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绿色家园媒体村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0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家园媒体村紧邻奥林匹克公园东北角,距奥运主新闻中心5公里,占地面积10.2公顷,是“历届奥运会最大的单体媒体村”,赛时能够接待6000名媒体人员。“绿色家园媒体村”是第29届奥运会三个媒体村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曾经服务于北京亚运会的亚运村汇园公寓和国家会议中心酒店。媒体村一应楼宇都已以期房的形势售出,待奥运会后,才能交付给它的真正主人,也就是说,业主们将自己房产的“首住权”无私奉献给了北京奥运会。
  
  中国的“绷弦”精神
  和外国的“规范”意识
  
  2008年7月1日,绿色家园媒体村在正式“开村”前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全负荷综合测试。以实验这里餐饮、住宿、邮政、电信、交通、语言、医疗、健身等硬件设施及各项服务的能力。来自四面八方的4000多人集中到这里进行“试住”和“试吃”,绿色家园媒体村顿时沸腾了。
  “媒体村无小事”“绷紧奥运这根弦儿”是这里的工作人员的座右铭。他们怀着对奥运的万丈豪情,力求把每一件细小的事情都做到极致。每一位志愿者都无比诚恳、周到地说好他们的每一句话,办好他们的每一件事。他们时刻面带微笑,迎接每一个来客,尽管这些客人只是充当“住客”和“吃客”的“假记者”,他们也丝毫不松弛心里那根始终绷紧的弦。
  


  18年前,曾经在北京亚运会新闻中心(现在的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工作过的时翔雨,今天作为“准记者”参加了综合测试,他看着眼前为了同一个梦想而兴奋辛劳的志愿者们,不由想到了亚运会时认识的“茅大爷”。茅大爷亚运会时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担任临时清洁工,那时不叫“志愿者”,叫“帮忙大爷”或“帮忙大妈”,他们大多来自一些效益不佳的企业,亚运会期间可以享受每天30元左右的补贴。茅大爷本姓“毛”,但由于他负责清扫国际会议中心二楼的一个卫生间,人们就把他叫成了“茅大爷”。他负责的卫生间虽然高档,但处于工作区内,通常较少有外国记者光顾,更多的是服务于亚运会的内部工作人员,但他丝毫不降低工作质量。他始终高度负责地跟定每一个来客,微笑着用木头镊子夹着一张面巾纸站在你身后等待,客人便毕,他飞快将烘手器打开,微微躬下身将面巾纸递到你手里,然后急转身用一块洁白的毛巾去擦便池边遗洒的几滴尿液。这个动作往往让客人很难为情,于是有人委婉地劝“茅大爷”降低一点服务等级和标准,但执拗的“茅大爷”始终坚持着。
  时翔雨与“茅大爷”曾有如下一段对话:
  时:您老为什么不用墩布擦?
  茅:墩布弄不干净,弄地上跟“鬼画符”似的。
  时:咱这儿没有外国人来,不用那么精心。
  茅:小伙子,你哪知道,这抽不冷子就兴许进来一个“大鼻子”。他们不是老说,闻着味儿就能找到中国的厕所吗,我就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时:你不用老那么绷着劲,累了就歇会儿。
  茅:不行,紧着绷着还怕拉空呢,我们头儿老说,“亚运村里无小事啊!”
  ……
  多少年来,倔强的中国人始终绷紧着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这根“弦”,为盛大国事的成功打下了一个无比坚实的底子。
  与中国人的“绷劲”精神相比,外国人的“规范”意识给时翔雨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就在数千名“准记者”集中到媒体村试“吃”的时候,承包媒体村餐饮的美国人把这台综合测试的戏给演“砸”了。
  本次奥运会媒体村的服务体现了国际化的大分工,一家叫做“爱玛客”(ARAMARK)的美国餐饮承包商包揽了全村的吃饭工程。可惜,“爱玛客”综合测试当晚的表现实在让人不敢恭维。6点开饭推迟到7点,7点后,几个餐厅外面等待吃饭的人已经聚集了数千人。
  据现场的工作人员说,这首先是燃气供应有问题,导致了不及时。但出于“实战”考虑,一旦记者们住进了媒体村,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工作生活的不规律性,几千人同时拥在门前等开饭的几率等于0,所以,他们没有必要具备超负荷的能力和准备,而完全按照赛时的环境和条件“规范”去做就是了,没有必要超出客观环境和条件而造成浪费。如上说法让惯于一切讲求“尽美尽善”“有备无患”的中国人觉得有点消极了。但事情还就真没有转化成事件甚至事故,在第一拨吃好了走出餐厅的时候,在外面排队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后来,奥运开幕,媒体村全负荷运转,洋餐厅果不负众望,运行得很有章法,看来,讲究理性的规范运作还是很“把牢”的啊!
  
  媒体村里吃 “洋餐”
  
  “爱玛客”的美国餐饮承包商到底是见过大世面的国际餐饮公司,他们对于大规模的团队式餐饮供应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进入餐厅排队等待领餐前,交给服务员红白或红蓝相间等不同颜色的餐票,这样,服务员可以一望而知你是来吃早餐还是午餐的。所有的菜都装在盘子里用玻璃罩罩起来,没有菜名,这让特别讲究“吃文化”的中国人略感不足。
  其实,饭菜体现了团队餐饮的特点,简单实惠、快捷方便。当然,看得出来,洋餐饮公司特别讲究成本核算,曾有人撰文说这里的赚钱玄机:“值得一提的是夹火腿的卷饼,从外面看是三片儿薄薄的火腿,但当你把它打开,却发现是两片儿火腿,中间那片儿只是个切掉下半部分的火腿尖儿,真让人感叹美国佬在控制成本上下的‘功夫’!也许他们就是靠这个闯进了世界500强的吧。我们追求奥运的精彩,人家攫住了奥运的商机……”
  除了提供早、午、晚餐以外,在晚22点~24点媒体村还提供夜宵。这里的夜宵和早点几乎是午饭的翻版,远没有中国人烧饼、油条或面条、馄饨来得实惠和花哨。品种比较单一,类似于KFC鸡肉卷的卷饼。在这里值班的同胞们,时间一长,纷纷怀念自己的家乡饭,许多单位做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和面条等送过来,人们吃得很爽。但鉴于进村的检查十分严格,改善生活也不是一件经常的事情。
  
  要节俭也要“单间”
  
  入驻媒体村的外国记者,房间无论大小都享受单间。一个“两室一厅两卫”的房间,大厅被分割出来一间卧室,变成了三个单间。靠近大门处有一面穿衣镜,客厅的一角有一对简单的沙发和一个放着电水壶和一次性纸杯的小茶几,对面是一个公用的小冰箱,墙上有一副小装饰画,青灰色的地毯,体现着“勤俭办奥运”的原则。
  被分割成的三个单间大小不一,房间内陈设简单,一张单人床、一个衣柜、一张小写字台、一把椅子、一台电视机、一个床头柜和一部电话。每间独立卧室都有宽大的窗,采光好,向外看去视野开阔。当然,“试住”的人们提出了好多不足之处:比如被分割出的那间卧室显得空间狭小,有局促感;没有床头灯;电视机不可以旋转等。
  不太了解情况的人们通常会用星级宾馆的标准来对比奥运媒体村的条件,但他们不知道,绿色家园媒体村实际是一片已经出售了的,毛坯房为交房标准的住宅,它现有的一应设施和家具多半是一次性服务于奥运会的,奥运结束后,它的开发商还要进行一些拆除还原后才能向它的真正主人交房,诸如拆除隔墙、清洁房间等这一系列费用都是需要企业“买单”的。
  媒体村的设施和配置这几年一直在逐步升级。最早的设想是为了减少浪费和重复装修,媒体村在毛坯房的基础上只在卫生间进行一点简单的装修等,但这一切都在办“世界上最好的一届奥运会”的追求中悄然升级成最终的“准精装修”标准。至于配备的那些一次性家具,付出的资金量也十分巨大。
  
  媒体村里有个“庙”
  
  来到绿色家园媒体村的人都会对现代化媒体村中间的一座奇异的古庙产生很大的兴趣。这座黑灰色调的中国传统古建筑在四围高不可攀的巨大塔楼的逼视下显得有些突兀,有些“穿帮”,但媒体村的建设者们却将它看作是对“人文奥运”的最好诠释。
  这座弥陀古寺从明朝起就坐落在这里了,历经清康熙年间的重修后挺立到解放后,文革期间被人为破坏得摇摇欲坠,多少年来,对付着先后做过学校和印刷厂,是2008年的奥运会使它得以重生。
  鸟瞰媒体村,众多高层建筑众星捧月,弥陀古寺隐居其中。明眼人一望而知,这绝对不是一个经济的设计,倘若没有这个庙,开发商完全可以在这块土地上规划出一个楼座,几个亿的利润唾手可得。但开发商还是遵从了北京文物局等有关部门的建议,将其保留下来并施以大规模修葺,在这十足现代风格的媒体村里向世人展示中国的古老文化,于是,才有了如今“楼中寺”的人文奇观。据说,恢复古寺给开发商带来的损失远不止其本身,它的存在甚至影响到它后面住宅的出售,因为中国民间有一个“宁住庙前,不住庙后”的说法,很多原先想买庙后住宅的人为此犯了踌躇。
  媒体村开村日那天,我们来到古寺。媒体村的建设者杜总工程师告诉我,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但保留了这个古庙,还将它周围划出很大一片做成亲水景观和绿色广场,为赛时的记者和赛后的居民提供一个更为舒适幽雅的生活环境。弥陀古寺的修缮工程虽然不大,但受到奥组委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人们特意在古寺里留下一座碑记以为纪念。
  据说,碑文的撰写过程中,还发生过一个小插曲。碑文是请北京市文物局一位老先生写的,又请了一个文笔好的人给润色了一下。临刻时,老先生第一眼就看到了碑文中的一处硬伤,那碑额竟然是“永垂不朽”四个字,显然过于突兀了,后来改成“万古流芳”,为碑文增加了几分暖色。古寺修葺完成后,成为绿色家园媒体村的一处核心景观,无论前来视察的奥运高官还是万千境外记者都陆续来到这里,他们无不对摩天楼宇群下的悠悠古寺发出由衷感慨。
  编辑/李小灵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一份长达10万字的举报信摆在记者的案头,15年里,他累计投诉达700余次。为了揭发腐败,他受尽打击报复,也曾死里逃生;为了检举犯罪,他曾负债累累,甚至一度靠卖血维持举报的开支。但为了移民的利益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他义无反顾、秉笔直书、无怨无悔……    有幸结识李万明,还是四五年前通过采访陕西渭南上访移民,反映国家下拨的移民安家费被挪用、克扣时,开始与他有了来往接触。    反腐从入职开始    
期刊
拔根儿    杨树在通往学校的路上。杨树列队傲然挺立,“需仰视才见”。  除了嬉闹时偶尔借用一下它那灰色的树干做掩体,用以隐身,一年的多数季节里,那些过于高大的杨树就像神色庄严的大人,高高在上,施以荫蔽。却不予言笑,远离孩童的世界——直至秋高风起,黄叶委地。  深秋的某个早晨,一地灿黄的叶子悄然铺满上学的路,三两叠压在一起,踩上去哧溜打滑。抬眼一望,秋空澄澈,白杨树一夜间摇身抖散了遮天巨盖,灿烂晨
期刊
恐怖游戏之一——实景游戏:异域魔窟    你去过鬼屋吗?这个来自西方的鬼故事主角被改编成实景游戏,用人造鬼刺激游客的神经。几乎各大游乐场都有一座鬼屋,甚至被赋予各种主题。从这个主角被游戏化的那天起,便吸引了不计其数的观众,它是恐惧魅力的最佳代言。  夜幕降临,我们精心装扮,亲临北京最大的万圣狂欢夜。作为欢乐谷的常规游戏节日,异域魔窟机关层叠,险象环生,再加上真人扮演,可谓虚实相生,亦真亦幻,是游客
期刊
昔日北京的博物馆    对于“博物馆”一词的来源,博物馆专家们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说法来源于西洋神话里的人物缪斯,他有点像中国传说中的文曲星,因为“博物”一词来源于洋文中通用的museum一词;另一种说法认为,“博物”作为一个词早在《山海经》里就已经出现,它的意思是能辨识的事物甚多,《尚书》中就有“博物君子”一词,是指见识广博之人,《汉书·楚元王传赞》中也有“博物洽闻,通达古今”之语。  中国的
期刊
家没了,店还在,怎样的寄予    大方的顾客也普遍老,多半是住在附近的居民,虽然有的搬迁到天通苑,有的搬到大兴,还有的去了通州,但这些老人都乐意旧地重游,每个月,甚至每半个月就要坐车回来看看。不仅为了买老字号化妆品,还为了看看这家邻居店,家虽没了,但店还在。这是怎样的一种寄托!  来自大方百货售货员的家常式的服务绝对是它显“老”的招牌。  “大妈,您要点什么?”“少买,您用完了再来。”这亲切实在的
期刊
白水宠物    年尾,不光屋里屋外几乎看不到什么绿色,而且由于那时暖棚蔬菜极其珍稀罕有,一般老百姓的餐桌上也变得单调,只有那些适合冬储的萝卜白菜,犹见一点绿意。而这点绿意,自然不会被放过,做菜时切下的菜根萝卜头,待要随手抛掷,又常回心转意,把它放进一个小碟里。  小碟里添点水,没两天,菜根和萝卜缨处就长出了小芽儿。  这些又黄又嫩的小芽儿,可就成了家家孩子们的宠物。天天给它浇水,端着在窗台上移来移
期刊
我拿啥报答你,我的父亲    2007年12月25日傍晚,圣诞节。走进2003年刚刚建成的安徽大学磬苑新校区,到处洋溢着一种年轻飞扬的蓬勃朝气。当校园骄子们纷纷结伴外出圣诞happy时,刚从整幢男生公寓走个遍,手拎着满满两编织袋矿泉水饮料瓶的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大三学生岳贤德,回到空荡荡宿舍后,开始给正在住院的父亲做饭,他要赶在6点半之前,将一份可口的饭菜送到父亲病榻前。然而有谁知道,这个忙碌清寂的2
期刊
张鸿林先生1945年出生于北京,拜墨斋主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理事。    落日衔山之际,我在深谙古典小筑之灵韵、遍布名家墨迹的“拜墨斋”见到了其主人、著名书法家张鸿林。其人面相端方、气质清正、语调铿锵、神采扬扬,俨然是主旋律影视剧中的男主角。此情此境,我眼前竟浮现出一位“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官员形象。果然,三年前,他从北冰洋食品公司党委书记一职挂冠退休
期刊
一等奖(共10名)  湖 北陈向军  北 京高士珍  湖北余华洁  广 西王树明  北 京田铁牛  河 北张力  甘 肃刘玉雨  吉 林甘石华  贵 州李春花  西 藏王二喜    二等奖(共20名)  北京肖朝庆  江西饶以仁  河南毛保家  北京邓乃荣  北京吕志新  江苏卞作良  云南杨茂辉  山东马庆盛  北京王永红  北京马永华  天津汪苇  辽宁张飞扬  黑龙江李忠义  重庆黄勇  云
期刊
从7月20日至9月20日,来自北京28所高校的2万余名身穿蓝白相间统一服装的地铁志愿者,分布在北京地铁的8条专线、23个站区为乘客提供秩序维护、语言翻译、路线指引、信息咨询等服务。他们的工作忙碌充实,想法单纯活跃。    “我是一名地铁志愿者,老师说了,不给钱都乐意干,那肯定没问题。是的,我想我没问题。”  ——小隋,政法学院二年级学生    6∶50,闹钟响了。早起并不郁闷,郁闷的是在家闲了半个
期刊