英雄独揽大局,他再强但一个人的决策难免有失偏颇,这种团队很难成功。就像一部电影,其他人都是跑龙套的,也没有好的导演编剧来配合,就一个明星,那么他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肯定拍不出好电
期刊
任何一家正常运作的企业的内部秩序并不是强加的,而是经过内部人员的彼此磨合才形成。  企业发展史上有一个这样的案例:192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一台大型电机发生故障,公司里所有工程师多次“会诊”,还从其他大公司请来行家查看,均无结果。不得已,老福特从一家小公司请了一个叫斯特曼斯的人来试试。斯特曼斯观察电机后,在马达上划了一道线说:“请打开电机,沿线将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多出的线圈去掉后,电机果
期刊
最近一篇《发错药后的美国护士VS中国护士》的文章在网上被大家频频转发。很多读者都对美国护士的境遇十分羡慕,也对中国护士的遭遇引发无限同情,再折射到自己身上,更多了不少哀叹和共鸣。由于我刚从美国回来,更被不少朋友追问,故事是真的吗?在美国真是这样吗?  对于这个犀利幽默故事的真假我没有发言权。但和很多美国朋友分享后发现,无论任何国家的医院里,既可能会发生文章中的美国护士的版本,也可能会发生中国护士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